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那些媒體與宗教所不可及的角落
2009/07/11 01:16:45瀏覽2038|回應6|推薦31
一個國家地區文化思想的水平,從其媒體報導的水準型態,就可以看出。
NHK在今年初,做了有關中國大陸「四川大地震」後續的深度追蹤報導。
這陣子在BS小耳朵終於重播,我也終於順利的側錄下來。
然後,在三集不同的災區真實故事中,我也在自己的淚眼模糊中思緒踱步。
對於人世間或大或小的苦難,對於生命中或此或彼的困頓,旁觀者的我們,應當如何的看待與萃取?當事者的我們,應當如何抉擇與穿越?


紀錄片中最令我動容的,是其中第二集的「李老師和30個孩子們」。
內容紀錄了四川大地震震央附近的一所山區學校「紅白中心學校」。
學校其中的一位李庭芳老師,和她倖存下來的中學三年一班的少數同學們,他們是如何的彼此陪伴,繼續度過時時觸動傷痕的人生此刻。
「紅白中心學校」,一共有159名中小學生和8名老師罹難。
如今災區裡年輕青春的男女孩子們,笑得燦爛如花!
當初學校頹圮的殘址就在附近,其他罹難孩子們的墓塚區,就在不遠的山坡上。
這些倖存的孩子們,一開始都是開心的笑著接受訪問,但略略談及地震當日的不幸,孩子們幾乎都是隱忍著抖顫的嘴角,直到瞬間痛哭,甚至奪門而出!
不用任何台灣記者最擅長的「多餘的旁白、追問或解釋」!NHK的鏡頭就這麼陪著孩子們擦眼淚。
什麼都不用說不是嗎?對於倖存者,尤其是孩子們,那是如何難以忘懷的痛楚啊!如何難以忘懷的傷痕啊!

一位年輕帥氣卻眉頭深鎖的班長小男生,勇敢的陪著NHK記者重回學校舊地。
當時地震發生之際,眾人四處奔逃,他形容,他當時逃出來時回頭一望,無數的同學們被樑柱砂石擊壓,不斷的哀嚎。
他皺著眉卻以勇敢的語氣說,到處都是殘缺的屍體,有幾位是他的同學。
然後他說,他後來也親眼看著,李庭芳老師自己的女兒,當天也在同所學校中不幸罹難。他走過去問老師,要不要幫忙揹老師女兒的遺體?
當時的李老師,只是安靜的抱著女兒的屍體,到不遠處的樹下坐著。
過了一會,還沒等到她先生到達,李老師便把女兒的遺體放在一旁,便就起身回到學校的瓦礫碎石間,繼續幫忙救援安頓其他受困的學生。
說到這裡,這名班長小男生面對鏡頭,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

NHK紀錄著如今的李庭芳老師,在這所只剩「小班級」的紅白中心學校裡,時時以笑容鼓勵倖存的孩子們;孩子們也全靠堅強的這位班導師為心中依靠。
苦難的記憶,在師生彼此的心中不躲藏,也不張揚。
孩子們偶爾拗脾氣,李老師也都能體會,大家繼續準備著升學考試,彼此為伴。
NHK的鏡頭也忠實的跟隨著李老師回家,去凝視這位笑容滿面、親和又堅強的老師,是如何面對自己的悲傷。
直到李老師拿出手機,播放著去年初女兒生日時,錄下女兒的一段唱歌原音。
這是一段永遠捨不得刪去,卻也永遠會在心頭疼痛著的天使的歌聲!讓這位白天始終為著孩子的功課笑容和煦的女老師,終於眼淚無止的流下。

片子最後結束前,紀錄了李庭芳老師女兒今年的生日。
全班同學一起,排隊走向學校旁的小山丘,在綠意滿山圍繞的墓地,探望正在祭拜女兒的李老師。
大家逐一輪流與李老師擁抱,每一位男女學生都用力的放聲大哭,毫不遮掩。
也只有在此刻,彼此的悲傷可以不必繼續隱忍,記憶的傷痛可以任其傾洩翻騰。
孩子們深深感謝著李老師!即使李老師她自己的女兒都罹難了、她也持續傷痛著,但老師仍然為了孩子們而堅強挺住,並且以笑容與鼓勵,給孩子們繼續成長的動力。
最後一幕,是全班同學圍個圈圈,大家抱在一起,大聲的唱著笑著!
就像頹圮之後已清除的校園,也像成群墓地周遭開始重新長滿綠草花朵,孩子們終將繼續帶著傷痕,向未知的人生前進。
這是一群特別堅強的師生一班,給所有觀眾笑與淚的百般觸動,飽滿到無以言語...。




看完NHK的片子,我知道始終始終始終,我將永遠不可能在台灣的「公共電視」看到這樣水準的新聞片。
甚至我猜,公共電視的影片採購組,連這樣的紀錄片都不知道應該採購播出。
至於台灣商業的各家新聞頻道,收視率最高的TVBS新聞台,也絕對不可能做得出或肯投資。
就算是曾經最深入四川災區、待得比別台久,且製作費充裕的「大愛」台吧!它們裡面所提到的四川地震,幾乎只有慈濟的師兄姊是如何的了不起,以及災民們如何的被妥善救助;然後,必然都有「災區的災民跟著一起比手語歌、讀靜思語」。

台灣即使對於自己的「九二一大地震」,當初到現在,媒體報導其實也只能稱得上具備「淺薄的凝視」。
後續的追蹤報導,也是稀稀落落;尤其對於政策的檢討、災民的安置就業這類「硬性話題」,大多只是邀請專家受訪,「隔空說癢」而已。
多年來,始終只有日本NHK的紀錄片,能夠確實深邃的去凝視與思索,在他們日本國土之外的地震苦難,以及之中人們的過去來今。
NHK的紀錄片之中,幾乎沒有任何官員的訪問,也應該不必要吧!
任何新聞報導,最珍貴以及最動人之處,都是直接從那真實本質的「人性」深處取材,已然有悲欣交集的無量豐沛。

或者應該說,台灣的媒體,尤其電視記者,鮮少能有「洞悉或闡述人性的表達能力」,無論是文字記者或攝影皆然。
就算是台灣的各家宗教頻道,對於四川大地震苦難的報導角度,也幾乎都是一種在災情的驚聳以及人們的傷痛中,呈現出「自我行善,感覺良好」的對待角度。
台灣宗教媒體的敘述方式,最終還是看不見,「誰才是真正的說法者」?
特別是當海內外所有的救援團體,如今都「功德圓滿」的離開四川地震災區之後,「會是誰」會繼續在這片苦難的記憶土地中,以艱困的努力拼搏著?
「還會有誰」會繼續在各方現實的逼迫壓力下,以堅強的微笑開著花?


除了政府,還有比媒體或宗教,更強大的力量嗎?
但在那些媒體與宗教所不可及的角落,對於災區倖存的孩子們,因為親歷如此的生死苦難,如今變得既脆弱又堅強;媒體記者或宗教工作者,可能都毫無所悉吧!
可能還以為,他們就是那種「新聞畫面中標準的災民模樣」呢!
我隱約有一種感覺,我相信災區中未來的孩子們,當中一定會出現某個非常不凡的獨特人物呢!
只要能夠順利的走出傷痛,並且勇敢邁向自己今後的目標與人生,一切最深的苦難,都將會轉化成最廣闊深邃的性格能量,乃至超乎常人的毅力智慧。
特別是還有像李庭芳老師這般,自己受苦,卻在苦難的最深處,繼續以愛與教育的本懷,灌溉著摸索中的孩子們。

沒錯!再天大的苦難,一度關切也熱中投入的媒體與宗教,終究都會走開。
人生就應該這麼勇敢樸實的繼續下去,無論是在災區,或者是遠方的我自。
但幸好還有日本NHK的專題報導,讓我有機會,能再次看見四川大地震的此刻一眼!以及那些包括李庭芳老師與她的30名學生在內,正在努力茁壯的珍惜與勇氣。
他們讓我流淚,也讓我因為自己的眼淚,去重新看見那些已經逐漸淡忘的,無論從九二一或四川大地震當時,一路而來曾有的珍惜與勇氣!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3122925

 回應文章

一杯飲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媒體就夠了
2009/07/22 12:34
宗教暫時不予評論

Wu Wei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一針見血
2009/07/11 20:28
難道就不能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道義和惻隱之心而援助? 我最受不了那些要借著宗教信仰來標榜"好人"標準才開始行善的虛偽態度.

何止慈濟, 其他宗教如基督天主教等等也是如此.  在美國也有這樣的宗教電視台, 基本上是洗腦斂財的工具, 但就是有那麼多善男善女沉迷其中.  那些打著宗教旗幟的"救助", 當做"功徳","上天堂", 甚至"救贖"的目的, 若不是出於真心的惻隱之心, 其實就是"趁人之危"而達到"私人目的".   那對在最脆弱的時候的苦難人們情以何堪?

如你描述的NHK的報導, 才是基於"人"的角度, 無關宗教政治, 那樣的影響力在同為人類的同理心中才是深遠廣大的.  很難得在台灣媒體看到如此批判的清醒好文, 鼓掌!!! 

水言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Bohoma Isthuthi
2009/07/11 19:17

或者,你所言極是。

「這片土地屬於人們,也屬於其他生靈。你只是牠們受託之人而已。」這段話是在海嘯襲擊後,從漢班托塔一佛寺前的告示牌所見。在彼時滿目瘡痍景況下,這話特別使我印象深刻。

我非慈濟人,然我在斯里蘭卡目睹了慈濟志工們當下的種種努力,且邀請了當地人加入志工團隊。而這些當地志工,不是家裡受災即是親人罹難,然他們仍走出來服務自己的同胞,也藉此撫慰心傷。

或如你言:「一度關切也熱中投入的媒體與宗教,終究都會走開」。然那些慈濟人所傳予的當地志工,終會持續為著自己土地努力不懈的。及,因信仰所帶來的堅實希望,是恁誰亦帶不走的。(此說法甚八股,然確如是)。

或者,媒體與宗教確實不可及,因我們終竟僅僅是眾生靈的受託者.........

「Bohoma Isthuthi」,是我唯一學會的斯里蘭卡祝福語──非常感恩。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慈濟人貢獻時間‘ 精力’ 金錢。。。的回報?從助人中得到滿足與平和!
2009/07/11 16:44
這是一篇非常好的審思文,可以理解您對大愛台和台灣媒體的批判;能提出來探討就有改進的可能。在歐洲B最常看的電視節目就是“紀錄片”,有什麼會比影片的真實紀錄更俱有震撼力?台灣最缺乏的不就是毫無加工的“原形”呈現?

B媽成為慈濟會員已超過20年,從她如何投入的身影,B感受到這大團體的精神。。。可以說是台灣另式的奇蹟!如果您願意撥一年半載的時間,親身深入參與和觀察慈濟,(不管認不認同)您或許能更深刻的體會理解,為什麼慈濟能有這麼龐大的號召力?也或許可以幫助慈濟更上層樓?

旅人世界 & B's 心眼 -
遊賞世間美的人、事、物...究境一探,是否真的"物以類聚"?

奈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NHK只是做了一個專題報導 其他的甚麼也沒做
2009/07/11 10:53
慈濟到今天還在當地為災民做服務 建設 醫療照顧
如果您能親自參與 便能有更寬廣的心去看清事實
只是在外面溜覽 便下結論是不公平的
不能親自參與 隨喜讚嘆 也是功德
隨意批評則有失草率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7-11 11:45 回覆:
慈濟師兄姊的善行,不等於慈濟。
如同證嚴法師,不等於全部的慈濟。
大愛台是媒體,不等於慈濟,也不等於證嚴法師。
大愛的報導型態,新聞專業、報導水平,與慈濟本身無關。
不是一竿子好,或一竿子壞;濫用混亂了善惡分別。

大愛台在姚仁祿走後,變得只在純粹美化慈濟。很糟糕。
就新聞報導的專業角度與水平來分析,這才是媒體分析的「正見」。
善分別,理分明。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戲夢人生,別太認真?聽歌吧 ?
2009/07/11 03: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uYrmYXsujI

http://blog.udn.com/mbr8879576/1258315

死,有時是很美的事 ?
  http://www.nderf.org/bobbi_d_nde.htm

懇請不吝賜教?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9-07-11 11:45 回覆:
呵呵,在戲夢的剎那片段,也應該專心投入。
重點是要,出入自在。
尤其對情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