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來套套神秘的公式吧
2010/08/13 00:28:58瀏覽428|回應1|推薦0

有公式可以套是件輕鬆的事,照著做就能確保正確與預期之內的結果了,真是皆大歡喜啊。

但是公式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套公式去做就能達到目標?不想把這個問題弄清楚的人,不但不會從套公式上頭得到真正的好處,反而很可能會被公式所誤。這是怎麼說呢?

一旦我們習慣有公式可以依賴的做事習慣,面臨到問題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依賴的公式來套。除了填鴉教育與少數為了維護威權與封閉保守思想而刻意扭曲製造的環境以外,大多數的情況下,問題是沒有公式,沒有標準答案的,隨著我們的觀察與思考,隨著我們的創意與靈感,隨著我們的行動與實踐,問題處理的進展過程中會有各種不同的變化,就結果而言對我們來說是好或不好,但回頭看問題本身很可能會在過程大幅改變了,或是甚至不復存在,而有了新的問題,或是新的機會。這個世界現在的樣貌就是我們的行動所共同創造出來,可不是嗎?那麼,那些套公式成癮的人會怎麼樣呢?即使公式不存在,找個感覺上好像還不錯的公式來套,至少會增加點安全感吧?是啊,創造一些連自己都不是很清楚的公式,這點並不困難,然後盲目相信公式,更是一件輕鬆的事,省下了思考的力氣,不用管實際一定會面對的問題,相信公式就好了不是嗎?

我們週遭往往存在許多常識與成見,其中有許多不一定對,但卻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公式作法,而不加懷疑。就以管理來說,人治不如法治,法治不如量化科學的現代管理,這對許多人來說可是公式呢。所以,只要拿得出統計數據的,就有很高的說服力,只要是依據科學方法的步驟所作的分析與決策,那就一定是較正確的,這也是一個不少人認同的公式了。這真的對嗎?只要和科學方法隨便沾上個邊,就好像被鍍金一樣神威無敵可以諸事順利,這樣的想法本身就不具備任何一絲的科學的態度,其實根本就是逃避面對問題,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不是嗎?像這類大家都知道的事往往是錯的,這是杜拉克的觀點,事實上,看看週遭發生的事就可以找到大量的實例了。官僚無效率的作業,哪項不是可靠的公式?那些沒有效率的單位,往往可以提出自己所採取的大量科學管理方法的積極採用證明,而績效卻比不上講不出太多有的沒有的只是腳踏實地去幹事的單位,這是見怪不怪的。如果一開始就把問題釐清楚,先把該做什麼給弄對,而不是找一大堆好樣的方法把該怎麼做好增添些點綴,公式該有什麼效果,應該要是可以預期的。逃避或是懶得面對問題,只靠常識與經驗做些好像是對的事情,讓不懂的人看起來煞有那麼一回事的樣子,用接近迷信的態度去認為事情應該要如願發展的人,做起事來無可避免的總是不會順心如意。若方法沒有針對問題,問題沒有針對目標,再科學的量化績效管理也是做心理感覺的,再完整的標準作業流程也只是表面功夫給自己綁手綁腳的,在這種連目標與問題都沒有搞清楚的情境下,人治可能比法治有效率得多,比科學方法的管理有效率得多,這自然不是什麼奇怪的事。靠默契與共識,甚至領導人的直覺而成功的企業,也是很多的。是運氣嗎?那可不一定。

為了流程而流程,為了取得ISO認證而作業標準化,為了得到軟體成熟度CMMI的認證而去定義與管理流程,從而製造大量費時費力卻毫無意義的文件與流程的案例,可說到處都是。因為那是外國和尚的好東西,所以只要取得認證就代表有相應能力了,過程中雖然除了取得認證外沒有實際用處的文件與流程付出的代價只要認證通過後就會有更大的回報,務實的來看這根本就是一種愚昧的想法,把自己不懂的方法當成公式來套除了給自己安心與增添點信心之外,要有正面效果全靠運氣,要有神奇的正面效果那是等待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吧?當一個方法完全偏離了問題本質的聚焦的時候,那大概就是在強套公式,希望運氣好公式能大發神威的時候了,踩一下煞車會是好主意吧!

從另一方面來說,釐清問題,抗拒輕鬆但容易誤導的公式,並不是容易的事。這不但違背一般的人性,有時候還得面臨強大的阻力,眾人皆醉,那個醒著的人反倒是其他人眼中的頭號大酒鬼!環境與文化所造就的氛圍,會直接支配那個氛圍之下的人的思考與行為。如果大家都熱衷感覺上的科學,面子上的道理,那麼不合群的人會被視為異端遭受攻擊,即使那麼做真的比較有競爭力也是一樣,畢竟人終究是感覺的動物。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公式本身不是壞東西。當面對高度相同的問題的時候,公式能發揮的效率是很驚人的,是壓倒性的優勢。這是高效率。但是效率不等於效益,如果發揮的效果與目標不一致,做的不是對的事,效率越高害處越大。我們不能完全套公式,也無法完全不套公式,這同樣是要取一個平衡點的。但是話說回來,能靠明確公式高效運行的工作,用電腦肯定比用人腦要有效率,所以未來的競爭,人或許更應該把重點放在釐清問題的觀察與分析的技巧上,以及彈性快速處理多變的新的局勢變化上,或許學習與思考的思維,也該要有所改變了才是?這就是個謎了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4315706

 回應文章

阿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治與法治互有利弊
2010/08/13 23:25
當組織規模過大時, 單靠人治, 可能會很難運轉吧, 因為可能同樣的問題, 在不同的地方會以觀點互異的觀點處理.
Q版傻蛋(pondin) 於 2010-08-14 23:45 回覆:

那,什麼是人治?什麼是法制?

如果完全不理會一般人所謂的法治概念與正確的管理方法,實際根據需求而制定符合需要的因應作法,並根據實行後的效果的反饋來作為未來面對相同需求時改善的參考,這樣的觀念算是人治還是法治呢?

人治與法治其實很難分吧,好的人治會形成值得維持的好的法治,而好的法治也是為了保護好的人治所開創與努力的價值觀,彼此間是離不開的!

一味信奉法治而不能透徹理解人治的人,他施行的法治必然會滯礙難行,因為法的正確性與經濟效率是因人而異的!

其實只要把重點放在提高效率與防止腐敗上頭,人治與法治的分野是很模糊的,什麼時候該人治而什麼時候該訂標準程序,彈性是很大的吧?上述這樣的觀念好像比較接近人治管理嗎?如果用這樣的標準來分辨人治與法治的概念的話,那麼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哲學好像就是徹底的人治管理耶?如果真的是這樣做定義的話,最好的管理與政治全部都是人治呢?如果真的是這樣定義的話,我支持人治而反對法治!

如果換個定義,人性都是腐敗到沒救藥,每個人的目的都是盡一切可能的去傷害他人來給自己帶來好處,成為領導者或管理者的人必然擋不住腐敗的誘惑而懷抱邪惡的出發點濫用權力做事,那麼我相信法治精神能帶來更高的效率與競爭力的!只是這種情況下法治恐怕很難保持吧?我覺得法治是好的人治的產生的結果與現象,法治本身不應該當作目的,追求善(的人治)才該當作目的,如果順序倒過來,我是覺得會什麼也不剩的,那個現象或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徹底的人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