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虛擬貨幣市場不會快掛點了吧
2022/12/12 00:28:43瀏覽1281|回應0|推薦7

傻蛋從很久以前就是看衰區塊鏈虛擬貨幣的人。

浪費電的挖礦,沒有信用保障的體系,愚蠢的去中心化,傻蛋個人是這樣感覺啦。

不過,可能是傻蛋對技術了解得不夠深入,畢竟也懶得去深入,所以也不會特別去唱衰與批評就是了。

最近新工作,上級似乎對區塊鏈技術與Web3的應用相當熱衷,基於工作上的需要所以就增加了一些研究和了解那樣。

結果就是現在看網頁時常常看到那些拉投資的廣告那樣,那種傻蛋完全沒興趣的廣告一直狂推送啦。

而今年的加密貨幣基本上是很慘的一年,有炸了兩個大雷。

雖然那個幣圈有雷是常見的事,但炒得那麼高之後又連續炸兩波大雷,還是比較少見的,值得來說說。

 

再更之前,對於區塊鏈傻蛋是望文生義的那樣粗略的理解而已。

大概就是透過點對點的連線技術,把交易用雜湊的方式做成可以連續驗證的鏈那樣,總之就是可以做交易,也能確保交易無法或很難被隨意竄改那樣。

也就是大概的理解而已。

細節真的沒去仔細研究,只是覺得就邏輯上那套遊戲方法應該不靠譜,但就沒有深入去學習了。

錢包是什麼,挖礦與交易具體是怎樣實現,那些細節就完全沒去想。

那要如何使用區塊鏈,如何上鏈,媽呀,不去學習一下,就很難給出答案,也不好說是哪裡好哪裡不好了。

 

具體來說傻蛋是增加了一些些了解。

如錢包。

本質上就是使用非對稱加密技術的一組密鑰實現的。

產生一組非對稱加密的密鑰,也就是兩個很複雜的亂數隨機字串,用一個加密,只能用另一個解密,沒有另一個密鑰的字串,即使是自己加密的,自己也解不開,只能用相同內容加密出相同結果來確認這是相同的內容。

而這個技術被用公鑰與私鑰來命名,公鑰就是一個錢包帳號被轉帳的公開地址,基本上是公開的,每個礦工,也就是網路上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錢包公開地址,知道這個公鑰。

必須擁有私鑰才能取用那個帳號的資產,所以一個錢包,一個區塊鏈上的帳號,基本上就是一組密碼學上的公私鑰的組合。

這個私鑰可以看成是錢包密碼,但因為這是用來做錢包轉帳地址配對的,所以這個密碼是不能改的。

另外,因為那個無責任的去中心化哲學,所以所有權的證明也沒有第三方中心化的公證機構保障,完全就靠密碼學的技術確保的。

有私鑰,就有所有權,私鑰一旦流出,這個帳號就廢了,因為任何知道私鑰的人都能把那個錢包帳號的資產交易出去,基本上就是轉帳出去那樣。

 

錢包基本概念就是那樣了。

然後又有所謂的交易所與冷錢包與熱錢包。

熱錢包不是區塊鏈密碼學的錢包,而是類似傳統的金融帳戶而已,只是資產的幣別不是各國法幣,而是交易所運營的各種虛擬貨幣。

熱錢包的轉帳是中心化的交易,所有人都對交易所交易,虛擬貨幣基本上就先寄放在交易所,並由交易所負責搓合。

交易所的資產帳本就是熱錢包。

在交易所賣虛擬貨幣,貨幣是轉入交易所自己的錢包,而不是實際購買人自己的錢包。

實際的錢包是冷錢包,交易所的交易帳本是熱錢包,所以賣幣是把虛擬幣轉給交易所的冷錢包,交易所自己記帳購買人的熱錢包有購買的幣種與數量。

熱錢包當然可以,也應該可以把自己熱錢包的貨幣轉到自己的冷錢包,因為只有冷錢包的資產才是屬於那個冷錢包密鑰的。

交易所如果經營不善資不抵債,那麼,把客戶寄放在熱錢包的資產,由自己的冷錢包轉到自己偷開的新錢包地址,然後宣告破產,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就可以想像一下了。

這不會太常發生,否則市場早就崩潰,但區塊鏈交易所倒閉的情況,相較於受嚴格監管的傳統金融業,那還是高得離譜就是了。

所以會有人說,自己的幣放在自己的冷錢包才安全。

甚至還有走火入魔的,要弄紙錢包,把私鑰的字串,轉換二維碼的QRCode,印出來藏好那樣。

不過如果理解錢包的本質,就會知道這種行為挺愚蠢的。

而區塊鏈虛擬貨幣依賴這個私鑰的字串認定所有權,也是一個很有問題的做法。

忘記密碼,弄丟密碼的話呢,因為去中心化,所以基本上就是打水漂了,除非能把私鑰作夢夢回來,而那理論上不可能也不應該發生。

所以區塊鏈虛擬貨幣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私鑰怎麼保管。

一但流出就毀了。

如果只有一個人的電腦裡面有私鑰,電腦毀了,資產就蒸發了。

如果只有一個人知道私鑰,那個人意外掛了沒寫遺囑交代私鑰,資產也是蒸發了。

喔,立遺囑的話,那律師是不是也知道遺囑內容,知道私鑰?

如果有兩個以上的人知道私鑰,錢包的資產被轉移到神秘的地址去,誰知道哪個人幹的,怎麼證明?

如果錢包裡有價值百億美金的虛擬貨幣,有哪個律師可以被信任,他不會受不起誘惑的把錢偷走?

這會有信任問題,私鑰保有人超過一個人會有道德風險,只有一個人又有資產遺失的風險。

不是好設計。

 

再來,冷錢包理論上比熱錢包安全,因為自己的私鑰理論上比較不會被偷,也會比交易所倒閉而血本無歸的風險低,所以,為什麼還要經過交易所,直接冷錢包轉帳不就好了?

沒有那麼簡單的。

因為最初區塊鏈做的,是基本的轉帳,而不是完整的交易。

純區塊鏈的世界裡,是沒有美金法幣這東西的,區塊鏈也不能交易美金或台幣,只能做比特幣的轉帳,我轉給你,你轉給我。

交易的對價,不論是實物還是服務的履行,還是中心化的法幣,總是要完成轉移,才能構成有意義的交易。

要不然,虛擬貨幣轉帳來去除了製造交易成本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傳統金融是因為有需要負保障責任的第三方,所以才能有交易的效果。

例如電子商務上,購物要刷卡付費,第三方的金流可以確保賣方沒履行服務時,錢就退還給買方而不會直接給賣方。

賣方也不用擔心貨發出去買方拿東西不付錢,因為買方一開始就得先付錢才能下訂單。

在原始的以物易物的商業機制下,交易是很難達成的,因為彼此不信任,交易成本太高,我怕給你東西後被騙,你也怕被我騙,大家都怕被騙,所以即使交換對雙方都有利,也很難成交。

金融之所以對經濟有幫助,關鍵就是在於建立信任與減少交易成本。

而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網路,當去中心化做得足夠完美的時候,交易出問題誰負責?

簡單說就是沒有任何人能負責,出事,就自認倒楣吧。

喔,其實也不是沒有人能負責的,虛擬貨幣技術社區,會根據虛擬幣持有比例,有類似股份管理權限的機制。

要是有人玩脫了,保管超過三分之一的虛擬幣的紙錢包被燒掉了無法追回,產生經濟上的風暴時,這個管理社群是可以做點事的。

那就是硬改啊,修改代碼修改數據,直接做區塊鏈的分衩,大家放棄舊的鏈改用新的就好吧。

錢沒了,所有人都同意的話,就補吧,大家換到補上資料的新鏈就是了。

什麼,這方案太荒唐?

以太坊之前出過大包交易有臭蟲,被駭客攻擊偷幣,最後就是靠這種硬分衩處理問題的。

喔,那個舊的鏈結果成了價值較低的以太坊經典幣,還是可以交易,只要有人要就還是能賣錢啊。

這種情況在受監管的金融事業根本是天方夜譚,但現實上虛擬貨幣世界就是這樣搞的。

所以不能被竄改,技術上理論上是那樣,但只要鏈上的用戶與礦工接近全體達成共識,大家一起硬分衩,那就沒有什麼是不行的。

所以就算一個人投機功力很強,把全網上的大部分比特幣都賺到手,也不用高興,如果大家都不和他玩,他的幣就一文不值了。

所以那些搞投機的或許還需要分散錢包,不能全部集中在一起,也不能隨便讓人知道自己的所有錢包,以避免遭到針對吧。

先天技術的限制,那就是沒藥醫的。

而另一個關於交易成本的問題也和交易所有關係。

虛擬貨幣的冷錢包正式轉移是需要交易成本的,比特幣要支付給礦工,以太坊也有瓦斯費用需要燃燒,畢竟整個網路都冗餘的紀錄完整帳本本身就是成本,交易有費用,如果頻繁交易成本就會爆衝。

而交易所的中心化金融玩法呢?

也是有成本,但是成本低很多,左手轉右手的,只要確保帳是正確的是平的就好,不需要每次交易都實際去轉帳產生成本費用,只要交易所本身負責保障交易安全即可。

交易速度快,交易成本低,這就是交易所之所以是中心化的,但仍然存在的理由。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交易都是透過交易所的,沒有交易所,你甚至很難購買虛擬貨幣,畢竟你怎麼知道你轉帳給另一個人,那個人就一定會照約定把虛擬貨幣轉帳給你新開的冷錢包?你要去哪裡找可靠的人買虛擬貨幣?你怎麼知道誰有虛擬幣可以賣你?

 

而虛擬貨幣的交易本質上就是錢包地址的貨幣交易紀錄。

所以區塊鏈的隱私其實一點也不強。

知道那是你的錢包地址,你的錢包轉幣出去鏈上所有人都查得到的,沒有任何隱密可言。

唯一隱密的是,我們無法知道某個新的錢包地址到底是誰所有的,只能靠猜。

所以這套技術基本上就是犯罪的溫床,愚蠢的交易設計。

而之前比特幣挖礦更是浪費電不環保。

喔,現在似乎有新的挖礦玩法,不靠算力,不再吃顯卡了。

顯卡價格崩潰,玩家終於有正常價格顯卡可以買了,好棒棒了?

新的玩法只是減少浪費電,不代表就很完美。

很多新的玩法是抵押虛擬幣取得挖礦交易記帳的資格,輪到你記帳得到交易的費用那樣,是另類的挖礦。

這設計坦白說是高明的,因為這會為虛擬貨幣創造需求,買了可以去抵押來挖礦賺更多幣。

但這牽涉了虛擬貨幣價值體系本身的問題。

即使有種種創新,虛擬貨幣內在價值本身還是只存在想像中。

所以之前有所謂的算法穩定幣,自己對自己穩定,結果一被拋售就是死亡螺旋的大爆雷。

而唯一可靠的,能受保障的金融交易行為,恰恰好就是傳統的受監管的中心化金融交易方式。

信用來自於承擔責任,沒有責任何來信用?

 

所以現在區塊鏈上還有各種風風火火的智能合約應用,聽起來好像很有點道理,但是技術本質上就是有問題的,那個信用的問題,去中心化哲學必然的原罪,是無解的。

而那些炒幣者也只能透過彼此質押互相擔保來創造需求來把價值給拱上去而已。

畢竟區塊鏈的擁護者會這樣說,那些法幣的政府還不是會亂印錢製造超級通貨膨脹?

而上面也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創新。

質押虛擬幣來發行新的虛擬幣,初始發行時創辦方會給自已一定比例的幣,剩下的賣錢,還會玩貨幣銷毀。

為什麼要銷毀回收虛擬幣?

怪了,既然要銷毀,一開始別發那麼多不就好了?

看不懂。

後來大概理解,是類似買回庫藏股那樣的概念,目的是為了提升相對於股價的幣價。

大概是看比特幣那樣,保證總流通量有限於是價格虛高,感覺很羨慕,於是透過發行方自行銷毀自己的部分貨幣,或是號稱公開市場花法幣來購買自己發行的虛擬幣來銷毀,減少供給量提升價格,呵呵,像是給持幣人發福利的感覺?

總之傻蛋是很難相信有這種捨己為持幣人的行為的。

銷毀的手法就是把幣轉給特定的銷毀地址那樣而已。

說真的,要是那天出現銷毀地址的虛擬幣重新被轉出來,傻蛋也不會感到意外。

都是戲罷了啊。

 

至於虛擬貨幣情況,之前傻蛋的看法是,可能會炒作,不會真的支配世界金融秩序漲到翻天,但應該也不會崩盤消失迅速炸裂。

原因理由?

首先,虛擬貨幣本身同時創造了對法幣的需求,以及對虛擬幣之間互相的需求關係,擴張了全世界的總信用供給。

既然虛擬幣感覺雷雷的,投完機還是要換一些法幣來平衡資產配置,無形間反而增加對法幣的需求了。

貨幣供給要擴張容易,要緊縮,難。

其次,也是傻蛋主要的看法,是虛擬貨幣市場波動大,容易操縱,那些金融巨鱷應該能從中獲得巨大的好處,在傳統金融市場的韭菜已日漸難割的情況下,這裡的新鮮好割的韭菜應該很難放棄吧。

反正只要讓虛擬貨幣的價值在那上上下下,暴漲暴跌,結果就是主導漲跌的一方賺飽飽,被動的一方被收割得乾乾淨淨。

韭菜沒割完之前虛擬貨幣市場感覺是不會消亡的。

不過最近市場連續爆雷,似乎有點岌岌可危,真的是出乎傻蛋的預期。

有人說,如果那個幣安交易所或市場流通量最大的穩定幣泰達幣,兩個只要有一個倒閉,這個區塊鏈虛擬貨幣市場大概就整個玩完了。

好像真的快不行了。

對傻蛋是沒差,反正傻蛋又不投機,炸也炸不到傻蛋頭上。

但虛擬貨幣市場如果暴雷很嚴重,恐怕是會產生社會問題的。

 

最後,才是重點,是傻蛋對這個去中心化的看法。

去中心化是真正愚蠢的錯誤。

需要的,應該不是去中心化,而是要避免過度集權造成的濫權與腐敗吧。

解決方法要靠的,應該是利益的彼此制衡,三權分立那類的政治結構設計,而不是逃避現實的用去中心化技術手段來當鴕鳥。

如果那個Web3真的是想追求文明的進步,是理想主義,就不該傻傻的死抱去中心化。

因為,要能負責任,才會有效率,才會有信任,那就不可能完全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想像一開始就錯了,就是死路一條,是想偏了。

就算是想要對抗政府專制而不想被法幣箝制,也不該選擇放棄信任與責任的技術上無責任的去中心化。

而實際上去中心化其實除了製造浪費低效之外也沒什麼有意義的建樹,現在的虛擬貨幣能有這麼大經濟規模與影響力,靠的是中心化的交易所與和法幣定錨掛勾的穩定幣,實際上也就是傳統金融上再開一個投機賭場罷了。

真的全去中心化去乾淨了,虛擬貨幣市場也把自己去勢掉了,導致的通貨緊縮可能還會傷害全球經濟吧。

小單位必須中心化必須是權責明確的,再往上疊加的組織則是透過聯邦架構設法做些權力分立制衡,犧牲一定程度效率來避免過度集權。

重點應該在程度的拿捏,而不是全集權或全分權的,極端的策略都是會導致毀滅的。

這應該是很基本,大家都懂的道理才是。

那為什麼虛擬貨幣能搞成現在這樣的投機怪異的處境呢?

真的是技術人員缺乏政治與商業常識?

或許是貪婪驅動產生的盲目愚蠢,造就現在的虛擬貨幣市場吧。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7770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