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知識與自我之形成
2024/06/20 19:13:41瀏覽203|回應0|推薦10

這是個無聊的題目,吃飽太閒的人才會看。

 

閱讀時,不耐煩的話,會速讀,快速瀏覽。

靠經驗,略過高機率不重要的部分,只看自以為的重點,得到自以為的解讀。

不同人的速讀,讀到的重點可能會有差異。

其實閱讀也是,只是速讀的話,這個差異會再放大吧。

 

那些內容可以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當成重點,而非雜訊被排除忽略呢?

就是要挑出感興趣的部分。

那什麼內容能引起我們的興趣?

一堆字,都是字,憑甚麼某些地方特別吸引注意力,其他則被忽略掉?

是什麼給我們動機去特別注意某些資訊特徵?

 

如果把人當做一種思維的聚合體,人的意識如何被定義?

人會有自我,自己的人設,會有三觀。

瞬間毀人設破三觀,可能會讓人得到精神疾病吧。

有自我意識,就有三觀。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就是以自我認識與三觀為核心組織起來的,且裡面一定會包含一個回饋報酬的模型。

總有什麼,能勾動一個人的慾望,並產生動機。

或許最源頭是生物本能,生存與繁衍,就食與色。

但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會層層疊疊的衍生更多間接的慾望。

好比,期待好運,所以對於賭,就有一種衝動。

有的人特別想要得到稱讚。

有的人喜歡修理東西,得到的成就感,有的人則喜歡在精打細算省小錢上得到的成就。

各式各樣的人,有各自的人格,各自的喜好,而有些喜好是潛意識的,不仔細觀察分析不容易發現,本人也不清楚。

這些自我就是那個回饋報酬的模型的核心。

我們生存,隨著時間,不斷接受更多的資訊,我們的自我會去解析這些資訊,根據我們的內在動機,從我們有興趣的部分,提取我們的認知,並進行互動。

通常,就是在我們龐大的認知世界裡,加磚添瓦那樣。

因為興趣產生注意,然後得到新的認知,這些新認知會和既有的知識記憶去關聯,並被歸納連結到相近的位置。

對新字詞的解釋,就是用其他已知字詞的組合來解釋的沒錯吧?

新資訊的意義也是建立在已知經驗的關聯上。

完全無法解讀,無法和既有認知世界產生任何連結的新資訊,只會被完全的忽略掉,就如看不見的光譜,聽不到的音頻,即使它存在,我們接收不到,那對我們就是不存在。

 

所以呢,不同的狀態的人,能夠吃下去的資訊是不同的。

完全不懂也沒接觸過台語的人,要使用台語諧音梗來學英文,自然沒用。

完全相同的輸入資訊,被不同人解讀,接收到的內容也是不同的。

而同一個要素,對不同的價值回饋模型,產生的注意力與動機的強度也是不同的。

 

再來就是演化。

人的注意力很重要。

能吸引注意力,才能產生影響力。

才能引起興趣,才會,值錢。

你可能喜歡某一部漫畫作品。

但喜歡的程度有高低,某些部分特別喜歡,某些部分不討厭,也有某些部分會讓你覺得煩躁與排斥。

整體來說,能吸引你一直看下去的,不停看下去直到看完為止,那就是個成功的作品。

開局很有趣,很吸引你的注意,但可能過沒多久,內容就變得無聊煩躁,於是你就棄坑了。

這種情況,娛樂內容如動漫與遊戲,是很常見的。

一開始成功的作品,開始灌水湊篇幅,或是轉換主題後,新的主題不再符合期待,變成一堆你想省略掉的無聊雜訊。

於是失焦,失去興趣,就不再關注了。

如果是遊戲,有可能是這樣,你累積了很多之後,遊戲開始變得無聊,但你捨不得已經花掉的時間與金錢,然後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繼續被無聊的遊戲綁住你的時間那樣。

這就是世事,就是會一直變化的。

但,這個過程中,你還是原本的你嗎?

你現在喜歡的和你三歲時喜歡的,維持不變嗎?

這些隨著時間流逝的資訊洪流,沖刷並不斷重新形塑我們的自我。

就每一個短暫的時刻裡,我們的自我,那個價值回饋模型都是穩定不變的基礎,但長時間來看,它是會慢慢添加與改變,這就是演化,也是你的成長。

而當一個心智模型不再追求任何成長,只追求重複與穩定,或許可以解讀為,此乃冢中枯骨,雖生猶死那樣吧。

 

所以這個我的觀念,可以視為一個時間切點下,一個自我的狀態吧。

知道某一個自我的價值回饋模型,就像小說裡知道某些生物的真名一般的,你可能就可以控制這個人了。

讓你的讀者繼續追下去,讓潛在的消費者衝動的去結帳,可能需要的就是某個關鍵要素。

知道那些要素對那些人有用,其實就掌握的財富的密碼吧。

而一個人初始的核心,那個價值回饋模型,或者說初始的喜好動機與三觀,就非常關鍵。

因為個人的成長和初始狀態有關,如果一開始的狀態不能吸收有價值的新認知來自我強化,只是追求重複的慾望滿足,那很可能就此止步不前。

成長進化得好的人能力會越強,影響力應該也會越大,應該越有掌握自己人生的力量。

蒙昧未開智的人,大概只能任人擺布。

所以,一個人的核心還是慾望和三觀,好的狀態,就像掛著高級的內功心法那樣,通過經驗得到的屬性成長會比較高,所以會比較強大,比較堅韌能生存,也比較有創造新價值的可能性吧。

越早換上更高效的內功心法,長期下來,成長率與能力的累積差距就會越大吧。

電玩世代或許需要的是這樣的練功心智模型,來了解自己,並掌握自己吧。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18073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