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28 15:36:40瀏覽1343|回應0|推薦8 | |
張鈞甯 受訪時她說:「我從小沒有太多想法與喜好、總覺得自己與世界沒有太多的連結」。 她是典型謹慎台灣小孩。循著社會規範與傳統價值,走在平順的升學路上。不敢超越某種威權化下的界線,並且在那條線上乖乖的走得很好。 她開始探尋自我,參加天下的傳播研習營。她開始學會柔軟的身段、帶著感性而非純理性思考。她開始能夠包容生命的各種可能...。而且透過一封來自輕度憂鬱症影迷的信,她發現自己竟然能夠影響一個人,而這樣的歷程讓她感動...。 她開始勇於嘗試,不再當教育體系下清楚的座標點。她開始享受跳脫框架的挫折、混亂...以及更多意外的美麗。 以更嚴肅來看待這件事 我會說:台灣的教育問題根本不在於教材、課綱或制度。 台灣教育真正問題是龐大的既得利益體制,箝制了台灣教育的出路。 多數的父母、老闆、主管...在離開校園進入職場後,因為持續的存活於封閉的體制中,因此只注重論資排輩、人情冷暖...而職場與社會也不容許她們背離整個共犯的利益框架。而當它們順服於框架之後,他們又發現外在的競爭與衝擊如此劇烈。於是身陷泥淖的他們為了捍衛自己花一輩子在封閉體制中卑躬屈膝、犧牲自我所得來的一絲地位,開始忽視並抗拒這些競爭。 她們學著築起了更高更巨大的防波堤、他們加深了學校教育與職場教育的權威性,它們完整了產、官、學合作的彼此互相保證的體制結構。他們付出一切就為了確保多數的學生在進入職場、踏入社會之前學會跟她們一樣放棄自己想法、順服老闆或師長、它們希望受過教育的人在公司如一張白紙好教又不會製造麻煩...創新、革新...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了解都只是口號 不能真的去做。 所以我還是要說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根本不是教改的問題,也不是換不換教育部長的問題 ~! 台灣社會實際的充斥著不願面對世界又平又熱又擠的鴕鳥家父長權威者,她們為了存續並保有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地位...變相的犧牲了台灣的下一代在世界發光的可能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