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24 08:31:39瀏覽581|回應0|推薦4 | |
小津安二郎【一人息子/獨生子/The Only Son】(1936) 撰文/蔡瑋 孩子有時事後會抱怨父母當初為自己所做的決定, 面對這樣的情形,做父母的可說是情何以堪。本片似乎就是在這樣的預設的情境底下做成的。 黑白攝影,有聲製作。本片可說是小津氏鏡頭運用最柔軟,室內變換攝影角度最豐富、最多附帶感情的空鏡的作品之一。連帶劇情的速度,也一改電視電影、或電影戲劇的制式規格的設定,顯得更為舒緩、抒情。 二戰前信州的一名單親母親,聽從老師與孩子的願望供後者順利讀完大學,並因此賣掉了祖傳的田產,成為一名無家可歸、以廠為家的蠶絲廠工人。沒想到孩子學業有成,遇到經濟不景氣,只落得在夜校擔任教員,因恥於面對母親,甚至成婚、生子,都未曾告知高堂。等到母親興起到東京探望孩子,才目睹事實的真相。更難堪的是,孩子當著母親的面表示後悔當初所做的決定,倘若國小畢業沒有繼續升學,也不至於落入今日捉襟見肘、入不敷岀的困境。深受打擊的母親,除了告知孩子自己承受的更多,鼓勵孩子繼續努力,還在離去時留下一筆錢,說是給襁褓中的孫兒買吃的。孩子原本為了招待母親,已經是靠借債度日,如今知道母親比自己賺錢更不易,還不忘付出自己所有,感動之心遂激起了繼續深造的鬥志。 片中有一段鄰家小孩遭馬踢傷的插曲,似在暗喻上世紀30年代日本輕易發起的戰爭對民生的戟傷。由於救助鄰家的急難,做老師的甚至捐出妻子賣掉和服的錢,放棄了闔家老少一起岀遊的原定計畫。母親見到孩子的善心受到鄰居的稱許,有感而發的說以孩子為榮,若是在做人的道德良知與財富之間做選擇,她寧願孩子長大後不要成為有錢人。 片尾老婦口口聲聲對同事說孩子已成家立業,即使死了也可以瞑目。但望著廠門緊閉的荒廢庭院,落寞之情又溢於言表。記憶中導演的作品,較少提及貧窮的主題,像這樣直白、寫實的表現教員之家的困苦日常,還是十分罕見的。雖然如此,仍然不岀家庭生活與人倫情感的主題範圍。(20170513一人息子) 監督 小津安二郎 脚本 池田忠雄 荒田正男 原作 小津安二郎 出演者 飯田蝶子 日守新一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