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川端康成去旅行
.第一本旅遊書
一九九四年,我第一次的自助旅行,導遊是大文豪川端康成。
那時根本沒有什麼旅遊書,我在書局買了一本川端康成的著作《伊豆之旅》,其中收錄了《伊豆舞孃》和許多描寫伊豆溫泉的篇章,這便是我唯一的旅行指南。
我把《伊豆之旅》幾乎翻爛了,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後開始規畫行程。首先參照的是《伊豆舞孃》,她行進的路線是:修善寺→湯ケ島→天城→湯ケ野→河津→下田,但是因為中間那一段由湯ケ島到河津的交通工具不明確,所以就改變主意以另一篇短篇小說《正月初三》為藍本。
《正月初三》描述的是兩對夫婦在過年期間結伴到伊豆做溫泉旅行的故事,途中心情轉折關係微妙,心理刻劃深入,對於昷泉區景物的描寫也很詳盡。他們的行程是:東京→熱海→伊東→下田→修善寺。關於伊東到下田,以及下田到修善寺的交通方式文中都有討論到,至少我能確定有巴士通行,所以就和那兩對夫婦一樣採用了這個方案。
三島由紀夫說川端康成是「永恆的旅行家」,的確是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尊榮肯定的川端康成,文學成就自不待言,他的作品有很大一部份是旅遊文學,除《伊豆舞孃》外,還有許多旅遊的雜文散記,寫伊豆的尤其多。或許是因為二十歲時(一九一八年)的伊豆旅行讓年輕純潔的心靈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和回憶,竟影響了他此後一生的寫作。
此後十年,川端康成每年都來到伊豆湯ケ島溫泉,一年二、三次,有時一住一年半載,他自己說都快變成伊豆人了,一下修善寺車站就有許多熟面孔迎著。有一年要離去時,旅館的歐巴桑彷彿兒子要遠行一般傷心的哭泣。更誇張的是《伊豆舞孃》出版時,申報書上的地址竟寫上了靜岡縣湯ケ島溫泉的地址,可見他真的是把這裡當作第二個家了。
所以對於伊豆,沒有人比他更了解,也沒有人寫得比他更好了。
關於怎樣前往伊豆,他這樣介紹:
「如今,伊豆有三個入口:下田、三島、修善寺及熱海;無論自何處進入,皆會為伊豆那如溫乳肌膚似的溫泉所迎,自然也因此而能感覺出三種不同風貌的伊豆。」
我是由下田進入伊豆的。《正月初三》的兩對夫婦由伊東搭巴士到下田,而我搭《伊豆急》的「伊豆踊子號」列車,大觀景玻璃窗和面向海岸景色的座椅令人驚艷,增添許多旅途的美好心情。
.《黑船》開進下田港
下田是南伊豆的中心城市,十九世紀徳川幕府末期,一支被稱為「黑船」的美國艦隊前來叩關,後來締結了親善條約,因此下田是日本第一個開放通商的口岸,受西方文化影響頗深。後來因港口重心轉移,昔日繁華不再,下田就顯滄桑沒落了。
步出下田駅,那時車站外並沒有登山纜車,是一個安靜純樸的小城市。我第一件要辦的事是跑去巴士站問有沒有到爪木崎的班車,想去看野生水仙群落,雖然三月底水仙早已開過,但應該還會有少數遲開的,甚至只要看看綠葉如劍的野生群落就好。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執著呢?原因是看過一篇水上勉的小說,寫一位揹著野生水仙到城裡去賣的越前少女,在路上遭狼吻玷辱而投海的故事:
波濤衝擊草包的繩子,水仙撒在海上,好像一條繡花的地毯漂在水面似的……….
這畫面一直留存在腦海裡,覺得悲悽。想去看爪木崎綿延的野水仙群落,是因為想像那些水仙或許也像越前的水仙一樣,純潔的開在水涯沼地。可惜巴士站的人說,爪木崎最後一班開回來的公車是下午四點三十分,算算時間一定來不及,只好作罷。
現在的爪木崎,每年冬天的水仙花祭已成名聞遐邇的觀光活動,很值得專程前往一遊。
沒去成爪木崎,就來合計一下明天的行程。本來想參加伊豆一日遊,但看一看那行程覺得不甚理想,湯ケ島不去,有些想看的地方只經過而不停留,當下決定就租車去吧,與司機敲定的行程是:下田→河津七滝→天城路→昭和之森、伊豆近代文學館→淨蓮瀑布→湯ケ島溫泉湯本館→修善寺駅。並約定早上八點到我們投宿的下田國民宿舍來接。
河津七滝~蝦滝
.湯ケ島溫泉湯本館
下田的第二天,一早去了附近的夀司店買夀司,把最好的一個花夀司便當送給司機,看他笑咧了嘴我們也很開心。依照排定的行程,司機帶我們去了河津七滝和天城路,讓我們親自走一趟,他在出口處耐心的等候。又去了昭和之森、 伊豆近代文學館和淨蓮瀑布。伊豆近代文學館收藏有《伊豆舞孃》的手稿,以及伊豆出身的一百二十多位作家的資料,可以看出伊豆人文薈萃,對於日本文學有很深遠的貢献。然後車子在狹窄不容錯車的山間小路穿行,沿途櫻花夾道,當「湯本館」出現在眼前時,真是忍不住雀躍。呵呵沒錯,我們是來朝聖的。
昨天在租車處敲這個行程時,我在紙上寫下「湯ケ島溫泉湯本館,川端康成寫作の所」,負責商談的小姐本以為是伊豆近代文學館,幾經討論又問了幾個駕駛之後才確定地點,可見這裡並不是觀光的熱門景點,少有人到訪。如今可不同了,許多人指名住進湯本館,湯本館也把川端康成經常住宿的二樓五號房取了個「川端さん」的愛稱,對外收費開放參觀。
川端康成長年住宿的湯ケ島溫泉湯本館
川端康成
井上靖故居
我們沒有進去打擾「川端さん」,但已覺心滿意足遂了心願。
話說這個「湯本館」是大大有名的,和湯川屋、落合樓、福田屋都經常出現在川端康成的文章裡,是經常聚集了文人雅士的溫泉旅館。他們來來去去,有時一住幾個月,除了寫作,大都一起奕棋、釣鱸魚香魚。尤其是川端康成特別眷戀這個地方,在文中曾提到:「掌中小說《感情裝飾》三十五篇當中的三十篇以及《伊豆舞孃》十篇裡的四篇都是在湯本館寫的。」
我真羨慕那時代的文人,社會地位崇高,可以這樣悠遊人生,潛心寫作。
異鄉情緒的確是創作靈感最好的泉源,尤其是溫泉鄉。昔時的伊豆溫泉通常都是混浴,很多作家就隱身在湯客裡觀察形形色色的人物,刺激六感鋪排故事而寫成傳世文章。川端康成有很多描寫溫泉鄉的文字,真是道盡了溫泉鄉風情:
「欣賞裸女不如欣賞解衣、穿衣~~我覺得寬衣解帶時因微寒而瑟縮的身體,則又不如穿衣時溫暖而優閒的意態美有吸引力。」
「裸女絕不美麗。曲線玲瓏,凹凸有致的美妙女體,一萬人中頂多一個,在溫泉旅館待上一年,若能看到一個無懈可擊的女體,那就該謝天謝地了………」
如今的伊豆溫泉還有些老式旅館有混浴的大浴池,也有混浴的露天風呂,我們走過河津七滝時,就在「大滝」瀑布附近看見混浴的露天湯,有幾個人泡在裡面。但現在年輕的女湯客都不敢去泡這種混浴的湯了,我看過那號稱《千人風呂》大浴場的海報,照片裡的女人都嘛是老太婆歐巴桑,或旅館的資深女中,她們才不怕你看哩,男士們不必太心存綺念了,呵呵。
.歷史的舞台修善寺
伊豆多溫泉,而一般通稱的伊豆四大溫泉是指熱海、伊東、修善寺和長岡。修善寺溫泉開湯已有一二○○年,街道沿著桂川興築,充滿著古老的溫泉街風情,被歸類為歷史溫泉,氣氛恬靜,適合家庭旅行,也是許多文人鍾愛的溫泉鄉,例如夏目漱石、川端康成都曾在此留下足印。
修善寺溫泉的發跡據說是有一日空海大師路經桂川河岸時,看到一位孝子用河水替他的病父擦拭身軀,感動其孝心,便用獨鈷杵敲擊河石,敲開處泪泪流出溫熱的泉水,空海法師並教導用溫泉水為其父療治的方法。這岩盤溫泉便是今日的「獨鈷湯」,川端康成在「伊豆溫泉瑣記」中這樣寫道:
「那塊岩石現在是天然的浴槽,岩石上矗立著獨鈷的石像。從河岸過板橋到那塊岩石時,可從虎溪橋、河岸、旅館的窗口看到沐浴在其中的人………大正初年,浴槽四方是用玻璃圍著的,但是,現在已用木板圍了起來。」
很多年過去,修善寺溫泉變化不大,所見的依稀是川端康成那時候的風景。我十多年前拍回來的照片和朋友去年拍的也差不了多少,只不過《獨鈷湯》整修之後成了手湯足湯,禁止入浴。
1994年拍攝的修善寺溫泉,木板圍起的即是「獨鈷湯」
修禪寺
修善寺曾經是歷史的悲劇舞台,源氏家族在此留下了許多傳說和遺跡,如果對日本歷史有興趣,不妨先讀過這段歷史,再一一的去對照參訪,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正月初三》的兩對夫婦在修善寺結束了溫泉之旅,回東京去了。我們也離開了伊豆,繼續前往箱根國定公園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