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別再補習了!到學校是為了受教育,不是考高分
2010/03/18 10:56:00瀏覽2348|回應3|推薦8

台灣的學生真的補習太多了,多到大部分的人根本沒想過為什麼要補習,也忘了究竟是為什麼要到學校上學?到學校,不是為了要受教育嗎?可很多人卻認為到學校,是為了考高分,是為了取得考大學的資格。把學校當成不得不去的交誼場域,而把補習班當成主要”教育工具”。

本末倒置!補習,有讓我們的社會變的比較好嗎?我們這代人,從小補習到大,國小補,國中補,高中補,大學還要補研究所,畢了業還國家考試。請問,我們的生活有過的比較好嗎?這十多年來,大學生的起薪,從三萬六降到兩萬二;大學以上學歷的平均年收入從五十六萬八千降到四十八萬九千。而我們的物價又有減低嗎?我們不是眼睜睜看的雞排從三十塊漲到五十塊,漫畫從六十元一本變成九十元一本。請問下,如果這個整社會,整個社會沒有變的比較好,我們取得好的成績,有好的大學文憑,會讓我們的生活過的更好嗎?

我認為,我們今天的社會經濟之所以會這樣,年輕人出社會所以會大不如前,補習的風潮要負上很大的責任。一個孩子,在十二年國教當中,學習的內容是考試的方法的灌輸、解題公式的背頌,缺乏真正的思考。請問,這樣的孩子,當進入真實社會以後,會有多大的能力能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呢?是的,這代的年輕人被稱為草莓族,連學運也很草莓。可是,有多少人想過,這些草莓是誰種出來的嗎?他們不是抗壓力弱,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壓力,不像他們過去習以為常的那種課業重擔壓力。過去花費這麼多時間經歷投資的解題辦法,竟然在真實社會中一點也派不上用場,而又沒有人教他們怎麼面對真實社會,他們被補習班充滿的生活當中,更是抽不出一點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請問,這樣的壓力,會輕嗎?這樣的人力素質,會好嗎?當一個社會中,新鮮人都是這個樣子的時候,國家的社會經濟,會有什麼前途,前景看好嗎?當這些孩子們長大之後,又會有多少經濟能力,多少的時間可以奉養父母,照顧、陪伴父母呢?更何況,還要花大把的錢讓他們的孩子去補習!如此惡性循環,誰敢保證10年後,大學生的起薪不會是一萬九千塊,而雞排一塊要80,漫畫一本140?

不但如此,補習教育更大大的限縮的我們孩子的視野,請問,你還沒發現嗎?有企業主批評這世代的年輕人只想開咖啡廳,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有辯解。可有人想想為什麼這些年輕人只想到開咖啡廳,是因為他們只看的到,只有機會看到咖啡廳嗎?一早上出門到回到家,看的到的東西只有早餐店、學校、圖書館、自助餐、補習班、7-11、麥當勞,咖啡廳。無怪乎而這些學生的志願只有開早餐店、當老師、考公務員、開咖啡廳。當中,咖啡廳算是高檔次的志願了呀!這樣的國家,這樣的社會,會有什麼發展,什麼前景,什麼希望可言呀?為什麼大學的教授對於當今的學生有這麼多的感嘆?正式因為他們在過去的12年國教當中,根本沒有學到他們該學到,也沒有玩到他們該玩的,上了大學,沒有背景能力去吸收高等教育的知識,又花費太多時間去玩樂彌補缺失的童年。這樣,能有一流的學生出現嗎?

這就是為什麼,少年組的學術競賽,冠軍多在亞洲;青年組的實力競賽,冠軍多在歐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社會中會有「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俗諺。我已經寫過很多篇文章說明我國教育制度的缺陷問題,而在這樣嚴重的缺陷當中,補習教育又使得我們孩子的教育雪上加霜。補習,不是補救孩子的學習,是對孩子的課業成績盲目追高,卻賠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賠上親子關係、賠上孩子當下的幸福、未來的前途,也一併送葬自己未來的生活,以及整代人的快樂、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L'important C'est Cufflink 袖扣Blog
L'important c'est Cufflinks Blog

L'important C'est外電隨譯中心譯文聯播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ngyic&aid=3864027

 回應文章

李家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常態升學"法讓學生到學校是為了受教育!
2010/03/20 13:58

補習,不是補救孩子的學習,是對孩子的課業成績盲目追高,卻賠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賠上親子關係、賠上孩子當下的幸福、未來的前途,也一併送葬自己未來的生活,以及整代人的快樂、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追高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有一看似"公平 ,公正"的升學考試制度,

其實有"公平 ,公正"的盲點,

就是學生考試分數除了學生實力之外,尚有老師,學校的加持,現在再加上補習班的功力,

所以改善方法就是要除去老師,學校,補習班的影響,

方法是用"常態升學"法!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格主忘了台灣的家長有多豬頭?!
2010/03/18 19:04

還記得前一陣子   許多家長將小孩送去學吞火嗎? 台灣早就沒救了!

有什麼樣的家長  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不是嗎?


剩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讀書志在聖賢,為官新存君國
2010/03/18 15:07

 這是古時候教育的方針,但現在官場上找不到這種官,學校裡教不出這種人。而且,只讀聖賢書不足以謀生,為了有賺錢的機會,只有以考高分為手段(不然學校裡還有什麼方法鑑別)。

 大學畢業生的起薪或許不怎麼樣,但那只是「平均」,只是中下層結合起來的數字,而政經社的高階分子,無不是利用無數的高分堆砌而成(至少人家都以為他們是)。雖然行行出狀元,狀元畢竟屈指可數,餘下追不上高分的秀才、舉人只好安分作小市民。並非他們都想賺大錢,並非他們都想考高分,而是無法獨力抵抗追逐高分的浪潮。


巾幗橫空山河氣壯,拭劍鳴鼓躍馬疆場,蕩寇興國道阻且長,惟我同袍銳意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