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的角落
2010/02/11 23:50:25瀏覽693|回應0|推薦18

捷運在頭上急速駛過,一個人走在吵雜的台北街頭,身旁是擁擠的車水馬龍,一天的結束,總是那麼疲累。到現在不知道已經第幾天了,總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打轉、奔波。

一連好幾天,從基隆趕到台北進行面試,公事包內的數十本作品,有被翻過的沒幾本,使盡手段在推銷自已,有興趣的卻沒幾人。最後的答案總是等待通知四個字,心中的感覺,只有失望與無奈可形容。

一陣花香撲鼻而來,向香味來源尋去,原來是行道樹下的朱槿,它正綻放著鮮豔的花瓣。附近則站著一、兩位西裝筆挺、手拿公事包的行人,他們一臉嚴肅,自顧自的看著紅綠燈,瞧也不瞧腳邊這株美麗的嬌客。

綠燈亮了,我向前走去,忽見葛根與南國薊被交錯排列在路中,一時紅一時綠,色彩繽紛,黃蝶則在旁陪襯起舞。而一旁的駕駛跟騎士,個個卻是一臉冷漠,對身邊的美景毫不在意。

因為在這個都市,每個人總是來匆匆、去匆匆,對於腳邊的世界漠不關心。即使它們正開著鮮豔的花瓣、即使黃蝶在旁翩翩飛舞,會特別注意的行人可說是少之又少。也許只有閒閒無事的我,有這個時間欣賞它們吧。

但在台北著名的建國花市,情況就不同了,店家門口數十盆觀賞用的花卉,行人只要從旁走過,一定會偷偷瞧個幾回,不會視而不見。這些正在爭奇鬥豔的花卉,不論是台灣本土產的、或是國外進口的,最後都要聚集在這,供人作挑選。

面對陌生又惡劣的環境,它們必須咬著牙,努力向上開花結果,才有機會被路人所注意。就像是從全省各地而來的年輕人,聚集在台北這個都市,面對異鄉的環境,必需努力地勤奮工作,為了就是能獲得老闆的賞識。

正因為台北是如此開放與多元,從各地而來的年輕人、植物能在這結婚生子、開花結果,不同的文化能在這並行發展、和平共存。這塊腹地不大的盆地,才會有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讓人書寫、讓人感動。

我也在那群年輕人之中,除去當兵不算,從大學畢業後,我就來到了台北這個城市工作,一家公司換過一家,每天基隆與台北來回奔波,為了就是能在這裡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事業。

    一聲『歡迎光臨』,把我從沉思中拉回,我正走到一處日本餐廳的門口。而站在我面前,是一位年輕的少女,看來她是在這邊打工,誤以為我要進去消費。我搖搖頭,往前繼續走,回頭看著少女勤奮工作的身影,我不禁感到羨慕。

     『有份工作還是好的!』

心裡這樣地想,接著我又走進一處傳統市場,叫賣聲在耳邊此起彼落。這裡有不少攤販跟店家,他們是這城市裡名不經傳的小人物,靠著一雙手、一些簡單的器材在這生活打拼。

他們就如同路邊的馬齒莧,面對艱困的環境,依然不放棄展現自我的機會,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他們不是怎麼樣的名人,馬齒莧也不是多好看的名花,但也都是這個城市的一分子。

    往前走去,某個熟悉的畫面出現在眼前,在一整條充滿汽、機油味的大馬路中,兩排像是火把的台灣欒樹整齊排列著。這裡正是繁華的敦化南路二段,過去上學時常會經過的路段,也是我認為台北市最美麗的地方。

    求學時,總會被那兩排行道樹給吸引住,總以為它是那著名的櫻花樹,每次總盼望能看到它落葉時的悲涼情景。直到後來,我上網一查,才知這兩排行道樹的真名,雖是如此,它的美麗早已深記在我心中。

    它們似乎也了解我現在的處境,紅綠葉夾雜的樹梢輕輕搖曳著,督促我趕快向前邁進,別再沉浸於大學時的回憶。現在的我,該把心思放在下一份工作上,努力在這個城市中找到下一個「伯樂」。

揮別了過去的回憶,我搭上捷運,捷運經過一處民宅後方,意外發現一處農地,上面種著青蔥、白菜等常見的農作物。一個老人在角落翻著土,那裡該是這戶人家的後花園,他們在這裡剛好可享受鄉下社會特有的輕鬆與悠閒。

讓人好生羨慕,事業未成的我,現在還必須在這個社會上打拼,輕鬆與悠閒似乎離我很遠、很遠…

一陣風襲來,行道樹旁的朱槿陣陣搖曳,它本該生長在深山叢林之中,現在卻被迫在這水泥都市中生存。它所面對的不但是惡劣的環境,還有不被人注意的冷漠,但他依然綻放著鮮豔誘人的花瓣,依然努力開花結果。

因為當它開花結果的這一刻,自然會有像我這樣的有緣人注意到它們;所以失業也不算怎麼!因為當時機來臨時,自然會有人注意到自己。惡劣的環境是邁向成功的踏腳石,失業的人更應該要挺起胸膛,面對迎面而來的各種挑戰。

要向傳統市場的攤販跟商家們學習,用雙手在這城市中創造屬於自己的故事,一時的失業就如同植物在冬天的落葉一般。等到下一個春天,光禿的枝頭會再開出嫩芽,事業也將會再有所起步。

路邊的花卉總是那麼鮮艷,一旁的行人卻總是匆匆而過。正所謂有失必有得,還在尋找未來方向的我卻有機會欣賞到在這城市的角落,那早已被人遺忘許久的美麗。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ter2410&aid=377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