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建築無盡意/911紀念館
2015/09/21 23:52:44瀏覽2608|回應3|推薦62

建築的精彩在於「意」,有時是三兩筆線條的極簡,有時是繁複雕琢的精工,有時是想像無界的大師炫技,即使如吳哥窟繁華落盡的千年廢墟,當我們置身其中,就像認識一個人,到最後會感動你的,仍是他的特質、內涵與靈魂,和想要敘述的故事。

尤其像911紀念館這種擁有強烈情緒的建築,我見到建築師李伯斯金所詮釋的毀滅與重生,「意」以傷痛為索引,蛻變成為一種巨大的力量,感染著,包覆著,循著詩句、聲音與影像所織成的光影,把遊客推向一條無形又曲折的軌道,一半的幽暗,一半的光明,如置身記憶的膠卷之中,恍恍惚惚的色調,你只是跟著走著看著,卡在時間的溝縫裡,入戲的時候,發現步伐的速度改變了,呼吸的頻率改變了,那空間的魅已經悄悄地滲進,於是你知道,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那一天從未離去,即使離開這裡。

「這空間也許會使人不安,但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建築師李伯斯金說。

閱讀911紀念館,就不能不看「光影交舞石頭記」李伯斯金回憶錄,這本可以劃滿重點的好書,所敘述的除了興建的過程與角力(包括猶太紀念館等其他作品),更多的是對於建築的思考與觀點,人生與人性的洞察,蘊涵的是文學、哲學、以及生命的無比熱情,在直指人心的犀利言詞裡,卻處處藏有反骨的柔情,這位猶太裔的建築師在TED上,是這麼言簡意賅的形容自己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在生活或任何事上,我從來都不想當一名中立者,所謂的表現就像是一杯濃縮咖啡,把咖啡的精髓提煉出來」

以下,我以黑體字表示為書中摘錄的部分。

「世貿受到攻擊的事情一談再談,但是建築本身傳達的少之又少,幾乎死了三千人,我們越把這個悲劇現場當成一塊白板,要塗鴉以時髦的建築,庫哈斯受邀設計一棟辦公大樓,他嘲弄了紐約對裝飾藝術的癡迷,把三座建築上下顛倒,不僅讓建築看起來很炫,也讓昂貴、搶手的高樓層面積更大」

在李伯斯金接手世貿中心重建之前,許多知名建築師都曾受邀提出他們的想法,這一段的回溯,是商業與理想的爭戰,情節如電影般高潮迭起,更勝小說的實境秀!在與會建築發言過後,主持人邀請李伯斯金發表想法,站上台在一句「我需要想一下。」接著在兩分鐘的沈默之後,他這麼說。

沒辦法,我像是看到羅馬皇帝尼祿在羅馬焚城時彈琴作樂,這地方重建起美麗的建築,不是那種庸俗、假功能主義的建築」我問在座的人,「目的是什麼?是要把記憶抹掉嗎?是要告訴大家一切都沒事嗎?浮誇、當代、嘲諷、自滿的建築不是答案,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更深刻的記憶標誌,一個戲劇性、出乎意料、有靈性的深刻透視來看待傷害、悲劇與失去的東西,我們需要能帶來希望的作品。」

那一天,我們從中國城開始,經過市政廳,穿越一整區的摩天大樓,就像橫越著下東區的生命線,一直走到這裏,它還有個名字-Ground Zero,歸零地。

以死亡歸零,以希望重生,城市的命運一如人生,不論是再雄偉的建築,輝煌的文明,向大地要來的一切,終究要歸於塵土。

這個所謂深刻的記憶,是將雙子星的舊址所留下面積相當於12個足球場、有六七層樓那麼深的坑洞,由建築師Michael Arad與Peter Walker共同設計名為「映照故人」(Reflecting Absence)的作品,四周的水瀑匯入中央的深淵,也是原來雙子星結構核心所在,彷彿記憶的沙漏,無盡的思念,訴說著生命的陷落。 

四起的水聲蓋過城市的喧囂,如同所有觀光勝地那樣,即使特別選在週一造訪,遊客仍是最巨大的風景。

 水瀑的四周,刻有2982名罹難者名字,不僅包括2001年9月11日在紐約、五角大樓和賓夕法尼亞遇襲受害者,還包括了1993年2月26日世貿大廈地下車庫遭遇恐怖襲擊的6位罹難者。以手觸摸著這些陌生的名字,每一個都是一則愛別離的故事。

一朵白玫瑰以表傷痛之意,思念之意,綿綿不絕無盡之意,人間,或許只是你以為醒過來的夢。

我們跟著排隊,在烈日的炙晒下無處可躲,說實在的,和李伯斯金其他的作品比較,911紀念館從外表看並不是那麼充滿驚嘆號,尤其對於遠在千里的異鄉人,14年前發生的慘痛,似乎已被14年間世界不斷發生的天災人禍覆蓋,那就像看一部電影,你知道導演絕對是大師之手,但卻不知劇情大綱的感覺。

一走進館內先是嚴格的安檢,入口處矗立了原本是雙子星北塔的兩根鋼樑,看起來像是舉高的雙手,無聲的吶喊。

第一個場景:以黑色為底的大片牆面,說明事件的「起」,也像是從黑夜中啟程,進入一場悲劇的宿命。

穿越這些從上垂掛而下幕簾,以各國文字,紛沓而至如夢囈般的語言,混沌不清的影像,一步一步的引著觀看者的心,可惜當日相機故障,只能以手機拍攝,畫質不是很好。

昔日的雙子星在牆面展示,這是通往下一層樓的過道空間,正如書中所形容「跨過歷史的深淵,到達我們從未去的地方。」

這些投影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寫這篇文章時,上網估狗之後,才知道911攻擊事件之後,紐約城市出現了鋪天蓋地的尋人告示,也成為展示的素材之一。

空間的光,因為影而顯出力量,到達不可言喻的彼岸,李伯斯金說「有時候,我的想法是被一首樂曲、一首詩、或只是被光線落在一面牆的方式所啟發,有時,是我內心深處的光給了我想法。」

從上俯瞰地下層的空間,一旁是保留的地基部分,我始終覺得,那像個大型墓穴,到處遊蕩著捨不得離去的魂魄,空氣中充滿著令人發涼的悲傷,不安的氣氛逐漸擴張開來,好比聽著廣播轉到同一個頻率,隱約中時空交疊著,也許這就是建築創造出來的戲劇感,讓每個人是置入的,參與的。當時李伯斯金第一次走到雙子星遺址的地底下,他曾在書中這麼紀錄著:「我們人在曼哈頓島的地底,可以碰觸到潮濕與冰涼,感覺到這島的脆弱與力量,那些死難者的灰燼、那些倖存者的希望。」

往地下層的電扶梯。

既不是直線,也不是那麼流線,在李伯斯金事務所的官網上,(http://libeskind.com/works/design/)發現似曾相識的作品也擁有類似的線條。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細節,即使是手扶梯的側面,也堅持要入戲的概念。


世貿中心倒塌後所留下約8000名未經指認的殘骸,都被存放在這面牆之後。"No day shall erase you from the memory of time.記憶將沒有消逝的一天"這是從古羅馬詩人Virgil維吉爾"Aeneid"中節錄的詩句。

「越深入坑洞,我們就越清楚那股扳倒這幢建築物的暴力與仇恨,那種失落感之大,讓我們渾身無力,但同時也感覺到其他力量:自由、希望、信仰,人性的力量仍然籠罩於此。」

這個厚重的混凝土地基,是1966在雙子星年建築工作開始前放置的,也一直是世貿中心與哈德遜河之間的壁壘。911事件後,也奇蹟式的只是出現裂縫,也成為堅韌的象徵。

沿著這些殘骸到另一間禁止拍攝的展覽室,裡面重複播放著當日的新聞與監視器畫面,或是手機所錄下第二架飛機撞上世貿的倒塌的瞬間,現場不斷重複響起的是救難人員在對講機的對話,滿佈灰塵的消防衣、頭盔,零散四處的遺物與照片,有如一座持續進行的告別式會場,身歷其境的感受,邀請全世界來到此地的遊客同哀致意,另一台電視畫面,則是建造911紀念館的縮時攝影,呼應著毀滅與重生的主題。

如果我沒記錯,在這條裸露的地基的盡頭,是一間掛滿近3000名罹難者照片的房間,我探頭了一下,前方像是立著一堵牆,竟然沒有勇氣也無法走進去。

雙子星北塔的樑柱之一,扭曲的形狀,是以災難為題的裝置藝術。

這座水泥樓梯稱為Survivors’ Stairs,倖存者之梯,在雙子星崩塌後意外保存下來,而讓幾百個倖存者由此逃生。

彷彿「經歷」了一場電影,穿過瀰漫夜與霧的時間軸,不再是從電視接收千里之外的毀滅瞬間,即使仍不及事件當日的萬分之一,但卻是我生命中第二次的911。

那是一種「極簡的煽情」吧!我用這樣的感覺作為結語,沒有太多強行加入的裝飾物件,選擇以忠實陳述的方式,以多媒體的混搭,以夢境一樣的光影,於是那些可想像的情節在腦中發酵,某個人一早出門,最後一次擁抱他的家人,最後一次從鏡子看他自己,最後一次邊走邊喝著從華爾街最常光顧的那家咖啡,在最後一次看世界的眼睛裡,充滿不解與不捨,一切,越接近事實的,越沉痛。

搭乘電扶梯回到地面層時,竟然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從911紀念館出來,室外的陽光依舊燦爛如正午,各式以高科技展現的新建築,在四周圍繞成一個超級工地,重新向天際展現著未來與希望,畫面中的白色建築.是將於今年完工的大型轉運站,規模更勝中央車站,如鷹展翅的吸睛造型,呼應著重新出發的能量。

下方是1776英尺原名自由塔的世貿一號樓,象徵著美國通過獨立宣言的1776年,屋頂高417米,延續原世貿中心北塔417米的屋頂,而觀景台及最高的可使用樓層高415米,是原世貿中心南塔415米的屋頂,所有象徵性的數字,也許讓人們重新找到繼續生存與生活的意思,基座外牆覆蓋反射性金屬帷幕,當陽光照射其上就會輝映出像水晶一樣的光芒,那是曼哈頓的第二把火炬吧,我想。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i543&aid=28275977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A top quality blog!
2015/10/09 15:14

Excellent contents oragnized well for curiosity and fun. 

崇拜

北北/pei(pei543) 於 2015-10-11 12:32 回覆:

阿sir的文字才是出神入化,隨便一個「好」就能說出一篇文章,在下完全是個小粉來著,常常眼巴巴的上你的格看是否有新文章。

謝謝鼓勵,今日我最樂羞


夏爾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9/23 12:45
啊好精彩的文章,古魯斯的遊記雖是標準的文學作品,但在導覽方面也非常詳盡。只是這樣看來,911的罹難者是否有接近萬人呢?(因為還有八千多名未經指認的殘骸)
北北/pei(pei543) 於 2015-09-23 20:13 回覆:
回來快兩個月才寫這篇,還重新找了一些資料,希望不要有錯誤才好,謝謝夏爾克的問題噗~好瞎!
北北/pei(pei543) 於 2015-09-23 20:11 回覆:

世貿本身好像是三千人,牆後方未經指認的,包括飛機與五角大廈共有8000名,原文資料

The wall, one of the most deeply personal aspects of the 9/11 Memorial Museum, separates the public area from a repository of nearly 8,000 unidentified human remains.




Michael Wa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9/22 20:14
多次經過不忍進入,總覺得陰氣逼人,感謝分享!
北北/pei(pei543) 於 2015-09-23 19:56 回覆:
當初也是以看建築的心情去的,但是仍是被那種氣氛所感動,希望有天能去德國看猶太紀念館,聽說更值得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