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根據「呂岱衛 - 【《千人》的背後-關於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另類思考】」所作的補充說明
2017/10/02 01:02:56瀏覽434|回應0|推薦0

根據「呂岱衛 - 【《千人》的背後-關於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另類思考】」所作的補充說明

原文: 【《千人》的背後-關於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另類思考】

https://www.facebook.com/ldwksl/posts/1177996198967328

作者: 呂岱衛

[前言]

這是根據呂岱衛在臉書的文章:「【《千人》的背後-關於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另類思考】」的部份內容做補充。目的在使更多愛樂者了解該文章所述,並非評論原作,如有冒犯之處懇請見諒。

1. 而馬勒所鍾愛的詩文究竟是哪幾句呢?當我們仔細查考便可得知,一開頭的「Veni,creator spiritus

(1.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95 )

2. 而另一句重要的詩文則是出現在交響曲第一部分的發展部第三樂段,對應的是讚美詩第三詩節的「Accende lumen sensibus

(2.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846 )

3. 例如以戰鬥吶喊般的音型與頑固低音來描寫「Hostem repellas longius(驅逐敵仇悉使遠遁)這句詩文,

(3. "Hostem repellas longius" 14:59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899 )

4. 同時又以繁複龐雜的雙賦格樂段來填入讚美詩中大量的詩文,

(4. 「雙賦格樂段」指的是 15:40 這段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940 )

5. 而在《浮士德》的最後場景裡,歌德設計讓天主教傳統的慈悲聖母為浮士德帶來救贖。

(5. 也就是1:00:46 - 1:08:50 這段)

6. 首先是懺悔之女葛麗卿向聖母的祈求,

(6. 1:00:46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646 )

7. 接著是三位新約聖經中的贖罪之女在旁幫腔,

(7. 1:01:27 - 1:06:40 這段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687 )

8. 就連丟擲玫瑰花瓣使浮士德得以遠離魔鬼侵犯的年輕天使們與早夭升天的孩童都一同祈求,讓浮士德最終能靈肉分離,捨棄遺留在塵世的軀殼、洗滌淨化升天的靈魂。

(8. 也就是 1:07:3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057 這段。在 1:08:02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082 童聲分成兩部唱 "Doch dieser hat gelernt, Er wird uns lehren." 1:08:23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103 第二合唱隊的女高音部加入,只唱一句: "Er wird uns lehren." )

9. 而整首第八號交響曲的最終轉折也正是當聖母緩緩唱出:「來吧!升向更高的境界吧!」

(9. 1:10:54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254 )

10. 自此音樂如同裊裊輕煙扶搖直上,隨著聖母主題不斷攀升,最終抵達馬勒在這首交響曲中的最後高潮-神秘合唱樂段。

(10. 神秘合唱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591 )

11. 在神秘合唱樂段中,馬勒從沉吟低語到高聲歡唱,不斷地反覆最後一句歌詞「永恆女性、接引我們向上」(Das Ewig-Weibliche ,zieht uns hinan),

(11. 1:18:40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720 )

12. 最後還以這句歌詞為引,將整首交響曲帶到最終尾聲。

(12. 終曲合唱的轉折之處是在 1:20:03 透過「愛的主題」將樂曲推向最終高潮

1:20:03 Ewig ewig (永恆 永恆)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803 )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riahfool&aid=10870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