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反核觀點中的再生能源迷思 - 我支持核能
2013/04/22 00:11:10瀏覽19565|回應1|推薦54

想當年清政府在上海建了第一條鐵路的時候,一堆士紳奔走呼號說這樣會破壞地氣,亡黨亡國,後來慈禧太后順了這樣的要求拆了鐵路,那時可曾想到100年後的時速幾百公里的高鐵縱橫於中國大地嗎?馬政府要是廢了核,那豈不與慈禧無異?


自己有訂閱經濟學人,4月初的經濟學人有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 The fuel of the future: Environmental lunacy in Europe (未來能源:歐洲的環保精神錯亂),一直到今天4月21日了,台灣居然沒有任何一篇中文的報到或文章探討這篇文章,不知道是不是被選擇性地忽略。

歐洲是再生能源的重鎮以及先驅,對所謂的潔淨能源的補貼不遺餘力。因此,歐洲安裝了全世界75%的太陽能面板;德國過去10年擴充了三倍的風力發電。但如果你問德國最重要的再生能源是什麼?是風力或太陽能嗎?這些都是環保人士所想像上的清潔環保的能源。可是,答案都錯了,是Wood,也就是木柴才是真正的德國或歐洲最重要的所謂再生能源。不過進入21世紀的木柴當然會取比較專業,好聽的名字,於是“Biomass”或“生物质能”這樣響亮的名字就被創造出來,才能給人比較時髦、專業的印象。

在芬蘭或是波蘭,生物質能占全部所謂再生能源的80%。即便政府大力補貼風能及太陽能的德國,特別是近年來因為要為廢核做準備,德國政府嚴格設定了再生能源成長的比例,結果,這種生物質能的成長速度還是最快的,根據反核的網站資料2007年Biomass占25%的再生能源,但根據經濟學人,目前已經成長佔了再生能源的38%。換言之,歐洲大力提倡低碳、高科技的再生能源的結果,最大得利的產業卻是這個史前時期人類就已經開始使用的燃料-木頭產業。

Total Biomass approx 25%

Total Biomass approx 25% (2007)

由於歐盟設立了2020年前再生能源達到20%的目標,因此,各國無不卯足全力來發展再生能源。其實,歐洲的所謂再生能源會轉向木柴類的生物質能是有其原因的。因為(1)新設的風電場以及太陽能電廠成本都很高,發電潛能卻很小,必須依靠納稅人的巨額補貼才能生存;(2)各國政府在有錢的時候編列了大筆預算來獎勵風能太陽能,現在經濟不景氣,對太陽能或風能的補貼銳減;(3)現有的火力發電廠幾乎不需要做太多的資本投資就可以轉變燃燒90%的煤以及10%的木柴(用作助燃劑);(4)使用生質燃料有助於發電廠降低對石化原料的依賴比重,達到政府規定的再生能源比重;(5)生質燃料被列為再生能源的一種,也有巨額的補貼,利之所趨使得很多公司轉而使用生質燃料。以英國的Drax發電公司為例,它2012年的稅前淨利為190百萬英鎊,然而,它正在改建三座原本燒煤的鍋爐廠,改燃燒Biomass,2016年完工之後,它卻可以每年得到歐盟550百萬英鎊的巨額補貼,是它全年稅後淨利的三倍。

如果歐洲燃燒的木柴來自管理良好的森林,那麼的確有可能達成碳中和的目標。但是,顯然地狹人稠的台灣我們不可能有歐洲那樣大面積的人造林來滿足生物質能的需求。況且,大面積的人造林,如速生的桉樹林對生態的影響也很大,跟核能一樣,有非常多環保的反對意見。再者,歐洲以環保為名減少對石化能源的依賴(其中,德國是藉以降低對核能的依賴),卻造成各地砍伐森林資源,怎麼看都覺得怪異。

這就是歐洲現階段再生能源比重較高的真相。

歐洲這樣擁有大面積森林的國家自己的森林資源也無法自給自足,在2010年進口的木柴燃料就增加了50%,因為歐洲國家的需求大增,加拿大,美國南方各州的森林業者都成為最大的獲益者。未來還會從現階段10-12百萬噸的木柴燃料的進口量劇升5-6倍到2020年的60百萬噸。需求的急劇增加,當然也帶動了木質燃料價格的上漲。歐洲的例子使我們清楚的瞭解到:所有的再生能源現階段除了木質燃料之外,都無法支持現代的工業化文明所需要的能源。因為我沒有對再生能源有不切實際的迷思,因此,我是支持安全核能的。

況且核災也遠遠沒有反核人士說得那樣可怕,什麼幾萬年不能能住人就是危言聳聽。但反核人士知道每年全球煤礦災難死了多少人嗎?僅2002年一年中國大陸就曾創下6,995人死於煤礦災難的不光彩紀錄,油管爆炸死亡的人數又有多少?相反地,車諾比的災難被無限制的放大,由國際原子能總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所主導的官方報告中,僅有56人因此死亡(47名救災人員,9名罹患甲狀腺癌的兒童)。如果要考慮到其他輻射的因素,那麼公平一點,火力發電產生致毒的硫化物,碳氫化物影響健康而死亡的人更是數十萬人或難以估計,還有全球暖化的成本,這些火力發電廠計算進去了嗎?事實上,核能還是唯一考慮到災難成本以及後續廢廠成本的潔淨能源。

因為人類對核災的認識有限,目前也只發生過幾次。就算不幸發生嚴重的萬一核災,後續的情形如何呢?

  • 車諾比現在正大力發展觀光事業招攬遊客參觀那座核災電廠呢!電視上那些觀光客以及CNN的記者都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衣就走進核災現場,事實上車諾比核災之後,該核電廠只是關閉出問題的四號機組,其他機組繼續有人值守運作,持續發電到1996年才完全關閉
  • 三哩島核災之後,現在附近的居民不減反增,其餘機組也將繼續運作至2034年;
  • 福島事故也完全沒有任何傷亡;
  • 島長崎經過核彈轟擊,現在也都還是住滿了人。

因此,理性來看,萬一核災也遠遠沒有反核人士說得那樣可怕,他們散佈的心理恐懼對社會造成的衝擊傷害可能比實際的損失更嚴重。

有個反核媽媽拍的廣告:說把不好的留給自己,最好的留小孩的是媽媽;把最好的留給自己,把不好的留小孩的是核電廠。看來煽情,其實大有問題。其實科技不是靜態的,而是持續發展的,科技的進步也都是越來越安全。1910年的福特T型車幾乎沒有任何防護設施,就如同如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一樣,後來,VOLVO有了安全帶,再有了安全氣囊(等同核能電廠的圍阻體),現在安全帶以及氣囊已經是全球汽車產業的標準配備。如果人類在當時就以安全的理由放棄車輛工業或航空器的發展,如何在這條產業化的道路上精進呢?我相信現在的核四一定比當初在強人威權的不透明時代所建的核一核二更安全,技術上也更進步。而且,他山之石也是有用的,福島因為電力中斷無法啟用抽水機降溫,核四就在反應堆上直接設計一個蓄水池,即使沒有電力也可以重力自然灌注,這不是更安全嗎?卻遭到「修改設計」以及「拼裝車」之譏。事實上,能夠對原設計進行修改,不正顯示台灣吃透了核能原理,對自己的技術有了信心嗎?臺塑六輕,富士康那個工廠不是因為自己的需要更改設計以及拼裝而來的?我們現在不發展核能技術,不培養核能人才,未來如何給下一代安全潔淨的核能呢?

想當年清政府在上海建了第一條鐵路的時候,一堆士紳奔走呼號說這樣會破壞地氣,亡黨亡國,後來慈禧太后順了這樣的要求拆了鐵路,那時可曾想到100年後的時速幾百公里的高鐵縱橫於中國大地嗎?馬政府要是廢了核,那不就跟慈禧無異?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wh&aid=7528908

 回應文章

charleyh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有啟發的一篇好文
2013/04/22 18:13
這是很有啟發的一篇好文,蠻有說服力的。在一片反核聲浪中,它令人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