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17 14:23:21瀏覽52794|回應12|推薦65 | |
圖:陳菊與桂綸鎂一樣演技了得(不好意思了桂綸鎂,我是衷心讚美你的!) 資訊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資訊的瞭解是有差異的;掌握資訊比較充分的人,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資訊貧乏的人,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所以,在資訊不對稱的環境當中,如果能夠操縱資訊,利用資訊,就會佔有極大的優勢。 同樣的,在不成熟的民主政治中,就跟資本市場中「無效率市場假說」描述的一樣,充斥著各種不理性的偏見,錯誤的認識,這些又來自或真或假,虛虛實實的各種未經證實的資訊。如果一方的政治傳播與資訊發散的技巧越為熟練,另一方必定處於落後就要挨打的境地。而身為公民的我們,若想要知悉真相,就必須更辛苦的搜集資訊,才可以一窺全貌。 不幸的是:一般人因為懶惰或基於搭便車心態,通常不願意自己做額外的功課,也不會願意去付出額外的資訊成本來取得真相。於是,在台灣的政治市場,就充斥著政客與名嘴,他們幫我們整理的資訊「懶人包」,群眾再跟著瞎起哄。 君不見在陳菊的黑色臉書抗議預算被刪除57億之後,網路上一片謾罵高雄國民黨控制的市議會。還有某電影導演(咦!可能現在電影不景氣,導演比較喜歡參加社會運動)沉痛地說:高雄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彷彿林覺民般的悲壯。於是,高雄市民進黨黨團見民氣可用,推出殺氣騰騰的戰報:「誰阻礙高雄變得更美好,誰就是高雄的敵人」!然後列出一系列他們的市議會國民黨親民黨的同僚名單,活像是文革的批鬥大字報。高雄綠民更在陳菊臉書上喊出「一個活口不留」的口號! 圖:民進黨殺氣騰騰的文革批鬥大字報 我們來逐條檢視一下預算刪除的項目。 一、交通違規罰款預算市府編列向市民罰款15億8千萬,市議會刪除了5億。去年是10億,今年還不知道今年有多少人交通違規就編列了市民罰款15億8千萬?國民黨黨團認為堅持保護市民淪為市府設定罰款目標的提款機,至多維持去年的罰金規模,且不容許覆議,請問這何錯之有? 二、賣祖產市政府編列賣市有土地55.5億元,市議會刪除16.5億。 目前高雄景氣仍不夠活絡,市府不能老是靠賣市有地來編列預算。這不是救高雄經濟而是殃及未來禍延子孫。所以針對財政局財產預計不動產售價55億5000萬元預算,刪除16億5000萬元,只准讓市府賣跟去年一樣多的39億,以保護高雄市年輕一代的市民的未來權益,請問這何錯之有? 三、平均地權基金所出資母金28億,市府所賺44億同意市府拿去花。但母金是市民棺材本,豈能容許市府拿去揮霍?刪28億。請問這何錯之有? 四、海洋局南星計畫市府虛編收入5億5932萬、今年又編收入7億4895萬。明顯純屬虛偽假造,作帳以供支出。 事實上南星計畫去年就編了5億元收入,到今天分文未收,倒是沒有見到的收入已經花費殆盡,所以今年高雄市議會全刪灌水收入。況且南星計畫遊艇產業園區二階段環評未過關,加上地方居民憂心污染加重,表決刪除根本不見蹤影的「土地開發收入」7億4895萬元預算。請問這何錯之有? 五、市府年度自辦及委辦活動經費4億4948萬元,對民主、建設、市民權益的實際效果可疑,故刪除2.8億。餘額請市政府在項目上自行調整使用。但若確有市民大眾所急需項目,不敷使用時,市議會將逐項目審查,並准許市府動用第二預備金,但須公開帳目,以昭公信,避免浮爛發包及貪污。請問這何錯之有? 陳菊熱衷舉辦浮誇的煙火會,演唱會,XX會,陳菊說沒有錢辦高雄國際馬拉松賽,會影響高雄能見度。行筆至此,害我突然想起我最愛的少林足球的經典語錄「那些都是虛名,就好像浮雲一樣」。還記得不久前市府重金邀請天團五月天在高雄世運主場館唱跨年,原本還預計一路唱倒淩晨1-2點,該地區的高雄市議員陳玫娟質詢市府不應帶頭違法,淩晨擾人清靜,況且附近還有醫院,卻還被人發動灌爆臉書。媒體詢問市長陳菊超時罰錢怎麼辦,陳菊直拍胸脯說「都算市長的」。那時候的陳菊阿莎力、有魄力,怎不見陳菊哭喪著臉喊窮?
圖:「那些都是虛名,就好像浮雲一樣」 少辦一個馬拉松就影響高雄能見度?花貓您太謙虛啦,一個黑臉書就已經提高了高雄的網路能見度,可見您在媒體呼風喚雨的能力絕對是個人才。事實是已有民間募款4736萬元、還有賣門票,卻還編900萬元預算補助,一場馬拉松賽要花6000多萬元?錢是這樣花的嗎? 以上合計刪除預算為5億+16.5億+28億+5.59億+2.8億,合計57.89億。可見絕大多數都是市政府浮報收入在先,市議會不過是讓這個灌水的預算消水。我覺得這個預算審查還算合情合理,也可接受公評。 陳菊發動資訊烏賊戰抹黑在先,民進黨文革公審在後,她還哭喪著臉接受鮮花安慰,演技直逼參加柏林影展的桂綸鎂。不明究理的鄉民一擁而上,像極了海綿寶寶裡面不理性的消費者。 但無能的高雄市國民黨卻要付出最大的責任與代價。現在就是一個資訊戰的時代,選民接受資訊容易先入為主,以偏概全。面對花媽的逆襲,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怨不得人。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