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13 20:46:32瀏覽4865|回應4|推薦23 | |
「時」是時機,「勢」是趨勢,「度」是所能达到的程度。弱小的一方,或不站在時勢的一方在談判中沒有地位,更遑論「對等」。因此台灣需要「審時」「見勢」「識度」,不要心存幻想,看清事實,才能趨利避害。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月11日以官方身分赴中國大陸南京,拜訪中山陵,並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舉行「王張會」。這是兩岸自民國38年隔海分治以來,首次兩岸事務主管官員的正式會面,當然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史上有其意義,對建構兩岸常態化互動關係更具重要意涵。 民國103年2月12日除了是兩岸分隔以來的第一次正式的會談之外,還有一個有歷史的特殊時間巧合。也許很多人忘記了,特別是在「去中國化」的歷史課綱之下長大的年輕人大概都不記得了。 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於1912年,於民國元年的2月12日退位,大清統治中國正式結束。辛亥雙十武昌革命爆發、南北分裂,南軍(革命軍)與北軍(清軍)幾經戰鬥,甚至攻下革命軍的根據地漢口與漢陽。清朝雖仍看似強大,其實各地革命之勢蜂起,連滿清根據地的東北都鬧革命,滿蒙一家的外蒙古也解除清軍武裝,並將庫倫辦事大臣三多及其隨從人員押送出境,宣佈脫離清廷,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南北雙方幾經談判,最後終於敲定清帝退位,袁世凱繼任,所以,2月12日也是完成中國南北形式上再統一,而且是在中華民國旗幟之下(時為五色旗,象徵五族共和)的統一。但是這樣權宜的妥協旋即再分裂為北洋政府與廣東政府,內戰隨即爆發。 中華民國國運多舛,南北再次分裂後,接著就是無數的軍閥混戰,勉強在民國17年由蔣中正的國民黨第二次形式上的統一後,又遇上二次大戰的中日戰爭。給與了共黨坐大的機會。 上一次的和平談判是在1949年,也就是民國38年的4月1日,國民政府代表團自南京飛抵北平與共黨的會談。由於三大戰役已經結束,國軍損失慘重,所以談判的內容主要在討論內戰的停火條件。最後,停火談判的實質磋商內容達成的《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其內容嚴苛與招降無異。 因此,4月20日,代總統李宗仁的國民政府電告在北平的南京代表團拒絕簽字。於是,4月21日,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解放軍隨即發起渡江戰役,談判終告失敗。 隨即江防的國軍海軍第二艦隊,以及長江炮臺均告叛變,南京失守。國民政府遷都廣州繼續作戰,再遷重慶,成都,最終再遷到台北。 而國民政府和談代表團由張治中任團長,成員有邵力子、黃紹竑、章士釗、李蒸、劉斐等人滯留北平不歸,稍後國民政府的談判代表全部向中共投誠。 結語: 「時」是時機,「勢」是趨勢,「度」是所能达到的程度。談判需要「審時」「利勢」「識度」。弱小的一方,或不站在時勢的一方在談判中沒有地位,更遑論「對等」。談判中弱小的一方通常只要求有點顏面的下臺,達成與否與尚存的實力有關,沒有實力就往往不可得。談判就算拿到與實力不對等的結果也無法持久。 例如,民國38年三大戰役結束之後的國民政府,實力已失,時勢明顯不在國府的一邊,不談也不行,因為結局已經預見。所以,甚至連國府的談判代表都見風轉舵地投降了。 談判很多時候是用來要挾第三方的工具。例如袁世凱以此要挾清廷退位,但清廷尚有利用價值,袁世凱也以此要挾革命軍讓位,所以清廷的退位條件尚可。 關於現在的兩岸談判,我們先來審時見勢識度一番,看清事實,才能趨利避害。 Fact1:中國國力上升,美日國力下降。 基於實力原則,美國最終會退出西太平洋,讓太平洋為中美共管。 Fact2:民國在大陸有許多同情者與支持者粉絲,但台獨沒有。 所以,我們應該堅持民國,爭取大陸的支持者。 Fact3:中國大陸已經顯現社會變革的前兆,進一步的政治社會改革已經難以避免。 所以,我們台灣人民應該與13億大陸人民以及五千萬華僑華人站在一起,驅動中國的政治及社會進步。 以上敘述就是基於所謂的「大中國史觀」,做出對台灣最有利的決策。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