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謂的強調
2008/04/03 16:44:40瀏覽471|回應0|推薦5

 

 

無謂的強調

 

華梵大學委託敝人開設「中華文化與現代台灣」這門課程,敝人在清華大學的博士資格考裡就有考過「中華文化史」這個領域,並寫過多篇相關的論文,對這個議題本來就很熟悉,不過,剛開始聽說要接這門課,敝人印進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就是說:「如何能打破學生的刻板印象,來認識真實的中華文化呢?」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就不可能讓同學覺得學習這個課程有任何意義。

 

在台灣,由於這幾年政治掀起本土化的浪潮使然,對於任何跟中華文化有關的議題,都會被賦予保守與落伍的象徵,這其實對於莘莘學子的影響很大,他們普遍會產生錯亂感,覺得在大學再談這種議題,實在毫無意義,甚至是「政治不正確」的一種課程,這樣的印象,已經使他們還沒有上本課程前,已經產生學習的倦怠感了,這樣真的好嗎?

 

如果能去除中華文化對台灣人的思維根深蒂固地影響,而使得台灣人的生活過得更好(諸如不再強調倫常這些傳統儒家觀念),那其實就不需要在大學課程裡開設此類課程了。事情的真相卻是說,如果不討論倫常,或反對倫常,其實就使得台灣人回到粗鄙無文的狀態,各種倫常悲劇因此而層出不窮。我們如果對於這些悲劇心懷不忍,就應該認真討論對治的可能性。

 

就這個實然的角度來說,華梵大學開設這個課程給大學生,其實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中華文化與現代台灣,有沒有關係?就這個角度來說,當然有!現代台灣的各種顛倒錯亂的現象,正就是中華文化面臨著轉型的困難所致。我們不應該視中華文化為某種不可變更的僵死觀念,再用敵我對立的意識將其與我們的思考異化,這樣並無法讓中華文化本身獲得突破與新生。

 

因此,敝人的教學,首先放在與同學打開天窗說亮話的層面,直接針對「我們對中華文化會有的刻板印象」,來釐清這些成見如何綑綁住我們,使我們產生面對傳統的思維困境。再者,我們還會直接討論「我們為什麼對於這類課程的學習意願低落」,意即究竟影響我們有這種「情緒」的原因在哪裡?敝人會請同學攤開來講他們的想法。

 

其實,上過幾堂課後,我們發覺同學並不是只對與中華文化有關的課程學習意願低落,而是對於需要「讀書」的課程,或只要涉及閱讀教材的內容較深的人文課程(當然,討論中華文化尤其是其中最深的議題),都不大感興趣。相反地,只要課程改採視聽媒體,直接把內容「放」給他們看,透過影像或照片的「不言之教」,他們立刻就會覺得興趣盎然,會瞪大眼睛來看!

 

這種通過視聽媒體纔能吸收內容的學習狀態,在面對已經深受電視影響的青年學子來說,已然是「不可逆」的現實。更不要說現在的大學生不僅喜歡看電視,更喜歡上網搜尋資料,或聊天。針對他們已然養成的習慣與特性,敝人特別架設相關的教學網頁,讓他們隨時能上這些版區張貼與本課程有關的文字,或討論問題,或展開不同意見的交叉辯論,藉此引發他們關注本課程的實質內容。

 

因此,敝人特別把自己為本課程寫的一本書,製作成電腦的幻燈片,讓他們得看著「銀幕」,而不是看著「課本」,這在教學心理上會產生重大的差異,那就是當他們看著銀幕的同時,他們也正在看著老師本人。這種四目交對的機會,會大大增加彼此的互動感。這個課程很強調與最新發生的文化新聞議題結合,這能強化同學對自己生活的空間的關注,而看出其與中華文化的關聯性。

 

 

陳復記於夜裡的風城,十二月二十三日,陽明子降生五百三十六年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kutze&aid=17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