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社區大學:社會變革的發動機
2008/04/03 16:40:21瀏覽549|回應0|推薦2

論社區大學:社會變革的發動機

陳復

社區大學是台灣觀念很新穎的一種學校,我稱作「理念學校」,意即這是個帶著理念來辦學的教育環境,其理念的重點有二:其一,在於將「知識民間化」,意即要把高深的知識由學術象牙塔裡解放出來,能提供給廣大的庶民理解,其二,在於把「經驗知識化」,意即要讓庶民自身的生活經驗都能開展出特有的知識詮釋,使得知識孕育的源頭能多元化。

台灣現階段已經有一百餘間社區大學,老實說,很多社區大學受限於我們目前尚有瓶頸的國民素質,只能靠發展語文、電腦或才藝課程來勉強維持其辦學,不知不覺質變成補習班或團康聚會,而無法真正打進社區裡,提高社區住民的精神品質,更與社區大學之父黃武雄先生原先要藉由辦學,來強化公民意識的構想相去甚遠,這是很令人遺憾的處境。

敝人直接任教或襄贊設立過數間社區大學,對於我們佛光山辦的大明社區大學印象尤其深刻,這是間專門為興辦「社區大學」而蓋出相應建築的學校,完全不同於台灣各社區大學都得借國中校園的辦公室一隅來勉強辦學的處境。大明社區大學的教室內都擺設著古色古香的課桌椅,很有古時候「書院」的流風餘蘊,師生在這裡上課,幽靜而雅致,讓人常有「世外桃源」的錯覺,渾然不知漢唐魏晉,隔絕這紅塵內的熙熙攘攘,與社會上的劍拔弩張。

我目前在大明社大開了三個學期的課程,從最早的「老子與人生」,到「心學與人生」,到現在的「看電影學歷史」,雖然上課人數並不很多,卻逐漸培養出一群愛讀書與思考的心靈班底,每個星期三晚上,我們都已經習慣自己「就是要來」大明社大上課,那種用深情去溫潤與澆灌生命,向內挖掘心靈,共同「慢慢變老」的感覺,很令人難忘。

我常覺得,每個人只要真誠去挖掘自己,往內拓墾越深,越會發覺生命的本質就如同火山岩漿,只有大量的攤開來流淌過,纔能重生出全然不同景觀的生命地貌。我在社區大學教書多年,很難說誰在教誰,我只是帶著真誠的態度,去面對著眼前每個真真實實的生命,或藉由談著古老的文化知識,來揭開隱藏在我們心底的倫理秘密,或只是純粹的談天說笑,來打破人與人的精神藩籬,點點滴滴去共見我們無可逃於天地間的良知與良能……

我對大明社大其實有著特殊的期待。

首先,我期待佛光山自己興辦的數間社區大學能串連成一個「社大教育系統」,加強彼此的聯繫與合作,譬如常共同舉辦屬於佛光山社區大學系統的教學研討會,共同釐清我們參與社大面臨的困境,與可能的解決辦法,由此來提高教育質量。並且,定期出版探索社區大學觀念與實踐的學報(或雜誌),甚至出版相關的研究著作、實務報告或教學作品,使得這些議題與經驗能不斷被討論,並在社會逐漸發酵。

再者,有鑑於社區大學的師資普遍對於社區大學的辦學理念尚沒有足夠的認識,舉辦課程來培訓符合社大理念的師資,使得社大老師能對社大產生認同感與責任感,這點很是重要。我期待未來能發展出「認證制度」與「職級制度」,使得來教學的老師都具有被認可的「教師證照」(意即該位老師對社大理念已被確認有完整認識),甚至逐漸有「兼任」與「專任」,或同為專任,還有「新任講師」與「資深講師」的差異,這都是能醞釀社大特有的專業性的辦法。

相較於現在各縣市政府受限於預算不足,興辦社區大學常不免顯得「虎頭蛇尾」,意即作為政績的時候,興沖沖去設立社大,實際辦學後,卻因為要「自負盈虧」而不得不「轉型」經營其他比較容易「招生」的課程,我們佛光山的社區大學其實大可做促進社區大學發展的「火車頭」,帶頭來做些深具意義的教育示範,使得究竟「何謂社大」,因為有佛光山的社區大學的存在與奮勉,而就此獲得清晰的輪廓!

社區大學不是「老人大學」,尤其不是退休人員希望排解生活無聊,而來這裡消遣娛樂的環境!因為這太過消極,更是對退休人員的生命莫大的褻瀆!難道我們的生命只是來「消遣娛樂」嗎?不!沒有人的生命與其精神,能被如此輕忽的態度給消磨殆盡。社區大學應該要成為社會變革的發動機,帶頭幫忙社會,尤其幫忙提高社會整體的文化素質與心靈素質,這對於已經脫離生命的高壓階段的退休人員而言尤其重要,畢竟他們的確是「再無後顧之憂」的一群人,我誠懇期待他們能透過參與社大,來深化自己,來幫忙這個災難與苦難深重的社會!

陳復記於清晨裡的風城,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民國九十六年(孔子誕辰二五五八年)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nkutze&aid=175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