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15 17:04:13瀏覽475|回應0|推薦13 | |
對於剛開始以「參究自我」進行修練的人,拉馬納會建議他們把注意力置於內在的「我」的感覺,而且能維持那感覺越久越好。如果注意力被別的念頭所分散,只要一察覺到注意力跑掉了,就立即把它帶回到「我念」的覺知上。他建議了幾種輔助的方法,例如問自己:「我是誰?」或「這個我是從哪兒來的?」但最終的目標是,要持續地覺知那個自以為在負責身心一切活動的「我」。 剛開始練習把注意力集中於「我」的感覺時,它是種心念活動,是個念頭或知覺的形式。當修練有所進步時,這「我」的念頭就變成一種感覺到「我」的主觀體驗,而到了這個感覺不再和任何的念頭和事物有所交涉、執取時,它就會完全消失,剩下的就是一種對本然狀態的體驗,當下對個體的意識都會暫時停止。初時, 這個體驗可能乍有乍無,但是一旦熟練,它就會越來越容易來到,也越容易留駐。當參究自我到了這個地步,就可以毫不費勁地覺知到本然狀態。其實也無從努力, 因為那個要出勁的「我」已經暫時不存在。但這還算不上是證悟真我,因為那「我念」仍然時不時會冒出來做主,可是這已經是修練的最高境界了。重複累積對本然狀態的體驗,就能削弱乃至於摧毀那生起「我念」的習氣。一旦削弱了盤踞的習氣,真我的力量就能完全淨除餘習,「我念」今後永遠不會再生起。這才是證悟真我最終的、不再退轉的境地。 這種把注意力帶到自己或覺知「我念」的修練,不需要用那些慣見的壓抑方法去控制心智,可算是一種溫和的技巧。它不是在訓練專注,也不求壓制心念,只是啟動我們對於冒出心智那個源頭的覺知。「參究自我」的方法和目的就是要安住於心智的源頭處,而不去關注、不去愛好不是自己的那些,從而覺知真正是自己的那個。起初修練時最重要的是,別把注意力放在心念上,而是轉移到思惟者自己。可是,一旦已經能夠堅定地覺知到「我」的感覺,再努力就會有反效果。到了那個階段,過程就在於「是」(be)而非「做」(do),這是無須費力的,不是透過努力而「是」的。 既然已經「是」了,就不需要再有何作為才是「是」;那個本然狀態時時刻刻現前,我們時時刻刻都能體驗到它。而要裝扮成不是自己本來的樣子(例如身體和心智),反而會需要持續用上心力,當然此種心力幾乎總是會在下意識層面活動。因此,「參究自我」可說是深入到某個階段,刻意用心力反而無法體驗到本然狀態,一旦心力止息,它自然會現前。歸根究柢,真我無法因為有所「做」而被發現,只能透過「是」。正如同拉馬納所說: 不用冥想它─「是」即可! 不用思惟自己是什麼─「是」即可! 不用思惟如何「是」─你已經「是」! 參究自我不是修練冥想,不是要在某個時刻、採取某種姿勢來做。只要是清醒的時刻,不論在做什麼事,都應該不停地去參究。在拉馬納眼中,參究自我和工作並無衝突,他強調只要稍微修練,在任何狀況之下都可以做到。他也的確曾說過,對初學而言,刻意安排時間專門做這項修練者是有益的,但是他從不建議長時間去靜坐冥想,若是他的追隨者表示想要放下俗務專門從事冥想,他一定會表示反對。 【第1問】您曾說過,去尋找真我就可以證悟真我。這「尋找」有何特質? 答︱你就是心智,或你以為自己就是心智。心智無他,就是心念。在每個個別的念頭背後都有一個共通的念頭─「我」,那就是你自己。讓我們稱這個「我」為第一念,盯住這個「我念」,追問到底,看它究竟是什麼。當這個疑問變得非常牢固, 你就無法去想別的念頭。 【第2問】我想要抓住我自己--「我念」,可是還有別的念頭來來去去,雖然我對自己說:「我是誰?」卻沒有答案冒出來。所謂的「修行」就是處於這種狀態中,是嗎? 答︱這是大家常犯的錯誤。當你認真地尋覓真我時,有個情形會出現,就是「我念」消失,而潛在深層中另有一個東西籠罩住你,但它可不是那個開始去尋覓的「我」。 【第3問】這另外的東西是什麼? 答︱那就是真我─「我」的本義。它不是自我,它是無上真我的本然狀態。 【第4問】您常說,在參究時一定要排斥其他念頭,可是念頭是無止盡的,每次排斥一個念頭,另一個就跟著生起,根本沒完沒了。 答︱我沒有說你參究時一定要排斥其他念頭。你就只管盯住自己,也就是說看住「我念」。如果你唯一關心的就是那一念,其他念頭自然會被排斥,它們就會消失。 【第5問】那麼,是否就沒有必要刻意去排斥念頭? 答︱不,或許在開始某段期間內,或者對於某些人,它可能是必要的。如果你認為每個念頭一生起就要排斥它,且這樣做會變得沒完沒了,這種觀念並不是真的,它是可以結束的。只要你能提高警覺,嚴格地做到念頭一生起就拒斥它,很快地你就會發現,自己正一步步地進入自己內在深處。到了那地步,就無須用心力去排斥念頭了。 【第6問】那時就無須有所作為,不用費勁也可能做到? 答︱豈止如此,到了某個階段,你想要有所作為都不可能。 【第7問】我想往開悟再進一步,是否該試試無所作為? 答︱在你目前這階段是不可能無所作為的。但一旦你工夫深了,卻又不可能有所作為。 參究「我念」的根源所在,會讓心智變得內向,習氣就因而淡薄以至滅盡。我們稱之為「心智」的,是真我的光落在習氣上而產生反映的現象。因此,假如習氣滅盡了,心智就會消失,一切都消融於唯一「真實」─本心─的光明中。 求道者需要明白的就只是這個簡單如實的道理。他所不可或缺的,是參究「我念」源頭的那個心一定要深切、要專一。 【第8問】初學者該如何開始這項修練? 答︱參究「我是誰」是讓心智平靜下來的唯一手段。「我是誰?」這個念頭能摧毀所有其他念頭,它猶如火葬時用來攪動火堆的棍杖,最終也會燒毀自己。一遇有念頭生起,應該不要等到它完全生起,就應立即參究:「是誰生起這念頭?」不論生起多少個念頭,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一動念之際便能夠警覺地去參究:「這個念頭由誰生起?」如此就會知道「是我在起念」。假如再跟著參究:「我是誰?」心智就會返轉到它的根源(真我),那個生起的念頭也就會消匿。若是能反覆如此修練,讓心智安住於它根源的那股力量就會增強。 儘管那長久以來執著於感官對象的種種習氣多如海洋中所湧現的無數浪頭,只要對自己本性的冥想力越來越強,它們終究會消失。用功之人應該緊緊將注意力盯住自己,連一點空間都不留給像「自己究竟能否消除所有這些習氣而住於真我之中」之類的懷疑念頭。 只要執取感官對象的餘習仍在心中,就有必要去參究:「我是誰?」只要念頭一起,就在念頭生起的所在當下去參究,如此才能消滅它們。不去理會「非己」(梵anya,一切其他) 就是離欲或無欲(梵nirasa)。能不離真我就是「智」。在真理中,「無欲」和「智」兩者是一如的。有如採珠人要在自己腰間繫上石塊後跳入海中,才能採集分布在海底的珍珠。我們每個人潛入自己深深的內在,就要離欲才能得到真我珍珠。只要能不停地持續憶念自己的真實本性直到證得真我,這樣就已足夠。 能參究:「這受束縛的我是誰?」以及能認識自己的真實本性,如此即是解脫。總是只把心智掛在真我上,就稱為「參究自性」,而「冥想」是思惟自己即是絕對者(梵),亦即那「存在—本識—妙樂」。 【第9問】瑜伽士說,若要尋找真理,就必須要遠離俗世且遁入隱密的森林內。 答︱不必揚棄世間的作為。你只要每天冥想一、兩個小時,仍然可以繼續盡你世俗的義務。只要你冥想的方式正確,如此導引出來的心念,即使在百忙之中還是會有如靈泉活水般流出。這如同一個觀念有兩種表達的方式,你在行為中所表達的,正是在冥想中所採用的。 【第10問】如此做下去,會有何結果? 答︱如果你一路做下去,就能發現自己對人、事、物的態度會漸漸改變。你的行為自然而然地會反映出你冥想的成效。 【第11問】那麼,您是不同意瑜伽士的說法嗎? 答︱人應該放下一己的私心,因為有私心,所以他會困於塵世之中。真正的厭離,在於放下那個虛妄的自我。 【第12問】在從事世間的活動時,怎麼有可能做到無私? 答︱世間的工作和智慧可以並行不悖。 【第13問】您的意思是,世人可以繼續一切原本的工作,例如他的職業,同時可以得到開悟? 答︱為何不行?但是在那個情形之下,不要認為在工作的仍然是過去那個一己人格的身心,因為此人的意識會逐漸開始轉化,終於會穩固地超越那小小的自我。 【第14問】假如要工作的話,就不會有多餘的時間來冥想。 答︱只有剛剛開始學習心靈修行的人才需要特別騰出時間來冥想,而進階者不論在工作與否,都會開始享受那份深沉的喜悅感。他的手在世間,頭可是清涼離世的。 【第15問】那您不教瑜伽的修行方式? 答︱瑜伽士嘗試把他的心轉向目標,就如牧牛者以棍棒來驅使牛,而這裡所傳授的修法,是讓靈修者手裡握著一把稻草來誘導牛。 【第16問】那要怎麼做? 答︱你就要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是誰?」如此探索下去,終有一天會發現到你自己裡面有個東西,是心智無法觸及的。把這個大問題解決了,你其他問題就都解決了。 【第17問】我在尋找「我」,可是什麼都見不到。 答︱那是因為你的習慣是只認同這身體以及眼睛所見到的東西,所以你才會說什麼都見不到。哪有什麼可以見到的?是誰在見?要如何見?唯一存在的是本識,它現形為「我念」之後,就把這個身體認作自己,把自己由眼睛投射出去,然後見到周圍的外物對象。個人受限於清醒的狀態,卻期望能見到不同的東西。一切要他感官能覺知的才算數,可是他不願承認「能見的人」、「所見的物」和「見的行為」三者都是同一個本識(「我、我」)的顯現。以為真我是有形可見的,去深度冥想它就能幫人克服這種「幻」。事實上,哪有東西是可見的。你此刻是如何覺知到「我」?你是否需要在面前放個鏡子才知道自己存在?那種覺知就是「我」。明白這個,它就是真理。 【第18問】在參究念頭起源時,會感知到有一個「我」,但對我而言,那好像是不夠的。 答︱的確,那種對「我」的知覺也許還是有形的、屬於身體的。清淨的真我是不應該帶有任何形狀的,真我是無所牽連、清淨的「真實」,身體和自我都是在它的光明中閃爍。一旦所有的念頭都靜止了,就只剩下清淨的本識。 剛剛睡醒,尚未覺知到外在世界之際,就是那清淨的「我、我」。就保持那個狀態,不要睡著也別讓念頭盤踞。只要能夠穩固地保持住,那麼即使見到外在世界也無妨。見道之人不會被現象所干擾。 什麼是「自我」?去參究。身體是無生命的,自己不會說「我」。真我是清淨的本識,是「不二」的,它也不會說「我」;沒有人會在睡眠中說「我」。那「自我」 是什麼?它是內在身體和真我之間的東西,它並無立身之處。一去尋找它,它就會如鬼魅般消失。例如,在夜裡有些形影會讓人產生幻覺,以為身旁有鬼。若仔細一看, 就會發現並非真的有鬼,而他幻想為鬼的不過是棵樹或一根柱子。如果他不仔細看, 可能會被鬼嚇到。他只要仔細地看,鬼就消失了,因為鬼從來就不存在。自我也是如此,它是身體和清淨本識之間那無形的連繫,它並非真實的。如果你未仔細檢視它, 它就不停地製造煩惱。而只要你一去尋找它,就會發現它並不存在。 還有一則故事可說明這個道理。印度人舉行婚禮時,婚宴常會連續辦上五、六天之久。一次,有個陌生人來到婚宴,女方的家族誤以為他是男方的儐相,就特別款待他。男方家族見到了,以為那人是女方的貴客,也就待之如上賓。那陌生人好不快活,當然他自己對於實情可是清楚的。後來男方家族想要跟他提些事,就向女方那邊問起他。他立刻警覺到要出事,就趕快走人了。自我也是如此,只要一尋找它,它就不見了,否則它就會繼續給人惹麻煩。 【第19問】當我去參究「我是誰」時就會睡著,該怎麼辦? 答︱在你清醒時堅定地去參究,那就很夠了。如果你不停地去參究,參究到睡著了,那你即使睡著了也還是在參究的。你一醒來後,就立即繼續參究。 【第20問】我要怎麼才能獲得平靜?透過「參究」的方法好像也平靜不下來。 答︱「平靜」是你本然的狀態。是心在干擾那個本然狀態。如果你不能感受到平靜,就表示你還只是在心裡面參究。要探索心是什麼,它就會消失。沒有念頭,心智就不存在。只不過因為有念頭出現,你假定它是從什麼東西生出來的,於是就把那個稱為「心」。當你參究它是什麼,就會發現沒有「心」這樣的東西;當它這麼地消失了,你就證得了永恆的平靜。 【第21問】當我去參究「我」的源頭何在時,會進入一個心止寂的階段,但是無法再進一步超越。我心中沒有任何念頭,只有「空」,什麼都沒有。有個微微的光充斥著,我覺得那是沒有身體的我自己,我感覺不到也看不到身體和它的形相。這種經驗維持了大約半個小時,很舒服。我認為一切修行所追求的永恆妙樂、永恆自在或解脫,不論我們如何稱呼它, 就是要繼續修練,直到這個經驗能夠維持上幾個鐘頭、幾天,乃至幾個月。我不知道這樣的結論是否正確? 答︱這不是解脫,這種情形稱為「心念一時寂止」(梵manolaya),意指於專注的狀態中,暫時制止了心念的活動。可是一旦專注力消失,新的、舊的思緒就會像以前般地湧上來。這種心智活動暫時平息的狀態縱使能維持上一千年,也絕不會導致心念徹底滅盡,不到那個地步就無法解脫生死。修行者因而一定要保持警覺,不時要參究是誰在經驗,是誰在得妙樂。如果不這樣參究,他會進入長時間的出神狀態或長時間在沉睡狀態(瑜伽睡眠〔梵yoga nidra〕 )。心靈修持做到這個階段的人,往往因為沒有明眼的過來人指引,很多人到此就起了幻覺,斷送於解脫假相的陷阱,只有極少數能夠平安到達目標。 有則故事可說明這個道理。有位瑜伽士在恆河邊從事多年的苦行(梵tapas) , 有了深入禪定的經驗,他認為只要能長時間維持在那個狀態中就可算是解脫,所以依此修行不懈。有一天,他行將入定之前忽然覺得口渴,就呼喚徒弟去恆河取些水來。但還未等到徒弟回來,他已經進入了瑜伽睡眠,這一入定就不知過了多少年,滄海變桑田,當他出定時,立即呼喚著:「拿水來 !拿水來 !」但是眼下沒有徒弟,也不見恆河。 他第一件要的東西是水,因為在他入定之前,心中最上一層的念頭是「水」,而不論他入定有多深、有多久,他也只是暫時讓心念平息。當他的意識回復之際,這最上層的念頭就飛奔而出,有若決堤洪水。如果在他入定之前所浮現的一個小小念頭都會有這種情形的話,可想在此以前那些已經扎根的念頭也都沒有壞去。如果說解脫就是念頭的滅盡,他可以算是得到解脫了嗎? 靈修者中,很少人明白「心念一時寂止」(心念暫時靜止)和「心念寂滅」(梵manonasa,心念永遠滅絕)兩者有何區別。若心念之浪暫時被平息,縱使這個暫時的期間能維持千年之久,只要此狀態一停,暫時寂止的思緒就會馬上再活躍起來。因此,對自己心靈修行進步的情形一定要留心,絕對不可讓自己陷入這種心念寂止的魔咒。一旦經驗到這種情形,就要恢復意識,繼續向內參究,究竟是誰在經驗這寂止的狀態。我們固然不容任何心念侵入,但是同時也絕對別受制於這種沉睡(瑜伽睡眠)或自我催眠。發生這種現象固然是修行進步的徵兆,但這也正是解脫之道和瑜伽睡眠之道要分道揚鑣之處。最簡單、直截、快捷通向解脫之道就是運用「參究」的方法。如此參究下去,你會把心念趕往深處,直到抵達它的源頭,而後融入其中。要到那一刻,你才會得到來自內在的回應,發現你已經安住其中,一舉永滅所有的心念。 (好書推薦--《走向靜默,如你本來》,試閱--第五章 參究自我-實踐,p94~p106)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