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一說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天台智者大師立圓教菩薩行位「六即佛」的目的,依《摩訶止觀》 說:「若無信,高推聖境,非己智分;若無智,起增上慢,謂己均佛。」1假如信心不足,認為自己一介凡夫,成佛的境界那麼高,不是自己淺薄的智慧能夠修得。反之,假如智慧淺薄,不能勝解諸法實相,以為已有一些體驗就是解脫境界,已經證悟,而起增上慢,覺得與佛等量齊觀了。
為了使初學者不至退卻,久學者消融狂妄,特別開示從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次第,從未學佛到淺深不同的修學位次都名為佛,就是「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 ( 分真 ) 即、究竟即。」
從凡夫的「理即」開始到成佛,雖然必須經過六個漫長的階段,但是佛性本具,總有成佛的一天,明白了「六而常即」,可以消除疑懼,而信心增上;雖然從凡夫到成佛的「究竟即」,佛性本是一樣,皆名為佛,但是六個階段的因果事相,前前後後分明不亂,了解這是「即而常六」,能夠降伏貢高我慢,而智慧增上。
(一) 理即 : 眾生一念心就具真如佛性,但是因為執迷不悟,缺乏修行,所以還沒有證得。眾生佛性譬如地底的寶藏,仍有待開發。
(二) 名字即 : 由經卷通達這個理性,已經大開圓解,是發菩提心修學佛法的初步,知佛性本具,但自心仍逐境界而轉,必須持續修行,開發智慧。
(三) 觀行即 : 以這個圓解起觀行,道理似乎也都懂,但還不是智慧的體悟,像蛀蟲啄木頭,偶而蛀得字的形像,但是蟲並不真的認識這個字。
(四) 相似即 : 相似的中道智慧,愈觀愈明,證入六根清淨位。如以射箭比喻修道,經長久練習,愈來愈相應,離所射的靶心已經相當接近。
(五) 分證即 : 依相似位的觀力而真正證入,無明惑漸除,彰顯部份法性理體。譬如月光,從初一到十四,月亮邊緣的陰暗漸盡,將要圓滿。
(六) 究竟即 : 發究竟圓滿的覺智,等覺一轉,就證妙覺的無上菩提。如前比喻地底的寶藏,經由長期的開發,已完全取出,可以運用自如了。
總合上述各種譬喻,再以世間建一棟大樓的例子來說明。準備建理想圓滿的大樓,「理即」 相當於計畫的階段,雖然還没有影子,但是朝建樓的方向努力,可預見落成的時候。「名字即」相當於建築藍圖、地點、資金、證照都已備齊,大樓是指日可待。「觀行即」是依藍圖開始動工,穩固地基,依下起上,往上逐層修建。「相似即」是主體結構逐漸完成,大樓的輪廓愈來愈明顯。「分證即」是經過長時間逐層的修建,大樓外牆、門窗、內部結構,一件一件的完工,臨到了最後竣工驗收的階段。「究竟即」就是大樓落成啟用,功德圓滿。
以下分四個段落說明:
一、六即佛性;二、六即圓教;三、六即佛義;四、六即佛與五菩提。
一、六即佛性
智者大師《觀音玄義》卷上2 說 :「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六即佛指出眾生皆能成佛的思想,出自天台依《大般涅槃經》3 立的三因佛性觀 : 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
佛性是佛的體性,含攝一切如來功德,眾生本具佛性,修行就可以成佛。佛性又是成佛的可能性,具有成佛的因緣;這因緣,印順導師依中觀義4,方便說有二種佛性:
一、理佛性 : 方便說法空性為可能成佛的理性,空性就是佛性、如來藏,於一切眾生無差別,因而說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都可以成佛。
二、行佛性:依修習發心而成為成佛的因性來說,是待緣而成;是依佛菩薩的教化,發大菩提心,經不斷熏習增勝而為成佛的因緣。
雖然約理佛性說,「六而常即」,眾生、菩薩、佛無二無別,平等平等,但是約行佛性說,「即而常六」,眾生必須依教修行,才可能成佛。
正因、了因、緣因三性圓發,是為發心。略述三因佛性如下 :
(一) 正因佛性:一切未悟的眾生本具的佛性,也是十二緣起支的法性,離去一切邪思非見的真如理體。如人人本有的金礦。
(二) 了因佛性:照了真如理體的智慧,是聞慧加行智等等。譬如以燈照物,佛性本在煩惱暗室,眾生看不見,為了能見分明,所以用智慧明燈照了,如果佛性本無,明燈也照不出來。又如確實知道自己擁有金礦。
(三) 緣因佛性:緣助了因,開發正因的一切善根,除本無漏種和智慧外,其他順解脫的善緣善行皆是。譬如除去雜草泥塊,掘出本有的金礦。
《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說 :「佛性者,名十二因緣,何以故 ? 以因緣故,如來常住,一切眾生定有如是十二因緣,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智者大師說5 : 通觀十二緣起真如實理,是正因佛性;觀十二緣起的智慧,是了因佛性;觀十二緣起,心具足諸行,是緣因佛性。如果別觀,無明、愛、取就是了因佛性;行、有是緣因佛性;識等其他七支是正因佛性。依正因佛性變生死身,成就法身的果德;依了因佛性轉無明為明,成就般若的果德;依緣因佛性變業行縛法成解脫,成就解脫的果德。性得因時,名為三佛性,修得果時,就名三德涅槃。又說6 諸法實相就是正因佛性;般若觀照是了因佛性;依其他五波羅蜜多的功德,來顯發般若波羅蜜多就是緣因佛性。
此外,《如來藏經》說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並以九種譬喻7,來說明眾生的本有佛性,暫時覆於雜染煩惱中,其自性清淨,絲毫不被煩惱所污染。九種譬喻是 :
(1) 觀未敷蓮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跏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
(2) 淳蜜在於巖樹中,為諸煩惱蜜蜂群守護,驅離蜂群煩惱,就開佛知見。
(3) 粳米未離皮糩,貧愚輕賤謂為可棄,除去煩惱糠糩覆蔽,淨一切智。
(4) 真金墮不淨處,隱沒不現,不壞而莫能知,除滅不淨煩惱,悉成正覺。
(5) 貧家有珍寶藏,既不自知,不能開發,諸佛出世說法,彼即信受寶藏。
(6) 菴羅果內種子,一切無能壞,如除去無明殼,種之於地,成大樹王。
(7) 真金像裹以弊物棄於曠野,若斷除煩惱弊物,即為出之,一切禮敬。
(8) 貧賤醜女懷孕貴子,常作生賤子想,若精進滅惡,則受菩薩及世尊號。
(9) 鑄真金像,既鑄成已倒置於地,外雖焦黑,內像不變,開模就出金像。
二、六即圓教
智者大師提出五時八教,其中依龍樹菩薩《中論》的偈頌: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為指南8,標出經典教義淺深先後的重點,判以藏、通、別、圓化法四教。
以下依蕅益智旭大師《教觀綱宗》的「化法四教說」9 略說四教的意涵。
(一) 藏教 :「因緣所生法」依析空為觀 ( 觀於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無我我所 ),出分段生死,證偏真涅槃,以三藏教法正化二乘,旁化菩薩。藏教的佛,名為「劣應身」,如釋迦身丈六,在木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成佛。
(二) 通教 : 「我說即是空」依體空為觀 ( 陰界入皆如幻化,當體不可得 ) ,出分段生死,證真諦涅槃,正化菩薩,旁化二乘。但有利、鈍兩種根性,鈍根二乘,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仍與三藏同歸灰斷,通前藏教;利根三乘,不但見空,兼見不空,不空就是中道,通後別圓二教,所以名為「通」。通教的佛,名為「帶劣勝應身」,仍具分段生身故劣,身高大如須彌山故勝,在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成佛,與藏教佛果相齊。
(三) 別教 : 「亦為是假名」依次第為觀 ( 先空次假後中 ),開示界外鈍根菩薩,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證中道無住涅槃。別於其他藏通圓三教,所以名為「別」。別教的佛,名為「圓滿報身」,巨廣的身量,等同於塵沙數般的世界那麼大,莊嚴的身相,如同剎土微塵數那麼多,在蓮華藏世界的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上成佛。
(四) 圓教 : 「亦是中道義」開示界外利根菩薩,依一心為觀,三一相即互融,即空即假即中道,圓超二種生死,圓證三德涅槃。圓教的佛,名為「清淨法身」,一一相好,等同真如法界,居上上品常寂光淨土,究竟登涅槃山頂,以虛空為座。
四教雖然都說菩薩乘,但是觀慧懸殊,所修六度的內容也淺深不同。
(1) 藏教詮「事六度」行 : 具三乘法,修行證果雖然不同,而同斷見思惑,同出三界,同證偏真。菩薩以愛見心,行六度事,有方便而無慧,不能知達事即理,理非事外,雖伏惑,而未斷惑。
(2) 通教詮「理六度」行 : 具三乘根性,同以滅諦為初門,能破少分法執。菩薩以此觀慧行於六度,了事如幻,達事即理,了達六波羅蜜多的每一波羅蜜多,都是當體即空,所謂「三輪體空」。
(3) 別教詮「不思議六度」: 獨為菩薩法,修空觀,了達真諦,從空入假,修假觀,了達俗諦,以此二觀方便,起中觀;菩薩以此觀慧行於六度,一一度中,攝一切法,生一切法,成一切法,浩若恒沙,不可思議。
(4) 圓教詮「稱性六度」: 此為最上佛法,也名無分別法。菩薩以此觀慧行於六度,了達一一體即法界,一一度具足法界功德,頓圓六度。所謂「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以能稱法界性而起修,所修都具足法界功德。
雖然分判四教,藏通別三教,皆名為權,只有圓教的圓融三觀才名真實。為實施權,因為圓教教法精深微妙,先明三教,後談圓教,容易了解修行次第;開權顯實,因為眾生根性不一,有的不解圓教,停滯於前三教教法,藉由三教次第的說明,而歸於圓教究竟位。
四教就其各自的當教,也說了六即,但都不是究竟。藏、通二教終極的果位,僅類似於圓教的「相似即佛」位,別教的妙覺佛果位,也只類似於圓教的「分證即佛」位。
《教觀綱宗》10 註解說 :「又就彼當教,但有六義,未有即義,以未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也。」指出就前三教自身說,但有「六」的意義,而没有「即」的意義,因為三教不知道如《華嚴經》所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的究竟義。可見即此現前一念的妄心、與諸佛心、及諸眾生心,三者之間毫無差別,都是不可思議的理性,這個真義是圓教中最為圓滿的圓理。「六即」本是依這一圓理而立,而這一圓理,必須經由《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的五十二個菩薩位次來修證。
《教觀綱宗》註解又說 : 「圓教謂圓妙 ( 三諦圓融,不可思議 ) 、圓融 ( 三一相即,無有缺減 ) 、圓足 ( 圓見事理,一念具足 )、圓頓 ( 體非漸成 ) 故名圓教。所謂圓伏 ( 圓伏五住 )、圓信 ( 圓常正信 )、圓斷 ( 一斷一切斷 )、圓行 ( 一行一切行 )、圓位 ( 一位一切位 )、圓自在莊嚴 ( 一心三諦,為所莊嚴;一心三觀,為能莊嚴 )、圓建立眾生 ( 四悉普益 ) 。」
依南嶽慧思大師詮釋 ,「四悉普益」指以四悉檀,普遍利益一切眾生。
圓教的圓義,聖嚴法師指出11 源自《華嚴經》卷五十五所說:「爾時,如來知諸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又說:「顯現自在力,演說圓滿經。」天台判圓教為化法四教的最上教法,圓教從名字佛悟的境界,已不是其他三教所能測度,別教的妙覺,藏、通二教佛位都非究竟。所以綜觀四教,只有圓教的妙覺果位是永斷無明,究竟圓滿。
三、六即佛義
「六」、「即」分別說 : 「六」顯示從凡夫到究竟佛位,經歷的因果事相與修行次第的淺深階段;「即」開顯從凡夫到究竟成佛,佛性理體,當體就是,所有的佛性、理體完全相同;凡夫佛性,即是菩薩佛性,也即是諸佛的佛性。這六個階段都是佛,「即」是「就是」義,「即佛」就是佛,之所以分成六即,是在強調「即佛」不是說不用修行就可一步成佛,而是說每一即位都融通佛位,所修的功德,都是成佛的功德。
約性德說,「知六而常即」,深刻信解從凡夫到成佛,雖須經過六個階段,而佛性本具始終一貫,就不會生起退屈心,能積極的往成佛之道去努力。譬如月亮從初一到十五盈虧變遷,好像有許多不同,其實本體仍是同一個月亮。又如眾河流入海,水有淺深高低不同,但是水的濕性唯一。
約修德說,「知即而常六」,悟解從凡夫到成佛,雖然佛性都是一樣,而因果事相階段分明,就不會生起增上慢,從而按步就班,親近善士,智慧增上。譬如月亮本體雖是同一個,但的確有初一到十五的盈虧變化。又如眾河水的濕性無二無別,但是入海時,河水有淺深高低的不同。
接著依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
》的六種佛12,《四教義》13 、《法華玄義》14 和《摩訶止觀》15 , 分別說明圓教六即佛義。
〈一〉理即佛 ( 又作理佛 )
依道理說,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成佛。
《四教義》:「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煩惱,此是理即。」依無作四諦說,涅槃即生死是苦諦,菩提即煩惱是集諦;眾生執迷生死煩惱,苦集相生,雖本具如來佛性,卻不識涅槃菩提。
《法華玄義》:「世間相常住,理即也。」《寶篋經》說 :「眾生界、法界、虛空界,等無有二,無有別異」16。智者大師指出眾生本具的佛性是 「圓智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法性法住法界,有佛不能增益,無佛也不會減損。一切眾生,本都有此真如佛性,只因為無明不覺,執著依報世間、正報身心的「一合相」為實有,陷入六塵欲流,在六道輪迴受苦。這裡所謂的理佛,指的是眾生現前一念的理解與三世諸佛一體,但還不是實際的經驗到與佛一體,還必須再假以事修。
《摩訶止觀》: 「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議。」眾生一念心就是如來藏理,如就是空,這一念心體就是空,藏就是緣生無性,萬法都是緣起的假有,理就是中,這個理體的理,就是中道。一心三觀,一念心中同時具有三種智慧 ( 知諸法空相的一切智、知種種緣起差別的道種智、知空有不二佛智圓明的一切種智 ),是不可思議的。 以生得慧、加行慧、無漏慧等三慧來說17,與生俱來的生得慧是理即階段;聞、思、修三階段所成的加行慧,是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三位;經過定慧相應、止觀雙運的修慧成就,引發的現證無漏慧,是從分證即到究竟即。
《圓覺經》說「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如依「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來看,不只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如來自性涅槃,就是一切無情非眾生也本具佛性。佛陀證得平等真如法界,了知情與無情都是以如來清淨法界為體性,所以說都有佛性。《華嚴經》「離世間品」,說菩薩摩訶薩坐道場時,有十種奇特未曾有法,第四種是「十方一切世界草木、叢林、非眾生類,皆悉曲躬歸向道場。」18 情與無情二者不同點,是有情眾生能加功用行而成佛,而無情依報世界是不離有情正報而起,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等等非眾生類,都是眾生的清淨心所顯,隨著有情眾生成佛,所顯的無情依報世界也跟著圓滿種智,如《阿彌陀經》所說「極樂國土」的諸寶行樹及寶羅網等,都出微妙法音。
南宋普潤大師 ( 號無機子) 在所編「翻譯名義集」卷七19,闡述佛陀德號時,依智者大師的「六即佛」,提出「六即佛頌」,彰顯由凡入聖的義理。六即佛頌,第一頌「理即佛」: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約理說,一切眾生當下就是佛。凡夫動靜相就是六根攀緣外面六塵,心隨外境而轉,無明緣行而行緣識等的業行,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等的寂止。未聞佛法的眾生,生活起居、行住坐臥,不出這動靜二相。雖然不知修持佛法,但是一動一靜,約理全是佛性,一念心體,與佛完全相同,所以說「動靜理全是」。行藏也是動靜,由於自心迷妄無明,造作各種動靜業行,「行藏事盡非」約事說,全不合理,起心動念與佛性完全不相應。眾生渾渾噩噩,雖具佛性,而不自知,「冥冥隨物去」使佛性之體隨煩惱妄想六塵物慾流轉,而在生死輪迴不已。杳杳也是渾噩,「杳杳不知歸」無有覺照的功行,不知迴光返照自性,修學佛法。永嘉玄覺禪師《證道歌》: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所以說「眾生覺證所顯,名曰法身,法身流轉六道,名曰眾生。」
〈二〉名字即佛 (又作名字佛 )
從親近善士聽聞正法,或從經典中,了知此「理即佛」名字的真義。
《四教義》:「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是為名字即。」依無作四諦說,若知生死即涅槃是滅諦,若知煩惱即菩提是道諦。如能聽聞信解此義無礙,就能確信一切眾生的不思議解脫即是法身實相。因此發慈悲誓願菩提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經典,奮起精進行菩薩道。
《法華玄義》:「於諸過去佛,若有聞一句,名字即也。」前述譬喻月亮本體同一,從初一到十五愈來愈圓滿。初一的月亮比喻眾生的覺醒,開始聽聞佛法,知道自己本具佛性,本來就可能成佛,所以在名字上即佛。若真能信解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現前一念便可領會「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中道實相的第一義諦了。
《摩訶止觀》: 「名字即者,…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為名字即菩提。」名字謂教理,從善知識(法界等流的修行經驗)參究,或(夙因深厚的眾生)從經藏修習 ,於前所說諸法實相,依教理而大開圓解,徹底領悟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都是佛法,本來圓滿成就,當下與佛無二無別,如《楞嚴經》中阿難的讚佛偈20 說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知一切法皆是佛法,知一切衆生皆得成佛,才能從最初的「理即」進達聞名知字而解的「名字即」。這是覺醒的開始,在名字中,悟解了強而有力的菩提智慧,所以說名字即菩提。
蕅益智旭大師曾以蓮喻六即位21,蕅喻理即、名字即二位,荷喻觀行、相似二位,華喻分證位,蓮喻究竟位。蕅益是大師淨業之號,自謂居名字位,所以號蕅;但得四悉檀名字四益,所以號益。大師病中詩偈:「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22,可見能得此名字位已很殊勝。
六即佛頌,第二頌「名字即佛」: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前一頌是理即佛,在道理上是佛,但沒有覺悟,此頌是開始覺醒。理即是背覺合塵,名字即是覺醒之後,就迴光返照,背塵合覺。過去只是在六道生死輪迴不已,此刻才了解「無生曲」、「不死歌」佛性不生不滅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當體即是成佛的真因,現在當體惑就是般若,業就是解脫,苦就是法身。往昔不知,現今方知,自恨從前「理即位」中昏昧無知,行藏事盡非,不知佛性本具,造諸惡業,虛度寶貴光陰,所以說「翻恨自蹉跎」。知恥近乎勇,既已知錯而能改,現在就要加緊修學,聽經聞法,往菩薩正道上行。
〈三〉觀行即佛 ( 又作觀行佛 )
依前聞名知字而悟解佛性,隨教開始修行,而能觀所觀,同於諸佛。
《四教義》:「因此觀行分明,成五品弟子,即是觀行即。」
圓教的行位,依《法華經》與《瓔珞經》「六種性」分凡聖八位:〈1〉五品弟子位(外凡)、〈2〉十信位(內凡)、〈3〉十住位 ( 聖初,習種性 )、〈4〉十行(性種性)、〈5〉十迴向(道種性)、〈6〉十地(聖種性)、〈7〉等覺(因位末,等覺性)、〈8〉妙覺(果位,妙覺性 )。
依「名字即」所成,如實修習,身能恭敬禮拜,口能讀誦講說,意能分別觀察,深觀三諦,言行相應。《摩訶止觀》卷六 :「觀名佛知,止名佛見,於念念中,止觀現前,即是眾生開佛知見。」智者大師依此觀行的體證與《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所明示,立五品弟子位 23 :
(1) 隨喜品 : 此觀成就,聞「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實相法,而起隨喜心,念念皆與波羅蜜相應。內以三觀,觀三諦境,外以五悔,勤加精進。
(2) 讀誦品 : 讀誦扶助,此觀轉明;內則勤修理觀,外則受持讀誦經典,增加慧力,以助觀解,如油膏增益火勢。如說 : 「古教熏心,道芽增長。」
(3) 說法品 : 如行而說,資心轉明;為他人說正法,內觀轉強,導利他人,化功歸己,心倍勝前。如《維摩詰經》所說 :「隨說法淨,則智慧淨。」
(4) 兼行六度品 : 兼行六度,功德轉深;理觀正事稍明,兼行布施等六度,事行雖少,以般若波羅蜜方便力迴向故,得無量功德力,所以倍增觀心。
(5) 正行六度品 : 具行六度,事理無減;圓觀稍熟,理事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復能正行六度,事理具足,而自行化他,觀心轉勝。
觀行即佛,因為聞知圓理而起圓修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而得圓教八個行位的開始;由於還屬於外凡無解位 ( 五住煩惱伏而未斷 ),尚未達到有解的師位,所以名為五品弟子位。
《法華玄義》:「於諸過去佛,若有聞一句…。深信隨喜,觀行即也。」深信法性,隨順法性,不離法性,修持佛法,圓伏五住煩惱 ( 見惑一,名見一切處住地;思惑三,名欲愛、色愛、無色愛住地;無明住地一 ),此心起時即空即假即中,隨心起念止觀具足,成觀行相應佛。
《摩訶止觀》: 「觀行即是者,…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觀行即佛,依名字即而又更進一步,不只是了解佛法的名義,而且能如理觀察,觀心修行,在如實修行中,真正的體證諸法實相。所以必須隨時觀心分明,能觀的智慧與所觀的理境相應,言行一致,念念相應,就是能修觀行的佛。《大乘義章》卷十四說 :「如說能行,如行能說,名真實行。」「如說能行」就是法隨法行,不是但有言說,如說即當如所顯示,才名能行。例如,菩薩如說布施,即當三輪體空。經上說菩薩「如行能說」,有四種利益24 : (1) 口中常出蓮花香,(2) 語業清淨,言無錯謬,(3) 一切世間所共信受,(4) 攝受諸佛圓滿音聲。
六即佛頌,第三頌「觀行即佛」 :
「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念念照常理」闡明觀照的功行,是念念觀照不生不滅的法身理性 ( 佛性 )。「常」是不變,是畢竟空,常理就是中道,也就是實相,我們這念心就是中道實相。「幻塵」是夢、幻、泡、影,虛妄不實的境界,起觀行來說就是五住地煩惱。當心念觀照常理時,虛幻的五住塵緣便漸息滅。「諸法性」是假有、真空二邊法性,修假觀、修空觀,遍觀一切法,法法皆空,不住假有,也不住真空,而是住在「常理」當中,非假非真便是中道第一義諦。緣生性空,空即是假,假空不二就是中道;中道實相可立一切假有,也可以起一切真空。真空(真諦)泯一切法(離一切執),假有(俗諦)立一切法(宛然而有),中道(中諦) 統一切法(真俗理體)。所以中道實相是三諦圓融無礙,即空、即假、即中,舉一即三,三而常一。
「圓教」五品弟子位相當於「別教」的十信位,但是別教的十信位,僅降伏五住中前四住地的見思二惑,而圓教的觀行即位,能圓伏前四見思二惑和第五無明住地的根本煩惱,雖然還沒有完全斷除五住煩惱,比起別教的十信位,仍來得殊勝。
智者大師臨終前,弟子問證入果位,大師回答說:「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只是五品位耳。」25 智者大師說,如果不講經說法、領眾修行,而專注在自己的修行上,成就會更高,可達「六根清淨」的果位,由於為他損己,只達「觀行即」五品弟子位。「為他損己」所行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利他大悲大行,讓我們非常的感動和欽佩。「六根清淨」就是下述圓教「相似即」十信位。
〈四〉相似即佛(又作相似佛)
指身心世界,一切悉皆清淨,已經六根清淨,快要從凡位進入聖位。
《四教義》、《法華玄義》都說 : 得六根清淨,就是相似即。
圓教相似即位,若依《瓔珞經》所說輪王是鐵輪位,依菩薩五十二位,是十信位(十住是銅輪,十行是銀輪,十迴向是金輪,十地是瑠璃輪,等覺是摩尼輪),「十信」是菩薩五十二位中最初十位,為成就正信,而修的十種心:「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迴向心、戒心、願心。」依《仁王般若經》是十善大心,也就是如《法華經》所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
六根互用,自在無礙名為通,入佛境界名為利,六根清淨也稱為六根通利。因為通利,所以智慧明了,將要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 慧思大師說 : 開佛知見是十住位,示佛知見是十行位,悟佛知見是十迴向位,入佛知見是十地位和等覺位)。六根清淨,也稱為內外功德莊嚴;五根清淨,名外莊嚴,意根清淨,名內莊嚴。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說,依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經典的功德,莊嚴六根,使得清淨,六根各當得八百至千二百種殊勝的功德。
圓教十信內凡位,初信斷三界的見惑(依圓教,伏見是五品弟子位,破見是六根清淨位),相當於藏教初果(須陀洹果),通教八人地、見地,別教初住。次從二信至七信,斷思惑盡,與藏通二佛,別教七住相當。八信、九信斷塵沙惑,十信伏無明惑。三界苦集斷盡無餘,如《仁王般若經》所說 : 「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
《摩訶止觀》: 「相似即是菩提者,以其逾觀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隣的,名相似觀慧。一切世間治生產業不相違背,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
「相似即」就是通過「觀行即」五品次第的止觀修習,心愈來愈明淨,也愈來愈寂靜,與真如實相的境界愈來愈相似。譬如射箭久經練習,所射離靶心愈來愈近,這就稱為相似的中道觀慧。到這個相似階段,眾生所作世間各種利生事業,都和清淨無礙的法界不相違背。所有的心思、見解、計劃也都和佛法相應,沒有一個心念、意境和佛法相違,無不和先佛經典「古仙人道」所說契合。
六即佛頌,第四頌「相似即佛」 :
「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裏見花紅。」
修觀行相應就破四住的煩惱「四住雖先落」,四住是見思二惑,見為一住,思為三住,我執先斷,法執後斷。「六塵未盡空」六塵境界還沒有完全空掉,所以法執未忘,因為執著法塵,所以「眼中猶有翳」視覺產生錯亂,觀行的智慧眼有了障礙,本來是畢竟空寂的虛空,卻出現一些幻像,「空裡見花紅」執著這些幻像,認為是實在的境界,如同了解五蘊和合身是空無自性(人無我),但卻執著五蘊法是實有的。
當年智者大師問他的師父慧思大師26:「所證是十地耶?」慧思大師說:「吾一生望入銅輪,以領徒太早,損己益他,但居鐵輪耳。」
慧思大師一生的修行,原可證入銅輪位(相當於圓教的十住位),但是為了領徒修行,以弘法利生的大慈大悲「損己益他」,得證鐵輪位(相當於圓教的六根清淨位,也是圓教的十信內凡位)。慧思大師與智者大師,師徒兩位都謙虛的把自己定位在凡夫 ( 智者大師證入五品弟子外凡位 ),對自己因領眾修行,而未得入聖位無怨無悔,他們的菩薩大行,為佛法、為眾生的付出,樹立了後人修學的榜樣。
〈五〉分證即佛 (又作分證佛、分真佛)
從初住起,位位破一分無明,證三德,至等覺共經歷四十一位。
《四教義》:「成四十一地,即是分證真實即。」此處稱「分證即」為「分證真實即」,如同智者大師另於《維摩經玄疏》中說:「分證真實即者,從初發心得無生忍,至金剛頂四十一地,皆名分證。」27,包含了初發心住至等覺共四十一位,雖然位位由淺入深,但都是真如實相的一分,同攝於「分證即」位。
「四十一地」就是圓滿十住(初發心住、治地、修行、生貴、方便具足、正心、不退、童真、法王子、灌頂住)、十行(歡喜行、饒益、無恚恨、無盡、離癡亂、善現、無著、尊重、善法、真實行)、十迴向(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不壞、等一切佛、至一切、無盡功德藏、隨順平等善根、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如相、無縛無著解脫、法界無量迴向)等三階三十位勝解行地(還沒有現證法性,是以諸勝解來修行)。這三階位,印順導師依《瓔珞經》指出 28:「十住」著重於空性勝解的修習成就,安住勝義;「十行」著重在觀即空的假名有,以大悲心利益眾生;「十迴向」著重在空假平等的觀慧。此外菩薩在因地中,現證法性,依法性生出種種無漏功德,再加上十地進階(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分證無上菩提,到了一生補處的等覺位(例如彌勒菩薩),都可稱為分證即佛。
《法華玄義》:「安住實智中,分證即也。」圓教的初住位,與別教的初地齊,斷一分無明,見一分佛性,「住」是安住三德涅槃。「初發心住」發時,三種心發 :
一、正因佛性,理心開發(中觀),住實相法身中道第一義,成法身德;
二、了因佛性,慧心開發(空觀),住摩訶般若畢竟空,成般若德;
三、緣因佛性,善心開發(假觀),住不可思議解脫首楞嚴定,成解脫德。總而言之,就是安住三德一切佛法。《華嚴經》卷八 29 說 :「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摩訶止觀》: 「分真即者,因相似觀力入銅輪位。初破無明見佛性,開寶藏顯真如,名發心住。乃至等覺,無明微薄,智慧轉著,如從初日至十四日,月光垂圓闇垂盡。」分真即就是分證即,經由鐵輪位的觀力入銅輪位。前述相似即十信位,但伏無明惑而未斷,現在是真正開始破無明,本性全體洞開,證見佛性,所以說開發出寶藏,開發出所有的功德寶藏,顯示真如理體,這叫作發心住(十住位 的初住位),是《楞嚴經》卷八 30 說的「心精發揮,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修滿十信心的眾生,發起十心妙用,由此十心和真心本具的十心,互相涉入,十心即一心,一心即十心,本無二體,圓成一心。十住位的菩薩,修行已快到佛果位,現在只是暫時住在這十位上。
四十一品層層勝進,無明斷盡,稱為等覺。這時無明已非常微薄,「智慧轉著」是菩薩最後心的金剛喻定,金剛喻定是無間道,起如金剛的智慧,能斷無明住地;得菩提智是解脫道,斷盡無明住地,妙覺菩提智現前。智者大師在此以《涅槃經》「空中月」的譬喻31,說明十住的初發心住到等覺位:如從初一到十四的月光,無明惑一品一品斷除,法性理體逐漸彰顯,月亮就將圓滿,邊緣上的黑暗也快消失殆盡。
六即佛頌,第五頌「分證即佛」:
「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於十信後心,以中道觀智,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就入圓教初住位,初見法身。雖然只初破一品無明,但已能分身百界作佛,八相成道,現轉法輪,遊戲神通,化度有情。行滿法師《六即義》32 說 : 「證初住,斷一品無明,能八相成道,從真起應,百佛世界,教化眾生。」
「湛然一切通」一切都通達無礙,六塵境界不再是障礙,破法執,證法空,而觀空不著空,觀假不著假,觀中不著中,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煩惱菩提、生死涅槃,平等平等。如《楞嚴經》文殊菩薩的偈頌33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花,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徹悟正報依報皆如幻如化,迴光返照,本覺理體圓融清淨,空覺極圓,寂滅現前,心光常照,體遍虛空。雖然已經通達無礙,但還有四十一品無明未除盡, 好像月光還被烏雲遮蔽,朦朧不清。
〈六〉究竟即佛(又作究竟佛)
是佛果的圓滿,真正的成佛,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四教義》:「證妙覺果,即是究竟即。」
從等覺,再破最後一分無明,無明惑盡,徹證本具的真如佛性,得菩提智,就從菩薩地而進登妙覺地,入妙覺位而成佛,名為究竟的覺者。前述分證即佛中,雖然也一分分漸證真如實相,可是未到至極,等到此時才覺智究竟圓滿,福德究竟圓滿,悲智相應而妙覺圓證。
《法華玄義》:「唯佛與佛,究盡實相,究竟即也。」
《法華經》說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凡夫不知賢聖境界;聲聞、緣覺不知菩薩境界;菩薩初地自覺,也不知二地,直到等覺,前者不知後者覺悟的境界。只有佛陀能圓滿通達,究竟無礙。如《金剛經》所說,只有佛陀具全「五眼」;我們有肉眼,天人有天眼,約智慧的能見說,聲聞有慧眼,菩薩有法眼,唯佛與佛能見的不共境是佛眼。又如《涅槃經》說十地菩薩只見其終,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也見終。一切眾生和十二因緣共行而不知,不知故無有始終,所以流轉生死;菩薩只見其終,而不見其始;諸佛世尊見始也見終,究竟知無始終,不但唯佛能見所斷的終品無明,也唯佛能見最後真如。
菩薩依二種如來功德力,能究盡諸法實相 :
(一) 依他佛功德力,即念十方諸佛所修功德之力,為諸佛所加被護持。
(二) 依自所修佛功德力,即菩薩四十一位所修功德之力,與佛心吻合。
《摩訶止觀》: 「究竟即菩提者,等覺一轉,入於妙覺。智光圓滿,不復可增,名菩提果;大涅槃斷,更無可斷,名果果。等覺不通,唯佛能通,過荼無道可說,故名究竟菩提。」《六即義》: 「四十二位,究竟圓極,初阿後荼,無字可說,智斷具足,如十五日月,月光圓滿。」等覺一轉,入於妙覺,智光如月光的張力圓滿,無可再增,是究竟大覺果位,證無住大般涅槃,更無可斷可證,為果上之果。等覺位還不知道最後的境界,只有佛能通達。四十二位,如《般若經》、《華嚴經》所說四十二字般若波羅蜜門34,智顗大師《四教義》35 說 : 「南嶽師解云 : 此是諸佛之密語,表四十二心之位。」慧思大師將其對應於從「分證即」到「究竟即」圓頓教的四十二位 : 圓教菩薩從「阿」字初發心,得諸法實相,具一切佛法;中間四十字對應直到等覺位;最後「荼」字當於妙覺位,窮一切諸法源底。初阿後荼,過後更無多字,也無道可說,智斷圓滿,清淨法身顯現,居佛果所得不共的常寂光淨土,名為究竟菩提。
六即佛頌,第六頌「究竟即佛」 :
「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從理即至分證即的五位,雖然業惑苦三障逐漸為「加行、根本、後得」三智所解脫,但是,三德的真如覺體,還被妄心所染。直到現在的究竟位,從等覺位再破一品無明,即無始本起無明(生相無明),則四十二品全破,反妄歸真,圓證三德,證入究竟即佛的妙覺位。然而所證的真,並非新得,這只是還復其本具的真如佛性;圓滿無上正等正覺,平等法界,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所以說實無一新法可得。到此才徹悟如《中論》「不縛亦不解」36 的譬喻,如求繫縛了不可得,又更求什麼解脫;本來就沒有被繩索捆綁,也就沒有需要解開的繫縛。又如荊溪湛然大師《始終心要》說:「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迷中的佛,眾生因無明妄想,無法證悟;如能反妄歸真,真如實相中,本無分別心,眾生、佛都是假名的安立,諸法當體平等,無自他的差別相,無眾生相,無佛相,也沒有任何相。
四、六即佛與五菩提
五種菩提是從初發心,隨順趣入菩提的進修,到成佛的歷程。印順導師在《印度佛教思想史》37 指出,《大智度論》解說《般若經》的「五種菩提」為 : 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天台宗的「六即佛」,就是依此(再加「理即佛」)而成立的。
智者大師引五菩提確證「即」義,《摩訶止觀》卷一說 : 「發心對名字,伏心對觀行,明心對相似,出到對分真,無上對究竟。」
以下依圓位來對照「六即佛」與「五菩提」。
「發心對名字」: 凡夫於生死中,初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名為發心菩提。勝解佛性本具而發心,就是對照「名字即」位。
「伏心對觀行」: 既已發心,就依本願去修行,從六度的觀行中,漸漸降伏煩惱,漸與空性相應,名為伏心菩提。就是對照「觀行即」位。
「明心對相似」: 粗煩惱折伏後,進而實修止觀,斷一切煩惱,通達性空離相,名為明心菩提。證悟明心見性,就是對照「相似即」位。
「出到對分真」: 莊嚴佛土,成熟眾生,漸漸的出離一分無明,證到一分正覺,名為出到菩提。就是對照「分證即」位。
「無上對究竟」: 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圓滿證得究竟的無上正等菩提。無上菩提就是對照「究竟即」位。
結語
六即佛義,簡單的說,「六而常即」即即皆佛,使我們明白一切眾生即身是佛,而於無上菩提不生退屈心;雖然佛性本具,如不依「即而常六」次第修行,轉迷成悟,就還是眾生。太虛大師讚說「六即」為天台宗的優點38 :「說即而常六,故理雖平等,而染淨的分位不濫;說六而常即,故雖有行位次第,而理實始終一貫。」
普潤大師「六即佛頌」引言說 :「癡禪任性,濫上聖以矜高,狂慧隨情,居下凡而自屈,由是天台智者祖師,明六即佛,破二種見。」
(一) 破除六、即的誤解。明「即」字,說明一切凡聖,生佛體同,不生退屈。明「六」字,雖知全體是迷悟因果,但是事相不一,免生增上慢心。
(二) 革除文字、闇禪二種修行的弊病。文字法師 ( 誦文法師 ),內無觀解,信心不足,執於名相,只是口說辯論,而不實修,以為佛道高不可攀,針對此種狂慧過失,說全體即是。闇證禪師 ( 事相禪師 ) ,不明法義,不依次第修行,只重修禪,認為即心是佛,不尊聖賢,因而起增上慢,為救這種癡禪病,所以明示有六階位。
印順導師在《談入世與佛學》說 :「從理解以引導修證,從修證中去理解佛法」,佛學是知識與經驗的結合。又在《佛法概論》指出 : 「佛法以智慧為本的修行,決不但是理觀。理解佛法而不能見於實際生活,這是不合佛法常道的。」眾生的「本覺」妙圓明心(理即),發起背塵合覺的「始覺」菩提心 (名字即) ,從淺的解悟到深的證悟,在實際生活修行中,次第覺悟自心( 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最後達到究竟圓滿「覺心源」(覺到自心的源底 ) 的究竟覺 (究竟即妙覺位 ),三覺圓滿就是佛。
============================================================
01. 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 1 (下) ( 大正4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10b07 ) 。
02. 智者大師《觀音玄義》卷上 ( 大正34,CBETA 中華電子佛典878b26 )。
03.《大般涅槃經》卷28「師子吼菩薩品」 ( 大正12,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
04.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2000年10月新版p. 256 ~ p. 260。
05. 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9 (下) ( 大正4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125c01 ) 。
06. 智者大師《法華玄義》卷10 (上) ( 大正33,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801c01 ) 。
07.《大方等如來藏經》( 大正1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457b23 ~ 459a26 )。
08. 智者大師《法華玄義》卷2 (上) ( 大正33,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693b02 ) 。
09. 智旭法師《教觀綱宗》( 大正4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938c08 ~ 941c15 )。
10. 智旭法師《教觀綱宗》( 大正4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941a23 )。
11. 聖嚴法師《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p. 291,收錄在「法鼓全集」。
12. 智者大師《觀無量壽佛經疏》( 大正37,CBETA 中華電子佛典186c18 )。
13. 智者大師《四教義》卷 11 ( 大正4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760a19 )。
14. 智者大師《法華玄義》卷1上 ( 大正33,CBETA 中華電子佛典685c07 )。
15. 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 1 (下) ( 大正4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10b07 ) 。
16.《大方廣寶篋經》卷2 ( 大正14,CBETA 中華電子佛典472c13 )。
17. 印順導師《學佛三要》收錄在《妙雲集》下編之二,2000年10月新版 p. 168。
1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3「離世間品」( 大正 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668b13 )。
19. 普潤大師 編《翻譯名義集》卷7 ( 大正54,CBETA 中華電子佛典1177b12 ~ c16 )。
20.《楞嚴經》卷3 ( 大正 1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119b03 )。
21.《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卷上 ( 卍新纂續藏 22,CBETA 中華電子佛典822a16 )。
22.《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10「詩偈」( 嘉興大藏經 3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
23. 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卷 6 (上) ( 大正4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84b24 ) 。
諦觀法師《天台四教儀》( 大正4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774c13 )。
24.《大寶積經》卷59 ( 大正11,CBETA 中華電子佛典342a19 )。
25. 灌頂法師《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 大正50,CBETA 中華電子佛典191a24 )。
26.《佛祖統紀》卷6 ( 大正4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179a05 )。
27. 智者大師《維摩經玄疏》卷1 ( 大正38,CBETA 中華電子佛典519c07 )。
28.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2000年10月新版p. 390。
29.《大方廣佛華嚴經》卷8「梵行品」( 大正 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449c03 )。
30.《楞嚴經》卷8 ( 大正 1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142a25 )。
31.《大般涅槃經》卷25 ( 大正12,CBETA 中華電子佛典511a08 )。
32. 行滿法師《六即義》 ( 卍新纂續藏 5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671b02 )。
33.《楞嚴經》卷6 ( 大正 1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129c29 )。
34.《大智度論》卷48,《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
《光讚經》卷7,《普曜經》卷3「現書品」,《方廣大莊嚴經》卷4。
35. 智者大師《四教義》卷 12 ( 大正4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764a26 )。
36.《中論》卷 3「觀縛解品」( 大正30,CBETA 中華電子佛典21a07 )。
37. 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章,1993年4月版 p. 136。
38. 太虛大師《聽講五教儀拾零》收錄在《太虛大師全書》第七編,p. 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