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24 01:00:29瀏覽866|回應2|推薦39 | |
一般來說,在退休之後高齡者將喪失原有的工作者的角色身分,逐漸轉變為無角色之角色。因此,協助高齡者適應退休後的生活便顯得十分重要,在傳統上高齡者常以照顧居家、含飴弄孫,填補其退休後人生的暫時空窗期,直至孫子脫離國民教育階段,可自行打理生活為止。 但高齡者的角色轉變就僅能如此嗎?還是有其他可行之方案可供我們依循呢?爰此,我將提出高齡者在社會層面上可行的因應方法,並以下列主軸為發展目標。 首先,我想談的是「傳承」的重要性,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筆下的郭靖,便是受到多位師父的垂青,並接受武功傳承練就蓋世武功。假定眾位師父用一輩子心血所悟出的武功,在沒有接班人的情況下失傳了,那麼我相信師父們極有可能失去生命目標,甚至在抑鬱寡歡的心境下渡過晚年人生。 至此,我們將焦點拉回現實,高齡者退休後也面對了同樣的問題,於是我認為有三項關鍵傳承是必須被重視的:(一)傳統的技藝傳承:諸如失傳之實作技能或民俗藝術;(二)非正式的知識傳承:包括在正規教育以外所學不到的,如職場、社會中不成文的內隱知識;(三)生命的經驗傳承:如過去的歷史事件、既定事實等已成追憶的人事物。誠如剛剛所提的三項關鍵,若教育工作者與相關教育機構能夠看見,那麼我國將足以減緩高齡少子化所帶來的衝擊,高齡者也能因角色轉變而延續其生命價值。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