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聆聽父親》一書中,張大春一改過去詼諧的寫作風格,以嚴謹態度及對話式口吻敘述往事,全文真摯動人,親子間的情誼在字裡行間表露無遺。其父不注重天生智能、也不喜於探討生命價值,純粹僅守中國傳統的那面鏡子,雖帶點古板,但卻在張大春心中深深烙印。此書以父親的角度,向他的孩子敘述「他的父親」以及「父親的父親」,除有寓教於樂的意義,更能循序漸進地導引孩子們,使孩子們得以體會早年大家庭緊密的家庭關係。個人認為《聆聽父親》與王鼎鈞的《山裏山外》十分相似,先藉由一篇篇的小故事,將模糊的記憶拼湊起來,並在結尾演出一場團圓式的結局,其寫作手法不僅引人入勝,且營造出一種「且看下回分曉」的神秘感,實在令人回味無窮!
誠如本書某一段所說:「我爺爺心情很好,一直說他把名字改為『兆榮』是樁『再對不過的事』,從此,他告別了過去的『宗周』、『伯欣」看似又獲得了新生命。」對於這種跨時代的生命經驗,是教育後代十分難能可貴的教材,因此當我們在面對中高齡長者時,應給予更多的舞臺空間讓他們揮灑,作為一名成人教育或高齡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與中高齡者談話所產生的盲點,避免將過多的信息與知識加強在其身上;以給予舞臺空間使其表現並回饋認同,取代單向式的知識灌輸與空洞的鼓勵讚美,才是成人教育專業化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