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11/12 13:43:51瀏覽739|回應6|推薦4 | |
麻州康可圖書館(Concord Library)有不少中文書. 我借過柏楊的"中國人史綱". 這書有個特點, 就是對歷代的帝王都直呼其名 (你知道伊祺放勳和姚重華是誰嗎?). 另一個特點, 就是對帝王的愚行暴政特加著墨. 這是柏楊整理中國歷史的貢獻. 我給此書起了個別名, 叫 "中國歷代暴君錄." 我特別留意到書中列出的歷代各朝人口變遷表. 我們皆知中國歷來戰亂頻仍, 君王輕賤人命. 但看到人口因戰禍減少得如此之慘, 掌軍權者對無助百姓的恣意蹂躪屠戮, 仍令我相當震撼. 所謂 "輾轉溝壑, 十室九空", 皆是實記. 小時候唸的歷史教科書上, 總有那麼一句"中國人是愛好和平的民族"; 再沒有比這一句更遠離歷史現實的話了. 一個對自己人殘忍的政權, 會對外族仁慈嗎? 一個在幾千年歷史的惡性循環中, 推出一個又一個殘暴政權的民族, 對"和平"一詞的理解和實踐能力, 也讓我產生根本的懷疑. 中國史書不容易讀, 因為充斥了太多阿腴頌聖的垃圾, 少了許多秉筆直言的實錄, 需要像柏楊這樣細心讀書的人, 才能多掘出一些真相. 多年來我心中的中國歷史圖像經過無數次的顛覆與重整. 也許是海外人的一種身分認同的掙扎. 這掙扎在與異質文化的激盪中更為突顯吧. 我得出了一個結論: 中國歷史, 展現的是一個制度化的, 有再生能力的貪婪狠暴不容異己的政治系統; 有株連無辜, 訴諸人性之惡的扭曲人格; 有陰刻險毒, 阿腴粉飾, 害人利己, 怯懦旁觀的行為特質. 當然也有善良光明的君子, 仗義扶弱的俠客, 可惜他們在歷史的主流中只是點綴, 而且多遭忌害. 我的說法是不是偏激了些? 想想毛澤東搞文革, 朱元璋興大獄, , 豈非如出一轍? 中國近來是富了些, 但中國古時候也富過. 憑著20年左右, 限於沿海各省的經濟成長, 還不足以斷定中國未來的演變. 至少從目前看來, 中國的集體政治人格還沒有進入理性時代. (若以網路上狂吠嘶喊的大陸"憤青"來作代表, 我的推論會更為悲觀)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