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5 11:59:50瀏覽1320|回應0|推薦8 | |
情感躲在深處,左右您生活裡的大部分決策! 『消費者根本不像行銷人認定的那麼愛動腦筋,百分之九十五的思考發生在無意識的心智,各種美妙的,也許亂七八糟的記憶、情感、想法,其他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到或無法清楚表達的認知過程混雜交融。』(Gerald Zaltman 哈佛大學商學院行銷學教授) 查德曼教授致力研究消費者的心智密碼,提出現代行銷經理人的迷 思與謬論,讓我們理解原來消費者不是完全以理性來消費,也不能夠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與思維,所以,要了解消費者非意識下的想法,才能真正達到溝通與行銷的目的。 『楊志良與郭台銘』情義二人組 最近最熱的爭議話題就是楊志良現象了,楊志良高人氣卻辭官告訴我們甚麼啟示?郭台銘要大家別太認真看政論節目,又有哪些支持說法?大家討論政務官都應該如此有Guts,都應該有告媒體的膽識,但是,回到官場文化,無事才是最佳官像,惹事的楊志良,即使高人氣,但無法有高官位,即使情義相挺自己的政策與理念,但卻遭到無情的同志及對手陣營夾殺,只好抱歉下台,以明心志,留下告媒體的最後身影。 從楊志良的現象中,有多少政務官內心深處是持正面評價的,馬總統及吳揆的慰留聲,有沒有形成一種主流價值的聲音,讓政務官願意不顧官位堅持政策或理念,如果沒有,楊志良現象就只是一種現象,以後還會偶而出現幾位,鳳毛麟角式的插花在既有的官場文化中,如此的官員形象又如何能讓老百姓感到素質提升及肯定呢? 郭台銘的公事包五百萬競標,從金錢角度來看,是『標很大』,但從支持講真話的官員角度來看,它是『價很大』! 對照楊志良的愛心包高價競標,我們比較擔心,政府的無感包仍然在角落裡,不敢拿出來,就怕最後的價格會低的可憐! 郭台銘『笑論節目說』是有本說法 回到郭台銘的『政論節目笑論說』,台灣的政論節目,早期原本是理性分析時事,一定會有正反兩面的名嘴彼此各紓立場與觀點,但收視率是一種消費者對節目評價的指標,愈不理性及情緒性的演出,反而愈有收視率賣點,導致現在大家看到的政論節目大都選邊談議題,它試圖與觀眾溝通的不是理性的大腦,而是情感的大腦,愈情感愈能紓壓,愈能取暖,某種程度也達到社會安定的效果,觀眾會有觀點症候群,就像買東西後會有購後失調心裡一樣,會希望自己是買到對的產品,害怕自己支持的論點是非主流價值,所以,透過名嘴們的論點補強,可以強化及滿足觀眾認為自己對的心理,結果上癮了,每天就非看不可! 所以,政論節目刺激的大部分是非理性的部分,也是需求滿足的部分,之前有學者高呼,不屑上政論節目,這是不了解電視政論節目的效果論,真的要理性論述,回到平面媒體裡筆戰,或是回到專業領域裡發聲,它的情境才是相對應的,電視政論節目畢竟就是電視政論節目,它比較像是一場『秀』。 『理盲濫情』可以升級成『理清重情』 既然,筆者今天論述的是另類的『理盲濫情』,我就不得不把『理盲濫情』重新解讀一次,用西方科學角度分析『理盲濫情』,是『七寶樓臺拆卸不成片段』,因為社會中『理盲』是通病,『濫情』也是生物本能,『理盲濫情』合在一起,『生物本能的一種通病』,也是人際溝通的一種語言,你盲我盲,你濫我濫,相互取暖,總比虛偽、算計、爾虞我詐要來得良善。 『理盲濫情』要建立精緻版,變成『理清重情』,那就最貼近人類文明後的大腦,否則要每一個人成為理智型的知識份子或科學家,那是菁英思維,沒有邏輯訓練及大量知識吸收及態度養成的老百姓,太為難他們了,講一句白話,也根本聽不懂! 郭台銘的義氣相挺,與陳光標事件最後的行善具體落實,都是一種『重情義』的表現,就會受到肯定與支持,『重情義』這個價值,是始於人性,但功利社會的世界中,它稀少了,所以,偶而出現,就令人份外感到興奮! 『情感』就是藏在人類大腦深處,卻無時無刻左右人類行為的關鍵元素。 台灣的八點檔連續劇,愛恨情仇灑狗血,就是有人看,更愛看的不得了,講白了,編劇觸動的就是人類情感裡的社會擬境,愈不可思議的身世遭遇,愈荒唐的人物角色,愈離現實生活遙遠的愛情夢想,愈可能在觀眾的情感聯想世界裡深刻落印,『情』字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故事張力。 看到選舉造勢場合裡的聲嘶力竭,或是立法院的藍綠攻防,也都是在與選民『談情說愛』,只不過不是大家在八點檔裡面看到的劇碼,政治談情說愛,類似民粹,劇本是一個政黨的集體創造。 政治人物談情說愛出自真心誠意,我們就會說他很愛民,民間傳頌這些故事,變成一種集體記憶,也開始懷念這位政治大家長。 媒體喜歡談情說愛的政治題材,例如以前某立委因天下掉下來的禮物而滿城風雨,媒體也喜歡談情說愛的八卦新聞,這也就是為何喇舌事件後繼續上演續集,談情說愛是媒體捕捉人性的偷窺鏡! 『情』是最佳的文創劇本 當然,情感角色運用得當,電影、戲劇、紀錄片、小說可以大賣座,贏得喝采與感動。 國內外廣告,都常常透過情感內涵來連結消費、建構形象,不管是用隱喻、明示、聯想,但絕對不是要接觸您理性的那個大腦區塊。 我常看到我兒子看綜藝節目笑得很開懷,愉快也是一種情感,所以,類似吳宗憲、胡瓜等節目還能老少咸宜! 還有,以前的電視或電影偶像男主角,在螢幕前與影迷歌迷隔空談情說愛,或是藉著電影、歌聲傳達倩影或美聲,但後現代的世界,影迷歌迷開始喜歡素人或個性歌手,喜歡的對象與自己的特質距離愈來愈近,談自己喜歡的情,說自己喜歡的愛。 『情感』是溝通最後一浬 按照Zaltman行銷大師的研究,閱聽人是透過情感與理性共同決定消費行為,但情感才是最重要的一哩,整個政治、社會、媒體都在談情說愛,因為這個語言最容易讓人懂,最沒有溝通障礙! 談情說愛的世界,很有趣!很無奈!很變化!很簡單!很耐人尋味! 政府不應該揚棄或不屑這一群『理盲濫情』的老百姓,政府還應該把自己從『理性及冷感』的角色,升級為『理清重情』的組織,讓所有人找政府取暖而不是找名嘴或媒體取暖,這個社會有更多的『楊志良與郭台銘』,自然而然『理也不盲了』,『情也不濫了』! 回到每一個深處去找那個『新不了情』吧! (以上文章部份內容延用之前筆者寫過的談情說愛的世界)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