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06 20:49:04瀏覽2361|回應1|推薦5 | |
新閣揆上台,媒體形容為『文清體制』,此文清與文青意義不同,但放在一起隱喻,有下標新聞點,假定媒體無心,沒有貶文清之意,如果真是文青(文化)治國,也沒有不好,聽聽筆者之見了。 蔡總統有文青幕僚,賴清德有政治霸氣,兩相結合,不見文青味,倒有陰陽調和之勢。 蔡英文希望賴清德執行的七項工作,看起來也沒有觸及文青(文化)面向。 因此,『文清體制』似乎一點都不文青! 如果對文青要下定義,維基百科是這麼說的。 『文藝青年,簡稱文青,又稱文學青年,原指喜愛文學(文化、文創)藝術的青年,21世紀後用法發生變化,主要指拒絕隨大流,標誌自己與眾不同的志向與品味的青年,有時英語中被譯成「hipster」』 因此,看起來文青的定義是動態變化的,因世代改變文青的容貌與風格也不同,把它分為新舊亦可,我倒是喜歡把『舊』改為『老』字,不過,不是年紀的老,我把它稱為老文青,是一種夾雜懷舊風的文藝風格。 老文青也可以是年輕人,世代反差的感覺,也有一種特殊味道。 賴清德與林全比較,老藍男林全倒是比較有文青風,戴個眼鏡長相斯文,看他離開職務優雅下台與發言,也像個老文青。 看起來在文青這點上,『蔡依林體制』應該贏過『文清體制』。 (哈哈,抱歉!老實說也沒仔細推敲過,倒是文化部長鄭麗君有人希望她留任,但去蔣化顯然非我般文青所認同,去威權與去蔣化並非等號。) 在賴清德身上,我們大部分都是從媒體上看到他擇善固執的政治風格,文化或文青的身影是少見的。 一生監督賴清德的謝龍介,用台語夾雜布袋戲角色質詢賴清德的議事文青風,倒是讓許多人印象深刻。 另外,台灣是憤青多?還是文青多?大家可以論看看。 如果只有憤青的形體,而少了文青的靈魂,這是值得省思的。 文青與憤青一字之差,卻天差地別。 另外,兩岸的『文青』在消長,到底是誰消?誰長? 台灣新世代新銳作家有誰?如果未來少了文言文的想像,詞意表達的高密度降低,意在言外,不道盡一切的美缺了,文學俗了,簡句變繁了,這是何光景? 我承認我是個老文青,但我不愛一些風格強烈的歌手或搖滾樂風,換句話說,我的文青與我的年紀有關,受我的興趣影響,誰說一定要喜歡貢寮音樂季的才是文青?喜歡聲樂或合唱,有錢想買黑膠唱片的一群人,也是文青吧! 因此,台灣文青次文化並不僅是本土文化的創新風格,並不侷限在地理位置上,而比較像是文化上的移民風格。 台灣文青風也非年輕人的專利,熟年世代(四五年級生)超愛文青風格。 在台灣這塊島上漂流過來的各種文化種子,有些伴隨政治風向,有些從經濟探索而來,有些來自島嶼原生,集結叢聚了台灣的文化版圖。 返回我的文章標題:『文清體制』如何看待『文青』? 先不論『文青』,先看文化吧! 看看幾位把『文化』當興趣的總統與閣揆吧! 李登輝學農但喜歡看畫,諸不論政治功過,但興趣是參觀美術館來看,也算有文化味。 李登輝擔任台北市長期間舉辦台北藝術季,也算把藝術帶入台北的有功首長。 往前推看那位最愛文化的孫院長吧! 孫運璿院長是眾所公認的文化院長,台灣各地的文化中心及相關文化藝術政策,也是由他排除萬難推動。 最令人記憶深刻的是,1987年新象在中山堂舉辦美國單人默劇,孫院長已中風離開政務,為避免大家只注意他,他坐著輪椅坐在中排位置,演出結束後,行動不便的他還不願影響觀眾散場,30分後才緩緩離開。 散會後,自動自發數百人圍聚守候問候孫院長的情景,令人動容。 孫院長從小跟著媽媽聽京戲,馬總統受家風影響勤寫書法,某個時代不得不學與欣賞的主流文化,現在來看,只能算文青風格了。 蔡英文與年青人常有小確幸的互動,執政以前喊的幸福快遞與點亮台灣口號,有形塑自己的『文青』風,但執政後如何看待文青? 文青可以是講稿的優美文句或感覺訴求,但文青要成為台灣文化的一個表徵,它需要兼容並蓄。 文化是一個時代象徵,它是自然形成的氣候,前身可能是文青所帶動的所思所想。 文青不是一群人,而是好幾群異質的人,文青有新舊之分,串連文青族群與世代形成台灣獨特融合文化,這是政府該扮演的角色。 文青是次文化,並不是主流文化,需要更多政府的力量扶持,請『文清體制』告訴我們,除了戰鬥內閣外,文化的主軸與縱深,如何引領更多文青人參與政府的文化列車,而非文化的切割與本土文化的無限擴張。 文青沒有一定的型態,但會出現流行,流行的文青並不是文青的全部,也非就是文化的代表。 有趣的是,在台灣政黨政治下,催化更多型態老文青的誕生,這群人不會去刺青,這群人不聽搖滾,這群人不強調穿戴風格,這群人很懷舊,這群人不談政治,這群人講記憶故事,這群人擁抱喜歡的藝文活動,這群人冷靜理性,這群人跟著自己的信仰生活著。 文化具有人類心靈的共通性,台灣移民文化的軌跡歷歷在目,文化並非狹隘的意識,有框架的心靈,它不會感動人心。 這星期某一夜,我走在台北公館街頭,我想許多逛街的人,並不會特別關注『水源劇場』這個夜看板。 商業掛帥的都會裡,看見文化是興奮的,文化扮演心靈洗滌角色,可能比宗教更具說服力。 文化長遠繁衍是時空下的累積,從文青開始,從文化著手,呵護它而非試圖左右它。 可以不像孫院長那麼賣力,但至少回到文青的思維,文青人即使窮,但心靈很富有。 文末再看一次「文清體制』這四個字,媒體的梗,可能成真嗎? 喝一杯咖啡吧!我是老文青,不能改變什麼?所以,只能有感發文!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