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章精選》「佛教」的真實面目是什麼?
2020/12/22 23:58:00瀏覽23|回應0|推薦0

像「佛像、寺廟、誦經、禮拜、吃素、供養、念佛」這些儀軌,都是後人給它加上去的!原始佛教根本就沒有宗教形式!它只是一個教法,教授的方法而已,它不是一個宗教!

《蓮生活佛盧勝彥文章精選》https://www.facebook.com/nkingsky

【蓮花童子問:「佛教」的真實面目是什麼?】

我們曉得釋迦牟尼佛時代,祂在世的時候,我們稱佛教為「原始佛教」,以後再進化,到了「部派佛教」,演變成為「大乘佛教」,最後在印度就是「秘密佛教」,佛教本身是演化的,也就是它一直在變化之中。

最原始的佛教,當初的佛,應該講起來他是「覺者」,意思就是一個「覺悟」的人,而不是神!

所以,原始佛教根本就沒有宗教形式!這個形式沒有出來,當初佛陀在教大家的時候,是希望大家能夠「解脫煩惱、了悟生死」,這只是一個教法,教授的方法而已,它不是一個宗教!

所以,今天的演變跟原始佛教是相差很遠!當初可以講,佛陀是一個開悟者,是一個覺悟者,他只是在教大家如何去解脫的方法。

所以,當初跟隨佛陀的都是「聲聞、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大家跟隨佛陀其實只有二個字,就是「解脫」!

其他沒有的!沒有什麼形式!沒有什麼儀式!這是原始彿教,真正佛教的真貌是這樣子!

所以,當初還講佛教是什麼論? 佛教原來的開始是「無神論」,他只是教大家解脫的方法而已!以後演變成「部派佛教」,就有點傾向大乘,傾向菩薩,大乘佛教就是以菩薩為主。

最後的秘密佛教,就是「密教」,就是佛天一如,那時候的佛教是已經承認了諸天,所以是從「無神論」變成「有神論」,有演化的作用在裡面。

佛本來祂就是一個覺悟者,就是一個人,活生生的,跟你跟我都是一樣的,只是祂已經解脫、覺悟,差別在這裡!

當初,佛陀教導大家也是一樣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離不開這個,佛本身主要的教化就是這個。

今天我們學佛必須要注意到,就是說你還是要依照佛本身所教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這樣的支架去修行,才不偏離佛陀本身的教化。

但是佛教的演化,到今天為止產生了很多的變化,跟原來的原始佛教不同,是好還是不好呢?就今天講起來,我們認為不一定是好,但也不一定是不好!

也就是我們採取今日的佛教好的一面,來補助原始佛教弱的那一面,整個加起來,才不致失去佛教的本意。

以前開始的佛教是沒有像的,沒有佛像的,可以講都只是象徵性,沒有真正的形象,你去到天竺、印度去看了,靈鷲山、竹林精舍、給孤獨園、祇園精舍,都不存在了。

其實,在原始佛教當時連廟也沒有,都是岩洞,修行就只有岩洞而已;我們去看了舍利弗的岩洞,去看了阿難尊者的岩洞,還有大迦葉的岩洞,只是洞而已,只是避風雨的地方,沒有廟的,廟是後人建的,佛像也是後人才建的。

甚至「佛經、佛典、三藏十二部」,也都是佛本身涅槃以後才出現的,佛典也沒有作者,佛典本身的真實性,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爭論在裡面。

你研究佛教的道理,應該講起來,我們對於佛陀的教化,還是直接要從「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這樣子去研究。

近期佛教的演變,像「佛像、寺廟、誦經、禮拜、吃素、供養、念佛」,這些儀軌我們認為都是以後的,按佛陀教本身所講的,都是以後的人給它加上去,一直在演變,再生出來的。

那你生出這些東西好不好呢?應該講起來就變成宗教的一種局勢,變成宗教的一個儀式,但是假如是有益於你修行的,我是這樣子認為:

「這些形式幫助你修行,合於三法印的,方便你自己本身修行的,都是應該要去支持,都是應該要去做」。

它有一種演變,古代跟現代的不同,你不能拘泥於古法,古人—好像說佛陀是這樣子作的,那你不這樣作,這也是不對的。

⋯⋯⋯⋯⋯⋯⋯⋯⋯⋯⋯⋯⋯⋯

(摘自蓮生活佛開示集-新虹光大成就三/佛教的真貌)

完整文章網址請看【真佛般若藏】
https://reader.tbboyeh.org/......

也歡迎大家留言心得,多多上網站搜尋更多內容。

⋯⋯⋯⋯⋯⋯⋯⋯⋯⋯⋯⋯⋯⋯⋯⋯⋯

前題答案:我們練習禪定的時候,有時很煩,實在坐不下去的時候,你就做大禮拜、練金剛拳、經行,等你精神很好很旺盛,這時候你來做禪定的功夫,這個就是互相調解的剛好,你「動」跟「靜」要調得剛剛好,這就是巧❗️

⋯⋯⋯⋯⋯⋯⋯⋯⋯⋯⋯⋯⋯⋯⋯⋯⋯

歡迎蒞臨【 真佛天空新聞台總網站】
http://blog.udn.com/mylv/article?f_UA=pc

( 創作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lv&aid=15479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