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24 13:06:24瀏覽16908|回應0|推薦41 | |
【文/路仁教授】
「台大博士班要2招?」嚴長壽批台大博士生太多,浪費國家資源。日前黃光國教授才批評台灣年產3千多名博士,瑞典一年僅產35名。可批評有用嗎? 「沒用吧!」一年前我參與拯救紹興南村時,同學指著來自芬蘭的石教授說。石教授到台南長榮大學講學,隔幾週便坐高鐵北上,一年內完成紹興的歷史文化調查,最後還呼籲北歐學術圈救台灣戰後記憶。 在博士生少的芬蘭,教授須親自研究,「妳不累嗎?」石教授微微一笑,像登山攻頂後會累卻不苦,想爬更高學術山峰。歐美名大學,一個教授只帶少數博士生,須與學生討論、帶學生體驗登學術山峰之樂,學生畢業後有能力在身,科技博士更受業界爭搶。 台灣學術卻像蓋金字塔,由教授法老指導數量驚人博士生,所以得要瑞典百倍的博士奴工。未經指導、只會量產論文的博士生畢業沒頭路,只好靠五年五百億計畫,繼續養在教授旁量產論文。歐美念碩士不寫論文,但台灣所有碩士生,也是論文生產小奴工,讓法老揮「畢業」權鞭,便可築論文高塔,早已遺忘學術之樂,權力欲越來越強。 國外學者一生只能做研究、教育,有心從政早去參加基層選舉、累積民意。台灣的學術金字塔蓋好後,卻有密徑通內閣,吸引教授爭搶所長頭銜,以近水樓台先入閣,而入閣官員則將權與錢的臍帶拉回學術圈,培養御用學者當左右護法,教授則拿到資源去養更多碩博士生。 學者從臍帶,拿到電視證照、環保、食品安全審核權,媒體、建設、食品公司都得來拜碼頭。於是,在國外不聞大老闆念EMBA,台灣明星大學EMBA卻是老闆們在爭搶,連飲食業龍頭都要加入論文生產線。 於是,教授左有從政學者,右有從商學生,更忙了。在我念台大時,台灣產官學分離,學者願為社會正義犧牲學術生命,是值得我尊敬的大師,在產官學合流的今天,不管社會底層燒什麼議題,教授還是忙於蓋學術金字塔,可在從政官員出事後,便急於站台。 他們都是說大話的大老,甚至是學術幫派老大,聽聽就好,別以為是大師發言。救台灣社會,還是得靠你自己覺醒,切斷產官學密道,讓校園回歸單純,企業重受官與學監督。媒體、環保、食安吵了一年,不如從這裡做起。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