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立大學變功利,私校退場學生很有利?
2013/09/25 11:41:33瀏覽2090|回應0|推薦7
【文/路仁教授】

台灣是個理盲社會,升學之門窄就喊擴寬、寬了就喊縮小,其實問題非在學校數量。請問你會抱怨家旁超商太多?越多選擇會拼出好品質,台灣學校無良性競爭本質,才是病灶。

無法競爭,因台灣大學疊成一座金字塔。頂端明星大學有五年五百億餵養,中端國立大學有低學費補助,底端私校得獨自對抗少子化浪潮。在美國,大學卻分為公立大學與私校,兩群良性競爭的山。

美國公立大學,不是國立而是「州立」。台灣國立大學(不計五年五百億收入),每生獲政府補助14.25萬(私校生僅2.47萬),又收取易於教育的高分生。可在104統計企業最愛大學排名、前20名卻有一半是私校時,竟無國立大學檢討教育。國立大學經費來自中央,論文排名才是決戰點,如此教育理念,不功利化嗎?

美國各州競爭激烈,教育辦不好,居民會以腳移民它州,壓迫州立大學得努力教育,無法移撥資源於追逐頂尖(富裕加州除外)。因州政府財政限制,公立大學不會濫開博士班,造成台灣的博士氾濫現象。

美國私校與台灣私校不同。最近哈佛擬募款504億,讓台灣的大學非常羨慕,可哈佛、麻省理工、史丹佛、耶魯...等美國名校都是私立,雄據世界百大一半以上。台灣承繼殖民時代傳統,擔心私校壯大,威脅公校正統地位,因此在捐款上層層管制。

在台灣辦私校,創辦人捐出一筆土地、經費給政府,拿到辦學許可後,其實就是「公立學校」,在課程規劃、教師聘用、評鑑上都得接受嚴格管理,完全沒國外私校的辦學自主權,退場後所有資產也全充公。唯一差別是,公校教師55歲退休後,政府按月發高額月退俸。私校自理,成為年金孤兒。

因此證嚴法師能將慈濟基金會辦得世界知名,但以同樣的心辦慈濟大學,卻仍得在教育金字塔底層,應付少子化浪潮來襲。財力更薄弱者,縱有教育熱誠,又有何辦法?

「廣設大學不對,廣設公立大學才對。」台灣現熱衷私校退場,以儘早從「人人念大學」進入「人人念公立大學」的公共化樂土。如果台灣教育的金字塔本質不變,終有一天會喊出「廣設公立大學不對,擴增台大人數才對」。可在人人念台大時,金字塔下方的人才斷層早已崩裂,帶台灣墜入落後國家的深淵。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8&aid=86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