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閣揆不滿財劃法不救災,百姓不滿救災不繳稅?
2024/12/21 19:53:48瀏覽1872|回應0|推薦11

【文/路仁教授】

立院通過財劃法修正案,挹注3753億到地方,卓揆卻開始情勒地方,稱未來天災要自己面對。救災乃中央職責,若對議案不滿就不執行,試問百姓對救災不滿,可不繳稅嗎?

救災難以滋生不滿,因驚慌中電視照出閣揆等人勘災之映像,純樸台灣人多半只會感激,不會追究災害成因。比如,今年七月凱米颱風在南部帶來大淹水,多處潰堤,固然中央救災有功,但禍源卻是中央防災不力,前瞻治水的884億未花刀口。

為何前瞻預算會浪費?因錢在中央,執行效率無對比的對象。巷口的全家與統一超商相競爭顧客,全家麵包CP值不高,錢在人民口袋,可移腳到統一購買,良性競爭下,台灣超商便發展出世界級特色。

錢與權若到地方政府口袋,許多台灣問題便迎刃而解。教改多年,中央花大筆錢,但多數民眾對教育卻最不滿,若部分教育錢與權下放地方,哪個縣市把教育CP值辦最差,就會逼人民以腳移民它鄉,良性競爭下台灣教育也會發展出世界級特色。

因此,先進國家無不棄中央集權,把錢與權下放到地方政府,尤其美國與德國更採聯邦制,給予州政府充足的錢與權,這也是兩國強大之因。當然中央也並非萎縮到什麼都不是,國防權仍在中央,因為美國各州或台灣各縣市,不可能自養兵力來抵抗入侵。

救災權也多在中央,因為台灣面積狹小,地震不會只震一市、颱風也不會只颳一縣,這就需要中央政府的運籌帷幄,但不需中央處理之事,則要下放到地方,讓地方自由競爭來發揮台灣最大的生命力。

記得年輕時,參加民主運動集會,當初黨外人士選上縣長,卻因權與錢被中央掌控,於是在集會中痛批台灣民主玩假的,抱怨國民黨仍透過中央集權控制台灣自由發展,因此修改財劃法把錢與權還給地方,也一直是民進黨創立時的政策。

時至2024年,終於立委對財劃法動刀,處理台灣威權時代遺留之沉痾。卓揆曾貴為民進黨主席,不該感謝制度變革跨出正確一步嗎?怎可以「不救災」的氣話,掌摑民進黨先賢之臉呢?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8&aid=18154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