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21 11:29:36瀏覽1793|回應0|推薦7 | |
【文/路仁教授】
「學者治國,好嗎?」為採訪519遊行的民怨,我從台大出發,不禁疑惑。 群眾倒豎大拇指,怒吼地回覆我。吼聲遠傳總統府,想推倒內閣,內閣紋風不動;吼聲近敲台大圍牆,圍牆淡定地捍衛人才庫。「念博士、當名校教授、拼升等、當主任、入閣。」報紙曾在組閣時,描繪台灣的從政路,我當初便打了大問號。 「台電腐敗!」隊伍出發,有人舉牌宣洩不滿。牌子搖動,搖晃出孫運璿身影,從工程師做起,他經營台電有成後主政,這條路還有趙耀東、李國鼎的足跡,以經驗而非學術,帶經濟起飛。 隊伍行過紫藤蘆,震天價響的「下台!」勾起解嚴前記憶。蔣經國先生主張產官學分流,讓大學僅能吸引想春風化雨、做學問的真學者,無私情操卻從校園發芽,蔓延入紫藤蘆,在論政聲中,綻放民主花朵。 「學官之門大開,後患無窮。」我曾在報紙角落作註腳。隊伍行過師大門口,我想像政治勢力,沿著敞開的門入校園,培植人脈,讓藍綠惡鬥在校內選舉上演,讓學者對立、學術失去中立性。 學者不中立,像法官不公正,社會便混亂。台灣媒體頻道審核,兩大陣營拼鬥不休,因為都不相信審核學者的公正性。台灣眾多開發案,環評過關後,抗爭依舊,因為環境學者已不受信任。 產官學分流,像行政、立法、司法分立,國家不易亂,而台灣在打開學官之門後,又大開產學之門,修法讓國立教授可在外開公司、同時當教授與老闆,以拼經濟。 「這些名教授審核政府重大投資案,若否決敵對公司案子,扶植自己公司,產業秩序不會亂嗎?」我曾在媒體提醒,也提及產學之門已微開,透過名校EMBA制度,大老闆與名教授先變師生,再認識其入閣當官的同事,「產官學熱絡得很。」 遊行隊伍行至終點,三方人馬合流,我卻席地而坐,祈禱產官學能走向西方社會的分流之路。會場情緒激昂,以憤怒聲、下台聲回應我。 「下台?」我默觀四周綠民,想問問他們如何上台?我希望他們能打造一條,讓有心報效社會的幹才,都能循公平制度浮出檯面、人盡其才的從政路,讓像雷根這樣的演員,卡特這樣的農夫,都有機會當總統的路。 如果沒有,有天他們上台,會不會台下只是換另一批人,在吶喊他們下台而已?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