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12 15:14:02瀏覽1650|回應0|推薦5 | |
【文/路仁教授】
「為了十二年國教,教育部明年起將推動評鑑,將高中職分五等級...」 坐車聽新聞時,總統府從窗外滑過,以磚瓦傾訴島嶼殖民史。為控制人民,日本人將初中分為一中、二中、三中,讓小學生競爭前段學校。九年國教為解放階級意識,甚至要學校改名、抹去數字,如今政府卻要將高中職分級,如何說是為十二年國教鋪路? 「也許教育部想藉評鑑,讓後級學校向前級看齊,以校校優質,疏解升學壓力,」從事教改的小李說。「校校優質?」我想起高中優質化計畫,也喊過相似口號,燒了163億稅金後,明星高中更閃亮,升學壓力繼續惡化。 車子繞過某國中,呼喚青春期記憶,老師曾將同學按成績分排坐,要後段排看齊前段排;校長將同學分班,要後段班看齊前段班。「將人分階級以競爭,讓學生忘了為何求知,校長忘了為何辦學,台灣仍靠威權時的階級文化在辦教育,」我很感慨。 車子暫歇,我們享用美食。「台灣教育單元乏味到家長得送小孩去歐美念書,為何飲食卻豐富多元到吸引歐美饕客來?」我問。 「因為政府愛管教育、卻不愛管飲食,我知道你要說什麼... 」小李看穿比喻。 看穿也好,但從殖民到戒嚴,當權者漠視飲食文化,從不將餐飲店評鑑分級、要後段店向前段看齊,也因階級大石未壓過,業者得以自由發展,因應食慾的多元需求,發展多元的飲食文化。 「所以要廢政府? 」小李不解。 不是要廢政府,但教改人士奮鬥十多年,每回推出政策,到教育部手中執行,常常變了樣。十二年國教立意力好,但免試入學卻採計在校成績,讓國中生日日比拼排名、更加痛苦,關鍵就在教育部仍靠階級意識在辦教育。 車子到了教育部紅樓,窗戶滲出的光訴說官員在奮戰。百年來教育部不斷評鑑,將學生與學校分級,從智育評比到品格競賽,教育卻更紛亂,如今不鬆綁教育,反要評鑑分級高中,教改如何不走歧途? 「持續推動十二年國教,人民最後會了解這是好政策...」小李高聲說。紅樓內一隻從殖民時便居住的階級怪獸被吵醒,伸了懶腰,將美麗政策吞進肚子,消化後,反吐出錯誤政策到鍋內,散發臭味,學生與家長掩鼻辱罵:「教改人士又在亂了。」 我彷彿看見教改人士,又要揹黑鍋逃離。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