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02 14:17:24瀏覽3016|回應0|推薦15 | |
【文/路仁教授】 1. 那年的夏天,一如往常的熱,清華大學校園的老榕樹下,坐著一位年輕的博士班學生。逃離科技研究室,那像蛛蜘網般的理性束縛,我在樹蔭下偷得浮生半日閒,手捧著文學書籍,斑爛的葉影晃動於書頁上,涼風襲過臉龐,滲透出天堂般的喜悅。 我的秘密天堂屬於樹下的生態系,但若科技逼迫得更急促,我就不只要逃離研究室,而要逃離清華校園,揹上簡單的行李,在校門口轉搭台汽巴士,前往南投的日月潭,我的另個祕密基地─聖愛園地。 許多人愛日月潭畔的奢華飯店,隔窗在四季不同的光影下欣賞湖景,但那絕不屬於像我這樣的窮學生。在日月潭的一個小狹灣間,教會佔下一塊寶地,以簡陋設施與美不勝收的山光水色,款待只能付出微薄幾百元的年輕人。 美國來的安神父,常居日月潭畔,度過漫長的時光。從最初被原住民排斥,到學習原住民語言與部落族人結為朋友,到發現台灣原住民的樂天知足,來自於親近山、親近水、親近自然,於是整建小狹彎,讓更多都市人來分享上帝的傑作。 每個週日清晨,安神父在此作彌撒,不在木造或石頭教堂,就在穹蒼之下、山水之間禮讚。青年人睡在棚架、睡袋組成的營區內,或者簡便的木屋,但神父不會差人去擾清眠、喚你參加。 願者就來,神父為你祝福,不願者就把園地當成自己的家、睡到自然醒。園地散發一股獨有的靈氣,不必神父太多言語,便已體會到上帝的恩賜,特別在穿上救生衣划獨木舟於湖上時,最接近於伊甸園。 伊甸園只有亞當夏娃,聖愛園地還有熱情的原住民。記得某日住宿時,遇見一群高中男女生結伴前來,船老大興起,帶我們去夜遊,在夜光如水水如天的湖上,靜靜地談心,年輕的眼睛、氤氳霧氣,至今難以忘記。 「安神父為何不像其他神父到處傳教,卻在這裡開闢營區?」年輕的我,常去他的營區,對他的啟示卻似懂又非懂,直到從年輕變為中年,腳底走過更多崎嶇路後,答案才漸漸清晰。 走過只能在夏季,付微薄的錢去營區的日子,我獲取學位後到學校當教授,有回開研討會住日月潭的旅館,忽然想起安神父,於是搭計程車到附近,攀繩索走過曾經熟悉的崎嶇山路到營區,卻發現安神父已不在那裏。 回到飯店,找到了臉書,敘說一年前神父罹患老年癡呆,住在紐約教會的安養中心,無法與人溝通。曾在聖愛營地服務,住在紐約的留學生去探訪他,提到台灣的名字、及他台灣的朋友時,他的眼眶忽然泛紅、淚水晶瑩地閃爍。 在飯店裡的我,想到這一幕,淚珠如泉湧而上、蓄積在眼眶內。終於,橫跨太平洋的淚水,忍不住地奪框而出,滑過兩張臉龐,飄落在日月潭的記憶湖心,化成漣漪,一層又一層地擴散,渲染出生命之愛的奧祕。 請繼續閱讀 神父的密箋之2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