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之恆(145)
2014/05/31 11:16:12瀏覽87|回應0|推薦1

生之恆(145)

1.繁忙工商業社會,家人要多互相問候關照

2.禮貌應對是重要的,尤其是網路對話,能理性對話,禮貌對話,要恢復天良和文化涵養

3.覺察,無我的覺察,才有真實,會有關懷仁愛產生

4.不了解自己,只會收集和做筆記 ,過著很笨的一生

5.恐懼憂慮私心...是黑暗陰柔的,看不到真實...看清自己就是看清天下

6.渺小之心是被瑣碎占據的心,渺小是展現不出來,瑣碎是所有事

7.卦名:恒卦

8.卦畫:巽下震上

9.卦象:震雷,巽風,雷風交助其勢,變而不失其常;又震長男巽長女,男主外女主內;

10.卦德:震動巽遜,遜而動,漸進條理的開創也;

11.卦體:剛上柔下,分之定,尊卑有常;剛柔皆相應;

12.按:中華悠久文化最可貴處在家庭,夫婦之道、父子之道及兄弟之道,家庭和諧,社會、國家也跟著安定下來;

13.繫傳:恒,德之固也—以一德—雜不厭;

14.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15.張廷榮:續則成聖,不續則凡.

16.楚人:人而無恒,不可以做巫醫;

17.晏子: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諸侯並立終善者為長,列士並學終善者為師;

18.按:天才即是比別人三、四倍之努力;

19.一切順逆都在增進智慧

20. 人身會腐敗,但天良關懷傳承不斷

21.人常正心故,一切學問一切言行,當能行出恰當處

22.心比天地距離還遠,若能回返天良和聖人整體自然的文化與關懷,當能改善

23.瑣碎的記意讓頭腦當機,我們何不學習隨時放下,隨時都是天良都是道理都是調和而放下呢?

24.調和而放下,內心無拖累,逍遙而安樂

25.心靈淡泊更有味

26.學習, 要虛心,放下以前所學, 和精進

27.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28.註:晝寢,白天睡覺,言其志氣頹廢也.杇,塗飾.誅,責也.與,猶也也.是,此也.

29.譯:宰我白天睡覺.孔子說: 腐朽之木無法雕刻.糞土之牆無法塗飾.對於宰我還有啥責備教誨呢?又說:起初我對一個人,聽他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現在則要聽他的話,還要觀察行為.宰我讓我改變想法.

30. 論語: 有言者不必有德

31.論語:君子不以言舉人.

32.陳冠學:孔門中蓬頭垢面,天真無掩飾者.

33.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34.正義:君子不晝居內,況晝寢耶?

35.逸周書芮良夫:以言取人,人飾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飾言無庸,竭行有成.

36. 正義:聽言觀行正是取人之術.

37.按:朽木糞牆,質弱不能大受.

38.为自己而活(網友)///但非自私

39.祖宗的许多文化也是從宗教而来(網友)///這是講從誠心天良而來

40.包容是內心充實自信所自然產生的關懷

41.即知即行即仁即慧

42.人們不知天良和行聖人教訓,不懂做人,不懂要求自己,怎麼反過來批評別人批評政府

43.躁動,是求私利也,未有深沉的內涵故也.

44. 感謝蘇起施明德等七位國之士提出兩岸大一中之框架,希望能紓解台灣內部紛亂和兩岸和平開展

45.卦辭:恒,亨,无咎,利貞,利有攸往。///卦譯:有恒,可亨通;要沒有毛病,卜問有利,宜日新其德、反省開創。

46.注釋:貞—當也;卜也;固也。利有攸往—利於前行,言能反省變通、日新開創。

47.解述:由卦像、卦德、卦體之統合,震上巽下,故曰恒也;有恒心當能亨通,但要沒有副作用,即是剛主柔輔、剛柔六爻皆相助應,而且要能遜入和順而動,漸進有序之行,故曰亨、无咎;能如此則利于占卜利于承擔,故曰利貞;又有恒易于僵化,自以為是,因此需要日新其德,隨時反省變通,故曰利有攸往。

48.易大傳:可大聖人之德,可久聖人之業;

49.老子:不失其所者久;

50.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51.中論貴驗篇:子曰:欲人之信也,則微言而篤行之,則日用久,則事著明,則有目者莫不見也,有耳者莫不聞也,其可誣哉!故根深而枝葉茂,行久而名譽遠;

52.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53.老子: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54.只想著自己,旁邊都跨不出去

55.天良和聖人文化及關懷,是保證創新的力量....不要只是不一樣而已

56.孤芳自賞,不知整體之美,不知天然,不知自己

57.敞懷,才有感受,才有連結,才有關係

58.不知自己,不知以往,困惑煩惱如昔,無新生命

59.累積瑣碎之心,難有再生

60.天真清新之心,是隨時重生之心,會有無窮感受理解創造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s96&aid=13775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