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25 11:40:47瀏覽86|回應0|推薦1 | |
生之羞(148) 1.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不能持之以恒,或將遭受羞辱,當為鄙吝。 2.(象):不恒其德,无所容也。///不恒其德便無所成就,眾人不信,無所安身。 3.注釋:或—疑也;有時而至也。貞—當也;卜也;固也。 4.解述:不在其位用恒之人,不能成就事物,也不受大眾之肯定尊重,必將受大家之輕視羞辱矣,以其善變無恒,雖欲為巫醫不可成也,而況可與有為乎;九三過剛不中,躁進而不依序,有好變不知守恒,見異思遷,朝秦暮楚象,故曰不恒其德;不恒之人,必將受上六,九四之鄙視羞辱,故曰或承之羞貞吝也;子曰,就是無所容身,因無信也。 5.孟子:苟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也; 6.三國志: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 7.悟元子:其進銳者其退速,此有始無終之恒也: 8.莊耿輝大夫:病人若無信心、恒心、又囉嗦,難治也; 9.敬穆的天良關懷自能創新不斷 10.感受 關懷 誠敬,無往不利 11.活在無形的既有的框框中,我們缺少覺觀聽的能力 12.真正的關懷誠敬是自然的,而非造作有覺知的 13.只是覺觀,而不思不論 14.感受的關懷和誠敬,自有秩序和體貼,生命井然 15.仁慈才能寬恕,寬恕是感受了解的解脫,寬恕是調和生命. 16.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17.註:文章,言詩書禮樂,威儀文辭也.性,上天賦予萬物之本質,萬物所受以生的天理,萬物與生俱來的天性.天道, 自然之理,天地化生萬物之道,元亨日新之道. 18.譯:子貢說:老師修己安天下的道理,可以聽得到.老師說性和天道,很難聽得到. 19.宋祥鳳:易明天道以通人事...春秋紀人事以成天道 20.史記:夫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編書的牛皮繩)三絕 21.陳冠學:聖者多偏重自實踐言道理. 22.錢穆:孔子歿,墨莊昌言天,孟荀昌言性, 乃開思想界之爭辯, 歷百世而終不可合 23.李澤厚:熊十力斥責馮友蘭,一拍桌子說:良知__豈是假設, 牟宗三由是大悟,頗有道統心傳之味,即以個體直接體驗為依據,不採語言論證. 24.乾大象: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25.无妄卦彖傳: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26.中庸:詩曰:唯天之命,於穆不已 27.禮記:哀公問:敢問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子對曰:貴其不已 28.按:孔子五十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易傳和禮記,多言性與天道....孔子贊周易,故有春秋作 2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網友)///只是個不自欺 30.為何人總要碰上苦難才會有一丁點生命的啟發呢? 31.血氣之勇,比不上面對處理的勇敢 32.何謂中庸?(網友)///中庸是天良能行禮而和也,進退得宜也,仁善有條理也 33.孔子说,勿友不如己者,我说,不诚不友,谁对?前者算不算糟粕?(網友)///先了解__己是何意? 再了解整句 34.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此己是主忠信者 35.自知是心悅之始 36.九四:田无禽。///獵無獲 37.(象):久非其位,安得禽也///孔子說,不能久于其位,怎能有收穫呢? 38.注釋:田—畋也,打獵。譬有事也。禽—鳥獸也。安—怎能。 39.解述:九四陽剛之才,居震動之卦,能勇于有恒者也;然居不正之位,其恒不得法也,恒而不知變,以應以畋.潛伏深入之初六,故曰田无禽也;子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40.晏子:列士並學,終善者為師。諸侯並立,終善者為長; 41.王船山:守株待兔; 42.李光地:學不衷于聖而失其方,治不準于王而乖其術也,如此雖久何益哉? 43.呂枏:君子久于仁義之政,則下足以化民,久于仁義之謨則上足以正君,舍是而恒焉,則雖術之如彼其詐也,行之如彼其久也,祇以滋亂耳; 44.按:只要有大志願,能彊勉力行,都會隨其時而改善變通的 45.孤獨是超越生命之開始 46.为什么心情一直处于低谷(網友)///喜不黏,厭不弃,只是平心默观,自然消散 47.有仁心,有大同天下 48.一切的創新都是天良和聖人文化與仁善自然的展現 49.知不可为而为之(網友)///知不可为/ 在位者無德之時勢也...而为之/天良不忍人之心也 50.仁善的引發在自知,在自勝,能自在,有美妙,有條理,有藝術. 51.支離破碎.分枝.私心,片面觀察,若居要職要位,正是最具破壞性,如果又是躁急暴躁那真不堪想像 52.這中誠的覺觀,應當引發出對生命的惻隱心與積極的天良扭轉力才是 53.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54.譯:子路聽到道理,若還沒做到,就怕再聽到 55.參考:范氏:子路聞善,勇於必行. 56.毛子水:中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古人學的目的,在行. 57.毛子水:韓詩外傳裏君子有三憂:不知,不學, 不行 58.荀子:不聞不若聞之,..不若見之..不若知之 ..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59.論語:子路無宿諾 60.魯哀公十四年:小邾射以句繹來奔,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 61.韓愈:不病無聞,病其曄曄(盛大).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