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2/29 20:03:23瀏覽2015|回應5|推薦33 | |
一個客家人的心路歷程 我出生在苗栗縣通霄鄉下,早年鄉下地區大半是客家人,我上小學時閩客學生各佔一半,上學前還不知道臺灣還有閩南人閩南話。1945年,台灣光復後上二年級,閩客學生各有一班。三年級時,很多同學須幫家中農務或因家窮而輟學,學生人數減半,兩班併為一班,我同閩南班班長輪流一週當班長,六年級時,輪流做朝會司儀,並競爭第一名畢業,我初嘗到客家與閩南人的競爭。 1950年我到客家大本營苗栗上初中,班上除了外鄉來的三四個閩南同學外,其餘全是客家人。初中一二年時,有些老師還用客語授課,客家同學頗有客家即世界中心的感覺。 高中到閩南人佔多數的竹南中學,班上四十多學生中,外省籍七八名,客家學生十多人,其餘是閩南同學。當時大家雖然有些區別感,大家相處基本上還算融洽,如今畢業六十多年來,開過幾次同學會,大家在聚會中,都感到親切並珍惜同𥦬情誼。 初次感到客家人佔弱勢,是1957年到台北上大學時,班上四十多個同學中七八個客家籍,外省籍四五人。除了一位高雄來的客家同學與我,敢在閩南同學面前講客家話外,其他客家同學在他人面前只講國語。教我感到憤慨的是,一位南部來的閩南同學敎了其他閩南同學講幾句客家渾話,取笑客家同學。相處一段時間後因為我的英文程度較高,幾次代表班上參加全校的中英文演講比賽,招來一位家住台北閩南同學的嫉妒和敵意。我初中的一個同學考上成大到台南找租房子,遇到一個屋主,不願租房給他還評說:什麼時代了,還有人說這種話(客家話)。 1969 年我與家人移民來美國,那時巴城台灣同鄉會剛成立不久,會員十多二十家,客家人四、五家,聚會時,很像在台灣的情形,客家人之間交談都用國語,同閩南人交談用閩南語,只有在身邊沒有閩南人時,客家人才細聲的用客語交談。閩南同鄉們,則高聲地說閩南語,即使他們對客家人交談,也用閩南語。妻是天母的閩南人,為了尊重我這個客家老公,她對誰都講國語。後來的四十多年,我們不再參加同鄉會的活動,直到2015、16年,我們再度參加,卻發現一個有趣的變化 ,台灣來的留學生,他們之間交談,以國語為主。主持人主持辳曆年聚餐,也用國語。年輕一輩,被國語化的程度相當高,我們身處其間,再也沒有見外的感覺。 華府地區,客家同鄉人數不少,成立了北美客家同鄉會華盛頓分會、桐花合唱團、客家教育基金會等社團。團員來自海峽兩岸和世界各地,不分族裔、語言或是否通曉客語,只要加入,就是朋友。這種廣納四海的政策,正幫助著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社團,繼續茁壯。每年節日的聚餐,前來參加的朋友,很多屬「非客家人」,這樣的發展趨勢和現象,印證了各社團正確的方針與抱負。看到這些,因為早年客家人受到的不平對待而心存的介蒂,早己煙消雲散。在世界上小語言終將消失的現代,海內外的華人,終將因語言的統一,融化為一族人。認識到這趨勢,在族裔心態上,又何須分你我。 |
|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