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驗分享》牙齦炎自療痊癒記
2017/07/31 05:12:48瀏覽9184|回應11|推薦47

《經驗分享》牙齦炎自療痊癒記

注:下面文章刊登於2017年七月30日 美國【世界周刊】。      

19692月移民來美前,在台灣生活的30年間,同一般台灣人一樣,牙不痛不看牙醫,也不知有洗牙這一回事。刷牙時牙齦肉常出血,來美後情況繼續,牙齦肉呈深紅色,當時也不知那是發炎的症狀。1971年某天,一位在哥倫比亞大學念口腔衛生的親戚來我們家,介紹我使用牙線,並告知吃水果蔬菜對保護牙齒、牙齦肉的好處。她說,蔬菜水果的纖維可以清除牙齒上的牙垢(plaque)。這讓我想起小時在鄉下吃甘蔗的記憶,每次吃了甘蔗,總會覺得口腔中很舒服,相信是甘蔗渣的纖維,清除了牙齒上牙垢的結果。還有,念小學時回家路上,有時跟同伴們到小河裡玩水,模仿同伴抓一把河裡的細沙放入口中,用力漱口,將沙吐出後,也一樣感覺口齒清爽。。

有一次,路過馬里蘭大學牙醫學院,看見一棟大樓的外牆上,一幅圖解說明牙垢的為害。牙垢不除,長時間會越積越厚,結成硬塊附在牙齒上,也就是所謂Tartar,或稱Calculus,侵蝕進牙齒和牙齦肉間,牙齦肉被擠,會逐漸萎縮,牙根會越來越暴露,就像樹根因失去泥土一樣,樹身會因此倒下,牙齒會因而動搖,甚至脫落。善用小道具 牙垢難躲藏

我得知有刮除牙齒上牙垢結石的治療法,找到一位家庭牙醫,請他刮除我的牙垢結塊。已經30多歲了,才第一次作清除牙結石手續,因為情況嚴重,每隔四個月作一次,每次做完,一口牙齒變成清白,滿口感覺舒服。感謝老天,這樣可能救到我剩下的齒間牙齦肉,甚至其他部分的牙齦肉也可能因此變得更健康。

可是,幾個月後,經幾次的清牙,牙齦肉仍是深紅色,我細加觀察、思考和試驗,終於決定下列的「補救方式」:

★刷牙方式:改變刷牙的方式,用牙刷的兩側刷牙齒和牙齦肉的匯合處,以便有效的清除牙垢,並防止牙垢陷入牙齒和牙齦肉中間。

★牙垢和舌苔:每天上床前和起床後,清除舌苔和齒間的膏狀物,其實這兩樣同屬一物。厚厚的舌苔,不予清除,會轉移到牙齒變成牙垢。還有,舌苔隨食物吞進肚裡,在彎彎曲曲的大小腸中,不易排出體外,沉澱積存久了,我猜想會變成大腸癌的導致物。

★牙間刷:齒間的食物殘渣和牙垢,牙刷刷不到,牙間刷可起作用。

★牙醫用金屬鉤:一般人不易買到,此器具清除齒間牙垢很管用。

★塑料牙鉤:CVS店中有售,清除齒間垢物,可達上下排最角落的四顆牙齒內側。

牙線:可清除齒間食物殘渣及部分牙垢

下面三項則是我的創舉:

★紙片: 從滾筒型的衛生紙上撕下一格4 x 4.5吋的衛生紙,摺成 1 x 4 吋的長條,放入口中,摩擦上下排牙齒,上排擦完,把紙條換面擦下排,上下排裡外都擦。擦完後,用舌頭去舔齒面,會感覺齒面光滑,原因是透明的牙垢被紙磨掉了。

★舌頭:用舌頭按摩牙齒內外側的牙齦肉與口腔頂端(roof),整個口腔內的肉都是關連的,一處發炎會影響到他處,應處處照顧到。

★嘴唇: 既然吃蔬菜水果甘蔗會對牙齦肉起按摩作用,用舌頭和嘴唇按摩牙齦肉,必定也會起到促進牙齦肉的血液流通。於是我除了用舌頭按摩牙齒內外側的牙齦肉外,還用嘴唇按摩上下排的外層牙齦肉。由於嘴唇內側溫濕又滑,按摩了幾次後,會感覺嘴唇和牙齦肉溫度增高,相信牙齦肉的血液流通因此促進了,組織也會因此增強。

這三道創舉,相信效果最大;在這樣持續進行了一兩個月後,我的牙齦肉顏色明顯的變淡。好幾個月後,整口的牙齦肉變成淡紅色,用力刷牙也不再出血。我的牙醫和清牙師問我,為什麼牙齒上的結石怎會那麼很少,且我的牙齦肉那麼淡且結實。我告訴他們我的「秘方」, 他們都覺得很有道理。

40多年來,我的牙齦肉始終保持淡紅色且結實,也罕有蛀牙發生。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麼多的道具和手續,不是麻煩又費時嗎?我並不每天每一項都做,除刷牙外,每天早晚清除舌苔和牙垢是必做,牙線和紙片就隔幾天用一次。而舌頭和嘴唇是「隨身攜帶」,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如今已至老年,我很滿意甚至自豪,我有一口健康結實的牙齦肉。

牙間刷。(本報資料照片)

捲筒衛生紙。(本報資料照片)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rlee123&aid=107551003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哦 ? ! 牙根痛﹐.....
2018/07/05 16:10
药到病除﹐一劑 見效。   http://classic-blog.udn.com/mbr8879576/112900319

三條線哦好Fox扮鬼臉
懇請不吝賜教?

路人甲
2018/05/23 14:17
感謝分享受用

芭芭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ow have you been?
2017/09/24 01:19
為了寫點東西留做紀念今天又回到了城邦, 對老友長期辛勞筆耕十分佩服, 退休小日子過得可好? 芭芭辣9-23-17
通霄客(mrlee123) 於 2017-09-25 22:57 回覆:

芭姐, 其實是芭妹, 你比我年輕多了。

真高興看到你又出現在部落格中, 希望今後你不再神隱, 更希望你再執筆, 讓我們讀到你得大作。

我們同年退休, 已經七年了, 日子還過得不錯, 你呢?還兼課或作些其他事嗎?我的電郵址是:

liu.lee@hotmail.com  請來信 我常有轉來和發現的好文章 願與你分享。


thy 20240512 母親節快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02 11:47
兄臺護齒有道,值得學習!
通霄客(mrlee123) 於 2017-09-23 03:50 回覆:
Thanks for your compliments, sorry to respond to you so late, I am using a newly bought Acer laptop, I do not have Chinese imput app in this laptop yet. 

戈 筆 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31 17:11
其实先生此法很合乎科学道理。此法与中医及气功的叩齿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霄客(mrlee123) 於 2017-09-23 03:55 回覆:

Thanks for agreeing to this, it is quite an encouragement.

Just bought an Acer laptop computer, do not have a Chinese imput software yet, hence, have to respond to you in English.  


戈 筆 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29 23:24
此亦久病成良医也,兄台此法可气死良医也!
通霄客(mrlee123) 於 2017-08-30 04:02 回覆:

先生說到要害了, 確實有一位醫師對此文所述, 很是生氣, 並諷刺我可到牙醫學院作專題言講。

其實, 各行各業,有些方面並無專利權, 只要試驗證實有效, 都可說是合乎科學。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2 22:14

勤加作牙齦按摩,讓其健化~謹照通霄客兄建議,確有效。

另一個問題~望七之年老花不清,按摩眼窩穴道是否有助?

也祝您闔家健康平安! (∩_∩)

通霄客(mrlee123) 於 2017-08-20 03:16 回覆:

很高興你所做的有效, 我們都知道, 各種健身法, 都必須持之以恆, 四十多年來, 我仍然每天用舌唇按摩牙齦和口腔頂, 牙齦顏色淡紅, 組織結實。 我確信你能作得到。

至於按摩演窩對眼睛的益處, 我也讀過, 還在試驗中, 將來我們也許能互換心得。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09 16:53

通霄客兄這篇《經驗分享》~牙齦炎自療痊癒記,感恩哦。

同樣幾十年極少看牙醫,俺臨花甲之年驚覺齒牙搖動已遲。

近七年來勤跑診所而老牙多不保,喜見大作相逢恨晚!(∩_∩)

通霄客(mrlee123) 於 2017-08-12 05:28 回覆:
雁雁格友, 多謝來訪, 我們上了年紀的人, 早年在台灣, 很少人注意到牙齒和口腔衛生, 所以, 齒牙動搖是常見的毛病, 西諺有云: better late than never. 所以, 雖然牙齒動搖, 勤加作牙齦按摩, 讓其健化, 不失為補救之道。 祝你健康!!!

雨田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02 14:44

用舌頭和嘴唇按摩牙齦肉,這句話不太好理解。

牙齒保健跟健康確實有密切關係,很多老人因為牙齒不好影響吸收而導致身體不健康。

通霄客(mrlee123) 於 2017-08-03 06:25 回覆:

舌頭和嘴唇是活動的 上下顎的牙床或牙齦肉是固定的 用舌頭和嘴唇在不同的時候 分別按摩牙齦的內外 可以交替作 也可以只作一樣 用你所能想像的方式 用舌頭按摩牙齦和口腔頂部 甚至牙齒

這樣的按摩效果是很大的 我幾乎敢說 每天花一些時間進行 二個月後 你就能看到成績

多謝你的提問 我打算寫一篇專談如何用這兩者按摩的方式


fll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31 19:53
半年洗一次牙,還需不需要呢?
通霄客(mrlee123) 於 2017-08-01 22:44 回覆:
还是须要的 多谢來访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