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15 13:09:55瀏覽498|回應0|推薦11 |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研讀心得 11-05 Morgan 2002/08/09 於紐西蘭南島佛光協會金剛經研經會
(2)相好非性*2(一四一、相好非性*9)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這裡面的句法,與前面一段完全相同*9。 自經初至此,舉身相問答已三次。每次所明之義不同,一層深一層也*2: (1)初次(一九節)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是指一切身相,非專指佛身。如來指自性。 (2)(六九節)「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是專指佛之應身。 (3)此次(一四○、一四一節)問曰,「具足色身」,「具足諸相」,是約佛之報身。 1. 前曰「身相即非身相」-顯相皆虛妄,故不應住;又2.即非、是名並說-顯約性則非,約相則是,兩邊不住。此節又即非、是名雙舉-顯緣生之法,空有同時之義*2。 凡夫、二乘,所以不及諸佛菩薩,因他們有著。1.凡夫著有,偏在「是名」這邊。2.二乘著空,偏在「即非」那邊。不能把即非、是名融合成一體,這是凡夫、二乘不及佛菩薩之處。佛菩薩能把即非、是名合成一樁事,性和相是一,理和事是一。說明白點,整個法界宇宙眾生,就是一個一,這是佛知佛見。凡夫絕對不承認是一,森羅萬象怎麼是一?不曉得從性上看、從體上看是一,所以凡夫著相。從相上看當然不一。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可作參考*9。 平常所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應身相好。若報身相好,如華嚴經相海品中所說,若具足說,則有十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大人相。蓋報身相好,無量無邊也。今云具足,指此而言。華嚴云:「一一身分,眾寶妙相以為莊嚴。」由此經意,可知具足色身之名,正因具足諸相而稱者也。故前云諸相為能莊嚴,色身為所莊嚴。餘義同前。諸相具足,即是具足諸相。佛之色身相好,所以稱為殊勝第一者,即在具足二字。故顛倒言之以見意*2。 具足諸相,既為性德圓現,為何不應以諸相見乎?因性相雖一如,然言相則非性。所謂圓融中有行布,故若泯相而觀性,則既無相之觀念,何嘗不可見性。若執相以見性,則但有相之觀念,性又何可得見?故不說『如來不可以具足諸相見』,而說『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2。 又復此次兩問之辭,與前兩次問辭大不同。故義大不同*2: 1.前兩次問辭,是問可以身相或三十二相見如來不,皆是約見者邊說,即是約因位說。 2.此中兩番問辭,是問佛『如來可以具足色身諸相見不』,是從佛如來邊說,即是從果位說,故當從果位以明義。云何明耶?當知佛之證果,亦由緣起,何況色身;1.如來性光,照而常寂,那有諸相,故皆曰即非也。2.復當知既因圓而果滿,所以具足色身,雖照寂而寂照,不無具足諸相,故皆曰是名焉。 即非者,顯其是即假之空也*2(從性言),但亦豈可執緣生之諸相,便是法身,故曰即非。是名者,顯其是即空之假也(從相言)復當知諸相圓滿,為性德圓明之顯現,那可執謂離諸相外,別有法身乎,故曰是名。豈止二邊不著,而且二邊俱融矣。此之謂圓中。通達無我法之菩薩,應如是知也*2。 故不但不應執如來現起之諸相,以見如來,則如執一切緣起之法相者,當然不能見如來。其皆不應執也,亦可知矣*2。 總之,言是名,令其不可執異也;言即非,令其不可執一也。不執一異,是為圓見。見圓則知亦正。知正則見亦圓。若知一切法莫非緣生,則見一切法不一不異矣。見其不異而不妨不一,故本一如也,而緣生諸法;見其不一而不礙不異,故雖諸法也,而皆是一如。當如是通達也*2。 2.前面說福德,凡屬善果,無論大小,皆福德也。2.此言勝報身,乃福德中最大最勝者。然無論大小勝劣,皆是約果明義。約果明義者,明其莫非緣生也*2。 佛說緣生之要義分三*2: (一)令知世出世法,一切皆空,惟因果不空。何以故?皆緣生法故。所以因果可畏。所以要修勝因,剋勝果。(剋者,剋期取證之意。) (二)既一切皆空,而因果不空,故一切法即空即假。1.以即假故,所以因必有果,因勝果必勝。2.以即空故,所以因果雖勝,亦行所無事。此之謂深明因果。 (三)佛說一切法緣生者,意在明其本不生也。若二六時中,世法亦隨緣做。出世法正隨緣起。卻一眼覷向一切法本不生處,看之。亦不自以為能看。但於世出世法,正隨緣時,正如是看。正看時,正如是隨緣。可許他是一個伶俐漢。內而三際心,歸之不可得。外而一切法,歸之本不生。我法有藏身處麼。真乃一了百了,天下太平*2。 (下續)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