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研讀心得2-7
2009/11/07 15:41:27瀏覽982|回應0|推薦8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研讀心得2-7

Morgan  2002/03/01

於紐西蘭南島佛光協會主持的金剛經研經會

(二)去我執生實相

伍﹑大乘正宗分第三

三﹑【「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四相者,合之就是我相,分之乃成四相:(一)我相,我者主宰為義,屬內心;(二)人相,人者形相立稱,屬外色;(三)眾生相,眾生者,眾法相集而生,即內外心色,合成五陰幻報;(四)壽者相,壽者即壽命相續,一期不斷。合上四相,成一我相,我相為諸相根本。菩薩我相未離,妄心何自而降?妄心未降,即非實教離相菩薩;反顯度生離相,方能降心,堪稱實教菩薩*4

(一)       人眾壽皆自我開出。

(二)       有我相,便有對待之人相。

(三)       人不止一,為眾生相。

(四)       執我之見繼續不斷,即壽者相。

四相不外一個我相也。今開而說之者,明執我者,便有分別心;使知六識生於末那,有末那便有六識,不相離也;如此執我分別,乃凡夫通病,豈是菩薩,故曰即非。所以警誡發大心者至深切矣。

  我相:因我見生,我見以我相顯;一表一裏,從來不離。破我相即是破我見也。相有粗細,粗則著境,細則著心。後周亦言我相是約心言,即約識言。蓋八識為真如心變現之相,故唯識宗亦名相宗。

  四相即是一個我相。有我,即有對待之人相;對待者不止一人,即眾生相。我相在妄心中,念念繼續不忘,即壽者相。

菩薩茍見有眾生得度,自我度之,即有我相,從而四相俱起;有四相,即有分別心;有分別心,是凡夫,不是菩薩。

修行者,1.第一應撇開我字,發心為一切眾生,此即降伏我相。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眾生剛強,令他修行已不易,何況了生死。2.然皆不問,無論人與非人,皆度之成佛,亦本來是佛,此即降伏人相。3.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心中不起如何能度盡之念,此即降伏壽者相。4.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即降伏眾生相。何以要如是降伏,蓋發無上心者,要行菩薩行,普賢行;倘有四相,如何得稱菩薩?

  佛要修行人,從文字起觀照;不用觀照功夫,凡情不能轉,故學人須從此下手。今就此段經文,詳述觀照之方法:

觀是觀察(最初譯為思,是心中思惟)。禪宗不可用心意識參,是明明教人不用思;然又說不可墮入無思甲裏,復是要用思。所以如此者,以凡夫知見多,必須單刀直入,先將枝葉斬除也。宗下看話頭,要起疑情。如不思,疑情從何起。觀是思惟,然單是思惟不可,故又用照。照即宗下之看。如就文字起觀照,一離文字,歸到心上,然後能照住。照住時,說有思惟,卻無思惟。說無思惟,又非無思惟。此時心中自然開出智慧。如何是開?即是妄想停,而住於本覺也。

  般若有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文字指經文言。實相指人人本具之性言。佛說般若,即希望學人證此本具之性。如何能證?即應就文字起觀照。若不觀照,則文字自文字,不能消歸自性,不得受用。吾人讀誦金剛經,原期消歸自性。佛說是經亦為此。然則觀照之道理,觀照之方法,不可不知。不但般若要觀照,一切佛法,說到修持上,千萬法門,亦不外觀照。

學佛之三條件,曰戒、定、慧。無戒,則身口意三業,不得清淨,故戒是修學基礎,是獨立的。定慧二字,互相生起。就果上言,是定慧。就因上言,是止觀。止者止息妄念。觀者即觀照真心。因止能生定,因觀能生慧。此是分配言之。其實止觀功夫,祇有一個觀字,此兩者係一件事。止者,初下手時,要攝心一處,即古人所說之定。其實初下手者,夠不上說定,然定卻由此而生。久久則由定生慧。何則,蓋觀一種法門成就以後,智慧即發生,妄想即脫落。故有慧方能成就此定。又初下手攝心一處,必十分作意,方能攝得,可見此中有觀。故說來說去,祇有一觀字。所以般若不說止而說觀照也。

  觀照有多種方法,無方法則不能起觀照。方法雖各宗不同,而其指歸則一。如天台宗之空、假、中三觀。華嚴宗之四無礙觀,及法界觀。法相宗之五重唯識觀。密宗之道場觀,阿字觀。禪宗之看話頭。淨土宗之觀無量壽佛皆是。或云念佛不是觀。此語不然。須知即念即觀,若妄想紛歧,散心念佛,不得受用。必須口念佛號,心想彌陀,如在目前。如此念佛,則妄想無從起,即是觀。故用功莫要於修觀。

修觀是收掫意根。意根攝住,身口二業,亦攝在一處。故淨宗之心想佛,口唸佛,手持珠。密宗之心作觀,口念咒,手結印。可見無論如何用功,皆非作觀不可。教下之空、假、中三觀,四無礙觀,似乎觀法不同。然其理則一,不可不知。

  作觀方法,自唐以後,除禪宗外,各宗講此者漸少。惟禪宗則自古以來,說向上一著,且不許用心意識參。因此有創為其餘法門尚用思,惟禪宗不用思之說。並引經言不可以生滅心為本修因,以證實之。不知不許用心意識參云者,乃不許用凡情去卜度也。一用意識,即是凡情。以凡夫心情,推測佛說,決無是處。所以不許。古來又有說觀即照,照是照住。而古人對此,又有批評。以為如是照住,即是暗證。既不許用凡情卜度,照又是暗證。而觀之本義,又是思惟。因此學者乃無所適從。

  然則修觀究應如何下手耶?

古人說不用心意識參,是說學佛者最初發心,不可以生滅心為本修之因。如本經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也。至實際用功,則須用思惟。如本經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即是思惟。最初發無上菩提,是稱性起修。是謂不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至修行必用觀照,即是思惟。禪宗說不可用心意識參,是祖師苦心。其實仍要思惟;不思惟則不能起疑情。

觀即思惟。

照有二義:1.是照住,2.是照見。照見者,指功夫修成時言,如心經之照見五蘊皆空是也。照見,由照住而來;照住,由思惟而來,不思惟,即不能照住。不照住,則不能照見。思惟之久,心寄一處,即照住。此時許多妄念,暫時停止,不來打差。若打差即不能停也。人人現前一念,真心本具。祇因妄念打差,所以不覺。妄想一停,本有光明,自然發露,此即智慧。

1.觀照須觀吾人之心性,所謂消歸自性。惟有依照佛說去觀,即先就佛經之文字用功。佛說觀照方法,即不許吾人用凡情卜度。如此段經文,若以凡情卜度,而不用觀,即不能明瞭。如應如是降伏其心句,凡情度之。再想又有別種境界,又要除去之。想而又想,皆要不得。愈想愈進,久久如呆。妙處即在此呆字。古人云:須大死一番。死者,即死此妄心。如此用功,或半年,或一年,忽然開悟。倘佛經上無此說,仍是凡情卜度。如此則心中妄想,打斷不少。雖不即是消歸自性,而已消歸不少。故須多讀誦大乘經典。本經處處說讀誦受持,受持,即觀照也

  2.又觀所有一切眾生至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上文說降伏,此段何以不提降伏,是何意義。此是令吾人將心量擴至無量無邊之大。因眾生之大病根,即是心量狹小;因狹小,即執我。故佛令將此心放大,潛移默化,所謂大而化之。倘在尋常日用之間,時時如此觀照。將佛說心量放大,移到自己分上,即是除我見,去煩惱之妙法。

  3.又觀此段文字,其歸結在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一句。此是令吾人除我見,而並不直指我見,偏在對面眾生分上作觀。因凡夫執我,一刻不放鬆;若就我作觀,則不能得力,故從眾生方面觀,觀因緣聚合,當體即空;又眾生同體。如此觀照,則不知不覺,我執自然化去。此乃消歸自性之善巧方法。

4.又觀若卵生以至非有想非無想。可見一切眾生,無不有欲、色、識。此三者不轉移,則永遠輪迴三界之中。因知欲不可不斷,色相不可執著,情識必須轉移。如此觀照,則不知不覺,欲、色、識三者可去。

  5.又觀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眾生既若是之多,而如卵生之愚蠢,定性之難化,有想無想之貢高,如何能悉數滅度?然佛是無緣大慈,祇要與我接近總是要度。如此觀照,則自己忝為人類,上則尚未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下則比卵生濕生高明,應當學佛成佛,無上心自然能起,妄心自然能轉。

  6.又觀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一句,在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句下,可見得有一眾生未度,即我願無盡。如此觀佛語,理不離事,事不離理,是為理事雙融。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遣著空;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遣著有;兩邊皆遣,是雙遮。兩邊又同做,是雙照;是為遮照同時。此等修觀,即能證寂照同時之果。一切眾生皆滅度之,是大悲。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大智。是為悲智雙融,能得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之佛果。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修福;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修慧。是為福慧雙修,能證二足尊之果。

  金剛:二字即斷惑。惑不外見思,見思即我相。此經斷我相,正有極大作用。1.化除我見,即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2.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不起分別,即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3.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即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所以下文有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之語。豈不是成佛即在此一段經文耶!

  一切大乘經典,說發大乘心之人,未能自度,先要度人,此是大悲。然度人即是自度,此種道理,如觀照得了然,則佛法看似廣大無邊,實則親切有味;看似高深,本是平實。將此段經文,放在心中時時觀照,寄心一處,妄想即漸漸消除。即此數句,成佛已有餘矣。

  又觀此段經文,不說降伏,即是降伏。是要吾人發起此願,堅強其志,則我執我見,一切掃除,降伏即在內,自然受用。每日將此段文放在心中,受用無窮,所以須觀照。

陸﹑結 語

(略)

柒﹑參考文獻

1.    沈家楨  金剛經的研究

2.    江味農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

3.    倓虛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4.    圓瑛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5.    南懷瑾  金剛經說什麼

捌﹑附註

註一:「云何應住」和「應云何住」*1

沈家楨居士對此有如下之研究,特錄下供參:(江味農的結論是第一次問的時候是「應云何住」,第二次問的時候是「云何應住」

須菩提在讚嘆佛陀之後,依照《金剛經》流通本,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在這部經大約一半的地方,須菩提又提出了同樣的問題:「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為什麼在佛講了很多道理之後,須菩提還提出同樣的問題。經文經過了一千多年來的抄寫和印刷,在抄寫、印刷過程中,是不是有錯誤的可能?

後來讀玄奘大師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百七十七卷「能斷金剛分」,佛說般若經的第九會,相當於鳩摩羅什大師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我們現在讀的《金剛經》。玄奘大師對這一個問題的譯文是「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這裡他用了「應云何住?」就比「云何應住?」容易解釋得多,涵義也比較豐富。可是「能斷金剛分」大約在一半的地方,也有同樣問題的記錄,而玄奘大師的譯文也同樣是「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

唐朝咸通年間,鳩摩羅什大師譯的手抄《金剛經》影印本,其中在經初的第一次問題時,用的是「應云何住」,而第二次問時用的是「云何應住」。換句話說,須菩提第一次的問題是「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第二次的問題則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發現他對這個問題曾做了深刻的研究。他不但考據了古代的大德註解《金剛經》時所引用的經文,且根據敦煌石室唐人寫經,譬如石室秘寶中柳公權所寫的《金剛經》等,提出他的結論。

  他的結論是第一次問的時候是「應云何住」,第二次問的時候是「云何應住」;他並且說,不僅唐朝的抄本是這樣,明朝的刻本、宋初的《金剛經》版本也都是「應云何住」。一直到清朝初期的刻版(就是現在所謂的流通本),才改成「云何應住」。因此,他的結論是第一次問題中「云何應住」是錯誤的,應該是「應云何住」

我認為江居士的見解很正確,他這一番校訂工作很有價值。各位所讀的《金剛經》,大都是所謂的流通本。如果第一次的問題是「云何應住」的話,不妨在邊上加註「應云何住」,將來自己慢慢體會,再決定那一種譯文對你最能相契。

可是須菩提這兩次的問題究竟應該怎麼解釋呢?前後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要將這個搞清楚了,才明白這一個「應」字,若搬動了位置後,會使經文的意義有相當大的改變。

先將須菩提問題中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解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文的音譯,一般譯成無上正等正覺。而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所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發了成佛的心。而為什麼要成佛呢?就是為了普度眾生。這個發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就叫做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或者說發了無上菩提心。單單發了菩提心還是不夠的,我們應發無上菩提心。

須菩提在第一次問的時候,尚未深解義趣,這裡所謂的尚未深解義趣,就是說對應無所住的道理,還沒有徹底的明白,心中還執著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還執著有一個心可以發,這個心既然能夠發起,也會退失,因此他的問題是善男子、善女人,既發了無上菩提心的,應云何住?就是應該如何保住這個已發起的無上菩提心,使之不退失。

也有的大德,認為須菩提那時的境界已經不僅如此,他對空性的體驗已相當深了,在聲聞弟子中,解空第一。而且在這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中,也有對空性已經有相當體驗的,並且為未來有深厚根基的眾生著想,所以須菩提的問題,可以說是為了兩種不同程度的人而發:1.第一種可以說是為初發心的善男人、善女人,即是剛剛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人而請示世尊,這已發起的無上菩提心,應云何住?就是應如何保持,使之不退。2.另一種是為程度比較高的人而請示的,對那些發了無上菩提心之後,那個人人本具的空性真心應云何住?就是應該如何安住,使之不動搖。這兩種解釋,各有見地,並不衝突。我建議有興趣研究的朋友,不妨將這兩種解釋都放在心上。

1.須菩提認為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之所以會退失,真心之所以會動搖,都是妄想心活躍的關係,而妄想心控制了人的思想行動,所以他接下去問「云何降服其心」。這個「心」指的是妄心或妄想心。各位請注意,「應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的「應」是貫通上下兩句的,意思就是應云何住,應云何降伏其心。如果將「應」搬到云何之下,變成云何應住,就貫通不到下面的云何降伏其心了。所以須菩提第一次發問,是請佛陀對這批已發了無上菩提心的佛弟子們解釋,應該如何保持這個已發起的無上菩提心,使之不退失;應該如何使他們的真心安住而不動搖;及應該如何修行,使他們的妄想心能夠降服,使他們能夠了解並生起信心。

2.在須菩提第二次發問的時候,須菩提對「應無所住」,已深解義趣。所以他的問題是說:佛的弟子們都已經發了無上菩提之心,現在佛又教導應無所住,可是既有「發心」,那就是「住」,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是一種「法」。既然「應無所住」那又為什麼獨獨要住於發無上菩提之心呢?所以說:「云何應住?」須菩提第二次發問,實在比第一次的問題又深入了一層。是在問佛陀,如若發無上菩提心也不應該住,而應該降伏,那麼如何方能降伏呢?

佛在第二次佛解答時,說了一句:「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希望各位細心的體會這句經文的意義。

須菩提的兩次發問並不相同,因此第一次問題的「應」字不應移動。

註二:修止觀或可參考隋智顗之「小止觀」

(二)去我執生實相完

(下續3)

 

 所附相片三張,均攝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冬宮收藏之名畫。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nz&aid=347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