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研讀心得2-6
2009/09/27 09:52:15瀏覽616|回應0|推薦5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研讀心得2-6

Morgan  2002/03/01於紐西蘭南島佛光協會主持的金剛經研經會

(二)去我執生實相

伍﹑大乘正宗分第三

  *此中尤有要義,當更為言之*2

(一)     妄想根深,今初發覺,道力微薄,豈能敵之?且真心妄心,原是同體,起心動念,則全真成妄;心開念息,則全妄即真。又何必除。以此兩種原因,所謂除妄,假名曰除耳,實無可除。所謂降伏,乃善巧轉移,使之歸化,非敵對而除之。今令發離相心者,正是善巧方便,大而化之耳。

(二)     何故發大心便能化?須知凡夫心量狹隘,所以執我,愈執則愈隘。若發廣度無邊之心,久久觀純,不知不覺,執情消泯矣。

(三)     凡夫只知有我,若令就自身上以觀無我,必不能入。今令從對面向寬闊處觀無眾生,則心量既擴,一對照間,而我之亦為緣生,為本寂,便洞然易曉。此皆大而化之之善巧法門也。

(四)     見思惑之根本為我見。今以轉移默化之法,斷之於不自覺。真至堅至利之金剛也。

(五)     執我是末那識。有我,便有人、眾生、壽者等分別。分別是第六識。今一切不著,是轉六七識也。六七識轉,前五、第八皆隨轉而成智矣。此之謂般若波羅蜜。

(六)     度所有眾生成佛以遮空,實無眾生滅度以遮有,是為雙遮。雖廣度而實無,雖實無而廣度,是為雙照。觀遮照同時以為因,則得寂照同時之果也。

(七)     發廣度心,大悲也。觀實無理,大智也。悲智具足,又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之因也。

(八)     約上所說大悲邊言,即是修福;約大智邊言,即是修慧福慧雙修,又是成兩足尊之因。可知一切大乘法,盡在裏許。且皆是直趨寶所之法。故本經曰: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也。

(九)     未能度己,先欲度他,菩薩發心,所謂大悲也。今觀此科之義,始知度他即是度己。則大悲中便有大智,真善巧也。

(十)     此科是令發願。從來學人每苦大願發不起,可依上來(一)至(九)所說者觀之,悲智具足之大願,當油然生矣。

  又上科所言降伏,亦含有別義,蓋令發大願者當立志堅強,勿生怯弱,即此便是降伏其心矣。

  *此標示,正明,兩科中,示吾人修功處,極其親切,極其緊要。約言之,要義有八*2

  (一)空生先問住,次問降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答乃先降、次住。而答住中,復云應無所住。可見吾人用功,只要除妄:何以故?真心不現,全由妄障。妄不除盡,而曰安住如如之真,即此一念,依然是妄想也。況佛究竟證得,亦不住於涅槃。修因時何可言住耶。楞嚴云:因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又曰: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是知有住便有所,有所便有立。有所有立,便是大圓鏡中自著塵染,光明何能遍照?故曰:無明本,照性亡也。所以禪宗祖師云:但求息妄,莫更覓真。古德亦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此謂盡凡情,正是聖解。經亦有言,狂心不歇,歇即菩提。皆是說明用功只要降伏妄心之理。由此可悟掃除差別知見,乃徹首徹尾功夫,豈但下手方法而已。

  (二)降伏須得方便:若無方便,妄心愈熾。今寓降伏於發廣大之心。換言之,發廣大心,便是降伏。然則降伏者,乃大而化之之謂耳,無所謂降,而自然降,方便極矣。

  (三)降伏者,降伏妄心也:須知妄心從分別生,分別之本,在於著我。故今以廣大心降伏我人等四相,且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如此大慈大悲,則貪瞋二毒除矣。又雖度生,實無所度,無常見也(亦即不著有)。雖無所度,而度之不息,無斷見也(亦是不著空);不常不斷,具此妙慧,癡毒亦除矣。蓋一切凡夫我見重三毒深者,病根實由心量狹隘,須以廣大心治其病根,從根本上解決,諸病自然易除。

  (四)一切眾生,無始至今,從來不覺。所云不覺者,謂不覺知人、我分別皆由取相。離相會性,本是同體,豈有差別。以不知而著相,故愈著愈迷,迷即是癡。由是因我而立我所。貪瞋競起,造業無窮。更不了所謂我所者,莫非緣生之幻有。無論法(有)與非法(空),但有所取,便是不了。法、非法相,皆由性起。且以性融之,相本非相,有何我所?有何我、人?因其不了,以致業繫之苦,無由解脫。今以廣大心度生、不取,便是令離一切法、非法相,(即離空有二邊),會歸同體之性。若會於性,豈復更有我、人等差別之相,不是度他便是度己麼?善巧孰逾於此。

  (五)凡夫易為境轉者(境即我所),無他,著境故耳。即發心修行,亦不無所緣之境:譬如度生,即是大心行人所緣境也。既不能無所緣境(無境,即著空,亦即無從起修),又不能取著於境(取境,即著有),今故首以度而實無所度,令不著二邊,會歸中道,合乎性體的示入手之方,何等親切。

  (六)此中雖言降,未言住,而住意實已默寓於中:發大心者首宜度生,豈非明示安心之法乎。而度無所度,亦即示以應住而無所住。此彌勒偈頌,所以言利益深心住也。質言之,即是令住般若正智。所謂觀照般若,觀照空假,不離空假同時之中道第一義諦也。因眾生本有取著之病,故不明言,令不住相人自領耳。

  (七)今觀首言降伏,可見妄習之障不除,般若正智,云何能開?通常見地,每謂般若係談深理,甚至畏其偏空,修淨土者更不敢道。而學般若,又往往執理廢事,予人口實。且首言度生之事,可見歷事煆心,正般若入手處,安可事外談理。又空有二邊,皆不可著,豈偏空乎。此等處,務須加意審之。

  (八)此中降分別心,即是轉第六識。而降我相,即是轉第七識:須知眾生無始不覺,自性清淨心不顯,而現為識。識之作用最大者,惟第六第七,故當從此下手。此時全個是識,那有真心可住?此所以但言降伏,不言住也。所謂觀照般若之正智,亦仍是識。須知識之為物,原是自性所變現,用以分別執我,便成為,名之曰妄。若用以降伏分別我執,即是引歸正道,故名之曰正智。是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心正念,正以降伏紛紛的妄念。淨念與妄念大不同,妄念愈念則愈起,淨念則可以念念而至於無念。譬如用泥打水,水愈渾濁。用礬打水,水即清淨。若言直指向上,視彼宗下的直指向上,還要來得安穩,來得善巧。淨土法門,下手便是轉識成智,便是降伏,便是觀照般若的正智,便是即念離念,二邊不著。若能融會得這點道理,還有不加緊念佛的麼?還怕念佛不得力麼?

徵釋(徵,舉也。舉上文所言之義而釋明之,曰徵釋。即自問自答之意。):

下續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nz&aid=335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