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20 22:05:43瀏覽2524|回應0|推薦7 | |
論語述而篇-04 25-27章3-1 Morgan心得與整理 /2015 01 18 ◎7-25章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章旨】 此章【集解】疾世無明君也。*6 一、談兩子曰與章節 今本三段為一章,古本有分為三章者,於茲不論。 *1但據《毛詩賓之初筵正義》所引《論語》作:「聖人,吾不得而見之;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又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則古本又有分此章為兩章者。而從文義看似不為一時所言,類而記之。*4 雪公說*1: 今本一章三段,第二段「子曰」二字《集註》疑為衍文,竹氏《會箋》以為,記者兩揭「子曰」字,分明是各時語,後「子曰」非衍文。劉氏《正義》亦云,兩加「子曰」者,言非一時也。程樹德氏《集釋》,舉《毛詩•小雅•賓之初筵正義》,所引《論語》此章,以為自善人以下,古本別為一章。 *1 二、【釋義】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聖人者,(聖人、君子、善人、有恆者層次差異): (一) 何平叔《集解》曰:「疾世無明君也。」皇《疏》、朱注,皆不用此說。 *1 (二) [唐以前古注]皇疏:孔子歎世無賢聖也。言吾已不能見世有聖人,若得見有君子之行,則亦可矣,言世亦無此也。然君子之稱,上通聖人,下至片善。今此上云不見聖,下云得見君子,則知此之君子,賢人以下也。又引王弼云:此為聖人與君子異也。然德足君物,皆稱君子,亦有德者之通稱也。(按:當代考證者以為「君子」之原義君之子而已。)*4 何平叔指謂聖人、君子、善人,指當時天子諸侯而言。至皇侃不取此說,宋人因之。似不滯泥,義實不圓。程氏《集釋》引「善人為邦百年」之類,仍舉地位舊說。 *1 雪公亦以何氏之說為然。孔子嘗以子產於民惠,晏子於君忠,皆以兄事之。與子賤及仲弓皆稱君子。且曰:魯多君子,是當時未嘗不見君子、善人。自宜從何說為長。 *1 ○孔子就有無見過君子? (三)程氏《集釋》引善人為邦百年之類,主張仍當以地位言之。是也。至若君子,據《家語》辯政,孔子稱子產於民為惠主,晏子於君為忠臣,孔子皆以兄事之,此皆可稱為君子。又《公冶長篇》:「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是故孔子未嘗不見君子。此言不得而見之者,乃言當世天子諸侯皆非聖人、君子也。 *1 (四)邢《疏》:「君子謂行善無怠之君也。」「善人即君子也。」亡而為有四句,「以無為有,將虛作盈,內實窮約,而外為奢泰,行既如此,難可名之為有常(註:指有恆也,恆者為常義,如日出、日落,常而四時運行。)」 *1 (四)朱熹說*2: 聖人,神明不測之號。*2 聖人究竟是一個甚麼樣兒的境界呢?.....孔子說:「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說:「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公孫醜上篇第二章)。換句話說,聖人必是瞭解「大道」的智者,同時也必然是泛愛眾人的仁者。這正是雍也篇第二十八章所說的:「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孔子說:「這是連堯、舜都沒有完全做到的聖人境界!」*8 君子,才德出眾之名。*2 「君子」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含意,一是指有德的人,如禮記‧曲禮:「博聞彊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一是指有官位的人,如孟子‧滕文公上篇第三章:「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不過儒家的理想是「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離婁篇第一章)。所以有時「君子」又是既「有德」又「有位」的,事實上這也是儒家「求之不得」的理想。*8 【語譯】孔子說:「能博施濟眾的聖人,我是看不到的了!能夠看到一個有學問而在行為上又能遵守道德的人,也就可以了。」*8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 [朱子集注]「子曰」字疑衍文。*4 恆,常久之意。張子曰:「有恆者(註:有常也),不貳其心。善人者,志於仁而無惡。」*2*4 [唐以前古注]皇疏:此所言指賢人以下也。言世道流喪,吾複不得善人也。有恆,謂雖不能作善而守常不為惡者也。言爾時非唯無作片善者,亦無直置不為惡者,故亦不得見也。*4 關於聖人、君子、善人、有恆四者皇侃義疏開始即以個人品性作解。不過在孔子的語境中,此四者當是以地位而言。*4 〇 張敬夫曰:「聖人、君子以學言,善人、有恆者以質言。」 *6 〇 愚謂:有恆者之與聖人,高下固懸絕矣,然未有不自有恆而能至於聖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恆之義,其示人入德之門,可謂深切而著明矣。 *6 善人: 孔子對「善人」的解釋是:「雖不能遵循先聖先賢的行逕而行,但因為他的本質很好,也不會有惡行。不過也進不了聖人的境界。」(「不踐跡,亦不入於室。」先進篇第十九章)。*8 有恆: 「有恆」是進德修業最基本的條件,孔子說:「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子路篇第二十二章)。孟子說:「苟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滕文公上篇第三章)。有恒心的人,即使他的資質不怎麼樣,只要他能立志「取法乎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力爭上游」,雖然未能達到聖人、仁者的境界,至少也可以做到「僅得乎中」的程度。*8 從這一章書的內容看,我們當可感受到孔子對當時的「從政者」,也就是周天子、各國諸侯、以及卿大夫們的失望心情,已經到了「退而求其次」又「退而求其次」的莫可奈何的地步。*8 【語譯】:孔子說:「資質善良的人,雖然不能遵照古代聖賢為人處世的法則,但也不致於違反人倫的倒行逆施。現在我連這樣的人也看不到一個了!如果能夠看到一個『有恆』向善的人也就可以了。」*8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亡,讀為無。*2 約而為泰:有兩種解釋:*7 一,泰,奢侈、豪華。實際窮困,卻要表現豪華;*7 二,泰,安泰。內心困約而外表安泰。*7 總之,與亡而為有、虛而為盈一樣,都是虛偽矯飾的行為。*7三者皆虛誇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2 張敬夫曰:「聖人、君子以學言,善人、有恆者以質言。」愚謂有恆者之與聖人,高下固懸絕矣,然未有不自有恆而能至於聖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恆之義,其示人入德之門,可謂深切而著明矣。*2 [集解]孔曰:「難可名之為有常。」 *4 [唐以前古注]皇疏:此目不恒之人也。亡,無也。當時澆亂,人皆誇張,指無為有,說虛作贏,家貧約而外詐奢泰,皆與恒反,故云難乎有恆矣。*4 又引江熙云:言世人負情反實,逐波流遷,若隱無持系索,此有恆難也。*4 [朱子集注]三者皆虛誇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4。 ◎這一章關鍵在「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的理解。按照傳統的解釋,「人皆誇張,指無為有,說虛作贏,家貧約而外詐奢泰」(皇疏)、或者「三者皆虛誇之事」(朱注),如何成了「難乎有恆」呢?*4 李零提出另外一種看法:這三句話,一般解釋是,人是有虛榮的,兜裡明明沒錢,還跟人裝闊,所以挺不住。但是我的理解不太一樣,我認為,不能堅持做好事,更大難題是,人沒見過錢,打死了也要奔錢,從無到有,從虛到滿,從緊巴巴到大手大腳,這個發自本能的衝動,擋也擋不住,繞也繞不開。*4 李零的解釋提供了一條思路。這裡似乎可以這樣理解:「沒有的要擁有,虛虧的要盈滿,約束的想奢泰」*4 「亡」是沒有,沒有的想擁有;「虛」是少,「盈」是多,少的要變多;「約」是受到物質或者禮制的約束,「泰」是過度的物質滿足或者對於禮制的破壞。這幾句話應該理解為,一貧如洗的要變為有產者,從小有產者變為有產者,最後變為大有產者。當然,這僅僅是從財產的角度來說,不過加上禮,應該就接近於孔子的意思了。*4 如果這樣理解,那麼這裡說的是,受到物欲的牽引而行,就會喪失立場,此所謂「無恒」,而不僅僅是「虛誇」的意思。孔子說「富而可求」,強調的似乎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能因為富貴之欲而喪失了自己的立場。正如俗語所說:「板凳坐得十年冷。」然而十年之後名聲揚則已,若乎十年之後仍困窮,又如何?能否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才是孔子關心的核心吧!所以孔子反復說「不改其樂」、「樂在其中」。*4 針對這個問題,老子開出的藥方則是:「不見可欲使民無爭」。 *4 斯:就。*3;恒:指恒心。*3;約:窮困。*3;泰:這裡是奢侈的意思。*3 【語譯】 「現在在位的這些人,全都是些強不知以為知,以無為有;胸中空空而以為自己是經綸滿腹;毫無德行卻愛裝作君子樣兒;這種虛偽的造作行為,是無法持久的!」*8 孔子的這一番慨嘆,是說在上位的人都不能「正己而行」,所以才會造成天下大亂。正所謂:「上無明天子,下無賢方伯也。」*8 【全章譯文】 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善人,我是見不到了,能見到堅持不懈的人,就可以了。*7)「沒有卻裝作有(沒有卻要顯得富有*7),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奢侈富足(虛無卻要表現得豐盈,貧窮卻要硬充奢華) *7,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恒心(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保持好的品德)的。*3 *6 舊注,聖人、君子以學言,善人、有恆者以質言。有恆者與聖人相比,相差甚遠。但人如不能有恆,決不可能成聖。孔子期望得見有恆者,指出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等態度是不能有恆的重要原因。是告誡我們進德修養要從誠實有恆開始。*7 可與2·17章和7·27章參讀。*7 【評析】 對於春秋末期社會「禮崩樂壞」的狀況,孔子似乎感到一種絕望,因為他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難以找到他觀念中的「聖人」、「善人」,而那些「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的人卻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看到「君子」、「有恆者」,也就心滿意足了。*3 參考:蕅益大師說*5: 聖人祇是證得本亡本虛本約之理。有恆須是信得本亡本虛本約之理,就從此處下手,便可造到聖人地位。所謂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然後圓成果地修證也。亡,是真諦。虛,是俗諦。約,是中諦。依此而修,為三止三觀。證此妙理,成三德三身。*5 (下續) 參考文獻: 1. 《論 語 講 要》雪公 講述 ,徐醒民教授 敬記 2. 朱熹 朱子集註 3. http://rufodao.qq.com/a/20140324/008121.htm 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a6e930100wiua.html) 4-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7pj.html 5. 蕅益大師(http://www.minlun.org.tw/2pt/2pt-2-3/1-07.htm) 6. (http://www.cnculture.net/ebook/jing/sishu/lunyujizhu/07.html) 7.國際儒學網:http://www.buzzhand.com/post_180591.html 8. 趙之楚《二十一世紀的當家思想︰論語》http://www.haodoo.net/?M=ken&P=C8-25 9. http://www.cnculture.net/ebook/jing/sishu/lunyujizhu/07.html 10.王恩來 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看孔子的生態倫理意識http://cul.china.com.cn/guoxue/2012-06/18/content_5095215.htm 11. 白奚 從生態智慧到生態倫理 http://www.buddhistweb.org/2013/08/11254 12. http://sloflhw.blog.sohu.com/218195386.html 14.淨空法師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15. 惟覺大和尚 悲願同體,慈濟無緣開示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