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述而篇03七-22-24章 天生德,我無隱,四教
2014/12/29 13:18:38瀏覽2631|回應0|推薦11

 

 

論語述而篇-22-24章 天生德,我無隱,四教

2014 12 28  Morgan整理

二十二章  子曰: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壹、事情經過:

《史記》:「孔子過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桓魋(:音,ㄏㄨㄢˊ ㄊㄨㄟˊ魋,赤熊也)伐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速矣。』」孔子作此章語。*5

亦即,孔子到宋國,與諸弟子演禮大樹下。宋桓公的後代司馬向魋(宋司馬向魋,宋桓公之後,又稱桓魋*5)向是桓公之族,故亦稱桓魋桓魋、說文沒有此字,作「椎」,若寫此人名便作「魋」,若不是寫他的名,則可以作「椎」)。這個人不好,想要謀殺孔子。孔子在樹林不休息,與同學(:眾弟子)演禮,桓魋不以為然,派兵包圍,已拔其樹,學生們得到消息,告訴孔子該怎樣逃避,可是孔子卻滿不在乎(事實上在那種政治社會環境中,也無法逃避。孔子就有一種自信,像宗教家一樣堅定。*2)子路等人想和他(:指桓魋)爭,被孔子阻止,表示,這裡是他的地方(:地盤),我們走了就可以。弟子曰:可以速矣,變更衣服,即得脫險。孔子遂為是語。如史記云:孔子微服而過宋」,而且不急行。*1

【評析】*11

西元前492年,孔子從衛國去陳國時經過宋國。桓魋聽說以後,帶兵要去害孔子。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砍倒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孔子連忙在學生保護下,離開了宋國,在逃跑途中,他說了這句話。他認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賦予了他,所以桓魋對他是無可奈何的。*11

貳、釋義

一、「子曰:天生德於予,」

個人以為,本章以「」、「」為重點;而孔聖人之「處變不驚」、「隨機應變(權變)」,值得我們學習。

:天生的本德、性德,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又「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一如佛家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性德是天賦予的(: 同,三千多年前,釋迦如來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廓然澄清,契悟實相,說奇哉!奇哉!一切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必有用處,孔子說,我合於德,所謂「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是天要我如此做,桓魋對我沒什辦法*1 (:孔子順該時代「天命」,應其「天時」,一般人豈能奈何他?)

集解:「德於予者,謂我以也。合德天地,吉而無不利,故曰其如予何也*1 (可參見附錄有關「生」「授」之言論。)

孔子對學生們說,上天生下了我,把歷史、文化的責任放在我身上,桓魋怎敢,又怎能傷害於我?結果當然證明瞭桓魋無法把孔子怎樣。*2聖人處變,既知自有其德而無憂,然又微服以過。權變之道,陰陽不測,神而通之。非賢人以下可與知也。*1

天生德於予德由修養,然非具此天性(:天賦也),則修養無所施(:德【性】由天賦,需修始顯,需養而長明)。孔子具聖德,雖由修養,亦是天賦。不曰聖德由我,故曰天生。*5(: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皆具佛性。指其佛性-本性無差別,是「本具」,但需「修」而得始顯)

二、「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其如予何,上天命令吾行這個,魋對我沒辦法。*1

這種說法可靠嗎?*1

中庸云﹕「故大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大舜雖然家中窮,父母兄弟與他不好,但是大德者必如此。這對於不懂因果的人他不信。舜不死於稟,不死於井中,不是偶然之事。至於如何而不死,書上沒有記載,就不必偽造,妄作聰明。今日學佛者不信因果,遭難就以為佛不保佑。*1

「見聞覺知」就佛家而言,都是虛妄不實,不可憑據,要講究「真知灼見」。覺知也是虛妄分別,不知道的事不必多言,預言無根據不可靠,佛家講「真知灼見」。孔子微服換了衣服而過宋,若是今日的佛學家就說是神通,其實沒有親眼見到不必妄言。*1

其如予何:

猶云無奈我何。桓魋縱能殺孔子之身,不能奪孔子之德;德由天生,斯不專在我。桓魋之所惡於孔子,惡孔子之德耳。桓魋不自知其無奈此德何。既無奈於此德,又何奈於孔子。弟子欲孔子速行,孔子告之以此,然亦即微服而去,是避害未嘗不深。然避害雖深,其心亦未嘗不閒。此乃孔子知命之學之實見於行事處,學者其深玩之。*5

按:此章乃見聖人之處變,其不憂之仁,不惑之智,與不懼之勇。子貢所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蓋實有非言辭所能傳而達,知識所能求而得者。學者當與「文王既沒」章、「在陳絕糧」章參讀。*5

【白話試譯】*5

先生說:「天生下此德在我,桓魋能把我怎樣呀!」*5

 

【另類說法,如附錄:於予別解*12(看看別人不同的見解,也許更能確認自己的正確論點,又何妨?)

《論語·述而》載:「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此章對理解孔子思想十分重要,所以也受到歷代註家的重視。*12

如漢代包鹹注曰:「天生德者,謂授我以聖性,德合天地,吉無不利,故曰其如予何?*12

朱子《論語集注》曰:「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賦我以如是之德,則桓魋其奈我何?言必不能違天害己。*12

劉寶楠《論語正義》亦云:「《書·召誥》云:『今天其命哲。』是人之智愚皆天所生(:其實是自己累世因緣果報,方有賢智、愚昧之分,但其本性或佛性仍具足,一如所有人一般),夫子五十知天命,知己有德,為天所命,故此複言『天生德於予』也。」*12

受其影響,最近筆者(:指該文作者)也曾作過類似的解釋:「天生德」意味著「德」由天生,「於予」意味著「德」內在於我,與生俱來。因而,和老子的「德」一樣,孔子的「德」也是人的本性、本質,只不過二者之「德」的具體內容完全不同**12 (?)

  本章的關鍵是如何理解「生」、「德」二字*12

    讓我們先來看《史記·孔子世家》對相關背景的介紹:「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12

這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論語·子罕》的另一段記載:「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12

《論語》裡的這兩章都是孔子在周遊列國期間,顛沛流離,面臨著死亡威脅時發出的。一云「天生於予,桓魋其如予何」,一云「天之未喪斯也,匡人其如予何」,二語何其相似!所不同的是,一曰「文」,一曰「德」。*12

結合兩章的話語背景,我們可以判定,「文」和「德」是同類事物,且《論語》本身就曾出現過「文德」這個複合詞:「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季氏》)「文德」既然可「修」,則非我內在之屬性,而是外在於我者,故朱熹《論語集注》對《子罕》篇「文」字的解釋是:「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故所謂「與於斯文」,是說孔子通過修習掌握了周代的禮樂制度。*12

    《禮記·曲禮上》:「德謂善行。」*12

《廣韻·德韻》:「德」德行。道德正是孔子之「德」的含意,如《論語·為政》「道之以德」。*12

何晏《集解》引包鹹曰:「德,謂道德。」但是,「德」並不是某一種或幾種道德,而是各種道德範疇的總稱,正如《書·鹹有一德》「德無常師」。*12

蔡沉集傳所說:「德者,善之總稱。*12(: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

所以,《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子貢引孔子曰:「孝,之始也;弟,之序也;信,之厚也;忠,之正也。」作為道德範疇,「德」當然是外在的(:我不同意,因性德本具,只是迷染而不顯,需修去染而彰顯),是可「修」的,故孔子說「德之不修,···是吾憂也」(《論語·述而》)。我認為,「天生德於予」的「德」,仍然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的。 *12

    那麼,如何解釋「天生德於予」的「」呢?包咸、朱子和劉寶楠分別以「」、「」、「」釋「生」,用詞雖異,但意思是一樣的。然而,從上文的辨析看,「德」並非「智愚」之類的內在屬性,安能由天所「授」、所「賦」、所「命」?諸家必誤*12 (:此解真是另解,且是誤解)

   查古註有訓「生」為「成」之例*12:

如《文選·揚雄甘泉賦》「湧醴汩以生川」張銑注:「生」,成也*12

又如《禮記·樂記》「節,故祀天祭地」鄭玄注:「成物有功報焉。」*12

孔穎達疏:「獨云『成物』者,對則生、成有異;總而言之,生亦成也。」*12

即在《論語》本身,亦有此例。《論語·學而》:「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何晏注云:「本,基也。基立而後可大成。先能事父兄,然後仁道可大成。」*12

劉寶楠《論語正義》認為,何氏「訓生為成,此引申之義。」*12

    竊以為,「成」正是「天生德於予」的正解。「天生德於予」,謂「天成德於予」,即天使我修德有成,這和「與於斯文」是一致的。孔子自信地認為,他擔負著上天賦予的重振「文」、「德」於天下的神聖使命,所以他能夠「成德」和「與於斯文」,皆屬天意。現在壯志未酬,自然天不絕我,故在生死關頭,孔子泰然大吼「匡人其如予何」、「桓魋其如予何」,真神人也!*12

    值得一提的是,此處之「生德」,即上引《學而》篇之「道生」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二句,《說苑·建本》引為「孔子曰」。所以《論語》中有些文句雖出自弟子之口,而往往為《漢志》所謂「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此其例也。在早期儒家思想中,「道」在「人道」層面上,所指與「德」略同,皆道德之總稱。如果有區別的話,則前者重過程,後者重德目。*12

《中庸》云:「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這裡的「五達道」,重在強調君與臣、父與子等五種倫理關係之間的互動過程,而「三達德」則指「智、仁、勇」三種德目。在本質上,「德」、「道」一也,故曰「生德」即「道生」。 *12

 

二十三章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乎,吾無隱乎爾,吾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1

壹、背景

1.看來孔子弟子(二三子:諸弟子也)多疑,懼孔子留一手。(:猶示也,不全力以教。)

2.孔子聖道深遠,諸弟子學所不及,而有怨者恆言,孔子於己有所隱惜,故孔子今呼而問之曰:「汝等言我有所隱於汝乎」。*3

3.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幾及,故疑其有隱,而不知聖人作、止、語、默無非教也(:身教、言教,無非是教)故夫子以此言曉之。*4

4.程子曰:「聖人之道猶天然,門弟子親炙而冀及之,然後知其高且遠也。使誠以為不可及,則趨向之心不幾於怠乎?故聖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獨使資質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氣高邁者亦不敢躐易而進也。」*4

5.呂氏曰:「聖人體道無隱,與天象昭然,莫非至教。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4

事實是,孔子雖應天道,順天命,道深不可即,但孔子從行住坐臥、言行中,時時在教化、在引導諸門生,只是門生個人資質賢愚不同,各人能學到的有異,看看以下之論:

1.卓吾雲:和盤托出。方外史曰:正惟和盤托出二三子益不能知,如目連欲窮佛聲,應持欲見佛頂,何處用耳,何處著眼?*7

2.(補註) 讀華嚴經文殊菩薩淨行品,便知此義。菩薩於在家出家,行住坐臥,作止語默,乃至著衣飯食,盥洗便利,一切時間,念念不離眾生,願其消除障礙,成就菩提。故孔子曰: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今有大師。與我同行同住、同坐同臥、同視同聽、同言同動,無行不與。乃至永劫相隨,而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覓之不可得,是何也?心耶?佛耶?一耶?二耶?不可謂一,不可謂二也。*7

3.再看看佛經,如金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音其)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洗足已敷座而坐這些都是佛陀身教。

4.復看,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此更是身教,從身教中惟有能契印心性者(心性高者、修持優者),方可得之,豈可謂佛陀不身教、言教,而有所隱?( 這也算是禪宗公案。師:「釋迦拈花,迦葉微笑。參!」笑參:「拈花微笑猜花事,借物引悟隨機施;無心微笑笑誰知,心動緣果受囑之。」*8)

貳、釋義

一、「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孔子博學多能,弟子學不到,也聽不懂,所以認為孔子有秘密。*1

不但儒家沒有秘密,佛家也是如此,佛家雖有顯密二教,但是密也可以傳,能傳給人就不是秘密。*1

二三子以我為隱:二三子,指諸弟子*5

,匿義。諸弟子疑孔子或有所隱匿,未盡以教。*5

二、「吾無隱乎爾,」

無隱乎爾指二三子。*5

孔子言:我於諸君,無所隱匿。孔子直言無隱。今不從。*5

: 或云:乎爾,語助辭*5是虛字,語氣詞,不只是齊魯語,江南也是如此。「爾」,不是「汝」的意思,當「汝」字講,就呆板了。*1論語集釋:「任氏四書約旨,是虛字。若作實字指二三子,反侵無不與二三子意。」此解可從,爾字是語助詞。*1

吾無隱乎爾」者,孔子言語、行為、心意皆無隱藏。聖人之學明顯而無祕密。誠心求之可也。然而,求之不誠者,其不誠之心亦無隱藏。大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思之,思之。*1

修行過程中,修六度萬行是重要法門,主對治人的貪瞋癡三毒。其中布施度特強調「法佈施」,可得智慧,但在布施時除強調要「無相佈施」、「三輪體空」外,需絕對傾囊相授,絕不可能「吝法」,否則,仍會得「愚癡」果報。孔子為智者,為德者,為得道者,豈能不知之理?

雪公說:從前有一幅對聯﹕「聞木樨香乎,知遊魚樂也」。瞭解「吾無隱乎爾」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幅對聯出自禪宗公案(見下註),和尚說﹕「聞木樨香乎?」桂花沒有說話,但是人們都能聞得到桂花的香氣,這就是「無隱者也」。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平常人的行為也無可隱瞞,大家小心。*1

(: 聞木樨香乎?禪宗公案名。又作晦堂木犀香。係宋代太史黃庭堅參謁晦堂祖心禪師而悟道之因緣。晦堂以木樨之花香為緣,示黃庭堅佛法無有隱藏,使其了悟佛陀之大慈大悲及諸法實相(:禪宗禪師教導弟子,多以公案或棒、或喝方事,來引導、啟發自性或當下阻斷其根、塵、識聯結與相互作用,直達本性,而悟道):

五燈會元卷十七(卍續一三八三三六下):

(黃庭堅)「往依晦堂(晦堂禪師),乞指徑捷處

堂曰:『祇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論?』公擬對;

堂曰:『不是!不是!』公迷悶不已。

一日,侍堂山行次,時巖桂盛放,

堂曰:『聞木樨華香麼?』

公曰:『聞!』

堂曰:『吾無隱乎爾。』公釋然,即拜之。」)

白話解釋:

臨濟宗黃龍派的開山祖黃龍慧南、慧南傳晦堂禪師,其門下收了一個赫赫有名的文豪黃山谷道人,也就是宋太史公黃庭堅。

晦堂既是禪師,其引導、開示山谷的方法仍不脫離採用參公案方式,他的公案卻是應用了儒家孔子在《論語》中一句人人重要的文字。

論語述而篇內記述,孔子的弟子曾對孔子說:「老師的學問、道行那麼高深,我們怎麼學也趕不上。是不是老師對我們有所隱瞞、藏而不教,致我們都無法體悟、趕上老師您的德行?」孔子笑著對弟子們說:「吾無隱乎爾-我對你們並沒有什麼可隱瞞的啊,我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在言、行中,都毫不藏私的以言教、身教來教、引導你們呀!

一天,桂花飄香季節,晦堂禪師與黃山谷在山間散步時,晦堂一言不發,山谷也沒有問什麼。忽然一陣清幽的木樨(桂花)香飄來,晦堂便問:

「你聞到木樨香了麼?」

黃庭堅說:「聞到了。」

晦堂高興地看著這位俗家弟子,意味深長地說:你不是一直向我請教禪的奧義麼?那麼現在,吾無隱乎爾

黃庭堅頓時了悟,納頭便拜。

晦堂笑著說:「我只是引導你到『家』而已。

三、「吾無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集解:「包曰:二三子,謂諸弟子。聖人智廣道深,弟子學之不能及,以為有所隱匿。故解之也。我所為無不與爾共之者,是丘之心也。*1

孔子說,我沒有那一條的言、行,不與你們大家講的(:或公之於眾者),我教學生就是這樣子。*1

這等於說:諸位,你們以為我講學問,還會保留秘密(:留一手),不傳給你們?我絕對沒有絲毫隱瞞,所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你們作學問,為什麼都不懂呢?作學問容易犯一個毛病,都怕老師會留一手。尤其中國古代學武功的人,老師很可能會留一手。留一手,以防徒弟打老師。可是這一留,留到最後就都沒了。*2*6

:以身作則,我的一切行動,你們都沒有見到嗎?行指行動,這個解釋也可以,但是「行」其實就包含言行。*1

他註或以聖人獨提出一「行」字,蓋以躬行望二三子也。此解以行示教,固無不可,然聖人言教亦不可無。故行字中當含有言意。聖人之智愈廣博,而愈無處不在,道愈深微,而愈無時不顯,故不但無所隱秘,且所為者無不是指點二三子,故曰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1

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此重申上句意。孔子謂我平日無所行而不與二三子以共見。諸君所共見者,即丘其人。學於其人,其人具在,復何隱?*5

此處孔子特地提出一「行」字,可謂深切之教矣。蓋諸弟子疑孔子於言有隱。孔子嘗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又曰:「天何言哉?」、「予欲無言。」不知天雖無言,時行物生,天道已昭示在人,而更何隱?諸弟子不求之行而求之言,故孔子以「無行而不與」之道啟之。*5

本章孔子提醒學者勿儘在言語上求高遠,當從行事上求真實。有真實,始有高遠。而孔子之身與道合,行與學化其平日之一舉一動,篤實光輝,表裏一體,既非言辨思議所能盡,而言辨思議亦無以超其外。此孔子之學所以為聖學。孔子曰:「默而識之」,其義可思矣。*5

孔子說,我並沒有保留,我的學問很簡單,本身就是教材,表現在平時作人、處世、言行間。學問就在這裡面,告訴了你們,千萬不要只在書本上死念書。*6

換句話說,這一節書,顯示了孔子的教育法是在日常生活行為上,處處表達無遺(: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解;離世覓菩提,恰如尋兔角)不要有神秘感,不要有好奇心,他隨時隨地都在教學,學問就從生活經驗得來。書本上是求知識,求前人的經驗,和前人的見解與心得。但是要把這些知識、見解與心得用到自己身上,就要加以體驗了。所以他說「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沒有哪一次、哪一個地方不表現學問的道理。*2

孔子說,我並沒有保留,我的學問很簡單,本身就是教材,表現在平時作人、處世、言行間。學問就在這裡面,告訴了你們,千萬不要只在書本上死念書。*2

 

【白話試譯】*5

先生說:「諸位以為我對你們有所隱匿嗎?吾對諸位,沒有什麼隱匿呀!我那一行為不是和諸位在一起?那就是我了呀!」*5


 

二十四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壹、前言

提出來孔子的教育宗旨*2*6本章緊承上章,當合而參之:*5

孔子為教恆用此四事為首,故云:子以四教也。*3

李充曰:其典籍辭義謂之(謂先代之遺文*5);孝悌恭睦謂之(指德行)*3;為人臣則;與朋友交則(人之心性,為立行之本) *5為前言往行所萃,非博文,亦無以約禮。然則四教以行為主*5此四者教之所先也。故發其蒙,以積其德,以立其節,以全其終也。*3

雪公說:你們在這裡是學文章,還是學作人?吾沒有教你們文章,你們縱使文如王莽,詩如曹操,又有什麼用?你們在這裡全是為了學道,因為你們學佛的原故。吾三十年來說佛道,大家不進步,所以講人道。人身難得,人道成就了,才能成就佛道。你們學論語,雖然沒有做官,但是具有天爵,將來往生就可靠容易了,所以利益很大。吾這種講法外頭很難聽到,吾無隱乎爾*1

雪公復說:所以觀察今日,就可以知道將來的結果。若今日不變樣,如何能成功?若今日學了就變樣,後來的結果就可以知道了。你們的言行動作,半條也瞞不過人。若滿腹骯髒,佛會來接引嗎?佛的手都被污染了。*1

雪公又說:我們學論語不只是為了學文,對於文字今人領略不進去。文章即使學好了也沒用處,何況是學不好。*1

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釋義

,去聲。程子曰:「教人以學文脩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4

:心口身(:身口意三密相應)都包含在內。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孔子的身口意都擺出來了,處處顯示孔子的用意,只是人們不用心而已。*1

儒家說修養要「慎獨」,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聖人的言行動作高深,我們或許不知道,但是聖人惟恐自己的行為人們不知道。我們都是普通凡夫,凡夫知道凡夫(:仍需有智慧而自知),所什麼人或許不知道,但是佛菩薩是聖人,難道會不知道嗎?*1

此章或有錯簡,存疑可耳。

此章或許有錯簡,考證不明白,實在難講,集釋「餘論」中,有注說可以闕疑。但也有一種勉強的講法,較為合理。先儒或以四教與先進篇四科對照,謂文學,謂德行,指政事,是言語。勉從此解亦可。*1孔門有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教就是這四科就是文學,是德性,是政治,是言語。*1

皇疏:「李充曰:其典籍辭義謂之。孝悌恭睦謂之。為人臣則。與朋友交則。此四者之所先也。故以發其蒙,以積其德,以立其節,以全其終也。」*1

王伯厚困學紀聞,四教為先,自博而約,四科以為後,自本而末。*1

陳天祥四書辨疑:「為所行諸善總稱,特行中之兩事,存忠信便是修行,修則存忠信在其中矣。王滹南曰:夫文之與行固為二物,至於忠信特行中之兩端耳,又何別為二教乎。」*1

 【解讀】*8

 (1)文:文化典籍。(2)行:德行修養。(3)忠:做事盡心。(4)信:做人誠實。 【翻譯】 孔子教學有四個重點:文化典籍、德行修養、做事盡心、做人誠實。*9

         這一章解讀歷來爭議較大。主要有四種觀點:一是可能存在錯簡。有注者認為,文、行、忠、信並非並列關係,應是錯簡所致。文指文化知識,是學習的內容,行是德行修為,是行為的落實,任何教育不外乎學習、實踐這兩個環節,而忠與信,是德行修養的兩個方面,既需要學習以明理,又需要實踐以落實,從屬於文和行,並列在一切不合邏輯。二是突出強調忠信。孔子所教是文、行,其他所有德行都在其中,但因忠信之德最為重要,所以單獨提出以示強調。三是四教就是四科。《先進》篇記載了孔子教學的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本章的文即是文學,行即是德行,忠為盡心竭力代表政事,信是言而有信代表言語,四教就是四科,說法不同而已。四是四教內容有三。所謂四教,其實可分為三個方面:文指書本知識,行指社會實踐,忠信指道德修養。以上注解可從不同角度作為理解參考。 *9

        章句文本及如何譯注可以討論,但無論怎樣解讀,既要學好知識,又要加強修養,更要知行合一,都是本章給我們的最大啟示*9

論語先進篇:「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子遊、子夏。』」孔子此言,乃在周遊列國歸魯之後,追憶當初厄於陳、蔡之間,門下弟子與共患難,所發感歎。*10

孔子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受業弟子多達三千人,身通六藝者七十,而其率眾弟子周遊列國、受厄於陳蔡,實為一生從事教育事業的最盛時。所以上孔子之言,雖屬感歎,也不可全視為感歎而已。*10

德行等四科,必孔門教事之四大實質內容,而顏淵等十人也正是孔門龍象,除曾子、有子因故不在外,這一名單似已代表了孔門高弟。此即後世所謂的四科十哲。*10

四科之教,德行為本通於其他三科,故以之居首。言語指使命應對,外交辭令,在當時列國紛爭的情況下,特為重要,故居次。再次事,再次學,可見孔子之言,出於慎重。*10

至於以顏淵等列入德行一科,以子貢等列入言語一科,以冉有、子夏等分別列入政事及文學科,並非如今日之科學專攻,各止於其所學,實則上列諸弟子均為通學,只是偏於某一科罷了。*10

 

孔子教育的宗旨是這四項*2:

()第一:包括了知識、文章,廣義的文章。*2

文章的文采、字句和條理,章是連起來的一大篇文理。狹義的是指文字作品叫文章,這是後世觀念。在春秋戰國時候,文應該是廣義的文章,包括了一切知識及文學。*2

()第二

文章好,知識好,充其量變成文人。學者們要注意,古人早就有文人多無行的說法。所謂文人多半無行,就是說,知識多了,正理、歪理,條條有理,因此凡事滿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風流大不拘*2

還有,往往文章寫得好的人,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功業。看中國三千年來文學史,文學造詣高、詩辭歌賦都行的人,在事業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之處。以詩人來說,社甫、李白等在其他方面,沒什麼大成就。在功業上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文學是好的。不過像唐代幾個皇帝,文章詩詞都非常好,尤其唐太宗詩作得非常好,不過他不肯作,書法也好。所以唐代文學好,是帝王們提倡的。宋朝的儒家,理學講得好,推其原因,也是受宋太祖的影響。*2

趙匡胤本身就內行,所以說轉移社會風氣在於一二人者,但不是你我一二人。這從歷史上可以得到很多證明。但有功業的人,他的豐功偉業又往往蓋住了文學上的才氣。所以孔子四教中的,也不是單指普通的操行,而是指一生事業的成果。*2

()然後講到第三的 *2

不是唐宋以後所講的忠於某一個人的意思。孔子講的,是對國家、社會、父母、朋友,任何一人、一事,答應了的話,就貫徹到底,永遠不渝的誠心;對一事一物無不盡心者謂之

()第四

就是有信義。這是孔子教育的四個重點,不能夠分開的。如果說他是分科了,那就是笑話。*2

這句話講得很沉痛,我們只好相對苦笑。是嘛!小學畢業以後考中學,考進了中學,小學所學的沒用了,丟了;中學畢業考高中,考進了高中,初中學的沒用了,又丟了;高中畢業考大學;高中所學的又沒有用了,當然也丟了;等考取留學又丟了大學的;留學回來,參加公務員考試;當了公務員,還有升等考試。三年一大考,兩年一小考。是嘛!我們的教育就成了考試。其實,考過了又不算數。清代有人對考試的評語是:銷磨一代英雄氣,官樣文章殿體書。現代科學八股的考試方法更可怕,將來很可能要變成銷磨一代精神氣,電腦規程機械書。(我們一邊聽,一邊搖頭嘆息。)

告訴學生,這是有問題的,只要注意將來如何應付考試就好了。這就是教育!怎麼辦呢?*2

現在我們講到孔子教育的宗旨,就是文、行、忠、信。過去向德行的路上走,對於學生知識、學問的成就,還是第二步的要求。既然受過教育,至少第一步要打好品德的基礎。幾千年來,我們中國人的道德為什麼如此敦厚呢?就是德行教育的結果。所以文、行、忠、信並不是四科,以現代觀念勉強來解釋,應該是他的教育中心。文包括了文學,乃至一切學問的完成。行,狹義的是行為、品德;廣義的是事業的成果。忠、信,是內心的修養,是人格的造就。*2

【白話試譯】*5

先生以四項教人。一是典籍遺文,二是道德行事,三和四是我心之忠與信。*5

 

參考文獻:

1.李雪廬居士 雪廬老人專輯-論語篇《論語講要》&《論語講記》(http://www.minlun.org.tw/1pt/1pt-4-2/00.htm)

2. 論語別裁(讀書網: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150/1037299.html)

3.論語集解義疏(http://www.minlun.org.tw/2pt/2pt-2-1/0.htm)

4. 四書章句集注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ctext.org/si-shu-zhang-ju-ji-zhu/shu-er-di-qi/zh)

5. 錢穆 國學導航論語新解(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lyxj/008.htm)

6. 南懷瑾老師 論語別裁(http://www.shixiu.net/nanshi/zhuzuo/lybc/4195.html)

7. 藕益大師 四書藕益解

8. http://www.teazen.com.tw/zen4.02.htm

9. 道法自然 copyBookmark http://blog.e23.cn/?1256981

10.中華百科全書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philosophy.asp?id=1354

11. http://rufodao.qq.com/a/20140318/009399.htm

12. 郭沂 天生德于予別解 http://daodecn.bjypc.edu.cn/Art/Show.asp?id=597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nz&aid=1988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