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述而篇02-怪力亂神,三人行必有我師
2014/12/05 16:50:50瀏覽2551|回應0|推薦8

 

論語述而篇-怪力亂神,三人行必有我師

20141130  Morgan整理

第二十一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

壹、時空背景

春秋時候,西周以來的建立的一系列古法、禮儀都被打破,導致整個華夏大地均陷入長時間的戰亂。

在那些想參與爭霸的諸侯當中,很多人為了證明天子君權的旁落,為了證明自己的霸業,經常搞出些異之事,並崇尚武爭霸,且許多諸侯國中,出現大量的叛、爭權奪利之事件;故,其時諸侯們也不再崇尚禮儀,而是對鬼之事非常感興趣,被稱為「禮崩樂壞,瓦釜雷鳴」時期。*4

面對這些亂象,孔子一直以來,均都是嗤之以鼻的,因孔子他一直都推崇「仁德」,希望能恢復古法,因此他: *4

1.從來不談論怪異的事;

2.從來不給諸侯推薦武力爭霸的政策;                    

3.從來不參與叛亂,也不讓弟子們參與叛亂;

4.更從來都是「敬鬼神而遠之」,推崇姜尚伐紂時踩踏龜甲不信鬼神的做法。*4

貳、子不語:怪、力、亂、神釋義

一、「子不語」

()、語與言有分別: 1

1. 者對語;是兩人對話。1

2. 者自言;是自己要說,自己發言。1

二、怪、力、亂、神

()、何謂怪力亂神?

集解》(:三國 何晏 <論語注疏解經>序》:今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有不安者,頗為改易,名曰《論語集解》-百度):「王肅: 1

,怪異也。1奇怪的事1(怪,怪異也。謂妖孽之事也。舊云,如山啼鬼哭之類也。)

,謂若(ㄠヽ通傲字)盪舟,烏獲舉千鈞之屬也。1,超出平常的氣力,如羿善射,奡盪舟1(力,謂多力也,奡多力:能陸地推舟也,盪推也。若烏獲舉千鈞之屬也;烏獲古時健兒也,三十斤曰鈞,烏獲能舉三萬斤重也。)

,謂臣弒君,子弒父也。1今殺員警1(亂,謂臣子弑害君父之事也,惡逆爲亂甚者也。);當該也可指目前,國內藍綠抗爭、惡鬥;是非不分;民眾企求均貧而非均富」;奸商炫富大賺黑心毒油害全民致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等等亂象。

,謂鬼神之事也。1 如早期台灣每逢選舉,或涉及難了斷之事時,都是一造、或兩造到寺廟、神明前「斬雞頭」,發誓自己清白(可憐哦,無辜的一隻公雞,神明有靈,其慈悲心腸,或可謂「慘不忍睹」,何能證明當事者清白?);而目前仍有神棍假藉宗教或神意,咨意騙財、騙色,衍生出許許多多社會問題。

此神,該非指正神。

 

()孔子為何不說?

1.(王肅曰:)(1)無益於教化也,或(2)所不忍言也1

2.皇《疏》:「(1)或無益於教化,解不言怪力神三事。(2)或所不忍言,解不言事也。」1

又子路曾問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是不言也。

故,此四事言之無益於教訓,故孔子語不及之也。

《論語集注》朱子解釋:1.異、勇、悖之事,非理之正,固聖人所不語。2.鬼神,造化之跡,雖非不正,然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輕以語人也。

今人李澤厚也說:怪異、鬼神,難以明白,無可談也,故不談暴力、戰亂非正常好事,不足談也,也不談。(《論語今讀》)

()孔子真沒言()?其實孔子也言鬼神(只是不語):

孔子著作,非不亂事等,如臣弒其君,子弒其父,《易文言》,《春秋》皆有之1:

或有人問說:《易文言》孔子所作,云臣殺君子殺父,竝亂事。而云孔子不之何也?

答曰:發端曰言,答述曰語;此雲不語,謂不誦答非云不言也或通雲:怪力是一事,亂神是一事,都不言比二事也。故李充曰:1.不由理,斯怪力也;2.不由正,斯亂神也。怪力亂神有興於邪,無益於教,故不言也。

1.不語者,設有人問此等事,孔子不為解釋,免其習為惡事也1

2.或亦有語者,如氏《正義》所引《書傳》言,夫子辨木石水土諸怪,及防風氏骨節專車之屬,皆是因人之問而答之。然此所答,當為研究博物而然1

孔子並不是從來不說怪力亂神,論語當中孔子就有說過,但是要是有人來問時,孔子不為他解釋,不跟他辯論,但是自己可以發議論說說。何以故?因為有人來問而答復,就容易會錯意,這樣便生毛病了(故不語)1

()孔子也言鬼神:

孔子曰:「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第六》)按照中庸的做人標準來要求自己,就可以達到有德了。3

孔子還說了:「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禮記﹒中庸》也就是說,要達到有德,就要處理協調好和天、人、地的關係,敬鬼、事神、禮人3

可能有還是有人會反駁:孔子是不信鬼神的,根據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論語﹒述而第七》)和「敬鬼神而」。3 有學者丹陽指出正確句讀應該是「子不語怪力、亂神」,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那些狐黃白柳和跳大神的,這一點看看《禮記》就足夠明白了。3

就「敬鬼神而」這句話的關鍵在於「」字,這個遠字是祭祀的意思,同樣意思的還有一句話,曾子曰:「慎終追,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第一》)就是說喪禮和祭祀要嚴肅而且隆重。所以「敬鬼神而遠之」的意思是對鬼神的敬意要用祭禮(祭祀)來表達。而且,這個「鬼」是先人靈魂的意思,並不是那些個亂七八糟的鬼魂。祭是一種禮節,就像過去的人互相見面了作個揖完全是一回事,只不過是對鬼神的方式跟對人的方式不同罷了。3

孔子不是還說了嗎?「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跑到別人家的祠堂裡磕頭作揖,準是拍馬屁攀高枝去了 (丹陽)3

綜觀,清朝以上,除了佛、道兩教以外,其餘的都是秘密結社不能公開的宗教,而儒家並不是宗教。這些不能公開的宗教,講的都是。現今佛家講神通,可以離地三尺,可以放金光,以為自焚便能成道,誤以為自殺就可以證果1

同時,古人隱惡揚善,就是為了防微杜漸的意思1

這四條,都會亂國,孔子講究隱惡揚善,所以不語。隱惡揚善,不只是愛護做惡的一人,而是愛護大家,恐怕人們互相學,學壞了,所以從前監獄中不許看報,以免交換惡知識。可以參考(集解)的防微杜漸1

()到底有無鬼神? 佛與神仙有何不同請看看十法界: 8

孔子只說,不「語」「怪、力、亂、神」,但並沒否定神之存在,台灣民俗的信仰極多,最盛名的是每年「媽祖繞境」;所謂的神,當指仙佛,佛菩薩;但台灣民眾不只信正神,也拜陰神;甚至石頭公、大樹公或有恩的寵物。

而佛家有十法界的說法,把神、仙、佛,有一完整說明。

十法界分為四聖與六凡7

四聖,是指佛、菩薩、緣覺、聲聞四種聖者的果位,乃聖者之悟界;7

六凡,則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及地獄等六界,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輪迴的世界。7

【四聖】

  佛、菩薩、緣覺、聲聞,已證解脫聖果,永離生死,不復往返六道,是出世間的四種聖人。7

1.
  佛是世、出世間,最究竟圓滿的聖者,度眾功行圓滿,達到自覺、覺他、覺滿,能夠利益一切眾生,是出世聖人中最高的境界。7

2.菩薩
  為「菩提薩埵」之簡稱,意為「覺有情」,謂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菩薩發大慈悲心,除了轉化自己的煩惱,並廣修六度萬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漸圓滿一切功德。7

3.緣覺
  又稱「辟支佛」,分為二種:一種是生於佛世,聞佛說十二因緣,修證成道,稱為「緣覺」;另一種是生於無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觀自心、外境的變遷而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證到緣覺果,稱為「獨覺」。7

4.聲聞
  聲聞修習四諦法(:苦集滅道)而得證聖果。聲聞極果為阿羅漢,羅漢含有三義:一、殺賊義,謂殺盡煩惱賊。二、應供義,謂已斷盡三界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養。三、不生義,謂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六凡】

  一切眾生,沉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內,由其所造作之罪業不同,因而輪迴六道當中。六道有善惡之別,天、人、阿修羅屬於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屬於三惡道,亦稱三塗,即血塗、刀塗、火塗。7

1.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修十善所感,所謂十善即身不造殺、盜、淫;口不言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不行貪、瞋、癡。

修十善,又修四禪八定,將來所感的果報,即是在色界天和無色界天7

2.
  受持五戒,來世得生為人。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若受上品五戒,則大富大貴,若只持少分戒,雖得人身,卻感貧窮或六根不具的果報。由於每一個人戒行持守不同,因此將來所得的果報就有貧富、壽夭、智愚、美醜、高矮……等不同。7

3.阿修羅
  過去生修下品十善,但因其持戒、修福,做種種善事時,心存瞋恚、傲慢等惡念,有天人之,無天人之,遂感修羅的果報。7

4.畜生
  眾生因貪欲癡想心,造作下品十惡,而感畜生的果報。畜生道常為他所宰殺,或彼此弱肉強食,互相殘害,故又稱為「血塗」。7

5.餓鬼
  若慳貪不捨不知佈施、修福,不明白因果,不遵守戒律,多行惡事,造諸惡業,則感餓鬼的果報。餓鬼道又有勝劣之別,有福者為神,無福者常在飢餓當中,經常受刀杖驅逼之苦,稱為「刀塗」。7

6.地獄
  六道當中,地獄道最苦。凡造五逆、十惡、謗法破戒,皆招感地獄果報。在地獄當中,隨個人業力所感,苦報與壽命各不相同。地獄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地獄道眾生常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故稱為「火塗」。7(:地藏經內有詳述)

  以修道而言,天道耽於遊樂,修羅道雖有天之福卻瞋心重,三惡道多苦難、多愚癡,故此五道皆難修行;惟有人道,苦樂參半,智慧較高,最適宜修道。7(:人身難得今已得,修道需即時)

【結論】

  十法界不離吾人當前這一念心,悟者為聖,迷者為凡,所謂「三點似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每起一念,即落一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若能時時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從善如流,依聖者之路,從因上努力,人生必定愈來愈光明,終而超凡入聖,果證菩提。7

() 清袁枚著《子不語》、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等談鬼神

這四(怪力亂神)樣東西,是孔子所不喜歡多講,很少討論的事。

但乾隆時代有名的才子袁枚,著了一本《子不語》的筆記小說,專門講神鬼等等奇怪的事。因為孔子不講而他要講,所以書名《子不語》。

其他如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康熙時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再加上王漁洋的《池北偶談》,都是清初幾個大名士、大才子的作品,充滿怪、力、亂、神的故事。就如現在,大家喜歡講鬼故事是一樣的。

 

第二十一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壹、何以三人行,必有我師?具體作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

甲、雪公說1

一、《集解》何晏注:「言我三人,本。擇善從之;不善改之。故無常師1

何謂無常師:疏》:「我彼之,而彼之;彼亦師我之長,而改我之短。既更相師法,故雲無常師也。1

二、氏《正義》,注似以「行」為言行之行,三人之言行本無賢愚,其有善不善者,皆隨事所見,擇善而從之改之,非謂一人善,一人不善也1

此章各注以氏之解何晏《集解》為可從,陳天祥《四書辨疑》亦從此說。不求備於一人也。《疏》「改彼之短。」只可施於深交。如交不深者不能改也1

「三人」,有注解說,三人包括本人在內。除了我之外,另外還有二人。若三人的行為都相同,固然是好,假使一個好一個壞,也還可以學習。1

具體作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雪公說:(有三種說法)

1. 第一種(普通)的說法:善人、不善的人,二者都是我的老師。學其中善者的行為,或是改去其中不善者的行為,都是就改正自己的身行來解釋。1

2.第二種說法:人當中,那位善者我們隨著他學,不善者我們去改正人。若夠得上交情才能改正,交淺不可言深,所以這種說法不能採取。1

3.第三種說法:只就一個人的善、不善說。一個人他有善好的行為,我們就選擇順從學他,至於他的不善言行就不要學。人不會是全好,也不會全不好。這個說法最好,人不是聖人,誰能無過?人有善行,就學他的善。1

()、淨空法師說2:

論語》裏面,「三人行必有我」。三人是什麼?自己一,一善人,一個惡人,叫三人行。除自己之外,那兩個是老什麼?2

1. 善人啟發我,他的善心、善行我有有?有,好,永保持,發揚光大;有,要心,要向他學習2

2. 個惡人也我做示,他的起心念、言造作我有有?有改之,無則嘉勉。2

他是我的善知,他是佛菩,哪在自己。善心善行不出是自己的行改不過來,是自己的。所以用善來學佛,有一不成佛,個個一生中都上菩提。有什麼秘,就是三人行必有我。佛教到中國來之前,中國這些老祖宗、古聖先知道。如一切功德藏,你成佛了就統統現前,佛果功德。2

丙、其他家說法

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此明人生處世則宜更相進益。雖三人同行。必推勝而引劣。故必有師也。

(1) 有勝者則諮受自益。故云擇善而從之也。

(2) 有劣者則以善引之。故云其不善者而改之。

然善與不善。即就一人上為語也。人不圓足。故取善改惡。亦更相師改之義也。

故王朗曰:于時道消俗薄。鮮能宗賢尚勝。故託斯言以厲之。夫三人之行。猶或有師。況四海之內。何求而不應哉?縱能尚賢而或滯於一方者。又未盡善也。故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其實孔子這句話,還是打了折扣,應該說各個都是自己的老師。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師,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師。因為看到他笨、他壞,自己就會反省:不要這樣笨,不要這樣壞。所以他們都是我的老師,足以借鏡反省。

孔子這句話同時說明瞭研究學問,不光是在死的書本上下功夫,還要在社會上觀察:別人對的要學習,不對的要反省。這句話聽起來很平常,都懂得這個道理很對,應該這樣做。若說在人群社會中,真發現了別人的長處,而自己能從內心、從根性裏發出改善、學習的意念,是很不容易作到的。

(談共修、聽道、聽經說法、略)

宣化上人說:孔子說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由這幾句話,我們知道孔老夫子不但是一位空前絕後好學的學者,也是空前絕後的大教育家,又是空前絕後的一個大政治家。我們也可知道,孔老夫子一生是謙德不遑,什麼時候都不自滿,不貢高我慢。*4  

為什麼這樣說?*4

就因為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有兩個師父,一個師父就是我要效法的師父,一個師父就是我不要效法的師父。1.也就是擇善而從,對方若有長處,我就要跟他學習;2.若有短處,我就要改過,不要照著他那樣學。就是善者可以做我們的法,我們要效法他;不善者做我們的戒,我們要以他為戒師。所以我們今天,若能用這個理論作為我們做人的座右銘,則無入而不自得焉。那麼孔子這位古人是有這樣謙讓的德行,所以後人尊他為聖人,是有其道理的。*4   

又有人說︰「眾人是我師」,說大家都是我的師父。「我是眾人師」,我也是一般人的師父。就是大家都是我的教授,我也是大家的教授,這互相學習,互相切磋琢磨,所以說我是眾人師。「時常師自己」,自己時常又要以自己為師,要把每一天所行所作,做一個簡短的檢討,看看我今天所行所作是否有當?是不是都合道理?是不是有不合道理的地方?所以自己常常反省。因為這個,所以曾子才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4

《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指現實社會中,男女老少、善人惡人、順境逆境。孔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就是指善人、惡人、自己。遇見善人,學習他的長處;遇見惡人,反躬自省,有則改之。菩提道上就只有我一個人,別人統統是老師、善友,一個從正面教我,一個從反面教我,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成就自己的道業,同時又能普利眾生。*5

五十三參意思就是我們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你所看的一切人事物,全是諸佛如來示現的。善財童子就是這麼成就的,文殊菩薩就是這樣教他的。*5

你看到每個人,他行善,是佛菩薩做樣子給你看,你看會了,學他;*5

他造不善,佛菩薩做給你看,這個你知道不善,不能學他,你不就全得利益了嗎?*5

善人是佛菩薩,不善人也是佛菩薩,就好像唱戲一樣,有人唱正面的,有人唱反面的,都是最好的演員,演得那麼逼真。真正會聽戲的、會看戲的,他得利益了,他受教育。*5

《論語》裡面講,孔子講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個三人是什麼?就是自己一個,這個社會上兩種人,一個善人、一個惡人,講整個社會。*5

善人教我,惡人也在教我,這是正面教材,那是負面教材,哪個不是善知識?哪個不是老師?哪個不是父母?哪個不是佛菩薩?全都是!我們輕視這個人,批評這個人,不可以的,連怠慢都不可以,為什麼?禮敬諸佛。你看經典懺儀,「一心頂禮,一心恭敬」,這是性德的流露,真心的流露,不是妄心,妄心裡頭有分別執著,真心裡頭沒有。*5

孔老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這三個人行,是必定有我的老師。其實三個人行必定是我的老師,不是必定有。*6

他這個三個人實際上不是指三個人,所以這個有三種行為,有一種好的,一種壞的,一種不好不壞1.好的,善者而從之,好,你就跟著他,當你的教授;2.不善,你看見他不善,我可不要不善,我來改。*6

佛法更精彩,佛法真正超越的地方,這個壞人,不但是你不要跟他去做,所以說善人是師,惡人是自己的資。好的話他教你,你跟著他,壞人的話正好在這個上面把好人、師長教你的道理去運用,增長你的功德,那不是三個人必定都是老師嗎?如果你們不能夠把握住這一點的話,根本不能學佛。*6

孔老夫子的這段話,用在佛法上可以再加深一點,三人行必是我師,為什麼必定呢?

這三人所指為何?不是說只有三個人,而是一個是好的,一個是壞的,一個是不好不壞的,

1.看見壞的人說喔!你看他走的不好,走出這麼多毛病來,是我最好的榜樣,告訴我,你不要走錯喔!看見他自己策勵如果你能夠避免了,他豈不是一個最好的警策者,讓你不跌跟鬥啊!對嘛!看見前面這個人,一下跌的半死不活,你就不會跌下去了,如果你從這個地方去看的話就對,可是這個形相,我們自己是不是能夠體會,看得到呢?看不到!還要佛告訴我們,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以後,然後我們回過頭來一看才能瞭解,而所以能瞭解,還是靠三寶安住世間。

有一次經過高速公路,上面車子很多,正好有一部車,滿載了待宰之豬,白白胖胖的長的,很肥超車而過,旁邊有個人告訴我,哎呀,「善知識」,我聽了以後當時楞了一下!後來一想一點都沒錯,平常我們覺得善知識是佛才是,菩薩才是,至少羅漢、聲聞,至少法師才是,怎麼『豬』是我們的善知識?假定不懂佛法的話,不會覺得牠是善知識,懂得佛法了祂是善知識,啊!一看,不要馬虎不要懶惰啊!豬並沒有做什麼壞事,但是牠就是好吃懶作,覺得眼前佔一點便宜,牠不會想傷人的,豬本身不會像其他的動物會侵犯你,可是牠使用的超過應得的,將來還報時就是照這一個,這不是我們的善知識嗎?

 

貳、如何分辨善與不善

這需靠智慧心,智慧從何而來?

人人皆具有如來、光光明明的本性,均具有澄然「妙智慧」:

一、佛陀在菩提樹下,夜觀明星而悟道後說:奇哉!一切眾生均具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二、「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六祖壇經)

三、六祖壇經指出:慧能悟後而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自性、本性清淨,卻能生萬法)

四、「一切萬法盡在自身心中,何不從於自心頓現真如本性。菩薩戒經雲﹕我本願自性清淨,識心見性,自成佛道,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今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令自本性頓悟。」(六祖壇經)

五、、「菩薩戒雲﹕本須自性清淨。善知識﹗見自性自淨,自修自作,自性法身自行。」(六祖壇經)

六、如來智如是,眾生悉具有;顛倒妄想覆,眾生不知見。(六十華嚴經卷三五.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6

  此偈是說,人人都具備跟佛相同的智慧,可惜一般人的心智被癡迷的顛倒妄想所蒙蔽,所以不知道有這樣的能力。*6

人人既皆具有智慧德相,都具有與佛相同的真如本性,何以不能彰顯,而在修道與為人處世上,作最智慧的抉擇?其根本原因,係智慧德性被「無明」所覆蓋,依被染汙程度,而有賢明、愚笨之分。

何謂無明,一念不覺,就是無明,一念而覺,無明就遁形。是故,起心動念時,我們要好好、時時照顧我們的念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覺」性,當念頭起來時,您能立即查覺,能清楚瞭解,這念頭究是善或惡,而瞭然下一念該是什麼,因為「一念善,則生善行;一念惡,即生惡行」(六祖壇經)

很多人以為自己非常優秀,頭腦快、見識廣、懂得多、學得勤,就覺得很有智慧。另有不少人以為自己非常愚笨,頭腦鈍、手腳慢、理解力低、記憶力弱,就覺得沒有智慧。其實,如果依據此偈做判斷,這兩種人都還不曾知道佛的智慧是什麼?*6

  聖嚴法師說:三年前有一對夫婦遇到婚姻危機,先後都來請我指示。兩人都是出身於農村,結婚已二十多年,當時都只二十來歲,男的初中畢業,女的小學程度,後來男的由工讀而出國留學,回國後升到了一家中小企業公司的總經理。太太老是懷疑丈夫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男的便來告訴我,本來他沒有想到要娶姨太太,反正太太天天都在冤枉他,他就真的交了女朋友。太太知道實情之後,也來告訴我說,既然丈夫無情,她也要另外去找男朋友了,反正她的丈夫嫌她愚笨,遲早大不了離婚算了。*6

  這對夫婦,受的教育程度有差距,知識水準不相同。卻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兩人都沒有如來所說的智慧。妻子冤枉丈夫已是錯的,丈夫豈可將錯就錯?丈夫有外遇已是錯的,妻子豈可也去找外遇?兩者都已四十多歲,還不珍惜患難夫妻,竟來互鬥意氣,把幸福婚姻的營造,當作兒童的遊戲,是多麼的愚癡!幸虧兩人都 來見我,被我各罵一頓,避免了家庭的破碎。*6

  這個例子,正好說明此偈所謂被「顛倒妄想覆」蓋了心竅,不見了智慧,任由情緒奔放,惹得煩惱不已、痛苦不堪。*6

  請不要誤認為佛的智慧,要等到成佛之後才有份,那是一些學問家們的高論。事實上,佛在人間,就是要幫助一般的凡夫俗子,告訴你本身就有佛的智慧,不一 定要等到成佛,只要能於生活中,少鬧一些無意義無道理的情緒,少為自己製造煩惱,常以心平氣和的態度,諒解人、包容人、幫助人,你就是一個能夠生活在如來 智慧中的人了。*6

  不要指望,等你成了佛,才有佛的智慧,你應當馬上開始運用佛的智慧(:啟發你澄然本性)。否則,你是永遠沒有機會體驗到智慧,你也永遠不會成佛了。*6

 

如何修行、彰顯我們本具的澄然智慧呢?

1.如實觀察-勤修六度萬行,由戒(防心)生定(修心),由定發慧(明心;註:明心則見性)

有云,佛教所言智慧,又稱如實觀察,即如實觀察人生,如實觀察現實世界,如實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樣的智慧,從六度中的前五度中來:持戒,就是告訴我們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保持身口意三業清淨、建立高尚的道德、提升人格力量的惟一途徑。由戒生定,因定發慧,因而這樣的智慧,從修養中來,從修持中來,從悟中來。戒定慧三者的關系,也可以簡言之:戒是防心,定是修心,慧是明心。可見,智慧是心靈的證悟,是心靈的學問,是通過修學由悟而得。這樣的智慧,當然是離世間,出世間的了。*10

2.  廣修習「般若」行,透過修習文字、觀照般若,終達實相般若

這是我們修學的目的。透過修習,可得三種般若,即「實相」、「觀照」、「文字」(方便)。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文字(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11

六度中修「禪定」是手段,前面四(持戒、佈施、忍辱與精進)條乃是手段之手段,關鍵的手段是禪定,因定開慧。因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決定沒有智慧。11

  如何開發三般若呢? 11

(1) 文字般若(教也):從聽聞言教(聽經、聽道或聖者言論而啟悟),或自己閱讀經典(廣讀三教經典、八萬四千法門),即可開發的智慧,即稱文字般若(又稱聞慧)。又由聖教啟發的清淨智,也謂之文字般若。在般若心經而言,則指解悟諸法皆空之理,謂之文字般若。11(: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2) 觀照般若(行也):依八萬四千法門修持,所解悟的道理再實際地去體驗修習,所啟悟的智慧,叫做觀照般若(又名思慧)依理進修,所行與所解相應,謂之觀照般若。在心經而言,依法空無我慧,去觀察覺照,謂之觀照般若。11

(3) 實相般若(理也):由修習觀照功夫的深造,日久功深時,一旦豁破無明,親見本來面目,叫做實相般若;亦名修慧(因由修而證得故)。又自性虛靈不昧,謂之實相般若。在心經而言,徹悟法性無相,親證實相,謂之實相般若。11

 

智慧與聰明的區別故事(百喻經):

(第一個故事)*10

  過去有一個愚人,頭上不生頭髮,光光的腦殼。有個搗蛋的人,拿了犁杖,敲打他的光頭,一下又一下,打得頭破血流。這個愚人,默默忍受,不知道躲開。

旁人見了就問他:你為什麼不躲開呢?為什麼偏要站在這裡挨打呢?你看,頭也被打破了!

愚人回答說:這個人倚仗自己力氣大,實在愚癡,毫無智慧,見我頭上沒有毛髮,就以為是石頭了。其實,這不是石頭呀,是我的頭,用犁杖打,怎能不破呢?

旁人說:你自己愚癡,怎麼還說別人沒有智慧呢?你如果不傻,幹嗎要站在那裡讓他打得血淋淋的而不知逃避呢?*10 《百喻經》

  愚人總是自作聰明。不但不會承認自己愚,而且還指責別人沒有智慧。智慧和聰明有沒有區別呢?

 

(第二個故事)*10

  過去,有一個傻乎乎的流浪漢,常在街上走來走去。許多人喜歡拿他開玩笑,並且用不同的方法捉弄他。

  一個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手掌心放一個五元的硬幣和一個十元的硬幣,由他來挑,而他每次只挑五元的那一塊,他從來不知道挑十元的。大家看著都笑,連五元和十元都分不清,都笑他的傻。

  他每次經過,都會有人用這同一方式來取笑他。

  過了一段時間,一個慈心的老婦人,終於忍不住問他:你真的連五元和十元都分不出來嗎?

  不料,那位傻瓜說:如果我拿十元,他們下次就不會再讓我挑了。”……

所以,我們的根塵識作用,而起心動念,進而起」,而造善惡業。但是六塵、六識從哪裡產生出來的?從六根所產生。所以,根、塵、識是生死的根本。修持時,讓我們的六根「寂寂」(澄然不動),而斷了見、聞以後,這個心要淨、要定、要明,用「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道理。

悟到這個道理了,只有這念心。哪個心?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個覺性淨了,六根就清淨;六根清淨了,六塵清淨;六塵清淨了,六識清淨;六識清淨了,十八界清淨;十八界清淨了,就淨(如如不動)了。到最後,都是講無住心(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則光明本性彰顯,萬法自如如,當隨心所欲,不逾矩」,人生中作人處世,修持都真如如了。

 

附錄11:

(六)般若(智慧、般若波羅蜜)11

般若之智不同於世間之智,世間智指世間的聰明才智、學問知識;般若智為菩提妙智,能通達諸法實相,斷除煩惱結垢,轉愚成智,轉凡成聖,成就出世聖果。

修行般若以破除、遠離「無明和愚癡」,令諸煩惱不得自在。有「緣世俗諦慧、緣勝義諦慧、緣饒益有情慧」三種。能除去五毒中的「癡迷」,對應六道中的畜生道。

「般若」這是佛法修學的目的。禪定是手段,前面四條乃是手段之手段,關鍵的手段是禪定,因定開慧。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智慧是從定中生的;心要是散亂,決定沒有智慧。

般若有三種:

「實相」、「觀照」、「方便」。實相是體,是般若智慧的本體。觀照是自受用,是自修自證。方便是教化眾生,善巧方便。

斌宗法師(摘略)

般若 - 智慧明白真理,認識事實,叫做智慧

:通達有為事相,智有照了的功能,智慧明瞭諸法,又智明外境。能勘破世間諸有為法內而自己四大色身外而一切萬有皆是緣起幻相,沒有實法實我,謂之智

:通達無為空理,慧有鑑別的作用,慧能斷惑證真,慧明自心。所謂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妙理證同人人本具的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佛性,謂之慧。

總之對於世出世間的一切諸法都能徹底明瞭,於中無染無邪,而無障礙者謂之般若妙智慧

扼要的說:般若,乃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的一種圓明本覺智亦即離一切迷情妄相的一種清淨無分別智;也可說是通達一切法自性本空,而無所得的一種真空無相智。這豈是世人所能夢想得到的呢?

般若的性質來說:其類有三:

 1.實相般若:

「實相」,即諸法如實之相,不可以「有無」等去敘述它,也不可以「大小」等去計度它,非凡夫的心理所能想像,也不是世俗的言論所能指陳;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無可表達,無可取著;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

茲約三義釋之:

1)實相無相:離一切虛妄之相,沒有一相可得,故曰無相。

2)實相無不相:具足恒沙功德之相,沒有一法不是,故曰無不相。

3)實相無相無不相:雖離相而本體不空,雖具足而自性本寂,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若言其有,妙有非有,若言其空,真空不空,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曰無相無不相。此即實相般若也。(:真如本性是真空妙有)

 2.觀照般若:

乃實相理體上所起的一種智用,謂行者修觀時,心光內凝,照了諸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當體即空,由空妄相,而見實相,以實相由觀照而證得,故謂之觀照般若。又,如實瞭解聖教中所說的道理,依理去體驗實修,於其中間所有的功行,曰觀照般若。

 3.文字般若:

諸佛菩薩,從其親證實相理體,假借文字語言以開導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謂之文字般若。若約狹義來說:即指本()經始終所有的文字,以及八部般若裡面所詮的義理,因其能令眾生開發智慧,故謂之文字般若。

尤其是觀照沒有它,則不能成立。實相沒有它,則無由顯示,故以文字般若稱之。再進一層說,則凡佛所說的一切言教,都概括在內。

若約廣義來說:則非僅聖典上的文字而已,凡一切語言動作等,能表顯意義令人理解而啟發智慧者,都是文字般若——如佛在世時,則以音聲為文字,所以佛經以名句文身為教體;乃至歷來的祖師們,有擎拳豎拂等一類的開示,也莫不是令人啟悟的文字般若之一。

雖說文字不是實義,然而沒有文字,卻沒法起觀照,而證實相。所謂不假藉文字言說的方便,是無由引導眾生離妄執而證悟實相的;故文字般若,事實也是修行不可無的一種重要條件!凡初學佛修行的人,要先從聖教聽聞啟悟,然後依所知的道理去實際真修,以期獲到最終的結果,得到真實的受用,這才算為有次第的學佛修行,同時也不致行錯了路。

 總之:

(1) 文字般若(教也):從聽聞言教,或自己閱讀經典所開發的智慧,叫做文字般若(又名聞慧)。由聖教啟發的清淨智,謂之文字般若(此乃約通途而說)。在心經而言,則指解悟諸法皆空之理,謂之文字般若。

(2) 觀照般若(行也):依所解悟的道理實際地去體驗修習,叫做觀照般若(又名思慧)。依理進修,所行與所解相應,謂之觀照般若;(此乃約通途而說)。在心經而言,依法空無我慧,去觀察覺照,謂之觀照般若。

(3) 實相般若(理也):由觀照功夫的深造,一旦豁破無明,親見本來面目,叫做實相般若;亦名修慧(因由修而證得故)。又自性虛靈不昧,謂之實相般若;(此乃約通途而說)。在心經而言,徹悟法性無相,親證實相,謂之實相般若。

「文字」、「觀照」,為什麼也稱為般若?

文字是求啟悟實相的一種工具(無文字不能起觀照),觀照是求證實相的一種工作(無觀照無由體證實相),二者皆依體——實相,得名,故均以般若稱之。文字,是一種道理的追求——啟發智慧,明白真理;觀照,是一種心理的訓練——改除習氣,求證實相;實相,是一種體證的境界——靈明妙覺,平等周圓。

總之,文字是約解悟方面言,觀照是約實行方面言,實相是約體証方面言。前二——文字、觀照,是相似義,屬方便般若;後一實相,是真實義,屬究竟般若。此外還有一種叫做方便般若——通達一切諸法去方便化導眾生(於菩薩位至佛果的中間依般若俗智通達利生方便法門,廣修六度萬行,救度一切眾生)。

 

 

    ┌觀照(如駕駛)  實行體驗求證依教奉行,行解相應。

三般若實相(如目的地)—性體所依(為文字所依)圓明寂照,所證

(為觀照所證)不生不滅。

      文字(如舟筏)解悟方便引導聽聞聖教,啟發智慧。

          (方便度生隨機應化廣修萬行,普度眾生。)

 

茲再約三德及三因佛性會通之:

實相般若:在三德謂之法身德,在三佛性謂之正因理心佛性;

觀照般若:在三德謂之般若德,在三佛性謂之了因慧心佛性;

文字般若:在三德謂之解脫德,在三佛性謂之緣因善心佛性。

 其次再約「體相用」三大釋之

實相般若:體也,為觀照、文字之體;

觀照般若:用也,為實相、文字之用;

文字般若:相也,為實相、觀照之相。

依實相之體而成立文字之相,由文字之相而起觀照之用,由觀照之用而證實相之體。實相的體證,是由觀照的工夫所獲到的;觀照的妙用,是由文字的啟示而得來的,文字的成立,是依實相為本體的(又般若有境、行、果三:境——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行——照見諸法皆空(自利),廣修六度萬行(利他);果——三身,四德)。列表如下

 

三般若             三德      三 因 佛 性

實相(真心理體)——法身德——正因理心佛性

觀照(觀智精修)——般若德——了因慧心佛性

文字(全卷經文)——解脫德——緣因善心佛性

觀照—————即般若之妙用,為實相文字而生起

實相—————即般若之本體,為觀照文字之所依

文字—————即般若之勝相,為實相觀照之表顯

 

復次佛說般若有共、不共二類:對聲聞、緣覺、及初心菩薩共同所說的其義淺,謂之共般若(通於三乘所同聞共修者);單對上位菩薩而說的其義深,謂之不共般若(唯菩薩所聞所修不共通於聲聞、緣覺者)。若依天臺四教言之,則共般若屬通教,不共般若屬別圓二教。修體空觀,了達萬法當體即空,證但空以了脫生死,是三乘的共般若。修次第三觀及一心三觀,了達萬法當體即是真如實相,證中道理,能從空出假(由解脫而入世利生),廣度眾生,導萬行以入智海,是為菩薩的不共般若。心經屬不共般若,乃觀自在菩薩於靈山會上承佛威力所宣說者,是大乘菩薩所修之微妙法門,以空慧得解脫,以大悲為方便,所謂,通達般若性空,攝導所修大行而成佛。

甲、般若的功德12

1.是「大覺」大覺就是成佛,圓滿徹底的覺悟。

2.自覺之後一定要「度他」,要幫助別人覺悟。

乙、去障「愚癡」

愚癡就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斷盡就成佛。成了佛,連等覺菩薩也能度,度生圓滿;九法界有情眾生,他都有能力教化,而沒有障礙。

六度,如果不能除障,就不叫做「度」,那是修六種福,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統統是福報

如果能除貪慳、惡業、瞋恚、懈怠、散亂、愚癡,這才叫做六度六波羅蜜

儒家三達德:大智、大仁、大勇,與佛法講的六波羅蜜非常接近。

佈施、持戒是大仁;佈施是能夠推己及人,持戒能夠令一切眾生歡喜,對你不恐怖、不會害怕,因為持戒的人不會傷害任何人。忍辱、精進是大勇,禪定、般若是大智,豈不是智仁勇三達德具足!這是菩薩修學的綱領,可見得佛法沒到中國來之前,儒家所修學的接近大乘教義。

參考文獻:

1.李雪廬《論語述而第七》講要&《論語講記》 - 明倫月刊資訊網

2.淨空法師:三人行必有我師-1(學佛網)

3.丹陽

4.宣化上人

5.啟建六和敬僧團化解災難

6.常法師

7.中台世界

8.如本法師

9.聖嚴法師

10.學佛網球(百喻經)

11.斌宗法師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

12.李雪廬 佛學十四講表

(相片攝於St. Kilda Beach, Melbourne, Australia)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nz&aid=1949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