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05 19:14:59瀏覽2351|回應0|推薦9 | |
論語述而篇研讀心得 Morgan整理/2014 10 05 第十八章 【原文】 葉(音社)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雪公(李雪廬老居士,從網路資訊)講演: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事後孔子知之,乃自述為人云云,以語子路。發憤忘食三句,文易曉,意思如何,孔子未加說明,諸注所云,皆是揣測之辭。 o葉公問孔子於子路 集解:「孔安國曰,葉公,名諸梁,楚大夫,食采于葉,僭稱公。不對者,未知所以答也。」葉公是楚大夫,僭越稱「公」。葉公問孔子,問什麼事並沒有說,有人以自己的意思偽造,這是強不知以為知,其實不必多說,闕疑可以。 o子路不對 子路不答覆,大概葉公所問的不合理(或不合禮)。固然子路不敢答復,但是真正什麼意思,我們也不能知道。 o子曰:女奚不曰 後來孔子知道了,跟子路說:你為何不答覆?你這樣答就可以了。 o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他這個人「發憤忘食」,有什麼事如果一振奮起來,飯也忘了食。樂以忘憂快樂起來就忘了憂,所憤、所樂為了什麼,不知道。 但有注解說「發憤為學,樂道」,這麼講還不離題。不知道一天天的老了,怕發的憤辦不了,樂的事也辦不了,不能行道。這麼說還可以講得通,但也是揣測之辭。 他家譯白文: 【譯文】 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說:“你怎麼不說:他這個人啊,發憤學習就忘記吃飯,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不知道快要變老了等等?” Morgan註: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這是孔老夫子談他求知、處世之道,就發憤和樂忘憂而講。本章之「發憤忘食」與其下之第十九章之「好古敏以求也」,皆與佛家的「精進」精神契合,而「樂以忘憂」,又與「歇即菩提」(放下)精神相契合。今就精進而談,其是成道、成佛的關鍵。 第十九章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雪公(李雪廬老居士,從網路資訊)講演: 集解:「鄭玄曰,言此者勉勸人於學也。」 皇疏:「知之,謂知事理也。孔子謙以同物,故曰,我有所知,非生而自然知之者也。我既不生知,而今有所知者,政由我所好古人之道,疾速以求知之也。敏,疾速也。」 孔子在當時已有聖人之名,如子罕篇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聖人生而知之者,然非不學,如問禮於老聃,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等,皆好古敏以求之也。今世縱有生知之者,亦須勤學新事物,何況非生知之者,不學可乎。 【譯文】 孔子說:“我不是天生就有學問的,只是個喜歡讀書、勤奮敏捷地追求知識的人。”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 當時的人,見孔子有弟子三千,都以為孔子是生而知之者。例如子路問津時:「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是知津矣!」生而知之者,這是上根器的人。孔子說,我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各種學問。後面有經文提到,有人稱讚孔子是博學多能的聖人,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因為貧窮所以什麼都要學,因此學得多,其實貧窮有無限好處。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是信而好古,敏是勤勤懇懇求學,將古人的東西勤懇學,學多了以後才能生出新意思,不學那裡會有什麼新發明?我們不是生而知之者,就算有人是生而知之者,但是學問日新月異,新知識也應當隨時學。 「以求之者也」,天生有才智的人也離不了要求學,何況是我們。 Morgan註: 作任何事,修道、學佛,在84,000法門中,如何找到符合自己修行的法門,而後再「一門深入」(人生苦短),精進再精進,契而不舍,必能成就。 在修行、學佛上,應鼓勵修道、學佛人,應勤修「六度萬行」,而「精進」是佛家六度(持戒、布施、忍辱、精進、禪定與禪定稱六波羅蜜)的一度。 精進主度懈怠,佛說八大人覺經「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故可見懈怠導致墮落,常行精進其功能就可「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故欲成就佛道的心,必定要以獅子般的勇猛來力行(獅子是審定而後動,奮力一舉獲取獵物),才能「使未生之善心令速生,已生之善心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四正勤)發揮功力,專心致力,滴水必當穿石而成。雖然各人出生時,因累世所帶來之業力果報不同,根器、智力、賢愚有所差別,但只要精進的心不變,則必可觀破莎婆世界中之因緣生萬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緣起性空),再一門深入,必能彰顯自性,才是真正的精進。 聖嚴法師對精進之言論(取自網路): 「精進」是努力不懈怠,不藉故偷懶,不逃避責任,不畏首畏尾,一旦確定了方向和目標,便全心全力地投入,不畏艱鉅,不怕阻撓,不擔心失敗和挫折,並且越挫越奮,正如儒家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佛法的精進,是成佛之必須,成佛之後,廣度眾生,也是精進。 精進波羅蜜又稱精進度、進度、精進度無極,就是對治懈怠,生長善法,勇猛精進的修諸善法。「精進」就是身體勤勞、不懈怠。在《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身心精進,不懈怠故,應具足毘梨耶波羅蜜(viryapāramitā)。」 釋迦牟尼佛及彌勒佛同時發菩提心,但是彌勒佛在早期比較懈怠,因此,他要在釋迦佛成佛之後的五十六億萬年,才能成佛。雖然成佛的早晚並無多大關係,可是成佛也因精進及懈怠,而有早有遲。 一、精進與發願 精進是要發大願的,如果不發願,精進的心就提不起來。多半的人嘴上說著要努力,心裡也是這麼想著,但就是沒有辦法做得到。往往當身體稍微有些不舒服,或是疲倦時,馬上會說:「還是等我把身體養好了之後再努力吧!」如果是這個樣子,我們隨時可以藉許多理由來說服自己不要精進。 有一個懶惰的人,他一年到頭都希望讀書,可是都讀不了書。在春天時,他說像這樣春光明媚的好天氣,不去玩多可惜;夏天到了,天氣這麼熱,怎麼讀得下書;到了秋天,正該舒舒服服地享受這秋高氣爽的好天氣;冬天到時,又快過年了,讀書還是等明年再說吧。這就是中國人說的:「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過了秋天冬又到,收拾收拾好過年!」 有了精進心的人,他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即使身體有病,經常還是法喜充滿;沒有精進心的人,就算身體沒病,他的心理卻是有病的,因為他的煩惱一定很多。因此,精進對學佛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大智度論》卷十六、八十一就提到身、心的精進: 身精進──如法致財,而用於布施。(卷八十一) ;身精進者,勤修布施、持戒、誦法言、修福德。(卷十六) 心精進──斷慳貪瞋恚等之惡心,而不使得入。(卷八十一);心精進者,忍辱、禪定、智慧;自初發心乃至得無生法忍,捨肉身,證法性身乃至成佛。(卷十六) 精進者,當發菩提心,就是發的無上願心,也就是說,必須要在多少時間內,完成一個目標。為了達成目標,就不要管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是否有阻力,都一定要風雨無阻地做到。 目標有大有小: 小的目標是每天要完成什麼? 大的目標是在一生之中要完成什麼? 最大的目標,則是在多生多劫的時間之內一定要成佛;或者並不一定要成佛,而是永遠救度無量的眾生。 發了願之後,自然就不會懈怠了。 一個人的體力和時間,是很有限的,能夠發揮的力量卻是無限的。這不是很奇怪嗎?有限的小小身體,怎麼會有無限的力量呢?這就是由於有了精進心之後,努力地去做,多努力就有多的成就,少努力就只有少的成就,不努力就不會有成就。這不是要跟別人比,而是盡自己的全力去努力。此時,你會驚奇地發現,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麼多的事、做了這麼多的服務工作?這都是靠精進力,而能以有限達成無限的功能。 我的弟子們,有人有時候很精進,有時候卻很懈怠,當他們懈怠時,若分配較多的工作給他時,他會說:「師父啊!這個工作我是做不來的,不要給我好嗎?」我說:「你要行菩薩道啊!」 他又回說:「師父!地藏菩薩要度了最後一個眾生之後再成佛,所以我還是先做眾生,讓菩薩們來度我好了,因為我發不了這麼大的願啊!」唉!這種人只能讓別人照顧,自己又常常在自怨自哀中,實在是很可憐的,那就是因為精進心不夠。 事實上,我們出家人應該是被甲精進、廣修善法、利益眾生的,能有機會將自己所修學的佛法,分享給所有的眾生,應當感恩才對。 二、三種精進 《成唯識論》九卷,則列出三種精進: (一) 被甲精進: 這是比喻,古代打仗,士兵披盔甲衝鋒陷陣,現代戰爭戰車列在第一線,也是披甲精進;這是比喻勇猛的意思,沒有畏懼,向前精進。如果自己肯努力,什麼樣的障礙都障礙不住我們。什麼東西能障礙自己?懈怠懶惰障礙了自己,外面的力量是沒有辦法障礙的,無論順境逆境都不能障礙,就怕自己懈怠放逸,那就沒有法子。(惟覺老和尚) 被寶甲而不怖畏種種難行;難行能行,願力無窮。像是身上穿了盔甲的人,萬人無敵,在他的面前,是沒有任何困難、任何恐懼,只要勇猛地往前走。我遇過有些人,在我準備給他一個任務時,還沒有開始做,已經在抱怨、叫苦了,真是沒有出息!應該是在接了任務之後,也要準備接受任何困難,好好地學習,在學習中把問題解決,這是對自己的一份成長,能這樣想就是精進心。(聖嚴法師) (二) 攝善精進: 這是講精進法的內涵。我們的精進,要向一切善法去追求、去努力,千萬不要向惡法精進,那就壞了。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佛教導我們的精進法。(惟覺老和尚) 勤修一切善法而永不疲倦,如同〈四弘誓願〉所說:「法門無量誓願學」,對修行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等所有的法門,全力以赴,永不疲倦。有些人學佛沒有幾天,就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還是先暫停,等年老退休之後再來修行吧。(聖嚴法師) 這就像是已經搭上了一班車,又認為這輛車子不是該我上的,還是等下一班再上吧!可是,下班車什麼時候來?能不能搭上車?一點把握也沒有。相反的,精進的人只要有任何一個修行因緣的車子在他面前,不論是用跑的、跟的、爬的,甚至幾乎是跟不上,也緊抓著車尾不放向前衝。要有這樣的精神,才能算是精進。(聖嚴法師) (三) 利樂精進: 於一切眾生有利益,一切眾生能夠得到樂受,這個事情我們要努力去做。諸位要曉得,令一切眾生真正得到福利安樂,就是佛法,這是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安樂。我們自己要努力修學,要把佛法發揚光大,介紹給一切眾生,幫助他修學,這是精進波羅蜜。(惟覺老和尚) 勤化眾生永不疲倦,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菩薩為了救度眾生,可以上天堂、下地獄,不斷地追著他。但是,度眾生不是要去困擾他、佔有他,也不是讓他感到恐懼不方便,而是要使他成長。(聖嚴法師) 三、六種精進 精進對一個修學佛法或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在三十七道品中分成七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有精進。例如修習四念住,就是用四正勤來修。 在《大乘莊嚴論》卷八中,有六種精進: 增減精進未斷之惡令斷,已斷之惡令不復起;未修之善令修,已修之善令增長。此四正勤,就是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 (一)增上精進:由信、精進、念、定、慧等五根,解脫法由此增上。 (二)捨障精進:由信、精進、念、定、慧等五力,所有的障礙由此不能礙。 (三) 入真精進:由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捨等七覺支,由此建立見道。 (四) 轉依精進: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正道,由此修道而為究竟轉依之因。大利精進六波羅蜜之自利利他。 《大智度論》卷十六云:「是精進名心數法,勤行不住相,隨心行共心生,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如阿毘曇法廣說,於一切善法中勤修不懈,是名精進相。」 又提到七個項目,其中第一項至第六項是自利內修的解脫道,第七項則為自利利他的菩薩道: (一)於五根中,名精進根。(自利內修的解脫道-1) (二)根增長名精進力。(自利內修的解脫道-2) (三)心能開悟,名精進覺支,能到佛道涅槃城。(自利內修的解脫道-3) (四)八正道中,是名正精進。(自利內修的解脫道-4) (五)四念處中能勤繫心,是精進分。(自利內修的解脫道-5) (六)四正勤是精進門;觀四如意足(四神足──欲、勤、心、觀中禪定修行)的欲精進,即是精進。(自利內修的解脫道-6) (七)六波羅蜜中的精進波羅蜜,亦是精進。(自利利他的菩薩道) 《大智度論》卷十六又云:「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諸餘善法中精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又說:「菩薩精進,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為精進波羅蜜。」 結語: 中台惟覺-節摘引(從網球場路) 修行學佛就是要精進。修布施、持戒、忍辱、禪定、般若,乃至於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有精進心;否則,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無論學業、事業、道業都無法成就。…… 佛法中「四正勤」就是正精進:「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修行要想有所成就,必須上半夜、中半夜、後半夜都不間斷,以這種精進心來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修六波羅蜜。不但時時想到佛法,還要真正去實行,如古人所說:「口而誦,心而(思?)惟,身而行。」….. (例一)佛陀精進的公案多如恆沙,真正是難以盡數。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為螺髻仙人時,日日夜夜精進不懈地禪坐,以至於「雀巢於頂,草穿過膝」,鳥雀在他的頭頂上飛來飛去、築巢生蛋,他也不理;草長得從膝蓋旁纏繞過去,心也絲毫不動。身心都放下,寂靜不動,念念不空過,是正精進、大精進。所以佛有無量的定力,這是在平時精進用功所成就的。 (例二)又如,釋迦牟尼佛有一世為大施太子時,樂善好施,把所有的一切都拿去布施。皇帝心想:「太子把國庫的寶物全布施出去了,這還得了!」就把大施太子趕走。大施太子生生世世都是修菩薩六度萬行,看到人民因為天旱,沒有吃的,實在很苦,甚至很多人都餓死了,現在被趕出皇宮,沒有東西救濟這些人,怎麼辦呢?他忽然想到龍王有一個如意珠,能夠呼風喚雨、隨心而得財寶。大施太子就發大願,想去龍宮取得龍王的如意珠,來解決人民的困苦,修菩薩行。 太子雖然沒有天眼通、神足通,但他的誠心感動了海神,海神就從龍宮盜取如意珠,獻給大施太子。龍王立刻發現了,就用神通取回如意珠。大施太子沒有如意珠,無法救濟這麼多飢餓又瀕臨死亡的人,於是決定把海水挑乾,進龍宮向龍王要如意珠,來解救人民的困苦。太子一擔一擔地挑,比愚公移山還要艱鉅,因為山是不會變的,總有一天能把山移開,可是海水怎麼舀得乾呢?一下雨,海水又增加了。但大施太子全然無懼於困難,依然夜以繼日地挑海水,挑到骨瘦如柴、精疲力竭,仍不休息,最後終於體力不支倒地。 太子的行為感動了四大天王前來幫忙,四大天王神通廣大,幾分鐘內海水就消減了一半。龍王很著急,海水一旦枯竭,海裡的龍子、龍孫、眷屬都會死掉,於是便獻出如意珠。大施太子這種鍥而不捨的布施行,就是正精進、大精進。 所以,做任何事都需要精進才能成功。社會上成大功、立大業的人,乃至各行各業的實業家,都是經過一番努力和辛苦得來的,或是白手起家慢慢成就的。修行亦是如此,朝山就是身、心都在精進。身是五體投地、三步一拜,口是在念佛,心也在念佛,身口意三業都很精進。三業精進就能消業、轉業,福慧增長,處處吉祥。所以,要繼續不斷地努力,發大心、修大行,這就是正精進。 精進的功德是「增善」、「不退」。 增長一切善法,使不退轉,這是我們現前得到的利益。能增善、能不退轉,「懈怠」的毛病自然就斷掉。懈怠懶惰是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可以說是先天的煩惱,不是後天學來的。這個煩惱非常的嚴重,使我們世出世間法的修學都不能成就,都不能夠圓滿,所以這個毛病一定要想方法來對治克服;能克服,一定能成就。但是用什麼方式克服,每一個人並不一定,自己要曉得這個病,要知道選擇某一種方式把這個病克服。我是用上台講經的方法,對治懈怠。因為剛上台講經時,講一個小時,差不多要準備二、三十個小時,沒有那麼多鐘點認真去準備,下不了台;一個星期講一次、兩次,一點都不敢懈怠。所以懈怠是嚴重的障礙,自己一定要想方法對治。 (Morgan)孔子自喻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故從史料上看到孔子八度問李於老子,依Jiken所引自太上道祖經史論記述,謂「孔子是從老子處 "知道" "得道" "悟道"」,可証之前語。全文如附件(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告之,當即撤除。
附件:(網路) 孔子問禮於老子 by Jiken 孔子與老子之間,依太上道祖經史論記述,約有捌次雋永的對話,一般咸認為,孔子問禮於老子,似如此者,孔子是從老子處 "知道" "得道" "悟道"的 由於八次對話 其中意義 非常深奧雋永 此處 先行彙總成篇 他日有空 再試行了解翻譯 分開逐一試做解釋: 1.第一次參訪 敬王十七年戊戍,孔子聞老子道風高逸,一日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談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是吾師也,今將前往問道。」 南宮敬叔言於魯君,魯君供給了車一輛,馬二匹,僮僕一人,孔子去周,參訪老子。 老子見孔子到來,坐定後,問孔子曰:「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也。」 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求的怎樣?) 孔子曰:「求之十幾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向什麽方面去求) 孔子曰:「求之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原來如此,(1)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其君!(2)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其親!(3)使道而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4)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其不可者,無他也,中無主而不立(心中沒有誠信的主宰,不能不動不搖,站穩立定),外無正而不行(外行不端,無法通行運作),由中出者,不受於外,聖人不出;由外人(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孔子聞言,唯唯拜退。 2.第二次參訪 過不多久,又去拜見老子,問道:「敢問大道。」 老子曰:「君子得時則駕,不得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驕盈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告子,若此而已。」 孔子聞言,禮謝而去。 3.第三次參訪 他日,孔子又見老子,向老子暢談仁義。 老子曰:「請問仁義之性?」 孔子曰:「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則人之性也。」 老子曰:「請問何謂仁義?」 孔子對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仁義之情也。」 老子曰:「意,幾乎後言,兼愛不亦迹乎。無私焉,乃私也。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夕不寐矣,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樸,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因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物植固有立矣!吾子欲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手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吾子其亂人之性也。夫鵠不日浴而白,鳥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樸,不足爲辨,名譽之觀,不足爲廣,泉涸、魚相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請你仔細想想吧!」 孔子歸,三日不開口說話,孔子弟子子貢怪而問道:「老師!你拜訪老子,您對他有何規勸?」 孔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飛者吾可以矰,游者吾可以綸,走者吾可以綱,至於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雲氣而上天,吾所不能測也。今見老聃,其猶龍乎!他使我口張而不能嗋,神錯而無所居,吾又如何能對他加以規勸呢!」 4.第四次參訪 有一天孔子帶領了四位弟子去見老子,在門前不遠之處與老子相遇,老子問孔子曰:「他們是誰?」孔子指著說:「他叫仲由,是個勇而有力之人;他叫曾參,是事親最孝的人;他叫顔回,是位很有仁德的人;最後這個叫顓孫師,他是個武人。」 老子一個個看過之後,向孔子說道:「吾聞南方有鳥,其名曰鳳,鳳鳥的一身,戴聖纓仁,左信右賢,力在足而勇在前,不知與你們比較起來,是否不相上下呢?(指示孔子五人合而爲一之道)。」孔子及諸弟子,聞後,各有所悟。 5.第五次參訪 一天, 孔子又去拜見老子,問道:「聞古代的祀天,有五帝之神,是否?」 老子曰:「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分時化育,協佐上帝,生成萬物。」 孔子曰:「請問何謂五帝?」 老子曰:「東方青帝名威靈仰,執規以司春;南方赤帝名赤熛弩,執衡以司夏;西方白帝名曰昭矩,執矩以司秋;北方黑帝名叶光紀,執權以司冬;中央黃帝名含樞紐,執繩以司四季。故古之王者,易代改號,取法五行五德,更始終及終始相生,因之;古代明王,死後配享於五行,是以太皥配木,炎帝配火,黃帝配土,少皥配金,顓頊配水。」孔子唯唯。 6.第六次參訪 孔子有一次去見老子,慨歎說道:「行道很難!我執大道周遊各國,而當時各國之君,沒人能肯接受,真是道之難行!」 老子答道:「說者流於辯,聽者亂於辭,知此二者,則大道不可委矣!況子之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詩書禮樂,先王之陳迹也,豈其所以迹哉!夫迹、覆之所出,而迹豈覆哉!夫白鶂相視,眸子不運(不轉睛)而風化蟲,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類(由氣傳其神精而育下一代),自爲雄雌(陰陽)而風化,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其道者,無自而不可(任何時間地方皆可與大道合一),失焉者,無自而可(失掉神氣而不能與大道合一的人,在任何時地都無法修持)。」 孔子聽到老子這番深切的指導之後,回到自己的住所,沒有出門,沉靜細參了三個月 7.第七次參訪 復見老子請益,向老子報道:「丘得之矣(上次所示,其中真理,我得到了)!鳥鵲孺魚傳沫(老鳥捉到魚咬碎連同口水去餵小鳥),細腰者化(魚肉變成細肉進入小鳥腹內化作小鳥的一部分),有弟則兄啼(只餵弟弟,哥哥吃不到則叫),久矣夫,丘不與化(我不知、也不曾啐嚼造化,如老鳥的含魚,爲期已久),爲人不與化,爲人安得化人(做人不去斡旋造化,先度自我,如何能去度化他人)!」 老子點頭示可,說道:「你得道了。」 8.第八次參訪 孔子得到老子的印可,心中無限怡悅,一天又去參拜老子,適逢老子沐浴方畢,正在披髮,等待水乾,看來長髮散垂,不像人形,孔子見狀,不敢驚動,待在一旁,過了一回,拜見老子說道:「丘也眩歟?其信然歟?方才看到先生形骸,真像個槁木遺物,離開人群而立於幽獨之處?」 老子曰:「是呀!吾游於物之初。」 孔子問曰:「請問何謂物之初?」 老子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闢焉而不能言,嘗爲議(精思化育),其將至陰肅肅,肅肅出乎天;至陽赫赫,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成物之紀,莫見其形,消息盈虛,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有所爲而莫見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其所。窮是非(善惡之根)也,且孰爲之宗。」 孔子曰:「物之初,既蒙指導矣,請問如何遊於物之初的先天境界?」 老子曰:「得遊於是,乃是至美至樂之事,得至美而遊乎至樂,那是至人(無己忘我)的境界。」 孔子曰:「什麽方法才可以做到?」 老子曰:「食草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夫天下者,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肢百體,將化爲塵垢;死生終始,將爲畫夜,而莫之能汨(亂也),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耶!棄隸者(把隸屬之物抛棄),若棄泥塗之身!貴於隸者,貴在於我而不失其變!且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夫孰是以患心哉!?爲道者,解乎此矣!」 孔子聽了老子的「小變大常」暨「得一同萬」以及「塵視有形」、不再置心迷於輪迴旋轉圈子之內的道法,深感受益不淺,良久又問道:「大人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 老子告之曰:「不然。水之於汋(擊水聲)也,無爲(不擊)而才自然,至人之於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夫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能離物者,本體即返無爲,而自成其本來的博厚高明。)。」 孔子聽了老子這番開示之後,出來遇見顔回,鄭重的告訴顔回道:「丘之於道,其猶醯(醋)雞歟?微夫子之發吾覆(沒有老子的啓迪),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孔子將回返魯國,老子送行,臨別時,謂孔子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既不能富貴,竊仁者之號,今送子以言-凡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發人之惡者也。勿以有已爲人子者也!勿以有已爲人臣者也(爲人臣子者,更不可公開犯上)。」 離別依依之際,孔子又聽了老子大德海涵之旨的教誨之後,敬謝說:「當奉教誨。」 孔子大徹大覺返回魯國之後,其道彌高,四面八方從孔子求學的弟子,增加到三千人,而後著書立說,教化後世,建立了萬世師表的楷模,足見聖聖傳心,何等可貴,見文知事,更應體悟。 以上(摘錄於太上道祖經史論)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