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恒河大手印札記 17
2020/06/07 15:17:08瀏覽1082|回應0|推薦36

河大手印札記-17

Morgan Lin 2020 06 07

 

本系列文主係研讀元音老人所著「恒河大手印」一書之札記。

 

 

(第十七講)  

   

見、定、行三要,身、語、意三修;心等虛空,靈明無取捨執著,住於本妙明淨體性中,常如此修,忽於剎那間開悟立證無上正覺道

超離一切邊見、執著、遍計,為真見;必於自心明體毫不散亂,為真;必安住於自心明體,無作無求,為真行。

必於聖凡、上下、涅槃、生死皆無希求、無所住,真正無上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等同諸佛,方是果(果道) 。

由不覺而始覺,始覺(子)即同本覺(佛性;母)生出之子光明,而合母光明(成道)也。

身修,離諸作為,如世間無益之事及其他出世之行法等,唯安閒寬坦令身安住。

語修,無益之世間語及咒誦均止,安靜如谷。

意修,離戲論思量、比對心想,即觀想作意亦止。

自頂至足,空如竹筒。心等虛空,超絕一切分別,離沈、掉、無記,而令等、持、惺、寂。靈明無取捨執著,住於本妙明淨體性中,即大手印定(真心本體

常如此修,忽於剎那間,如暗室燈燃,光明開朗(開悟)。涅槃自性,俱生本覺之智光,全體畢現(親自證見)。立證無上正覺道。


 

正文

 

「超離一切邊見、執著、遍計,方為真中之王。」

「修,必於自心明體毫不散亂,方為真中之王。」

「行,必安住於自心明體,無作無求,方為真中之王。」

「若言果道,必於聖凡、上下、涅槃、生死皆無希求、無所住,真正無上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等同諸佛,方是果也。」

「無念並非無記(此是無始無明)」。

「更別於外凡。」

「由不覺而始覺,始覺即同本覺生出之子光明,而合母光明也。」

「雖立見宗,亦非不修所能證。」

「金沙具金質,但未即成金。必須煉冶工夫也。」

「三修門:身修,離諸作為,如世間無益之事及其他出世之行法等,唯安閒寬坦令身安住。」

語修,無益之世間語及咒誦均止,安靜如谷。」

意修,離戲論思量、比對心想,即觀想作意亦止。」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自頂至足,空如竹筒。心等虛空,超絕一切分別,離沈、掉、無記,而令等、持、惺、寂。靈明無取捨執著,住於本妙明淨體性中,即大手印定。」

「常如此修,忽於剎那間,如暗室燈燃,光明開朗。」

「涅槃自性,俱生本覺之智光,全體畢現。立證無上正覺道。

 

 

講演文:

 

超離一切邊見、執著、遍計,方為真正見中之王。」

 

 

大家都是有邊見的*1

什麼是「邊見」啊?執有、執無,這是有無邊;執好、執壞,這是好壞邊。還有長短、是非、得失、空有等等很多種邊見。凡是相對,都有兩邊,都是邊見邊見就是凡夫的相對之見。*1

什麼是「執著」?盯在一樁事情上放不下、脫不開,就是執著*1

什麼是遍計」?就是普遍地計度、算計,沒一樣東西放得下,樣樣都要。這就是法相宗所講的「遍計所執性」。六道輪迴的凡夫個個都是如此 *1。「魚,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1 都想要。*1 明知「不可兼得」,其實,皆不可得也!唉,都是普遍計著啊!*1

超離」,我們修行人就要把這些東西放下,一切放下*1,就是「超離*1

超離一切邊見、執著、遍計,方為真正見中之王」,*1才是正知,才是「見中之王」。*1才與我們的本性相應*1

」,就是要得我們的本性*1本來面目)*1要把一切邊見、執著、遍計,統統放下,統統遠離,統統超越*1超離),才是真正見中之王*1

 

,必於自心明體毫不散亂,方為真正修中之王。」

 


 

見、定、行三要中,*1就是「」,「必於自心明體毫不散亂,方為真正修中之王」。*1

自心明體」,就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它是光明無量、智慧無窮的,所以叫「明體」,光明就在我們的本體上。必須絲「毫不散亂」,絲毫不為外境所引誘而離開自性本體*1。(如果跟著境界跑,胡思亂想,那就「散亂」了*1)。要時時刻刻在本性看得真切保持得住。這樣才是「真正修中之王」。*1

(如)跟著(妄念)境界跑,跑了十萬八千里後才曉得*1,拉回來! 已經覺得太遲了。禪宗*1:「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是告訴我們要時時警惕覺照不隨妄念轉 *1念儘管起,但一起我就能見它一看見它,不理睬它,就破了照破就是毫不散亂,這才是「真正修中之王」。*1

 

,必安住於自心明體,無作無求,方為真正行中之王。」

 

」,就是行持*1

怎麼樣行持啊?安住自心明體無作無求,方為真正行中之王*1。必須安住在這個光明無量、智慧無窮的本體上,「無作無求」。*1

無作」,就是不要有意做作,一切任運隨緣。有人在修法的時候,不去如法地修,總是自作聰明地加點什麼東西上去,這就是有意做作。*1

無求」,就是對什麼都不追求。不求神通,不求入定。越追求入定,就越入不了定;越追求神通,就越不現神通。因為你起了妄念,遮蔽了心光*1

要「無作無求*1才是「真正行中之王」。*1

若不這樣修行,縱然努力修,也不能成道;因為,你不知道是「自心明體」什麼,*1終不能成就。先要知道「自心明體」是怎麼一回事,再保護這個「自心明體」。*1

念佛也好,持咒也好,觀照也好,目的都是保護這個自心明體」。這是先決條件,非常重要。這樣用功,一定能成就,故稱「行中之王」。若不知道「自心明體*1,則儘是盲修瞎練,總歸是在外面兜圈子,達不到中心,終究不能成道。*1

 

「若言果道,必於聖凡、上下、涅槃、生死皆無希求無所住,真正無上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等同諸佛,方是也。」

 

 

恒河大手印一直強調「見、定、行三要,*1是為了證成聖見定行是手段,證成聖才是目的*1

若言果道」,若要說怎麼樣才算證成聖,「必於聖凡、上下、涅槃、生死皆無希求」。也好、也好,也好、也好,涅槃也好、生死也好,這些都是我們的妄心分別。*1

我們本來就是,本來就沒有離開大道。我們的本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1(註:舊譯《華嚴經》卷十謂(大正9‧465c)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還有什麼生死涅槃呢?究竟處沒有這些相對,你還希求什麼呢?真正證到了本體,就無聖無凡,聖人、凡夫都是一體,都是本來的光明自性*1

既然無聖無凡,還有什麼「上下」呢?*1沒有貢高我慢,大家平等一如,上、下本來就不可得。而不生,而不滅,本體從來就不生不滅,還有什麼涅槃可言呢*1

既然沒有涅槃,又有什麼生死呢?*1 一切都根本沒有,還追求什麼?所以說「皆無希求」。*1

無所住」,真正的涅槃是無所住處涅槃」。*1

涅槃有四種:*1

一、自性涅槃自性就是我們的真心,它本來不生不滅,本來涅槃。*1

二、有餘涅槃小乘聖人所證,還有變易生死未了,故稱「有餘」。*1

三、無餘涅槃。變易生死也了了,一切東西都沒有了。這是小乘教中佛所證的涅槃。*1

四、無所住處涅槃也不可得,這才是真正「涅槃」所謂「生死涅槃等空花」者是也至此,什麼東西都可以有,什麼地方都可以在,無所不有、無所不在,「從來真是妄,而今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無所住,連「涅槃」也不住,那就處處可住了。*1

圓寂後往生什麼地方啊?西方極樂世界、東方淨琉璃世界、還是兜率內院?「應無所住」,有所住就錯了。佛根本無相,一切隨緣,恒順眾生,跟眾生滾,什麼地方有緣,就到什麼地方度眾生,沒有一定的處所。地藏菩薩就不生淨土,而是在地獄裏度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1其實,地獄本來就是空的,地藏菩薩早已成佛,時時處處都在淨土之中。在眾生看來,是地獄,因眾生有地獄心(貪瞋癡熾盛之心)之故。地藏菩薩沒有地獄心,處處都是淨土*1

無所住」,就是「真正無上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註:愣嚴經)*1

隨緣不變」,即隨一切眾生之緣。眾生在天上,我就到天上;眾生在地獄,我就到地獄。上天也好,入地也好,本性是不變的。上天也不多一分、清淨一分,下地也不減少一分、污穢一分。比如金子,隨緣打成戒指、*1項鏈、*1鐲子,隨緣變不同形相金子的本體不變,金子還是金子。*1

不變隨緣」,金子本體雖不變,但形相可以改變,這正是妙用真心具足無量妙用。*1

隨緣不變本體,「不變隨緣是妙用*1

寂而恒照,照而恒寂*1

」,然不動,本體不動*1

」,了萬法,能萬法就是妙用*1

這也是講本體體和妙用*1

前講過覺照,時時要覺悟、警覺,不要跟境界跑到後面覺也不要了,還有覺在,就是有作為無作為,才稱「無為功夫成熟了,不用提起覺照,自然覺照*1

寂而恒照」,不提覺照,就是「」;自然覺照,就是「。這就是「寂而恒照」。*1

照而恒寂」呢?儘管起妙用,本體仍是如如不動。功夫到這裏才算到家,還有覺照在,那就還沒到家。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這樣,總是要經過提起覺照的階段。要覺照、覺照、再覺照,把它照熟了,就像人在空氣中,忘記了還有空氣。「如入芝蘭之室,久聞不知其香」,渾化相忘了。*1

像諸佛一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1寂而恒照,照而恒寂」,這就是「等同諸佛」。*1

等同諸佛,方是果也」,這樣才算得上*1

我們開始用功的時候,就要知道本性是什麼。知道本性之後,要時常觀心、時常覺照。這樣作功夫,就能證成佛若不覺照、不作功夫,怎麼呢?*1

要證成道就須從開正知見起步*1

第一步,「啪……」,打開本來了,啊!這是我的自性*1

第二步,時時處處用功保護它(保任)。*1

第三步,就是證*1

今天果真能認取自性,再去念佛,必然得大受用。*1從前念佛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只知道向西方追求。現在明白*1這聲聲佛號是念我的自性,使我自心清淨。「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自心的污穢都掃除掉,把自心的執著、煩惱都連根斷除,那你念佛就得真正受用了。所以,開正知見非常重要,」為第一。「」正了,才能得正,這時修法才算是正*1

 

「無念並非無記(此是無始無明)。」

 

 

無念並不是無記*1

無記是什麼呢?就是像木頭、石頭一樣,一個念頭都沒有,即所謂無記空。無記空就是「滅受想定」,滅掉了「受」和「想」,不接受外界的任何資訊,沒有任何思想活動了*1

無記空是「無始無明」,不是好東西 *1。有的人追求這個東西、崇拜這個東西。哎喲!某某功夫好,他能入定一個星期不動;*1 都是無記空,饒你能入定八萬四千劫,充其量也不過是「非想非非想處定」,那還是世間禪定,還在六道輪迴裏,並沒有解脫成佛是修成活佛,活活潑潑地起靈活妙用,並不是死坐在那裏不動。*1有什麼用處呢?*1

所以,我們要活潑潑地作功夫,死坐在那裏沒用處,真定是對境不惑。無論什麼事情發生(或女色來到面前….),我的心都不亂、不動;*1這才是真定。假若對境心動,再壓下去,還不是真定,還有生滅心在啊!初果羅漢為什麼還會七生天上、七生人間呢?就是因為他還有生滅心念頭來了,立即警覺,馬上就滅掉,這也是生滅心啊,有生滅就要七返人天!我們作功夫,要作真正的功夫,時時處處保護真心不失。無念並不是無記,弄明白這一點,非常重要。*1

 

「更別於外凡。」

 

更和「」道、「」夫不同心外求法,就是外道*1

外道也講究無念,但他那無念是死的。*1

凡夫所修的氣功,沒有離開執著,他也講無念。他的無念更不是真正的無念。他執著在氣上,這個氣到什麼地方了,一會到百會、一會到丹田、一會又到湧泉,大周天、小周天等等,這些東西能算無念嗎?所以,我們所講的無念,不同於外道、凡夫的無念 。*1

 

 

 

不覺始覺,始覺即同本覺生出之子光明,而合母光明也。」

 

我們大家作功夫都是「由不覺而始覺」,以前不覺悟,通過入道修行,開始覺悟了。我現在給大家講法,就是希望大家開「始覺」*1

始覺」發出的慧光,「即同本覺生出之子光明」,「本覺就是我們的佛性*1

本覺是「母光明」,始覺」為「子光明子光明是母光明所生,就像是母親生出兒子一樣。*1

而合母光明也」,就是「始覺」合於本覺」。子母相合就成道了子母不相合就不能成道。*1

要時時刻刻觀照,不要著外境,這是始覺」合於「本覺過程始覺」本覺融為一體,就是子母相合*1

比如,我們修心中心法第四印就是「如來母印」。母能生子,子母相合,從而證成大道。*1

淨土宗也是這樣講:「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大勢至菩薩講的)(全文請見附1)。我們念佛的時候,佛就是,我們是,佛總是時時刻刻接引我們。假如兒子憶念母親,就像母親憶念兒子一樣,那麼,子母相合,成道就很快。三藏十二部經,都是同一鼻孔出氣。要把這個總綱抓住,真正領會了,則三藏十二部經都能通達。若沒有抓住總綱,斷章取義,就會支離破碎,無所適從。所以,要時時刻刻見到本性,這最要緊。*1

 

「雖立見宗,亦非不修所能證。」

 

 

雖然我們確立了「見宗」,有了正確的知見,明明白白地知道本性是怎麼一回事,知道用這本性來修行才能成道*1

但是,這並不是不要修行。不修道,能證道嗎?不能啊!故云「亦非不修所能證」,也並不是說不修行就能證道的*1

 

「金沙具金質,但未即成金。必須煉冶工夫也。」

 

金沙」,含有黃金的沙子,也就是含金的礦藏。*1

金沙具金質」,從本質上講,金沙裏面含有黃金,具有黃金的質地。*1

但未即成金」,雖然含金,但它還不完全是純粹的黃金,還有沙子等雜質摻和在裏面。*1

必須煉冶工夫也」,必須要一個冶煉的過程,把沙子等雜質去掉,才能夠成為純金。*1

比喻一切眾生(金沙)雖然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都具足佛性(具金質),但還有無明在,還有妄想執著,並不是果地佛啊!換句話說,眾生雖具佛性,但還不是佛(但未即成金)。必須要一個修行的過程(必須煉冶工夫也),豁然打破無明,進而除盡妄想執著,才能成佛。這段話是以冶煉金礦為喻,意在強調修行的重要。怎麼修呢?看取下文*1

 

「三修門:身修離諸作為,如世間無益之事及其他出世之行法等,唯安閒寬坦令身安住。」

  

 

三修門」,指的是身修、口修、意修密宗講究三密加持是指身、口、意。「三修門也是指身、口、意。*1

第一就是身修」,是建立在我們這個血肉之軀 - 身體上的修持方法

離諸作為」,就是要遠離種種作為*1

如世間無益之事」,這個世界上沒有益處的事情,比如搓麻將,*1無益之事不能做。不做世間無益之事,這本身就是修行 - 身修」

及其他出世之行法等」,出世修行的方法很多,如果今天修這個,明天修那個,也不行。要一門深入,受持一個法,一直修到底*1朝三暮四,雖然所修的都是出世之妙法,也不會有效果,因為你心不專一,不能與妙法相應。

唯安閒寬坦令身安住。只有安安閒閑、寬寬坦坦地令身安住,沒有任何罣礙,不是緊張忙碌。《心經》云:「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有罣礙就會恐怖、就會顛倒夢想。無罣礙,心空空的,胸懷就寬闊平坦。*1 注意,「安閒寬坦令身安住」,就是身修*1安安閒閑、寬寬坦坦,令身安住,心裏沒煩惱,沒有牽掛,總是心平氣和、輕鬆愉快,身體就會好,病也不大生了。這樣住在世間,才可以用功修法。這是身修*1

 

語修,無益之世間語及咒誦均止,安靜如谷。」

 

三修門的第二門就是語修,是言談話語方面的修持*1

無益之世間語」:說笑話、奉承某人、貶抑某事等等,這些世間的閒話都是於修解脫道沒有益的 。*1

無益之咒誦」:就某人某事爭論是非長短,更是戲論。藏密的黑教裏,有好多咒語並非修解脫道,都是治人的,那就是無益之咒誦」 。這些東西都不要去說它、不要去念它。*1

無益之世間語及咒誦均止」,我們學佛法、修解脫道,必須一門深入,其他東西都不要去瞎弄世間無益不要講,無益的咒語課誦也不要去念。我們要做到「三少」:要心中事少,口中語少,腹中食少*1 「安靜如谷」,話不要多說,心裏安安靜靜的,就像空幽幽的山谷一樣。「幽谷回聲話晚煙」,你有問題問我,我就詳詳細細地、不厭其煩答復你;沒問題時並不去思考分別,心裏放教空蕩蕩的 - 「太虛飲光消契闊」。*1

 

意修,離戲論思量、比對心想,即觀想作意亦止。」

 

三修門的第三門就是意修,是思想意識方面的修持*1

心裏裝著成套的與解脫道無關的空理論放不下,有什麼用啊?分析它、推論它,是「戲論」;思念它、評價它,是「思量」。*1

應該「離戲論思量、比對心想」,心裏空空淨淨,遠離戲論思量還要遠離比對心想。 「比對心想」居心是不平等的,正是妄想分別,更要遠離。*1

 

觀想、觀照與破相法

 

即觀想作意亦止」。 「觀想」是修行的方法*1,(如前述)。想個什麼東西,還是有作為之修。比如「觀想念佛」,想阿彌陀佛在我頭頂上,觀我自己就是阿彌陀佛。*1

觀想」都是「作意的,即有所作為地鼓動思想意識連這種「觀想」、這種「作意」也要停止。只要好好「觀照」就行了,念頭一起就看見,看見後不睬它,不跟它跑*1

觀想」是漸次法,觀想成功之後,還要再用功把觀成的破掉才能見到本性*1 這樣才可以一勞永逸,才算是真的證入法身相不破,本性不能顯現。所以說「觀想法要多跨一道門坎。凡是有相密部都須多跨一道門坎,最後都要把相破掉*1

相怎麼破?*1

還須進一步做功夫,把這觀大,大、大……大到無邊無際,就沒有了反過來,把它觀小,小、小……小到什麼都沒有一個是放大,一個是縮小,就這樣把它破掉。破掉後,就見到了本性,但多跨一道門坎。大手印是最直接的大乘心地法門,不要這些過程。所以,說「即觀想作意亦止」。大手印不走這條路,不跨這一道道門坎。念一起就看見,看見後不睬它,保護真心就是了。*1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括弧裏這句話是從懶融禪師的偈子裏摘出來的,以對「意修」作個註解。*1

懶融禪師的偈子很好,大家都喜歡引用,大多引用四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完整的偈子是八句*1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繁重;

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

 

做功夫正在用心時,卻不見有可起,就是「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又)拐彎抹角大談佛教名相,勞心費力;直指心源,不說餘話,便沒有那麼繁瑣、那麼沈重。這就是「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繁重」。*1

大道無形、真心無相,雖然無形無相,卻時時處處都在起作用;事事物物雖然都是它的妙用,覓它本身卻又了不可得。這就是「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如今我們直接指出這個「無心」,直接說它,便又和「有心」沒有什麼不同,即「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1

 

「自頂至足,空如竹筒。心等虛空,超絕一切分別,離沈、掉、無記,而令等、持、惺、寂。靈明無取捨執著,住於本妙明淨體性中,即大手印定

  

 

自頂至足,空如竹筒」,就是從頭到腳下(),空地像一個竹筒整個身心無一物,沒有一樣東西。你看那竹筒,把它放到水上,就順水漂流,隨彎就折,無論高高低低、沈沈浮浮,它都不管。一個浪頭把它打下去,它馬上又浮起來了,隨緣沈浮。修行成就的人,就是這樣,「隨緣放曠任沈浮,化作春泥群芳護。*1

心等虛空,超絕一切分別」,胸懷()要像虛空一樣遼闊不分美醜,什麼都可以容納。「虛空」當中什麼東西都有,高樓大廈砌起來,「虛空」沒說容不下。你把房子拆了,虛空也沒寬敞;你把房子擴大,虛空也不狹窄。飛機飛上去,虛空不管;烏雲密布、電閃雷鳴,虛空不曾動過聲色,它不在乎。我們的真心本來就像虛空一樣,不曾動過。現在我們認取真心,就要「心等虛空,超絕一切分別」。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我都無所謂。「虛空」能容萬物,我也能容萬物。十方世界在「虛空」當中,十方世界也在我中。無所住處涅槃,什麼地方都能去,並不局限在一個地方。*1

胸懷像「虛空」一樣的博大*1、寬廣*1、無住*1、無著。虛空中並非無物卻毫無罣礙

超絕一切分別」,就是把「一切分別取捨的思想都超越斷「」了。「分別」取捨都是妄念,是妄念都要絕斷*1

離沈、掉、無記,而令等、持、惺、寂」,*1

就是離開*1

」,昏沈、打瞌睡。*1有的人不打坐還好,一打坐就昏沈,呼、呼地睡。*1

是掉舉、妄念多。坐在那裏七上八下地打妄想。做功夫絕對不行。*1

我們要做到不昏、不舉,但也不能落入「無記*1

無記就是連正念也沒有了,像塊木頭、石頭,這樣也不行。要了了分明,正念昭昭。我們常說觀心、觀心,要觀住它,不能落入「無記」,正念還是要有的。*1

」即平等、「」即均持,*1

惺惺就是、就是,「寂寂就是、就是所謂「定慧等持」,就是寂寂和惺惺均等,沒有偏高或偏低。不是惺惺多些、寂寂少些,或者寂寂多些、惺惺少些,而是等量、均持。既是了了分明,又是寂然不動既是寂然不動,又是了了分明一體,定中有慧,慧中有定。*1才可能等持*1

靈明無取捨執著」,真心靈明即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靈光寂照、了了分明,沒有取沒有捨,更沒有執著利,如水上擒葫蘆,左擒左轉,右擒右轉,總是擒不到它。前面將它比喻為「空如竹筒」,竹筒和葫蘆一樣,漂在水上靈明無比,擒不到它。要沒有取捨、沒有執著,才能靈明。取、捨和執著都要徹底放下*1

住於本妙明淨體性中,即大手印定」,在什麼地方安住啊?在「本妙明淨體性中」中安真心本來妙用無邊,本來光明無量,本來清淨無染,這是真心的體性。真心本體上安住,正是「無所住因為真心本體沒有形相,無相怎麼住啊?「無所住」而住,「即大手印定」。*1

現在人們常談大手印,什麼是大手印?真心本體就是大手印*1妙用無邊、光明無量、清淨無染,無所住而住,就是大手印定*1

 

「常如此修,忽於剎那間,如暗室燈燃,光明開朗。」

 

 

剛才講的是身、口、意三修門。*1

常如此修」,常常這樣修,就會突然猛著精彩。*1

忽於剎那間,如燈燃,光明開朗」,「剎那」之間,就像黑暗的房間(暗室)裏突然亮起了發露,豁然開朗這是怎麼回事?這是開悟了、桶底脫落了、打開本來這是打開了一大光明藏,心光朗照乾坤,十方世界都在你心中圓。不到這個地步,縱有悟處,也只能算是「心開一線」。只有一線光明,還不能算數。到了這個地步,就像大爆炸,「轟隆」一聲,虛空粉碎、大地平沈,人、我、世界,統統消隕無餘。*1

這種情況什麼時候來呢?不得而知時節因緣到了,「啪」地一下就脫開了沒有一定的場所,不一定在什麼地方。一定在家裏面嗎?一定在打坐的時間嗎?都不一定!有時候是在路上,有時候是在公共場所,有時候是在睡夢當中,它都可能顯現。*1

功夫成熟了,時節因緣到了,它自然顯現,這叫做「水到渠成。(流水湧了進來,渠道自然成功。若沒有水,渠道就不算成功)。你只要常常這樣做功夫,時節因緣一到,忽然之間它就來了。*1

這個「忽然」非常重要,不是指定哪個時候。如果有一個時候,你們就有等待心了,不可「將心待悟」啊!不能等待開悟,一有等待心就壞了,它就永遠不來,永遠不得開悟了*1

我們修心中心法的人,要注意了:不要記座數!不要念叨我已坐了幾百座,還差多少就滿千座了。不要記啦,趕快放下,記次數是不行的,這是等待心,要不得!忽然脫開景象是忽然之間爆發的作功夫成熟了,自然會爆發不要有等待心,還是努力地修吧!*1一聽到我說「轟隆」一聲,你們不要認為就像聽到打雷的聲音。不是的,只是有這麼一個意境,你覺得「轟隆」一聲,別人是聽不到的。最重要的是好好做功夫。做功夫,它自然會來;不做功夫,它就不會來。你期待它,等著它,有了這個等待心,它也不會來。*1

 

「涅槃自性,俱生本覺之智光,全體畢現。立證無上正覺道。」

 

涅槃自性 就是本來不生不滅的自性*1

俱生本覺之智光*1

俱生」,與我們的生命同時生起。

本覺」,本來就覺,不是某個時候才開始覺。

俱生本覺之智光」,就是自心本具、本來就有的智慧光明

全體畢現」,完完全全的、絲毫無隱的顯現出來了,也就是親自證見。現在,我講你聽,你是從耳朵聽進去的,是從耳門所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要自己證到這個地步,「啪」地一下,打開本來,親證一回,那才算數*1

立證無上正覺道」,立即到了至高無上的正覺 - 無上正等正覺。這時候你就會知道:說生死、講涅槃,什麼徹底不徹底、究竟不究竟……統統是戲論!這時候你就可以現身說法,於有緣眾生,「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1

諸位!用功吧!努力前進吧!努力用功!努力前進!*1

 

 

附註

 

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2: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參考文獻

1.元音老人 2000  心地法門  恒河大手印 佛陀教育基金會  pp365

2. https://book.bfnn.org/books/0009.htm

 

 

 

(全文完)

於台灣新北市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nz&aid=13795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