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恒河大手印札記-11
2020/05/17 11:44:25瀏覽731|回應0|推薦20

 

河大手印札記-11

MorganLin 2020 05 17

 

本系列文主係研讀元音老人所著「恒河大手印」一書之札記。

 

   

(第十ㄧ講)

 

正文:

「然如不知長養後得智,使與行儀相合,則徒以對治,不能克他緣,致被妄想之緣牽入凡愚障中。故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是為尤要。」

「此無他法,只不離本定法身見,無『能所、是非』分別,自然任運,保任於惺惺寂寂。此為無分別智止觀、無為俱生法爾之自相、一切行持之心要。」

「如以分別心,入有作為之網者,無有解脫時也。」

「此即法身自住之赤露智,本未曾迷之覺性心,須決定護持相續。」(以上是第二密義)(註:第一密要義是「見宗

「定,至行之要。如無解脫智之道力,唯住休息之行持,仍不能越色、無色界。因其未能克制貪瞋緣起及諸行業流。」

「以未得決定心之道力故,於喜欲境順緣生貪愛、逆境拂緣生瞋恨,如對病痛生苦受想等。」

  

 

講演文:

 

 

「然如不知長養後得智使與行儀相合,則徒以對治,不能克他緣,致被妄想之緣牽入凡愚障中。故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是為尤要。」1

 

 

   

(長養後得智使與行儀相合)

   

後得智」,是相對於「根本智」來講的1

得了「根本智」,就是「見宗 - 明心見性,此後還要在境界上磨練,以起廣大「妙用」。「後得智,就是妙用1

長養後得智」,就是長時間不間斷地養護、保任根本智,時時在境上磨練,保護真心,以起無量妙用1

行儀」,就是行持(行為規範)和儀規。譬如我們修心中心法,座下時時觀照,不隨念轉、不為境遷,就是行持;每日至少兩小時坐修,座上手印不散、咒語不停,就是儀規1

對治」,1如淫欲心重就修不淨觀;如散亂心重,就閉關專修禪定等等。1

「則徒以對治,不能克他緣」,如果不知道長養後得智,使之與我們的行為規範和修行儀規結合在一起,僅僅用對治的方法來修持,那將是徒勞無功的,將不能克服外在因緣的侵襲。什麼緣故呢?因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則徒以對治,不能克他緣徒用對治法,不僅令人心煩,而且極易著相,不但不能克服外在因素(環境)的影響,而且還會導致被內在因素(妄想)所牽纏,從而落入「凡愚障」中1。(凡夫的愚昧,即「貪、瞋、癡」的癡,它會障礙成道,故稱「凡愚障」)1。所以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智,在境界上保任磨練,尤其顯得重要。1

    

(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智功法)

    

「此無他法,只不離本定法身見無『能所、是非』分別自然任運保任於惺惺寂寂。此為無分別智止觀、無為俱生法爾之自相、一切行持之心要。」1

 

    

認識到法身本定,本是不來不去、無有動搖的。這個正知見謂之「本定法身見」。契入這個正知見,便無「修之人」,無「修之法」無「是非」,無「分別騰騰「任運」,「任運」騰騰,「惺惺」然而不亂,「寂寂」然而大定大道無形,自性寂寥。法身如如不動,乃大定之體,非關你信不信,或是作不作入定功夫也。1

怎樣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智呢?這沒有別的方法1「此無他法」),只有」「本定法身見」,時時刻刻安住在本性上,於事境上磨練自己,不要著相,不要有「」等等分別,這是最重要的。1

若能時時刻刻離開能所、是非等等分別,不住相、不粘境,一切都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那就是本性時時朗然現前,就是時時不離本定法身見」!1

必須時時刻刻這樣做功夫,才能落在實處。要「自然任運,保任於惺惺寂寂1

寂寂」者,一念不生,有「不動」義,不動就是1

惺惺」者,了了分明,有「觀照」義,觀照就是1

保任於「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靈知」,即是、慧雙融,定中有慧,慧中有定。1中沒有定是狂慧,中沒有慧是死定)。1

所以,下機漸道凡夫只是閉關修定還不行,出關後還要在事境上磨練,「以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智1

自然任運」就是隨緣1

保任於惺惺寂寂」就是不變1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1 (請參見附註1)發了大財無所謂,窮得叮噹響也無所謂;有粥吃粥,有飯吃飯,不起分別、取捨、攀緣之心。古德1禪宗永嘉集 )云:「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1 (請參見附註2),這是「長久護養、了徹於後得智」的絕妙口訣,不但慧中寓定、定中寓慧,而且還防止了死定和狂慧1。

     


     

此為無分別智止觀、無為俱生法爾之自相、一切行持之心要。」這裏講的「止觀」,並非天臺宗的「摩訶止觀」,或者別的什麼止觀法門,而是「無分別智止觀」 - 沒有分別的智慧所行的止觀1

寂寂就是「止」*1止即是定*1

惺惺就是「觀」*1 觀即是慧*1

無為」就是廓然無造作*1

俱生」就是森羅萬象*1

法爾」就是本來如此*1

無為、俱生、法爾三個詞,活潑潑地烘托出「法身」的無相之「實相」。*1

*「一切行持之心要」就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核心。所有的修行法門都離不開惺惺寂寂、都離不開定慧交資、都離不開止觀:*1

念佛的人把心緣在佛號上,就不起別的念頭了,這就是;佛號聽得字字分明、清清楚楚,這就是*1

*參禪的人,疑情籠罩全身,無暇生起妄念,這就是;提起一句話頭,了了分明,這就是*1

修心中心法*1(的人,結印、持咒攝住了身心,這就是;心念耳聞,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大手印教我們「自然任運,保任於惺惺寂寂」,寂寂就是,惺惺就是觀。

   

     

「如以分別心,入有作為之網者,無有解脫時也。」1


   

有的人把神通作為成道的標準,*1重要的是,神通並不能作為解脫的標準。*1求神通就落在「」中,落「入了有作為之網」。一旦以「分別心」落入網中,那就「沒有解脫的時候」了*1

念佛也是為了保護我們本來光明的自體,也是為了去掉分別心。如果你在那裏分別念佛遍數多少,疑來疑去的,我一天念三百遍是不是太少了?我才念了一年,能不能生西呀?這些都是分別心*1

佛法是無為法,應該去掉分別心。*1念佛念得好不好關鍵在質量,憨山大師說:「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亦枉然」,1要把分別心去掉1念佛須要深信、切願、力行,不需要分別心。1有了分別心,就落「入有作為之網」,不能生西了。念佛生西,儘管生而沒有生,儘管去而沒有去。這是無為法,無為而無所不為沒有去儘管去,沒有生儘管生。所以淨土宗的大祖師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有生有滅、有來有去,都是分別心1

     

     

「此即法身自住之赤露智,本未曾迷之覺性心,須決定護持相續。」(以上是第二密義)

     

     


(法身自住之赤露智 - 覺性心

   

上面所說無分別的止觀,就是法身本來如是、無住之住的智慧。它不從外來、不從人得,完全是自性所開顯的本有功德,一點也不曾遮蓋,本來就赤裸裸地顯露著,所以稱為「法身自住之赤露智」。*1

如果認真按照這無分別止觀的法門,精勤修習,長久護養這「法身自住之赤露智」,一切大的神通不求而自得*1

這「法身自住之赤露智」,就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靈知」,就是本來沒有迷悟的覺性心「開示悟入出十界,萬象天真無迷悟」,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男女老少、事事物物,都是天真自然,都具有佛性,法爾如是,沒有迷也沒有悟,故稱之為「本未曾迷之覺性心*1

覺性」本不曾迷,也不存在什麼悟,入佛界而不增,歷地獄而不減。但因無明覆蓋、妄執妄取,使佛性不能開顯,假名為「*1

只要努力修道,打破無明,在事上鍛煉,除去對境生心、妄執妄取的習氣,就能恢復自性天真,假名為「」。*1

迷和悟都是假名,只要我們把無明打破,那麼迷也不可得、悟也不可得。佛性不屬迷悟,即使為無明包裹,本性光明也依然存在,不曾增減一絲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修道人要損減的只是無明習氣,天真佛性不曾迷悟、不曾增減*1

      

     

修行不成功,就是沒有護持好這天真佛性。所以說「須決定護持相續」,這極為重要。*1

決定」,就是痛發大願、下大決心*1

護持」,就是不隨念轉、不為境遷,行住坐臥,不離這個,秒秒不離自性;*1

相續」,就是時時刻刻不能間斷。假如*1不能相續不斷,就不能成道了。*1

*如我們修心中心法,若每日一座,才兩個小時,還有二十二小時。若二十二小時放野馬,只有兩小時修定,*1那怎麼能成道啊?*1 我們說,觀照是正行、打座是助行。觀照就是不隨念轉、不為境遷,以使自性秒秒不離,這就是為了「護持相續」*1

*修淨土也是如此,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念佛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相繼就是相續,淨念,是指念佛功夫純熟,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一時脫落,無能無所、無淨無穢,天真佛性朗然現前,這才堪稱「淨念」。*1

決定護持相續,」這是第二密要義*1。(綿密保任

第一密要義是*1見宗*1。(明心見性

大手印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天真佛性,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森羅萬象、萬象森羅都是它的變現。先要見性,才能護持,若不見天真佛性,那你護持個什麼呀?簡要言之,第一是明心見性,第二是綿密保任,這就是第一密要義和第二密要義。*1

    

       

至行之要。如無解脫智之道力,唯住休息之行持,仍不能越色、無色界。因其未能克制貪瞋緣起及諸行業流。」

        

至行之要」,意即至關重要的行持。「見、定、行」的「定」,就是至關重要的行持*1

解脫智」,是指前面講過的見宗*1明心見性)保護*1綿密保任*1

解脫智之道力」,是指從本體之見上起無量妙用的力量,這就是禪宗裏講的大機大用。*1

休息」指的是休心息念*1

休息之行持」,就是壓念不起 -「搬石頭壓草」的功夫。唯住休息之行持,就是只停留在壓念不起的階段。*1

我們前面提到過「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這裏的「色界、無色界」就是指的「四禪天」(色界)和「四空天」(無色界)。*1

這段話的意思是:雖然說修,乃至閉關專修定力,是至關重要的行持,但如果只是休心息念,而沒有證體起用的力量,那還是世間禪定,儘管超越了欲界,還沒有超越色界和空界,還在六道的天道裏。*1

     

這是什麼緣故呢?「因未能克制貪瞋緣起及諸行業流*1

他能休心息念,「貪、瞋」可以暫時伏住,但生起貪瞋的條件還在。*1

」,就是條件。*1

貪瞋緣起」,就是生起貪瞋的條件*1

為什麼休心息念不能克制貪瞋緣起呢?因為他不認識本性,對境生心的習氣還在。境界來了,就不得自由,被境所轉了。譬如美女現前,你為了克制淫欲心,把她看成白骨骷髏、皮包膿血,也還是對治法。從根本說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相都是真心顯現的影子。若真心朗然現前,覓男女相了不可得。真心朗然現前,對境不失,就是解脫智之道力。若無此道力,就要為境界所惑、隨境界而轉。因惑而造業,因業而受報,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六道輪迴,無有出期,這就是「諸行業流*1

住於休心息念之「」,只能暫時伏住「貪瞋」,卻不能「克制貪瞋緣起」這在禪宗裏叫做「冷水泡石頭、死水不藏龍」。一旦定力消退,習氣泛起,貪瞋更甚,如石壓草,石去草生,當然不能克制諸行業流了*1

    

     

「以未得決定心之道力故,於喜欲境順緣生貪愛、逆境拂緣生瞋恨,如對病痛生苦受想等。」*1

   

     

未得決定心之道力」,即不認識本性。如果你認識了本性,曉得事物都是假的,曉得事物都是真心的影子,絕對不疑,對境就不動心、不著相了*1

因此我們必須實證本性。大手印指示我們見性,教導我們勤於保護,在境界上鍛煉,在鍛煉中實證。我們就要在鍛煉中,把身心世界都化空,真正見到本性,那才有「決定心之道力」。*1還是要踏踏實實地做功夫。*1

現介紹兩種做功夫的方法*1

*一種是聽到開示,認識了本性後,時時刻刻保護它「朝於斯,夕於斯,流離於斯,顛沛於斯」,時時刻刻保護它不動,才有念起就把它轉過來。*1

*另一種是修個具體的法門,或念佛,或參禪,或修心中心法。不僅座上做功夫,座下也要做功夫,要時時觀照,綿密保任,這樣才會有效果。不*1(可)「於喜欲境順緣生貪愛、逆境拂緣生瞋恨*1

如對病痛生苦受想等」。現舉幾則病緣現前的例子,看看古德是怎樣對待病緣的。*1

馬祖道一禪師是一位了不起的禪宗大祖師,世稱「馬大師」,他教導出百餘位證成大道的弟子,分赴各地,教化天下。

馬大師晚年生病了,當家師去慰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

馬大師說:「日面佛,月面佛。

(這是什麼意思啊?日面是白天,比喻健康時;月面是晚上,比喻生病時。佛者,覺也。白天在覺裏晚上也在覺裏,健康時是這樣生病時也是這樣。語雖只有六字,卻簡捷明瞭地道出馬大師那「決定心之道力」。)

    

翠岩可真禪師行將涅槃的時候,示現極其痛苦的病相,在地下鋪的席子上輾轉反側,不停地翻來覆去。

他的侍者哭著說:「平生呵佛罵祖,今何為乃爾?」

(要不是你平時呵佛罵祖,現在怎麼會這樣呢?)

翠岩禪師盯著侍者看了一會兒,呵斥他:「汝亦作此見解邪?」

(你也是這種見解嗎!)

於是翠岩禪師跏趺而坐,令侍者燒香。香煙才起,禪師就圓寂了。諸位,既然翠岩禪師有坐脫立亡的把握,為什麼還示現那麼痛苦的病相呢?他是在以身說法:痛苦即解脫,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他何曾「對病痛生苦受想」啊!

 

你如果「對病痛生苦受想」,那就不得了了,病魔就起勁地折磨你。如果心不住在病痛上,「你痛你就痛好了,沒關係,無所謂」,反而不覺得痛了。*1

*再如修心中心法,結手印手指很痛時,心不要想到手,注意力集中在咒上,忘記了手,就不覺得手痛了。但你一起歡喜心:「咦,手不痛了。」這麼一想,馬上手又痛起來了。所以,痛苦的感覺終歸還是大腦接受不接受的問題。只要我們心空無住,有病也會好的,縱然痛也不覺得痛苦*1

*淨土宗是這樣講的:「臨命終時,身無痛苦,心不顛倒,意不散亂」。身無痛苦,就是不為病所苦,不一定一點病也不生。能在生病時不想著病,只管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注意力集中在佛號上,感覺不到痛苦,那就是身無病苦。如果你心亂了,想著病痛,「哎喲,哎喲!」那就痛得要死了。假如你平時很用功,有很深的功力,那就沒有什麼病不病、痛不痛了。*1

假如我們心不空淨,臨終為病所逼,痛苦、難過,心就不安了。我見過很多修淨土的人,臨命終時,他就是不念,因為他的心散亂了*1,念不出來了*1。我們現在用功念佛,是預備臨命終時的一剎那時用的。能夠在臨命終時心不散亂,還這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絕對有把握了。 *1

    

    

附註

 

1. 【華嚴小百科】 華嚴思想:隨緣不變、不變隨緣*2

(真如與「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在佛教認為「真如」( 佛性)有二特性:不變隨緣

「真如」為一切諸法的實體,它超越時空,為不生不滅、真心常住的存在,稱為「不變」。

但它又會隨順外在染淨之緣顯現森羅萬象,稱為「隨緣」。

若依《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來理解則是:

眾生心「不變」的是「心真如門」,具有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等性質,為絕對無差別相,是宇宙本體的「覺性

眾生心「隨緣」的是「心生滅門」,具有生、滅、增、減等性質,為相對差別相,也是宇宙本體的「不覺性」。

真如與生滅、覺與不覺,共構成眾生心一體的兩面。

 

故而華嚴三祖法藏說:

問:真如是有耶?

答:不也,隨緣故;

問:真如是無耶?

答:不也,不變故;

問:亦有亦無耶?

答:不也,無二性故;

問:非有非無耶?

答:不也,具德故。

 

這是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之「四句」的形式作答。接著又以莫落入常見、斷見而破「四句」之過。

法相宗(唯識學)的「三性」說:圓成實性、依他起性以及遍計所執性,在法藏認為此「三性」也有「不變」、「隨緣」二義;並且彼此不相牴觸。即以「圓成實性」來說:

且如圓成,雖復隨緣成於染淨,而恒不失自性清淨秪由不失自性清淨故,能隨緣成染淨也。猶如明鏡現於染淨,雖現染淨而恒不失鏡之明淨。秪由不失鏡明淨故,方能現染淨之相。

意思是說「真如」雖隨應機緣而變現染淨萬法,但從不喪失原有的自性清淨。也正因自性本來清淨,才能如同鏡子一般映照出萬物的淨與穢。故知「圓成實性」有「不變」、「隨緣」二義,它們彼此之間不相牴觸。

以上法藏的學說均出現在《華嚴五教章》卷四中,這是一本華嚴宗的判教論著,係把世尊說法四十五年的一代時教分為五教、十宗,並判《華嚴經》為最高的「圓教」、超越其他諸教的「別教一乘」。其中「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係其中的論證方式之一,全書可說博大精深。

     

  

 

2. 惺惺寂寂*3

《禪宗永嘉集》云:「惺惺寂寂是,惺惺妄想非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即是);惺惺,謂不生昏住無記等相(即是)。 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住。亦寂寂亦惺惺,非唯歷歷,兼復寂寂,此乃還源之妙性也。

此之二事,體不相離。猶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為正,以杖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後方行;修心之人,亦復如是。先息緣慮,令心寂寂,次當惺惺,不致昏沈,令心歷歷。歷歷寂寂,二名一體,更不異時。譬夫病者欲行,闕杖不可;正行之時,假杖故能行。作功之者,亦復如是。歷歷寂寂,不得異時,雖有二名,其體不別。」

 

 

參考文獻

1.元音老人 2000  心地法門  恒河大手印 佛陀教育基金會  pp365

2.人間福報 2015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16820

3.華嚴義海 2016惺惺寂寂http://www.budaedu.org/epaper/2016/20160715.htm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gannz&aid=13576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