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25 15:18:13瀏覽623|回應0|推薦10 | |
讀恒河大手印札記-05 Morgan Lin 2020 04 25
本系列文主係研讀元音老人所著「恒河大手印」一書之札記。
(第五講) 正文:
「然隨境而轉之粗妄念,遮蓋自心本相。」 「雖經直指,亦不能見,故當先使粗妄澄清。因示曰:最初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縱。」
我們的妙明真心,既不屬「有」,亦不是「無」,你說它有,無相可見,無聲可聞;你說它無,語默動靜,行住坐臥,無一不是它在起作用*1。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它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大寶藏*1。 所謂「真空」者,別於頑空和斷滅空,以「妙有」故,「空而不空」*1; 所謂「妙有」者,別於妄有或實有,以「真空」故,「有而不有,不有而有」也*1。 次從「相用」來說,也是「非有非無,非無非有」的。你說它無,形形色色歷然現前,而妙用恒沙;你說它有,一切色相,皆因緣所生,無有自體,所起事用,宛如水月空花,無可把持*1。(註: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中論》第二十四品第十八頌:「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在於破除人們執著空有的兩邊,破除執著名相的邊見,才能證悟空或中道的真理。 《中論》第二十四品第十九頌講:「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說色空不二,「非有非無」。以一切事相皆是真空妙體之所顯現,而真空妙體亦不能離開色相而另有。比如水起波浪,離開波浪即不可得水*1。 我們用功,既不可執色相為實有而粘著不捨,更不能偏離色相,廢有而著空。所以,不論上座習定,還是下座起用,均須無所取捨,方契中道之理,走上「真空妙有」的大道*1。 前面講到大手印是直接指示我們見到真心的實際法門。大手印是一真法界,是我們的真心,是無修、無整、無散亂的本體。但要進入大手印功境,起初也要經過一番艱苦的修煉。不做功夫,你就不能認識這離念的靈知即是當人的本性而成就大道*1。
(粗妄遮自心,先澄清, 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縱)
大手印說*:
「然隨境而轉之粗妄念,遮蓋自心本相。」*1
什麼是隨境而轉的粗妄念?我們對境生心,攀緣不息,看見這個想這個,看見那個想那個,心裏總放不下來,亂七八糟、顛三倒四地胡思亂想,就叫粗妄。粗妄如烏雲蔽日,遮蓋我們光明的自心本相,所以,要斷除。粗妄不斷,功夫不上路*1。
「雖經直指,亦不能見,故當先使粗妄澄清。因示曰:最初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縱。」*1
真心在什麼處,真心是什麼樣子*1,如果經過直接指示後,還是不能見到,說明我們妄心很重,那就應該做功夫斷粗妄*1 。 開悟證道分先後,因此作功夫也分先後。怎麼分法*1? 開始做功夫的時候,要把隨境而轉的粗妄斬斷。*1 對境生心,攀緣不息的妄想,叫「粗妄」*1。作功夫不睬它,一切放下,就是斷粗妄。粗妄斷了,還有「細妄」*1 - 就是腦子裏的一些意念*1。(法相宗叫「意」)*1。 法相宗所講五個遍行心所*1, 即作意、觸、受、想、思,這是最根本的妄心*1。意,就是意根。它時時在動*1,遷流不息,沒有停息,此為微細、極微細的妄念*1(微細流注*1),*1就如高速流動的水,看上去像是一點也不動了,其實它動得非常之快,非人眼目之所能見,要深入金剛薩埵定才看得見它。*1所以,粗妄斷了,還有細妄、微細妄、極微細妄*1。怎樣才能見到這極微細的妄念?只有安下心來打坐,先澄清粗妄,才能看見微細、極微細的妄念,從而將其斷掉,證見自心本相;所以,先要破粗妄*1。 如何做功夫? 大手印*1:「最初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縱。」*1做功夫一開始,先要讓我們的心很坦然,不要有住著,不要有煩惱,不要有拘謹,不要有束縛,坦坦蕩蕩,放下來*1。儒教講:「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1 坦坦者,平坦也,筆筆直直的,沒有彎曲,心無彎曲,直心就是道場(註:《維摩詰經》:「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菩薩品第四〉、「直心是淨土」。)*1;蕩蕩,就是把一切都掃蕩空盡,無所住著;是故,坦然自在得很*1。 若不能如是,心裏有所執著,總是轉個不停,我們就要依法對治*1。如何對治?就是「不擒不縱」*1。擒者,就是抓住它,按住它*1;縱者,就是放縱它*1。我們既不要擒住它,也不要放縱它,任其自然*1。 念頭來了,我「不理睬」你,這才是不擒不縱*1。(註:《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念佛的人,念頭來了,不理睬它,把佛號提起*1; 參禪的人,念頭來了,不理睬它,把話頭提起*1; 修密的人,念頭來了,不理睬它,把咒語提起*1。 一心照顧佛號,一心照顧話頭,一心照顧咒語,妄念就自然轉化掉了*1。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土木金石是十二類生當中的一類*1。是「無情」的*1; 六道輪迴的天、人、修羅、餓鬼、畜生、地獄都是「有情」的*1,有情見、有愛情*1。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而土木金石是冥頑不靈,是*1不動的*1,這十二類生雖然種類各別,但都是一靈真性,「一真法界」所變現,和我們人類同根同源,並非異類*1。 佛性*1是真實不虛,能生萬法,具足一切妙用的靈根,但因我們「執著」外相被「無明」包裹,住境、粘情,造業受報,迷失了真心,就由「一真」分為內外 *1: 內真者,即我們自己的身心*1; 外真者,乃外面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叢林等種種東西,名曰身外之物。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啊*1! 因「無明」之故,取少分的地水火風,捆在肉殼內為自己,而將其他大部分的地水火風置之不理,認為是身外之物,於是有了十二類生。其實無論是有情、無情皆同一根本,所以經云:「有情無情同圓種智。」*1(註:《華嚴經》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無情」也是我們自己啊!同圓種智者就是佛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就是上能知道一切諸佛的法用*1,下能知道一切眾生的因種*1。 可見一切鬼、神乃至土木金石這些東西,都是我們自己啊!由此之故,是謂「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我們的佛性本是能夠知道一切眾生的因種,也能知道諸佛妙法是圓滿的、具足的大般若體*1。
(有無情說法公案之ㄧ) 從前洞山良價禪師到溈山祖師那裏去參問*1。 洞山問道:「頃聞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話,某甲未究其微。」*1 溈山問:「你還記得麼?」*1 洞山答道:「記得。」*1 溈山說:「你試舉一遍看。」*1
洞山於是舉其事*1:
僧問:『如何是古佛心?』*1 國師答:『牆壁、瓦礫是。』*1 僧問:『牆壁瓦礫,豈不是無情?』*1 (佛是覺者,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1。牆壁瓦礫沒有知覺冥頑不靈,怎麼會是古佛心呢?照你這麼說牆壁瓦礫就不是無情了?*1 ) 國師答:『是。』*1 (深含妙意。因為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因分別之故,就生出有情無情不同。如若不分別,一切聲色、山河大地、乃至飲食男女都在心性中圓,而無一法可得,又有什麼有情無情呢?因為有法可得,再去分門別類,愛憎取捨,從而煩惱叢生,輪轉不息*1。 ) 僧問:『還解說法否?』*1 (因為佛是說法度生的,古佛會說法,無情既是古佛心,當然也就會說法了。此僧*1是落在塵境的所見、所聞上,而不見能見能聞的性。*1) 國師答:『常說熾然說。無間歇。』*1 (無情說法,不是間歇地一時說、一時不說,它時時時刻刻說,說法聲音很大,如猛烈燃燒之大火,說法無有停歇。我們往往都著在所見所聞上,不知道無說才是真說。聽到聲音了,就是聽到;沒有聽到聲音,就是沒有聽到。其實,沒有聽到聲音也是聽到!你聽到個沒有聲音嘛!所以,無說是真說,因大音希聲說之故,最大的聲音是沒有聲音的。說有聲可聞,皆非真聞,因為你著在所聞上去了。聞性不在有聲與無聲。聲有生滅,故是假;性無斷處,故是真。*1) 僧問:『某甲為甚麼不聞?』*1 國師答:『汝自不聞,不可妨他聞者也。』*1 (這是你自己不聞,因為你顢頇佛性,著在有聲可聞上了,不知道無聞才是真聞。進一步看,聞無聞者是誰?聽到了沒有聲音的是誰呀?你說你不聞,但它正在你耳根放光,*1聞個無聲,不是正聞嗎?聽到有聲時,你就跟著聲音起分別了*1跑了*1。而這個無聲、無分別時,正是你的「聞性」現前之時,是故是「真聞」。你自己不聞,不能妨礙那個能聞的啊!*1在這無聲可聞、聞性正聞之時,你卻說不聞,是你自己不機靈、不明白,可聞性還是了了分明地在啊!*1) 僧問:『未審甚麼人得聞。』*1 (盡大地無一人不聞。誰不聞?誰無有聞性?但不執於聲響,阿誰不是聞性昭昭耶?*1 ) 國師答:『諸聖得聞。』*1 (諸佛、菩薩、羅漢、辟支佛等聖人能聞,凡夫聽不到。國師此答有漏洞,因為人人本來都是佛,法身無相,凡聖不立,哪還有什麼聖不聖呢?)*1 僧問:『和尚還聞否?』*1 (你自己能聽到麼?因為國師說諸聖得聞,此問直逼得國師有口難言也。若說有聞,即是自讚;若說不聞,則國師非聖、非師也。)*1 國師答:『我不聞。』*1 僧問:『和尚既不聞,爭知無情解說法?』*1 國師答:『賴我不聞,我若聞,即齊於諸聖,汝即不聞我說法也。』*1 (幸好我聽不到,假若我聽到了,我就是聖人了,你也就聽不到我說法了。*1凡有言說,皆無實義。本來無法可說,本來也無人聞法。若還有法可說、有人聞法,那正是執著在人相、我相上了。所以國師說,汝即不聞我說法也,也是自謗。*1) 僧緊逼道:『恁麼則眾生無分去也。』*1 國師答:『我為眾生說,不為諸聖說。』*1 僧問:『眾生聞後如何?』*1 國師答:『即非眾生。』*1 ( 眾生若能聽到無情說法,薦取這不生不滅的聞性,那就超凡入聖了,所以說即非眾生。《金剛經》云:「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1 僧又問:『無情說法,據何典教?*1』 國師答:『灼然,言不該典,非君子之所談。汝豈不見《華嚴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1 ( 即一切灰塵、一切國土都在說法,一切眾生即包含一切,不管是有情世間,還是無情世間無不在說法,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法無不在說法啊!)。」*1
這是南陽忠國師對那和尚的開示,洞山禪師不理解,所以把這個公案講給溈山祖師聽*1。
溈山聽了之後道:「我這裏亦有,只是罕遇其人。*1」 洞山良價誠請道:「某甲未明,乞師指示。*1」 溈山把拂塵一舉說:「會麼。*1」 (這就是無情說法,你能領會嗎?無情說法無有聲音,但不是不說法*1。 如花開花落,就是無情在說法。花是無情,花開了很嬌豔美麗,可是沒多久就凋謝零落了,這是說什麼法?這是說無常法*1。 河水「嘩、嘩……」淌過去,流水無住,它不停留,今天這麼流過去,明天也這麼流過去,永不停息。這流水告訴我們:萬物的假相在變化而實體未嘗變易。蘇東坡懂得其中的道理,他說:「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流水是無情,但也在說法*1。 所以無情時時在說法,不是不說法,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所以,溈山將拂塵一舉,意思在問舉拂塵的是誰呀?不一定開口說話才是說法,這一舉就是說法。) *1 但洞山良價說:「不會。」*1 (洞山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不明白、未領會。其實,這個時候是最親切的了。因為你會了、理解了就是情見,就有道理可得了。相反,在你不會的時候,正是一念不生之時,立刻回光返照,這是什麼?當下就見性了。可惜洞山總以為還有個道理在,會錯了意,錯過了機會*1。) 洞山接著說:「請和尚說。」*1 溈山說:「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1 (由父母所生的這個肉身嘴巴,始終不能對你講。何也?因為任你千說萬說,總是說不到。這是語言說不到,思維不能及的,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說了即不中,知道了即不是*1。 溈山在這裏暗示洞山,「無說是真說」,「無聞是真聞」,這就是「無情說法」。遺憾的是此時洞山仍顢頇不明白。人們往往執著見聞覺知所相對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即執在這個所見、所聞上,那麼,無所見、無所聞就不是了。豈不知,這無所見、無所聞的能見、能聞的「真性」,是從來不間斷的,是沒有相續痕跡的,是如如不動的,故佛性又稱「如如」。 *1) (此外,溈山禪師的「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還有另一層意思,即功夫只有自己做,佛性要自己悟。古德云:「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耳朵聽進去,是從門入,因為六根門頭都是向外的。從耳朵聽進去的道理,不是你自家的寶貝。要自己悟到才真。叫我給你講,一點好處也沒有,你將來會怨我的*1。)
(香嚴祖師與溈山祖師公案)見附註1*2 香嚴祖師同樣也遇到這個問題*1。香嚴祖師和溈山祖師同是百丈祖師的弟子。香嚴祖師對佛經很熟,如有人問法,他常常是問一答十,自己以為很了不起,在心裏自許道:我智慧如海!但在百丈在世時卻參禪未得。百丈圓寂後,只好到他師兄溈山那裏去參禪了*1。 溈山對他說:「師弟啊!我聽說你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1」 他忙說:「不敢不敢。*1」 溈山說:「那是你聰明伶俐,意解識想,生死根本。我現在有個問題問你,你給我答復答復看。*1」 (他表面上輕描淡寫地問:「什麼問題呀?」心裏卻說:「有什麼我還答不出來的問題,哼!*1」) 溈山說:「我不問你別的,只問你父母未生你時,如何是你的本來面目?試道一句看。*1」(註:參禪話頭之一) 香嚴祖師聽後,心裏竟一片茫然*1。 於是,歸寮將平日所看過的經論文字,從頭到尾翻閱一遍,要尋一句來酬對,最後是一無所得。自歎道:「畫餅不能充饑。」於是屢次乞求溈山說破*1。 溈山說:「我若說似汝,汝以後罵我去。我說是我的,終不幹汝事。汝還是自己去參吧!*1」 香嚴祖師於是將平昔所看文字燒光,辭別溈山自己去參究。早也參晚也參,行住坐臥時時參。一天在地裏除草,一鋤頭下去,鋤到了石塊,把石頭拾起來,隨意一扔出去,擊中竹子,「啪」的一聲,忽然醒悟,打開本來了。於是回去沐浴焚香,遙禮溈山師兄。讚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1」 所以說功夫要自己做的。因此*1, 溈山祖師對洞山說:「父母所生口,終不為你說。給你講了,沒用處,要自己參才行啊!」*1 洞山良價禪師開悟不了,他感到機緣不投,於是又問:「還有與師同時慕道者否?」*1 溈山於是指示他去參雲岩禪師*1。 洞山辭別溈山直往雲岩處,將前面無情說法的公案舉說一遍*1, 然後問雲岩禪師道:「無情說法,甚麼人得聞?」*1 雲岩禪師答:「無情得聞。」*1 (南陽忠國師說是「諸聖得聞」,雲岩禪師卻說無情得聞。其實,清淨心空就是聖。聖凡也不立,一切都沒有,物物頭頭皆現妙色身、發廣長舌宣流法音。熾然無盡說,無窮無盡說,無情就是這樣說法*1。 那如何是「無情得聞」?意思就是你把情見泯滅了、除盡了,不著一切聲色塵境,你就能聽得見無情說法了,就能悟見本性了*1。 所以,有成就的修道人都是「無情」見的,你「有情」就不行。什麼叫菩薩呢?這是梵文菩提薩埵的簡稱,譯成漢文是覺有情,就是先把自己所有的情見都覺破,不著一切聲色塵境,明悟自性,才能幫助他人覺破迷夢,掃盡妄情,同出苦海的意思。因此雲岩禪師說「無情得聞」*1。 洞山緊緊追問道:「和尚聞否?」*1 雲岩答:「我若聞,汝即不聞吾說法也。」*1 (和忠國師如出一轍。我假如聽得見,我就不給你說法了*1。 為什麼? 首先,我若聞,即齊於諸聖,諸聖報化非真,亦非說法者,諸聖正法身無說無聞的,我若聞,即與佛菩薩一樣成道了, 凡也不可得聖也不可得,凡聖都不住,一切都無有了,你還能聽我說法嗎?) *1 (注意!「一切都無有」,不是斷滅空。而是有而不住,即說而不說,不說而說,不是死執不說話,更不是執有所說。一切施為,皆是虛設,佛也沒有,連佛之一字也是方便的假名!假如還有諸佛向上事,佛就不是佛!所以,我們不要住相,真正成道是一點都沒有。) *1 其次,我若聞即同無情,無情以不說為正說,非有言說,那你今天又怎能聽我說法呢?*1 再者,我若聞,即著聲塵,有所住著,法見未除,如何為人師?*1 所以我不聞。無聞才是真聞!也就是「無言說」,無言可說了。*1你要好好領會言外之意啊!你只理解有語言的法、可說的法,你現在聽到我所說的這些話,都是有言說的,都不是真實的。而今我為你這樣說,是要你領會到言外之意,會意於言外,從而明見「無說」的「真說」、「無聞」的「真聞」啊!*1 洞山還是不領會,又問道:「某甲為甚麼不聞?」*1 (他問雲岩:「無情說法我應該聽見,我為什麼聽不見呢?」他還是執著在聲色塵境上,這樣追逐有什麼意義呢?為什麼不反聞聞自性?就在你面門上放光啊!這豈不是你在自然聞、無聞聞麼?!)*1 此時,雲岩也像溈山一樣,豎起了拂子。*1 (要是洞山抓住這一時機,反問自己,這個看見「豎拂的是誰」?!就在這裏猛著精彩,也就當下開悟了。可惜許,又錯過也!)*1 雲岩問:「還聞否?」*1 (豎起拂子雖沒有聲音,沒有話說,但是,大音希聲,真真切切,如雷貫耳。為什麼?因為無聲之聲是最大的聲音,這就叫大音希聲。*1 我們人往往都執著在有聲可聞,在有聲可聞處去領會。但是你要真正見性,就不能執著在有聲可聞處。因為有聲、無聲,不過是聲音的生滅,而我們的「聞性」是無時無刻不在面前放光,它是沒有間隔、沒有連續的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1 所以,古德云:「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1(見附註2)一條小道的兩邊,種滿了桃樹,經過一番大風雨後,小道遍地都是桃花瓣,騎馬走過此處時,馬蹄怎能避開遍地的花瓣,而踏不到呢?*1意思是說,佛性時時處處都在作用,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你能避得開嗎?*1 所以,不要在有相無相、有聲無聲上分別。我們見不到光明時,卻見到了黑暗,見暗還是有見。我們聽不到聲音時,則聽到了無聲,聽到了無聲還是聽。這豈不就是見性和聞性不生不滅的證據麼?*1(註: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係由觀音古佛教導,由『聞性』、『耳根圓通』而成道,俗稱『觀音法門』。請見附註之經文*6) 可惜,洞山答道:「不聞。」*1 (他著在了聲音上,因為沒聽到聲音,所以不聞。*1虧得他不聞,如果有聞,又著在相上,不聞則是真聞*1。 雲岩說:「我說法汝尚不聞,豈況無情說法乎?」*1 我對你這樣說法,豎起拂子,雖然沒有聲音,但還有舉動,這樣你都不聞、不領會,何況無說無動的真說真動呢?世人都是如此的愚癡,都著在所見、所聞的色聲惑業裏面,從來沒有回光一瞥,薦取這個能見能聞、能說能動的性。這個性就是本來真佛!甚至誤認為聽不到聲音就是無聞,不見光影色相就是無見。豈不知這個見性聞性時時刻刻都在面門放光,從無遮掩、從無間斷。即便是在無聲無聞、無相可見時,依然還是見、還是聞。因為你聞到個無聲還是聞,見到個無相還是見,怎麼能說無見無聞呢?*1 洞山接著又問:「無情說法,該何典教?」*1 雲岩禪師答:「豈不見《彌陀經》云,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1 這時洞山良價禪師猛然有些醒悟了,終於由有聲悟入無聲了,總算是會到了、悟到了,他脫口說了個偈子說:「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1 (真奇妙呀,真妙怪!無情能說法真是妙不可言、不可思議,真是使人想像不到啊!無情會說法嗎?會!你若用耳朵去聽,是不能理解的,因為無情說法是沒有聲音的。用眼睛來聽,才能領會到其中的奧妙。眼睛聽不到聲音,但沒有聲音正是妙聲。由此可見,洞山禪師會了「有聲」,而且從有聲會到了「無聲」,但還沒有會到「無聲就是有聲」、「有聲就是無聲」,還未徹底究竟。)*1
(圓悟勤禪師在五祖演禪師會公案) 從聲音悟道的公案還有很多*1。 昔圓悟勤禪師在五祖演禪師會下做侍者,隨演禪師參禪。一日,有讀書人來參五祖演*1, 五祖演對來者講:「若問及自性、法身,你少年時曾讀過『小豔詩』麼?詩中有兩句與之很相似:『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1 (意思是頻頻呼「小玉!小玉!」小玉是丫環,小姐叫她何事?無事。那為什麼喊?目的是要她的情郎聽到這呼喚聲,知道她在這裏。也就是有意給她的情郎傳個消息,因為他認得她的聲音,聽到呼喚,就曉得她在這裏了。這是假詩以說禪。借用這首詩來反問一下,這呼喚聲是由誰發出來的呢?又由誰聽到的呢?這一切豈不是自性的作用嗎?豈不都是真性的顯現嗎*1? 五祖演禪師引用這首小豔詩,蘊含深意。本來一切色相、一切聲音都無意義,都是空華水月,都是不可得,合了第一句「原無事」。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顯現,合了第二句「認得聲」。這旨在啟發我們大家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1。 圓悟勤在旁邊聽到了這個話,立刻有所醒悟。他走出方丈室,恰好這時有只大公雞在柵欄上「喔、喔」長鳴。圓悟勤一聽,猛然觸動了靈機,觸著剛才五祖演所說「只要檀郎認得聲」的「聲」字,忽然大悟!這不是「聲」嗎?這就是「自性」的顯發,一切影子都離不開鏡子,離開鏡子哪里還有影子呢?一切的一切都是真性的作用,都是真性的顯現。*1 不少修道人就是喜歡神通,往往誤以為耳朵能夠看字,眼睛能夠聽聲音,六根互用發神通了,才能聽見無情說法。殊不知無情說法是「無說而說」,不是有個微細的聲音,等你不用耳朵聽、不用眼睛看時,才能聽到的*1。眼處聞聲不是特異功能,洞山禪師的「眼處聞聲方得知」,是叫我們不要住在耳根上,而是要我們於無聲可聞、妄念不起處、觸景生情處,回光返照、心領神會這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靈妙真心即是也。*1 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明白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心」的作用,都是「真心」的顯現*1, 就能理解「無情就是有情,有情就是無情」了*1。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牆壁瓦礫等等就是我們自己喲!為什麼呢?山河大地等不是在虛空當中?*1 我們真心和虛空一樣,虛空有多大,我們的真心就有多大。真心遍虛空盡法界,十法界都在我心裏,虛空的一切東西都在我心裏,那麼山河大地等也不出我心之外了。*1我是佛,它們也是佛,都是佛!所以「無情就是有情,有情就是無情」!*1無論有情無情都是我們自己*1。既然都是我們自己,還有什麼有情無情之分呢?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桌子也是佛,椅子也是佛,磚頭也是佛,瓦塊也是佛,無一不是佛。一切有情無情都是佛啊!*1
附 註 1.香嚴智閒禪師悟道因緣*2當時,百丈懷海禪師尚在世傳法,智閒禪師遂親往參學。智閒禪師性識聰敏,教理懂得很多。每逢酬問,他都能侃侃而談,但是,對于自己的本分事卻未曾明白。後來,百丈禪師圓寂了,他便改參師兄溈山靈佑禪師*2。 溈山禪師問道:「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靈利,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智閒禪師被溈山禪師這一問,直得茫然無對。*2 回到寮房後,他把自己平日所看過的經書都搬出來,從頭到底,一一查找,希望能從中找到一個合適的答案,可是翻閱了幾天,結果卻一無所獲。智閒禪師感嘆道:「畫餅不可充飢。」*2 于是他便屢次去方丈室,乞求溈山禪師為他說破,但是,遭到溈山禪師的拒絕。溈山禪師道:「我若說似汝,汝已後(以後)罵我去。我說底是我底,終不幹汝事。」*2 絕望之餘,智閒禪師便將自己平昔所看的文字付之一炬,說道:「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2 智閒禪師哭著辭別了溈山,開始四處行腳。有一天,他來到南陽慧忠禪師的舊址。目睹了慧忠國師道場之遺蹟,覺得這個地方挺不錯,于是決定在這裡住下來,加以整拾。*2 一日,智閒禪師正在芟除草木,不經意音,拋起一塊瓦礫,恰好打在竹子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他忽然大悟。于是便急忙回到室內,沐浴焚香,遙禮溈山,贊嘆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並作頌曰*2: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蹟,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鹹言上上機。
溈山禪師聽說了智閒禪師的這首偈子,便對仰山禪師道:「此子徹也。」*2 仰山禪師道:「此是心機意識,著述得成。待某甲親自勘過。」*2 于是仰山便前往見智閒禪師,說道:「和尚贊嘆師弟發明大事,你試說看。」*2 智閒禪師遂舉前頌。 仰山禪師道:「此是夙習記持而成,若有正悟(真正的發明開悟),別更說看。」*2
智閒禪師一聽,便又作一頌曰:*2
去年貧,未是貧, 今年貧,始是貧。 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 今年貧,錐也無。
仰山禪師道:「如來禪許師弟會,祖師禪未夢見在。」*2
智閒禪師于是又作一頌,曰:
我有一機,瞬目視伊。 若人不會,別喚沙彌。
仰山禪師這才放心他確實徹悟了,于是便回去報告溈山禪師道:「且喜閒師弟會祖師禪也。」*2 智閒禪師後駐錫于鄧州香嚴,教化一方,四方衲子,爭相親近*2。 關于修祖師禪,智閒禪師特別強調,要離心意識去參,不要沉溺于語言文字,更不能呈口舌之快。大道不在別處,只在目前。若能在日用中,念念回光返照,即是與道相應。智閒禪師曾有上堂法語雲:「道由悟達,不在語言。況是密密堂堂,曾無間隔,不勞心意,暫借回光。日用全功,迷徒自背。」*2 又雲:「若論此事,如人上樹,口銜樹枝,腳上蹋(踏)枝,手不攀枝,樹下忽有人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不對他,又違他所問。若對他,又是喪身失命。當恁麼時作麼生即得?」*2 時有虎頭招上座出眾雲:「樹上即不問,未上樹時請和尚道。」師乃呵呵大笑。*2 智閒禪師開示學徒,語言簡直,不尚奇特,曾有偈頌二百餘篇傳世。後謚襲燈禪師。*2
2. 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4、5 一位禪師曾經這樣形容性的作用:「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意思是:大路兩邊的桃花樹,經過一場大風雨後,落下來的片片桃花遍地皆是。若騎馬從這裡走過的話,從什麼地方能避開殘紅呢? 殘紅就是落在地上的桃花殘片。什麼地方能踏不著桃花殘片呢?這就是說,在我們生活當中,一切都是性的作用,一切現象都是性的顯現,你就在性海之中,你能離開性嗎?它時時刻刻都在你六根門頭放光,都在起作用,都在顯現。不管你認識沒認識這個性,你一直沒離開過它,也逃避不開性的作用。沒有這個性,你就根本不能起任何作用,我也不能在這裡講經,大家也不能聽,乃至一切事都不能做。然而,我們所見所做的種種事情俱是夢幻,一旦夢醒,一切均了不可得。「見性」也是假名。夢時說見性,是在夢中說。一旦醒來,再說個「醒」,則屬多餘。所以,不要執著在見上。 3. 楞嚴經卷六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6(耳根圓通)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 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參考文獻 1.元音老人 2000 心地法門 恒河大手印 佛陀教育基金會 pp365 2. 七葉佛書社 2012 香嚴智閒禪師悟道因緣/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2437&cid=53&page=114 3.信堅園地 2028 洞山良价禪師悟道因緣 – 參「如何是無情說法」 http://www.worldofmastermind.com/?p=9483 4. 2019-10-06 禪宗文化https://kknews.cc/news/v3a2xvq.html 5.元音老人心經抉隱 七葉佛書社 http://www.book853.com/wap.aspx?nid=1004&p=2&cp=32&cid=84 6. 楞嚴經卷六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