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深度書評】生之謎:解開鰻魚的繁殖與起源
2023/07/23 13:33:33瀏覽485|回應0|推薦28

 

歐洲鰻誕生在馬尾藻海水域,此處沒有明顯的地界,由四大洋流環繞,海床覆蓋棕黑的海藻,作為海洋生物的天然庇護與糧倉,其中包括神祕的鰻魚。人們前仆後繼研究、捕食與養殖,還有未經實證的各種傳言。瑞典作家帕特里克‧斯文森蒐集幾世紀以來關於鰻魚的文獻、汲取科學研究,同時追溯與父親的捕釣回憶,揉合成《鰻漫回家路》。

 

鰻魚的生命周期

 

鰻魚一生歷經四階段的生物變態:第一階段的「柳葉鰻」是尚未發育完全的幼體,卻蓄勢待發乘著墨西哥灣流,橫渡大西洋,直達歐洲海岸。長達三年的旅途中,幼鰻進入第二階段的「玻璃鰻」,全身透明修長,比人的手指還短。

抵達歐陸後,牠們溯溪而上,沿淡水水域尋找棲地安生立命。此時,第三階段的「黃鰻」表體顏色轉黃,強韌的肌肉與細緻的鱗片,可存活各種地形之中。牠們登陸、穿過矮林與草叢,直至找到容身的湖床或洞穴,展開獨居生活。等到牠們決定繁衍,洄游大海,其背部轉黑,兩側銀白,完成最後階段的「銀鰻」。

目前世界紀錄最年長的鰻魚將近活了八十八歲,只變態至第三階段,高於人類的平均壽命七十至七十五歲。

愛爾蘭一項成熟的銀鰻研究,在洄游馬尾藻海的路上,不管是八歲或五十七歲的鰻魚,都處於第四階段。也就是說,牠們可以暫停衰老的進程,無限推遲最後的變態,鰻魚的長壽竟與時間無關。

 

捕鰻文化成遺產

 

瑞典的斯堪尼省東岸的鰻魚海岸,有五十餘間簡陋的棚屋,住著為數不多的捕鰻人。自中世紀以來遵循古老的捕魚權分配,可自由租賃。當捕鰻季結束,漁民可用鰻魚作為貨幣代償。鰻魚生性狡滑,漁民得研發特殊工具去捕捉,即使需求量高,也難以擴大漁獲量。

同樣的,西班牙與愛爾蘭的捕魚權也捲入人類階級、貧富、宗教的衝突。在歐陸禁撈鰻魚的現今,村落產業不再世襲傳承,留下的捕鰻人成立「鰻魚海岸文化遺產協會」。矛盾的是,該會主旨認為,「全面禁捕讓活生生的文化、地方技藝與料理走進歷史,人們對鰻魚的了解將此散佚。」

他們強調的不是個體經驗流失,而是代代傳遞與重述的共同經驗及承先啟後的核心知識。

 

追本溯源才完整

 

即使鰻魚長壽,若沒回到出生地馬尾藻海,就無法完整生命歷程。鰻魚如此,人類亦然。作者的父親自幼生父不詳,更意識到若無法落葉歸根會影響一輩子──不知自己是誰,又該往哪兒去?

因此,帕特里克父子常一起去捕鰻,擁有共同的體驗。直到父親去世,作者獨釣時回想:不論是鰻魚或父親的身世都將是此生追索的源頭。

 

(國語日報|星期天書房|112/4/9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ssthink&aid=17964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