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聽風的歌》村上春樹
2019/10/15 20:24:57瀏覽1547|回應2|推薦32

這是村上春樹作品當中,我重讀最多遍的一本。抒情的節奏,輕盈的故事線,簡單的人物,像一杯調和剛好的雞尾酒,很好入口。

故事發生於一九七○年的八月八日,二十一歲的敘述者「我」與富家子老鼠與四指女孩,十八天之間所發生的事。時間的跳接上,自由度相當高,「當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八年之間,我一直這樣左右為難」、「自從剛過20歲不久……」到最後的哈德費爾又記代替後記,所標示的時間是一九七九年五月。也是第一部小說《聽風的歌》發表的日子,村上三十歲,一個真實的起點。

“一切都會過去,誰也沒辦法捉住。

我們就是這樣活著的。”

每次重讀,就更加理解,他的目光始終沒離開過戰爭。這個輕盈的故事當中,以背景故事一筆帶過。比如:老鼠父親因賺戰爭財,由貧轉富的過程;敘述者說「我叔叔是死在中國的。」

人為什麼要死?

因為在進化啊。

因為個體無法承受進化的能量,

所以必須用世代交替。”

哈德費爾是虛構的作家,敘事者的寫作啟蒙者,村上甚至虛構了他的特殊作品《火星的井》敘述主角瓦特潛入火星地表下發現無數個無底井,瓦特在火星死兩次,在金星死一次這樣跳脫空間與時間的約束。而這位作家最後從帝國大廈跳下,墓誌銘引用了尼采的話,「白晝的光,如何能夠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作為象徵性的結束。呼應前面一則經濟大恐慌時期的老電影笑話「你知道嗎?我每次從帝國大廈下面經過的時候都要撐一把傘,因為上面總是有人噼哩啪啦掉下來。」(也包括寫作的人哪)

文中批判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作品所缺乏的宇宙觀,也就是「不毛」的意思。日文的不毛有貧瘠沒有結果的意思。在敘述者「我」與老鼠的對話當中,早已借法國導演羅傑.華汀的話提出質疑,「與其貧乏的真實,我更愛華麗的虛偽。」「所謂優越的知性,就是同時擁有兩種互相對立的概念,又能充分發揮兩者的機能。」所以,在這部作品中,有沒有對立面?

有的。

女孩與「我」的相遇,要不要孩子的謊言。老鼠與「我」的價值觀對立。就在NEB廣播電台主持人的酒嗝,ON與OFF的切換之間,爵士搖滾的美好時代與年輕世代,都有斷斷續續的對立。甚至是遇刺身亡的約翰.F.甘迺迪,做為女孩與「我」之間心理平衡的談資,人生來就是不平等更加捲入世代的虛無感之中。

更加意味深長展現他四十多年來作品的核心命題:「帝國」、「戰爭」、「世代交替」與「個體」承受的能量,形成「井」、「洞」等陰暗的隱喻。

我發現自己已經變成一個只能把心裡所想的事說出一半的人了。”

這部小說還未竟達成寫作的母題任務。章節無序的跳接中,敘述者「我」引用了法國歷史學家儒勒.米什萊《女巫》的一節:「由於我的正義實在太聞名了,因此前幾天被捕的十六名犯人,都不等我下手,自己就先上吊了。」並表達這句話好得沒話說。這就是支撐村上寫作四十年,不畏言論風雨的泉源吧。

書名:聽風的歌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時報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ssthink&aid=130115975

 回應文章

d.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0/16 21:42
更正:哈德費爾

d.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0/16 21:40
哇,可以感覺得出妳把這本「聽風的歌」已經讀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真令人佩服呀!

我第一次讀的時候鬧了笑話,一直以為作家哈爾費德真有其人呢……囧很大……
薩芙(missthink) 於 2019-10-16 22:15 回覆:

村上長篇小說謎團很多,不容易拆解。有很多評論家已提出精采的見解。

忘了是誰說的,有時創作的是一種情緒、氛圍。

一遍有一遍的收穫,重讀就是這麼一回事。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