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呼聲越來越高,相關出版社通過開發多層次教材、加大營銷力度等方式,進一步挖掘市場。 5月10日,《北京晨報》一則消息稱,「教育部要求高校必修語文課」,引發了諸多討論。後經證實,教育部並沒有正式發出類似文件。儘管如此,要求高等院校擴大學語文課開設面的呼聲卻越來越高。去年9月,《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指出,高等院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語文課。11月,教育部高教司委託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在湖南召開「高等學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建議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語文課。今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發了《關於轉發〈高等院校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研討會紀要〉的通知》。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文科分社首席策劃遲寶東認為,這些呼聲反映了社會各界對大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的擔憂,也反映出社會對於培養大學生的語文素養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南京大學出版社人文編輯室主任金鑫榮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高等院校的語文課處於萎縮狀態。近幾年,包括北大、清華、人大、南開等名校都通過各種形式要求學生學習相關課程。 與此同時,大學語文教材市場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高等院校使用的大學語文教材約有400多個品種,加上各類相關圖書,品種不下1000種,真可謂「多如牛毛」。在琳琅滿目的教材中,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的徐中玉主編的《大學語文》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是最受師生推崇的版本。目前,除華東師大版《大學語文》外,王步高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陳洪教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丁帆教授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大學語文》,溫儒敏教授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語文》,均是市場認可度比較高的版本。此外,夏中義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新語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人文讀本》也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以質量取勝,彰顯特色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局面下,各個出版社都紛紛對自己的《大學語文》教材進行修訂和調整,力爭彰顯自己的特色。 據華東師大社大學語文策劃部主任龐堅介紹,華東師大版的《大學語文》最重要的特點是將工具性、知識性與人文性、審美性融為一體,體現出古典情結與現代意識的結合。該社的《大學語文》歷經若干次修訂,現在即將推出第9版。他說,上世紀80年代,該書所收課文按文學史朝代順序進行編排,自1996年版開始按人文主題編排,但未標目。2005年推出的第8版共分12單元,各單元以四字標目,體現了較強的現代人文意識。而即將推出的第9版,將進一步凸顯工具性和人文性,12個單元全部按人文主題劃分,每三個單元後設「學文例話」,包括記敘文、議論文的閱讀、寫作,小說、詩歌等的閱讀欣賞等。新版對附錄也進行相應調整,刪去原來的科技論文寫作板塊,結合課文加入古漢語虛詞與特殊句法的介紹等內容。並對原有的詩詞格律常識進行了修訂。課文選目也有較大調整,總數減為90篇左右,更便於廣大師生使用。此外,與教材配套的教學用書、多媒體課件、學科網站等質量也將提升到新的高度。 而高教社的《大學語文》教材則秉持「姓語行大」、「易教好學」的原則,提倡大學語文要回歸本色,區別於基礎教育,同時也回歸到教學本位。遲寶東介紹,高教版的《大學語文》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每篇正文前面都有鋪墊性的引言,文章旁邊還提煉出一些聚焦點,將文章中最精華、核心的內容突出表現,有些在印刷上還對重點板塊做特殊處理,使讀者很容易進入文章,並且能夠帶著問題閱讀,激發閱讀興趣。選文後面還有相關閱讀文章,便於讀者思考、對比,另附有開放式的思考題,意在啟發讀者思考,還附有近200幅相關圖片,給全書營造出一種非常濃厚的書香氛圍。 北大社2005年推出的《大學新語文》突顯「人文教育」特色,旨在闡釋人類普適的價值,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和人文情懷。全書按16個主題詞立章,包括「青春」、「大學」、「仁愛」、「情戀」、「自由」、「良知」、「敬畏」等,每個主題詞都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引領讀者思考相關問題。每章結束後設有「編者點擊」、「圓桌議題」和「閱讀鏈接」。「編者點擊」是將編者對選文獨特的理解和不俗的思想融於其中,與選文相映生輝;「圓桌議題」為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思考題;「閱讀鏈接」是編者根據自身多年的閱讀經驗,及本章主題開列的進一步閱讀書目,目的是深化學生對該章主題的更深層理解,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另外,該社還推出配套的教學用書和選本讀物,並開設了大學新語文學科網站,以為師生提供增值服務。 市場推廣 狼煙再起 隨著教材版本的不斷增多,各社在推廣教材、爭奪市場份額上的鬥爭也愈發激烈。相關出版社正試圖通過開發多層次教材、加大營銷力度等方式,進一步挖掘市場。龐堅介紹,華東師大社成立專門負責大學語文教材出版的部門,由專人負責選題開發、市場推廣等工作。該社將推出適應不同層次、針對不同院校的系列化教材,在鞏固核心教材的基礎上,出版一系列適應理工、藝術、社科、醫藥、外語院校的教材,同時考慮推出新的高職高專教材(目前已出版一種《實用語文》)。此外,該社還將打造突出實用性、重在母語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培養的教材。 金鑫榮介紹,南大社堅持「以質量取勝」的原則,一方面,根據學校使用教材的情況,通過平時舉辦的各種培訓、研討、走訪、座談等,瞭解各個院校的不同需求,進行立體化教材開發;另一方面,成立大學語文工作室,成立專門的編輯、營銷隊伍,加大推廣力度。南大社每年都會召開使用單位的相關教師座談會,在會上收集大家的意見和想法。他還表示,南大社還將出版大學語文課程的研究型論文,同時進一步發揮大學語文網站(www.dxyw.com)的平台作用,收集信息,開拓市場。目前南大版的大學語文教材已經成為一個系統工程,包括課件、教材等,總投入約二三十萬元,南大社有信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遲寶東表示,高教社也在根據市場或各院校需求不同及時對教材進行修訂提升。為了方便老師更好地教學,高教社還開發出配套的教學資源,由編寫者提出教學設計思路,並提供相應的素材。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工。除此之外,高教社還準備投入一定的資金,邀請一流的相關專家到現場作報告,打造「不帶一本書、不帶一本宣傳品、不組一本稿「的交流平台。希望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發現教學過程的新動向,從中獲取一些新信息,通過這種有益於實際教學、給予老師實在的幫助的活動,促進優秀教學經驗的傳遞和推廣。 而北大社的相關人士則表示,他們要求編輯到學校與老師進行直接溝通,通過組織各種交流活動擴大影響,同時在網上提供課件等資源,為老師提供配套服務。目前儘管大學語文教材的推廣面臨著許多壓力和困難,但是在他們看來,大學語文教材的推廣,並不僅僅是佔領市場,而是要傳播新的教學理念,使更多的人意識到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將教材送到最適合、最受認可的人群當中,培養他們的眼界、境界和情懷。 大學語文課在逐漸回歸課堂,對出版社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業內人士提出,出版社應該在規範市場秩序、推動教學改革方面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遲寶東表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大學語文課已經成為「萬難課」、「裝點課」,教師的隨意性極大,對於大學語文的內涵、界限,教學界並沒有統一的認識。事實上,現在應該對這個問題進行比較理智和清醒的研究,爭取有相對比較統一的認識。儘管教材的版本可以不一樣,但是大學語文課的教學目的應該相對比較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