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6年英國圖書市場持續發展
2007/08/30 00:04:45瀏覽202|回應0|推薦0

來源: 2007-5-28 出版商務週報 保羅·理查森  教授

      按目前的匯率計算,英國國內圖書市場總價值位列世界第5位,並仍然是世界上圖書出口額最大的國家。儘管目前英國國內的三種統計方式得出的數據不一,不過,都證明一點:英國圖書業正在持續發展,這和英國國內的政治環境、科技因素、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各方面的因素不無關係。保羅·理查森教授以橫向、縱深的視角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瞭解英國出版業現狀的窗戶,可謂英國出版業的全景展示。本報還將於近期刊登對英國學術出版和大眾出版市場的深度報道文章,敬請關注。

  根據目前的匯率計算,英國國內圖書市場總價值位列世界第5位,位居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之後。從人口總數來看,這4個國家分別是英國的6倍、1.3倍、2倍和22倍。美國國內圖書市場占世界圖書市場總價值的30%,而中國和英國則分別占5%。英國圖書市場和法國、意大利等國家的圖書市場規模相當,但作為一個發達國家,英國市場在近些年卻有更好的表現。

圖書市場主要數據

  衡量國內市場規模的方式有很多種。英國出版商協會標準監測系統(The Publishers Association Statistical Monitor,簡稱PASM)對圖書銷售額和銷售冊數進行了統計。2006年,英國出版業總值達到了18.1億英鎊,比2002年增長8.4%,銷售數量達到4.72億冊,比2002年增長7.4%,平均每冊的價格是3.84英鎊,比2002年增長1%,低於每年2%的通貨膨脹率。為了瞭解居民消費所帶來的市場價值,出版商協會從平均貿易額消費折扣、圖書出口數量、外國圖書進口數量等多方面進行了統計,並得出了相關數據。根據這些數據,2005年英國的圖書總消費額是31.96億英鎊。
  根據尼爾森圖書數據公司(Nielsen BookScan)的數據報告,2006年英國圖書總消費額為16.95億英鎊,比2005年增長3%,購買數量為2.25億冊,比2005年增長4%。
  根據圖書市場有限公司(BML)的報告:2006年英國圖書總消費額為23.14億英鎊,比2005年增長了2%,而銷售冊數為3.16億冊,比2005年增長了6%。和2002年相比,2006年的英國圖書銷售額增長6%,銷售冊數增長8%。
  這些報告的數據是在不同的基礎上產生的,但所有數據都表明,目前的英國圖書市場正在迅速發展。儘管面臨信息、娛樂、教育等多方面渠道的競爭,圖書市場始終持續增長。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無論是針對商業環境還是技術環境,圖書出版行業都在根據市場區域進一步細化,同時也將迎來巨大而富有挑戰性的改變。

出口比重大 市場多樣化

  目前英國圖書市場概況主要取決於國內出版市場,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對英國圖書出口市場置之不理。它在行業產量中占相當高的比率,出口金額占總額的36%,銷售數量為總冊數的40%。2006年,英國出版商協會標準監測系統的數據表明,出版發貨單中的出口額僅為10億英鎊,和2005年相比略有下降;出口市場銷量為3.14億冊,也下降了4.5個百分點,但英國仍然是世界上圖書出口額最大的國家。相比之下,美國的國內圖書市場總額雖然高於英國五六倍,但在出口市場方面卻有所不及,而且,美國的出口市場有71%的比重都集中在加拿大和英國,其出口業務排名前10位的國家業務比重達85%;而英國只有59%,出口市場更為多樣化。近年來,歐洲其他國家也逐漸成為重要的銷售地區,占英國出口市場的40%。
  英國圖書出版產業憑借不斷推出新書和再版書而成為高產市場之一,出版品種僅位於美國和中國之後。英國每年大概生產20萬種新書,遠遠高於日、德、俄、法、意等國家的品種數。過去,我們可以通過出版的ISBN號來統計出相關產量,但這種方法現在已不再適用,因為同樣的書很可能因為版本的不同而擁有多個ISBN號。而一個叫做國際標準文獻代碼(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xt Code,簡稱ISTC)的新系統已被廣泛使用,以避免上述問題。
  版權的國際交易極不平衡。大多數國家都是知識產權的純進口者,只有小部分國家在圖書版權貿易中保持平衡,如美國、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在這方面,英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是美國,兩國的貿易雖然不完全平衡,但是卻始終在英語書籍、翻譯等方面保持著穩定的貿易關係,具體數額很難查清。2004年,英國出版商協會對版權貿易進行了不完全統計,該統計表明:版權收入為5700萬英鎊,合作出版的收入為7100萬英鎊。但是,這些數字不能代表直接付給作者的收入。另一份經過核實的評估意見認為其總金額大概在3億英鎊左右。目前,一項更新更全面的調查正在進行中。
  圖書市場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更多的區域。根據英國出版商協會標準監測系統的數據,基本可劃分為大眾出版、專業出版和教育出版三類。(見附表)

國內市場概況

政治因素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把君主立憲制定為國體、把民主議會制定為政體的國家之一。從世界的總體情況來看,英國的政治局勢相對穩定且趨於中庸。和其他產業一樣,英國的出版產業也嚴格受限於政府的諸多法律法規,但政府對這個行業並沒有直接的控制。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英國人或者外國人,無需經過任何審核,都可以成為出版商。出版教育類圖書不必經過任何審批程序,而學校課本和其他書籍的價格也不受任何限制。大多數印刷品(非電子產品)都不用繳納銷售所得稅或其他附加稅。但是這種免稅政策並不適用於日記簿、業務手冊類等用來滿足讀者個人需求的印刷品。除了繳納銷售所得稅之外,這類印刷品和電子出版物還要繳納17.5%的附加稅。
  針對目前的印刷品盜版問題,英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力的法律法規,同時,英國也在加緊制定相關法律,以進一步打擊電子產品的盜版。
  近年來,英國各地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提高中小學的教育水平,普及大學教育,鼓勵學校間的相互交流,並進一步促進出版產品的海外出口。
  另一方面,國家在教育類圖書及公眾圖書館書籍方面的財政預算仍然受到限制。在英格蘭、蘇格蘭及北愛爾蘭地區,為了滿足人們的文化和藝術需求,各級政府針對當地出版業和作者的情況,設立了相關基金,在支持英語出版業的同時,也對凱爾特語出版物給予了重視。儘管如此,大眾基金對於文學類書籍及整個出版行業的支持仍然十分有限。

經濟因素
  19世紀,英國是世界經濟強國之一,但在20世紀,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經歷了長時間的經濟滑坡,不僅失去了傳統製造業方面的優勢,也喪失了原先大英帝國在投資和貿易方面所處的有利位置。
  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英國迎來了經濟的復甦和穩定的發展。儘管國土面積很小,人口也不多(總人口約6000萬,居世界第18位),英國出版行業的國民生產總值卻高居世界第5位,僅次於美、日、德、中。英國的貿易收支並不平衡,但是它在服務行業和新技術行業的貿易方面卻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倫敦也再次成為世界金融產業的核心。近年來,英國的創意產業出口以高於經濟總增長率2倍的速度快速發展,包括出版、電視電影、休閒軟件、電腦遊戲、音樂、藝術等行業,共創下了高達130億英鎊的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5%。
  在最近的幾十年裡,英國仍然有部分人的生活相對貧窮,但大多數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斷提高,這就意味著人們在娛樂休閒方面的消費將持續增長,其中必然包括在書籍上的消費。同時,在國內市場方面,出版行業也面臨來自其他休閒產業的激烈競爭。     
  近年來,在GDP的增長以及對通貨膨脹和失業率的控制方面,英國(包括其最大的貿易夥伴愛爾蘭共和國)的總體狀況優於其他歐盟國家。作為一個高出口行業,出版產業在海外貿易市場上為英鎊佔據了有利位置,特別是針對其主要的競爭對手——美元。這就減少了英國圖書在美國市場及英美共同市場上的競爭壓力。

社會因素
  英國人主要居住在城鄉地區,而其中大部分居於鄉村。同時,相關部門對於偏遠地區的居民予以重視,建立了有效的運輸渠道和郵遞系統,以確保該地區人們在圖書發行、圖書館書籍派送以及書籍零售等方面的需求。5歲至16歲的兒童需接受免費的義務教育,目前大多數英國人都具備閱讀和寫作能力。
  在英國,有92%的人都被稱為白色高加索人種,但在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帶有亞、非或加勒比附近地區的少數民族血統。英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一方面是由於歷史上的殖民,另一方面是由於新移民帶來的人種變化,如來自歐盟其他地區的移民。而新移民人數大概以每年20萬的數量不斷增長。另外,英國人口正在老齡化,同前幾代人相比,目前的老人享受著更好的生活條件,但是隨著就業率的降低,人口老齡化仍然是一個相當嚴峻的問題。
  毫無疑問,英語是國內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語言。政府規定,新移民在居住之前應掌握英語,或者在定居後接受義務性的語言課程,但目前的英國社會存在著明顯的文化差異。
  隨著近年來經濟的發展,英國社會一片繁榮穩定,家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類消費持續增長,境外旅遊日益普及。這些都對圖書出版行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科技因素
  在英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媒體和出版行業,很大程度上受到科技發展的影響。英國的互聯網普及程度在歐洲居於前列。有57%的家庭使用互聯網,大多數商業組織和教育機構都已聯網,而其中79%的網絡連接是寬帶上網。
  在歐洲市場,英國是最熱衷於電子商務(包括圖書購買)的國家。在手機、音樂播放器等方面,英國人也是新科技的引領者。目前,電子商務正在被廣泛運用,預計到2008年5月,英國的圖書貿易將全部採用電子商務的形式。
  另外,英國在教育領域始終保持著高水平的信息通信技術。政府鼓勵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對電腦硬件和軟件進行大力開發,這就對印刷品出版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響。在某些領域,這種高效益的消費方式是否適用還有待商榷。

歷史背景
  15世紀末,活字印刷術的出現促進了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對報紙、雜誌行業產生了影響,但是這種發展始終十分緩慢。直到19世紀,各類印刷品市場才真正打開。在英國國內,由於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知識分子的需求日益增加;國外,英帝國的殖民統治使英語的使用範圍日益廣泛,英國也成為商業和工業技術的領導者。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霸權地位開始衰落,美國迅速取代了其位置,並進一步確立了英語在國際商業、文化和科技貿易中的主導地位,這就為英國的出版行業創造了極大的競爭優勢。

現代出版業
  在各類出版媒介中,圖書出版占的比重是最小的,占英國市場收入的22%,報紙和雜誌分別占44%和34%。但是,圖書出版卻是增長最快的,在國際貿易中也佔據最大的份額。
  英國出版業最輝煌的時期是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甚至更早,其中一些出版機構早在一戰之前就成立了跨國公司。儘管如此,英國出版機構始終屬於中小型企業。直到20世紀60年代,隨著對資源、技術及全球化的重視,出版業才真正迅速發展起來。

結構
  在英國,有成千上萬的個人或組織都出版過圖書,但是卻只有2200個組織或個人登記並繳納附加稅。到2005年,只有85家出版機構的周轉資金超過500萬英鎊,只有20家出版機構的員工超過250人。在世界範圍內,4家跨國集團(法國阿歇特、德國貝塔斯曼、英國培生、美國新聞集團)占總圖書消費市場的50%,培生集團、勵德·愛思唯爾集團及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出版社則統治著教育和學術出版市場。
  目前,跨國兼併正在全面展開,對於新公司的重建也一直在進行中,這一現象在大眾圖書出版市場最為常見。無論是新公司,還是老企業,都在不斷採取措施增強自身競爭力,即使是費伯(Faber)這樣在出版質量上享有盛譽的公司也不例外。
  
市場信息
  英國圖書業在市場信息的搜集和統計方面表現出色,出版商協會的統計可提供精確全面的數據,反映各出版商在國內外的銷售狀況。尼爾森圖書數據公司則可提供各零售市場的相關數據。BML通過縱向研究、預訂市場分析等方式,可提供大眾圖書購買量的動態和靜態數據。當然,它們所提供的資料遠不止這些。

版權
  知識產權保護理念及版權法是出版業的基礎。1709年,英國制定了第一部現代版權法,並根據商業和貿易的發展,不斷對其進行完善。今天,英國出版行業的法律法規基本和歐盟的相關規定相符,並基本與其他國際條約保持一致,如《伯爾尼公約》及世貿組織對知識產權的規定。
  在英國,商業性印刷品侵權事件會受到嚴厲的法律制裁,但更為嚴峻的是對數字資料的盜版行為。英國政府和出版商協會正在盡全力打擊一切盜版行為。
  另外,知識產權保護還包括一些其他事務,比如免費開放公共資金支持的研究成果,維護國家版權,特別針對那些英美版本不同、但內容相同的出版物。此外,還要對Google這樣的電子搜索引擎進行信息的整合。
  
圖書的閱讀和購買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讀書就成為一種普遍的休閒方式。在其他休閒方式的競爭下,讀書仍然是一種有效的休閒。女性的閱讀量高於男性,最大的讀者群則是那些還沒做母親的青年女性。相比之下,女性喜歡讀小說類書籍,男性則偏愛歷史類、體育類和實用性書籍。女性在圖書上的消費更多,為53.1%,而男性則為46.9%,且女性更願意把圖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但是,男性更喜歡買一些相對比較貴的書。
  公共圖書館也是讀者重要的資料來源。但是,近年來受到資金的限制,圖書館沒有對讀者構成太大的吸引力,來圖書館的大部分都是兒童。

出版機構

英國出版商協會
  出版商協會是英國圖書出版業的核心機構,它是一個獨立的非官方組織。雖然出版商協會的成員還不足200人,但是它卻代表了出版業85%的銷售收入,同時,它也配合英國政府、歐盟及其他國際出版組織的業務開展,在行業中起著領導作用。
  出版商協會的主要工作是維護出版業的利益,如圖書版權、圖書附加稅等。另外它也有一些其他職能,如負責教科書的出版基金、圖書館支出、調查研究等。出版商協會還重點組織一些獎勵性活動,如設立世界圖書日、為其成員提供更多的市場統計數據,並在出版發行方面提供建議。
  針對一些特殊領域,出版商協會設有專門的工作組,如針對法律和醫學圖書出版,以及亞、非、歐、中東地區的出口市場方面的工作組。

其他出版機構
  非官方的出版機構有很多,如獨立出版商協會(簡稱IPG,主要針對小型出版公司),另外,各專業領域都有其出版協會,如音像出版、網絡讀物出版等。威爾士和蘇格蘭等地區都有地方性出版機構,還有一些出版機構專門針對個人而不是公司,如編輯校對協會、女性出版協會、青年出版協會等。
  出版市場主要以自我調節為主,但同時也依靠各種組織和公司,以提高其整體收益。圖書產業交流協會(簡稱BIC)就是一個這樣的組織,並得到了出版業、圖書零售業及圖書館的多方支持,由他們為協會提供國內外圖書信息,並進行規範化管理。

圖書零售業的轉變

  和出版業一樣,圖書零售業也在20世紀80年代經歷了轉變。其中主要的全國範圍的圖書連鎖店是起源於19世紀的WH史密斯。但是,當時大多數圖書零售貿易都是地區性的,或者以私人方式進行的,根據《圖書淨價協議》,由出版商自行制訂圖書零售價格,這一規定不利於圖書零售業的合理競爭。直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圖書淨價協議》的取消,圖書批發和零售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而瓦特斯通、WH史密斯、鮑德斯等連鎖集團也從各獨立書商那裡爭得一部分市場份額,但隨後就被超市搶走一部分市場。
  同時,以亞馬遜為代表的一些電子零售商迅速發展。由於主流圖書市場大規模的折扣活動,圖書俱樂部和一些廉價書店逐漸退出市場。另外,圖書批發部門和圖書館的供書部門也進行了合併。
  後來,圖書市場逐漸傾向利益的獨享和書店的專業化。圖書批發商採取電子商務等各種積極手段,以降低供貨鏈中的成本和開銷。但如今,電子書籍、資料下載、個人打印逐漸普及,在這樣的環境下,圖書零售業扮演的角色正在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挑戰。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chinglu&aid=119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