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庫欣氏症候群回復記(2)~曙光乍現
2009/02/03 17:12:19瀏覽3609|回應0|推薦0

在朋友的介紹下,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來到新陳代謝科門診。

兩三年來,多次的就診經驗讓我不敢抱太大的期望,只希望不要被醫師嘲笑自己是「飲食不節導致肥胖又過度神經質」就很萬幸了。外型的巨大改變,讓我在兩、三年間從「小姐」變成「歐巴桑」,當體重從49公斤飆升到62公斤時,圓月臉、青蛙肚、小象腿的外觀,早已讓我自信盡失、尊嚴掃地了。

門庭若市的診間外,我癡癡的發呆著。當時頭腦的轉速已經慢到連閱讀都極為吃力,最會的就是發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如果這個醫師真的能幫我找出問題,那他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了!」不過,同時另一個決心也浮上心頭:「這次再找不到問題,我就不再看醫生,就這樣拖著過日子吧!若漸漸衰弱而死,也就死了吧!」畢竟,多次就診查不出任何問題,某些醫師們臉上出現的詭譎笑容,實在讓我無法不去懷疑,他們心裡是不是想著:「這個肥婆恐怕太神經質,應該去看精神科吧!」對當時的我來說,醫院變成了一個心理感覺既尷尬,又複雜糾結的地方:我期望在醫院找出問題,助我恢復健康;但又害怕自信與自尊再度受到挑戰與損傷。

庫欣氏症候群最擾人的問題之一是,它不但影響一個人的生理狀態,同時也會影響心理與情緒。因為內分泌作用的影響,導致患者容易出現情緒問題,時而悲觀憂鬱,時而樂觀無憂;時而暴躁易怒,時而焦慮不安。也因此,當時的我真的「想很多」。

終於輪到我了!

進入診間第一件事就是「量體重」。很古老的體重計,是那種鐵製指針型的體重計,脫鞋站上去之後,指針搖搖擺擺就定位之前,內心七上八下,真希望指針指出來的體重會比家裡量時有大不同。「62!」護士小姐大聲的唸出結果,紀錄在病歷上。「唉~~~」我在心中仍不免嘆了口氣,實在無法接受自己出現這種體重數字。醫師忙著從電腦上查看我的檢驗資料,不發一語,而我就呆呆的坐在病患椅上。終於醫師開口了:「你體重重很多嗎?」我像找到知音一樣猛點頭:「我兩三年前才49公斤,現在卻怎樣減都減不下來!」接著醫師又問我:「你肚子上有紫紅色紋路嗎?」那倒是沒有,搖頭。「可是我的小腿很腫脹、臉跟脖子也是,以前臉雖圓但真的沒這樣圓!」我做出最後的掙扎。醫師轉頭繼續看電腦上的檢驗報告,陷入沉思,接著,說出一句讓我彷彿從地獄升到天堂的話:「你的數據確實有問題……」歐!真的嗎?我那發呆的頭腦忽然像是見到曙光,開始有了生氣。「是什麼問題呢?」「你的檢查數值都在正常的標準值裡面,但是這個東西應該要有晝夜變化,但你的沒有……」「是嗎?那我現在該怎麼辦呢?」「你要再做檢查,有點複雜,一般要住院做,不過你若夠小心也可以自己在家做…….」「是嗎?….那我想自己在家做,這樣就不用請假…..」「好,那我等會叫小姐跟你說怎樣做,下週你再來看結果。」

就這樣我開始了一連串的「檢查之旅」。

護士小姐給了我攤開後直垂到地面的檢驗項目單,告訴我批價後領藥、領尿罐準備做「24小時尿液採檢」,教我如何服用檢查藥物,何時到醫院抽血等等。

當護士小姐轉身回診間,我收拾好她交給我的厚厚一疊檢驗單之後,轉身發現診間其餘的候診病患們流露出的好奇眼光。一瞬間,我竟不知道該感到為生病的自己感到悲傷,或是為找到身體的問題而感到喜悅.......?從沒像此刻般覺得「生病了真好!」,畢竟這兩、三年來,一直被誤解為貪食致胖,生活失節致體弱,心裡的壓力與委屈無人能傾訴,而如今,彷彿沉冤得雪般,即使發現身體真的出了毛病,在憂慮病況之前,內心仍不免感到欣喜與安慰....。

批價時,瞥見醫師的診斷是「Cushing’s syndrome」。

難道是「庫欣氏症候群」嗎?

就是前不久在讀者文摘上讀到的那個故事的主人翁得的病嗎?

到底什麼是「庫欣氏症候群」呀?!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mi0921&aid=261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