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菲律賓報到!美國抗中聯盟成局?
2023/05/14 22:32:44瀏覽85|回應0|推薦0

428日,美菲結束為期3週史上最大規模聯合軍演,閉幕式中菲國軍方再度提及與中國在南海的緊張關係。緊接著51日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前往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會後兩人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至關重要,這是維繫全球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堅定承諾南海航行自由。

 

Bruckner: Symphony No. 6 / Solti / CS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3-2gatsQDg

 

【摘要2023.5.9..中時黃惠華】428日,美菲結束為期3週史上最大規模的「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演,閉幕式中菲國軍方再度提及與中國在南海的緊張關係。緊接著51日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前往華府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會後兩人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維持台海和平穩定至關重要,這是維繫全球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堅定承諾南海航行自由

美國印太地區抗中聯盟成局,近期從日本、韓國、台灣到菲律賓全倒向美國麾下。南海聲索國有中國、印尼、越南、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等,其中有嚴重領土爭端的中國、越南、印尼、菲律賓最為積極建軍與建設。這些南海聲索國積極與大國結盟,鞏固自己的南海利益,更重要的是要達到一個能夠平衡與威懾中國的實力。

中國在南海軍事建設及兵力部署,過去10多年中國不斷建造人工島,擴充基礎設施,包括機場、港口、軍事設施、雷達站、高射炮、海水淡化廠等。中國政府在這些人工島上部署了戰鬥機、反艦、防空飛彈系統以及電子戰設備等。

20232月傳出中國政府擴大榆林海軍基地(海南島,南中國海)建設工作,以及核潛艇(NPS)基地的基礎設施。20234月美國國防部報告指出,中國首次開始使用配備彈道飛彈的戰略潛艦在南海進行連續性巡邏行動,根據這份中國軍力評估報告,中共6艘晉級(Jin-class彈道飛彈核潛艦,從海南島到南海進行「幾乎不間斷」的巡航任務。

根據2023年全球火力(2023 Military Strength Ranking),中國排名第3、印尼13、越南19、菲律賓32、馬來西亞43。海軍部分,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可用的護衛艦級軍艦主要用於巡邏功能,數量很少。這些南海聲索國中沒有一個國家軍事實力可以與中國軍力相抗衡。

中國誓言捍衛南海核心利益,逐年加大在南海建設與軍事部署,讓其他國家備感威脅,南海聲索國以及其盟國經常公開反對中國在南海的任何行動。

南海反中統一戰線聯盟,包括美國、日本、澳洲與東南亞國家。菲律賓與盟國戰略合作,包括簽署軍事協議、軍演、國防外交2+2會議、以及多邊安全會議等。值得注意的是,由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日本國家安全顧問(Takeo Akiba)與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Eduardo Ano)三邊安全會議,2022年這三國代表參加了南海安全三方論壇。重點在於保衛印太地區包括東海、台海與南海區域。

菲律賓也不是省油的燈,深知中國對美國與包括菲律賓強化其盟友戰略合作關係感到擔憂。2023411日,美菲舉行年度「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演,地點選在小馬可仕的故鄉,北伊羅科斯省(Ilocos Norte),靠近南海爭議島嶼附近進行,顯然是針對中國而來。

這次演習出動近18000名部隊參與,其中包括12200名美軍、菲軍5440人、110名澳洲國防軍,動員人數是去年的兩倍,使用武器包括ATMOS(輪型自走砲)、T-129ATAK攻擊直升機和美國空軍的F-16戰隼戰鬥機,這次演習的重點在於如何抵禦外敵攻擊。

眼看美菲同盟大張旗鼓在南海區域舉行軍演,中國外交部長秦剛特地訪問菲律賓,與菲律賓外交部長討論包括南海爭議在內的區域安全問題,試圖安撫菲律賓。

近年來,中國與其他南海聲索國小衝突不斷。菲律賓希望在南海衝突之中,為自己找到更好的談判地位,顯然小馬可仕政府已經倒向了美國陣營。菲律賓為了讓自己有安全的依靠,能夠更加積極保護南海水域,拉攏區域外強權,提高軍事能力,要的是能夠與中國相互威懾,維持區域軍事平衡與權力平衡,周旋於美國、與中國之間,取得好處。(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首用愛國者擊落「匕首」極音速飛彈烏下碎片雨讚「打臉」俄【摘要2023.5.9..中時】烏克蘭昨(6)日稱,使用西方軍援的愛國者(Patriot)防空系統後,4日首度擊落俄羅斯最先進的「匕首」(Kinzhal)極音速飛彈,稱「甩了俄羅斯一巴掌」。官員稱,攔截引發爆炸,炸彈碎片散落基輔街頭。

烏克蘭空軍司令歐勒什丘克(Mykola Oleshchuk)昨日在Telegram發文稱,一架俄軍米格-31K戰鬥機4日深夜從俄羅斯起飛,向基輔發射Kh-47「匕首」極音速飛彈,不過最終遭到一枚愛國者飛彈擊落,他稱:「我們擊落了『不可一世』的匕首。」這也是外界已知,烏克蘭頭一次使用西方援助的愛國者飛彈防空系統。

「匕首」極音速飛彈是俄軍最先進的武器之一,這種空射彈道飛彈能搭載核彈頭或常規彈頭,射程長達2000公里,飛行速度高達10馬赫(相當於時速12350公里),因此難以攔截。「匕首」能摧毀包括地下碉堡、山區隧道等堅固目標。

烏克蘭於4月底收到第一批西方援助的愛國者飛彈,基輔並未說明究竟收到幾套愛國者防空系統,也未透露在哪裡部署,美國、德國都證實各軍援烏克蘭1套愛國者系統,荷蘭提供2套。每一套愛國者系統需要90人操作及維護,每顆飛彈要價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2億元),打造發射台的成本為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6億元)。

歐勒什丘克表示,他在20218月訪問美國時,首度要求華府提供愛國者飛彈系統,當時華府並未答應,現在獲得愛國者就像「一場夢」。

 

美軍援+軍售+國造強台軍力三利劍【摘要2023.5.9..YAHOO吳明杰】外媒透露美國拜登政府正計畫動用「總統撥款權」,準備以軍援方式對台提供五億美元武器,以加速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升級。如消息屬實,這不僅將是美國自1979年以來首度對台進行直接軍事援助,更是美台軍事關係44年來的大突破;台灣在目前透過美國軍售自主國造雙軌模式,獲得武器裝備的管道外,如能增加美國直接對台軍援的挹注,將形同獲得快速提升台灣軍力的第三支利劍。

美國拜登政府可能將比照從2021年八月以來對烏克蘭已進行高達37次軍援的模式,由美國總統拜登直接動用「總統撥款權」(PDA),向台灣同樣提供直接軍事援助。而初次軍援預計供應台灣五億美元武器,不過軍援時間和項目目前尚未曝光;另彭博社還指出,拜登政府一旦動用PDA,將可讓美方省去與承包商簽約、製造武器的漫長程序。

拜登政府的對台安全政策會有這項重大轉變,關鍵無非起因於中國對台軍事威脅不斷擴大。為嚇阻習近平武力犯台企圖,華府認為一方面必須先加速台灣提升防禦能力,讓北京衡量攻台無勝算,以避免台海戰爭爆發;另方面萬一北京誤判情勢,台灣也能具備足夠防禦能力擊退共軍入侵。

然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前鑑,白宮認為不能等戰事萬一爆發才提供軍援,必須提前就強化台灣的軍事力量。

不過目前美國對台軍售不僅程序繁雜,加上美國軍工產線已因俄烏戰爭吃緊,因此必須以更快方式提供台灣所需武器,其中最快的方法,就是由美國總統直接下令,從美軍庫存中提撥現有武器提供給台灣。

美國直接對台進行軍援的構想,其實在華府和美國國會醞釀已久。去年美國國會通過的「2023年美國國防授權法」中,就已授權總統可動用最高十億美元金額,直接從美軍庫存中提撥武器援助台灣,其模式就如同拜登總統已同意軍援烏克蘭一樣,只要美軍庫存足夠,通常數個月內就可將武器交到援助國手中,不像軍售通常從簽約到生產要耗費數年之久。

目前來看,拜登政府首次對台軍援的武器項目,若以五億美元、約台幣153億額度來說,一種可能是先以提供台灣彈藥項目為主,例如AIM-120CAIM-9X空對空飛彈,或是魚叉反艦飛彈等,也可能包括標槍反裝甲飛彈刺針防空飛彈,或彈簧刀無人機、155mm榴彈砲等。

不過標槍飛彈和刺針飛彈正因為先前軍援烏克蘭而導致美軍庫存不足,加上產能有限,才會進而影響美國對台軍售項目中標槍飛彈和刺針飛彈的交貨時程。華府是否會改以直接軍援提供以加速台灣獲得這些裝備,仍須視美軍的庫存量而定。

另外,也不排除首批軍援台灣項目,可能提供美軍準備除役的軍機或軍艦,以增加台灣海空軍機艦數量,先因應中國不斷擴大對台的海空騷擾。像是以剩餘國防物資方式,直接以熱艦方式移交美國海軍將除役的濱海作戰艦,甚至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或是將美國國民兵的F-15C/D,甚至美軍特戰部隊過去反恐作戰用的MQ-9A死神無人機,直接轉移給台灣,讓台灣軍方能在短期內就增加海空機艦和無人機載台,以應對共軍對台的灰色入侵行動。

美國對台直接提供軍事援助,其實在雙方1979年斷交前早已長期存在,過去因有「美台共同防禦協定」,因此不僅早從二戰期間美國就持續對蔣介石政府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甚至到韓戰爆發後,台灣軍方仍持續獲得美方直接軍援的軍機、軍艦和坦克、砲彈,要說國軍過去的主戰裝備幾乎都是透過美國軍援獲得一點也不為過。

直到美台斷交後,華府才改以對台軍售模式提供台灣防衛性武器,台灣軍方也開始擴大國造武器的研發和自製。這回拜登政府若打破44年來美國未曾直接軍援台灣的慣例,除意味美台軍事合作關係將可能逐步回到過去共同防禦時期,也代表台灣的國防戰力有機會在短期內快速升級。

與此同時,台灣也必須同步強化自己的軍事訓練和戰備,並鞏固自己的防衛意志和心防,才能在獲得美援、軍售加上自己國造武器的三支國防利劍後,以堅強的防衛力量嚇阻共軍進犯,並能在關鍵時刻全面擊退敵人的入侵。

 

「機械公敵」情節即將成真?戰爭機器人開發促成新一波軍備競賽【摘要2023.5.9..鳴人選書】有很多方法可以使武力部署的成本加高,從對殺手機器人的部署施加法律要件,到強制人類控制武力任務,再到針對這類技術課稅等等。這些限制,就像對監控的限制一樣,將戳到戰爭未來主義者的痛處,因為他們更喜歡能自由發展和部署自主武力。但是,這裡的經濟低效率,不會只是繁重的官僚行政事務——它也反映了人類價值觀

機器人化的軍事或警察國家,顯然是對自由的威脅;當我們談到國家暴力時,對武力部署課以有意義的人類控制成本,也是一種好處。「半人馬」戰略將人類專業和AI互相結合,提高了軍事效率和倫理責任;這不僅因為「按鈕」戰爭極可能就是以錯誤為前提的(在假新聞、不負責任的平台和先進的影音偽造技術的世界中,這種可能性更令人不寒而慄),而且監控和社會控制應該要耗費昂貴的氣力,以免「要塞國家」(garrison state)廉價地監視和控制我們的生活。

全球政治經濟也很重要,武器投資就是對於已經感知到的威脅所做出的回應。2018年,美國將軍備支出提高到6,490億美元,其次是中國的軍備支出2,500億美元。中國的軍備支出在二十年間增長許多,而至少自2013年以來,在其持續增長GDP中,它一直保持占GDP一個穩定的百分比(1.9%)。

沙烏地阿拉伯、印度、法國和俄羅斯則是次大軍備支出國,這幾個國家購置了六百至七百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和服務。所有的數字都小得令人誤解,因為它們往往不包括國內安全機制設備、緊急撥款和傷兵長期照護(或支持遇難者家屬)的支出。美國的國防支出,往往超過軍備支出排名其後七個國家的支出總和,這種大規模的軍事力量增強現象,可能會讓未來的歷史學家認為它是國家資源嚴重誤導性的投資。

諷刺的是,即使在生物安全方面投資了數百億美元,這個世界領先的軍事「超級大國」卻在2020年被新冠病毒摧毀,而許多其他國家則靈活地減少了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

正如法國智庫蒙田學院(Institut Montaigne)的政治科學家多米尼克.莫西(Dominique Moïsi)所解釋的,「美國為一場錯估的戰爭做了準備,它做足了準備面對新的九一一事件,但是迎來的卻是病毒。」因為擔憂幻想的威脅,美國領導人投資了數萬億美元的武器,卻在預防措施上節省預算,而這些預防措施原本可以挽救更多生命,美國在這次疫情中所失去的性命,比起在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等戰爭中失去的人命總和還要多。

依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和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教授琳達.比爾姆斯(Linda Bilmes)的估算,截至2008年為止,美國人至少為中東戰爭投入了三兆美元,這個數字由比爾姆斯在2016年更新為五兆美元。這數兆美元的戰爭投入,實際上卻損害了美國的長期戰略利益,而美軍的軟硬體投資策略,也受到戰爭分析師的廣泛批評。

同樣地,中國研究者的分析,揭露了中國針對新疆的高壓手段投資(包含傳統的保安投資以及由AI驅動的人臉辨識和分類系統),也破壞了中國共產黨(CCP)在國內外的更遠大目標;中國政府表面上是為了應對心懷不滿的穆斯林所造成的一系列持刀襲擊事件,現在已將數十萬人關押進再教育營裡。中共還推廣高科技模式的監控、忠誠度評估和評分系統。

香港震懾人心的抗議活動,至少部分是香港居民為了抵抗不負責任且集權的統治階級所主導的現況。土耳其社會學者澤奈.圖費克吉(Zeynep Tufekci)說,對新疆式末日遊戲的恐懼——到處都是監視器(甚至連家裡都有)和對政權忠誠度的不間斷評估——加劇了香港抗議者的絕望。

香港人的抗爭,幫助翻轉了2020年的台灣大選結果;親中立場的國民黨也逐漸失去支持。傾向獨立的台灣總統蔡英文順勢贏得連任,並將繼續培養走向兩岸徹底分治和文化獨特性的公共氛圍。

權力的積累,並不能保證明智的治理,國際體系的多極化,不只是大國治理失敗的可能結果,對保護全球社會免於受到過於極權專橫或不負責任行使權力的霸權國家過度行使權力而言,也有其必要性。

增加服務人民的支出,將資源投注內政,等於減少用於軍備競賽和自欺欺人的武力展示。國家越負起責任,為公民提供高品質的健康、教育、住房和其他生活必需,就會減少投注於為了帝國擴權、讓軍事AI毫無拘束進展的各種計畫。

自主機器人武器的進展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涉及無數的變數,殺手機器人的邪惡問題並沒有解決的方法,但是,我們可以從歷史上類似的困境去學習,而變得更有智慧;這裡我們可以從核子擴散國際政治經濟學者身上學到很多,例如,伊蒂爾.索林根(Etel Solingen)研究了為什麼有些國家和地區傾向投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而其他國家地區則沒有。

國際政治學經典的「現實主義」理論強調軍備競賽的力量,將各國「走向核武」的決定,歸結於他們的不安全感(若是反過來看,這其實又由對手和敵人的力量決定)。但是,現實主義理論並沒有解釋,為什麼這麼多國家未能研製出核彈,即使它們面臨的安全威脅比新舊核武大國所面臨的威脅更大。

台灣的情況,因為中國將台灣視為叛亂的省份,所以整個20世紀中葉,台灣都面臨著特別困難的安全局勢。台灣本可以朝著製造更多可武器化材料的方向,發展其核能計畫;相反地,領導階層,戰略性地選擇用經濟成長和貿易來確保其政權合法性,而不是加深與中國的對抗。於是,隨著經濟的成長,台灣的軍事投資比例逐年下降,同時台灣的核能企圖心也只專注於和平用途。

機器人言論將成為專制政權的完美工具,用來破壞網路意見的有機生態;此外,軍方也可以應用該技術來干擾其他國家的選舉(假訊息)。或許,該技術完全不要發布使用,才是最好的選擇。本文摘自《二十一世紀機器人新律:如何打造有AI參與的理想社會?》。

 

感想:

1.        10年最有可能的是半自動駕駛,與半自動狙擊手。由人類駕駛的輕裝甲,配合可以自動瞄準的狙擊槍(射程2.5KM),可同時瞄準5個移動目標物,日夜都可以射擊,威力就強大了,若一分鐘可以擊斃10個目標物,一小時可以600個目標物;四台輕裝甲(8),就可以輕易對付2400人,約2個步兵旅的兵力。

2.        若一人可以同時操控3架無人偵察機,一架上面搭載6小型標槍飛彈,同時瞄準5個移動目標物,日夜都可以伏擊,威力就強大了,無人機也可以遠距離攻擊(30KM)、近海攻擊兩棲登陸艇。4個人操控12架無人機,可以同時對付72艘中共兩棲登陸艇(2個營)

3.        一個人操控一台無人潛艇,配備20枚魚雷,一艘靜止不動的無人潛艇,可以消滅包括航母的7艘戰鬥群。20個無人潛艇,可以消滅140艘以上的大型軍艦。

4.        台灣也必須將空中預警機、反潛直升機、星鏈衛星、地面雷達、離島雷達、防空飛彈等各系統資訊做整合,由電腦24H監控與警示,讓台灣防衛力量可以減少人為疏失。

5.        國防機器人,可以大幅降低軍事人員的數量,減少傷亡,減少國防預算;國防科技還容易商業化,帶來新利潤。

6.          無人狙擊手、無人偵察機、無人潛艇、雷達與防空飛彈整合由電腦24H監控與警示,這四方面絕對是台灣必須努力研發的方向;並且封鎖中國獲得高階晶片的機會,將可以確保台灣未來30年的安全。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9194522